学术投稿

中药汽化热疗治疗152例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郑冬青;李荣昌

关键词:腰腿痛, 中药汽化热疗法, 微波疗法, 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汽化热疗对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52例腰腿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汽化热疗及微波治疗.结果:①VAS(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组治疗后VAS明显下降、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②综合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11%,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在治疗次数上无明显差异.结论:温热刺激加外用中药可阻断腰腿痛病理过程中恶性循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本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1临床资料

    作者:慕德英;贺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组人内抑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和瘦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佐剂关节炎(AA)血清中IL-1、Leptin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endostatin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0天,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皮下注射内抑素2.5mg/kg,连续7d.直至第24天对大鼠足爪肿胀度的抑制有显著性时,用放免法(RIA)测定治疗组AA大鼠血清中IL-1、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 AA大鼠血清中IL-1水平低于造模组,Leptin水平低于造模组,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继发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内抑素2.5mg/kg对AA大鼠血清中的IL-1、Leptin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李振英;刘玮;陈学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鸭跖草、五味子中金属元素含量

    目的:测定黑龙江省产鸭跖草及五味子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方法:样品进行湿法消化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结果:两种中草药中Ca元素含量非常丰富,鸭跖草中Fe含量也很多.结论:此种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度高,为研究中草药药效和金属元素含量关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栾芳;刘娟;杜永祥;赵志宇;毛敏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保妇康栓与微波联合应用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对宫颈糜烂的治疗,多采用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我院妇科门诊自2004-03~2007-12收治宫颈糜烂患者361例,其中193例采用保妇康栓与微波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江红;张雅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佳木斯市向阳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向阳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情况,为该区的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样检查向阳区的幼儿园内儿童共计97例.其中,男童47(48.45%)例,女童50(51.55%)例.结果:调查对象总体患龋率为64.95%,龋均为3.95,修复率为7.47%.患病模式呈现患龋率和严重程度无性别差异(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磨牙中的下颌第二磨牙(46.91%)有较高患病率,乳切牙中的上颌中切牙(22.16%)有较高患病率.乳磨牙中下颌牙齿患病率较高,乳切牙中上颌牙齿患病率较高.大部分的患者(66.15%)同时发生磨牙和切牙龋损.结论:在研究的样本中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及病变严重程度均较高.应定期进行学龄前儿童口腔检查,对发现的龋损尽早治疗.

    作者:孙健;戚云峰;石伟;宋延明;卢鹏;郭媛媛;刘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雷米芬太尼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应激反应小、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强、恢复迅速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筛选2002~2006年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160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纪孝良;于秀梅;王明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酚妥拉明加阿拉明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衰4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激素、镇静、强心、利尿、吸氧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阿拉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酚妥拉明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扩张,心脏后负荷降低,增强心搏出量,同时扩张小静脉,心脏前负荷降低,心室充盈度下降,肺充血得以改善;阿拉明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心肺功能.两药合用可较快纠正心衰.

    作者:王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癌与其癌前病变染色体16q22、17p13、6q16—q23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目的:探讨染色体16q22、17p13、6q16-q23杂合性缺失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显微切割、PCR扩增、聚丙烯凝胶电泳及银染色等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29例癌前病变和18例良性增生微卫星位点D16S398、TP53、D6S404杂合性缺失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上述3个位点的LOH率均高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D16S398位点LOH率高于良性增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TP53、D6S404位点的LOH率亦高于良性增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位点的LOH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16q22杂合性缺失是乳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TP53、D6S404可能是检测乳腺癌较为敏感的位点,TP53 LOH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相关.

    作者:赵文丽;李欣影;朱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鹳草微丸的药效学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老鹳草微丸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醋酸扭体、大黄致泻及推进小鼠小肠运动实验对老鹳草微丸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老鹳草微丸高、中剂量组能减少小鼠耳肿胀度,而只有高剂量组才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各剂量组均能减少排黑便粒数以及一定程度抑制小肠蠕动.结论:该药具有抗炎、镇痛、止泻以及减少小肠蠕动的功效.

    作者:刘娟;张沙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体会

    2004~2007年我院收治4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8例,年龄11~53岁,平均32岁.受伤离入院时间:0.5~72h,平均8.5h.高空堕落伤15例,车祸伤22例,打击伤3例;GCS分级3~5分12例,5~8分25例,9分3例;瞳孔不等大29例,两侧瞳孔缩小18例;肌张力高,去脑强直25例,双侧巴氏征阳性25例,一侧阳性者1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5例.

    作者:张兴成;李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经导管选择性动脉栓塞术(TSAE)在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对3例宫颈妊娠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盆腔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术,并应用动脉血管造影技术明确部位后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并结合清宫术治疗.结果:①2例诊断明确的宫颈妊娠患者TSAE治疗后一次成功终止妊娠,出血极少.1例误诊的宫颈妊娠患者TSAE治疗后一次止血成功.②随访2个月3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均有正常月经来潮.结论:TSAE对宫颈妊娠治疗有满意疗效,其方案时机选择对预后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王佳慧;李卫红;麦凤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透射电镜鉴定方法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研究倾向于人体骨组织替代材料,目前探索工作多的是人工材料种植牙镶复.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分两步完成,外购粗原料,在实验室分别用粗、细球磨机进行加工.经精细球磨后可达到纳米级颗粒,但需经电子显微镜(TEM)鉴定确认是否达到纳米级颗粒.

    作者:冷莉莉;陶佳南;候丽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议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检验专业迅速发展起来了,但是检验人才的培养滞后于临床发展的需要.针对检验教学的现状,文章进行一些分析并从检验学生理论课的设置、教学、理论课与实践的联系、临床实习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作者:李雅江;孙玉鸿;斗章;付成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温氧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HSP70mRNA的表达

    目的:通过研究高温氧化作用对人晶体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质(HSP)的效应来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细胞分别在高温(45℃)、氧化(50mmol/LH2O2)条件下,培养30min后恢复至正常条件下,在生物介质中恢复于不同时间段(0h,2h,4h,6h,16h,24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P70的水平.结果:生理状态下和应激状态下均有热休克蛋白质的表达.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后2h导致HSPmRNA的水平增加.但是每组HSP70的表达到达峰值的时间间隔2~6h.以后逐渐降低,但是他们在16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HSPs在晶状体上皮细胞里存在,并且在应激之后可被诱导产生. 数据表明它可能在应激状态下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重要保护作用.

    作者:刘宏伟;刘远光;张雪岩;关宝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卫生宣教对佩戴固定矫治器预防牙龈炎的作用

    目的:探讨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对正畸患者并发牙龈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佩戴固定矫治器的13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有专职护士按事先制定的护理计划,向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家庭随访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代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一般知识宣教.结果:实验组配戴矫治器后3、6、12个月时牙龈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及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发生率.

    作者:刘玉杰;张道春;李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方法:用CPAP治疗新生儿RDS 36例,成功27例,失败9例.27例治疗成功患儿其呼吸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9例RDS患儿改用常频呼吸机(CMV)治疗.结果:27例RDS患儿使用CPAP治疗均治愈,9例RDS患儿改用CMV治疗后,治愈6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CPAP与CMV治疗比较,CMV治疗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CPAP治疗新生儿RDS疗效好.可以抵抗上气道塌陷,保持气道通畅,增强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部氧合,降低呼吸功,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但部分重症RDS患儿治疗无效,须用CMV治疗.

    作者:裴敏昕;唐巧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幽门螺旋杆菌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Hp检测,并与40例健康人做对比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进行粪便Hp抗原检测.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粪便Hp抗原阳性率为88.1%,对照组为45.0%,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作者:杨永新;陆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型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微渗漏的研究

    目的:通过新型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与两种进口光固化型复合树脂微渗漏对比的研究,为新型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应用于临床牙体缺损修复提供依据.方法:在离体牙上制备V类窝洞,分别充填HeraeusKulzer 公司生产CHARISMA复合树脂,Densply公司生产的Esthet·x复合树脂,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制的新型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经过500次温度循环实验,将离体牙制成牙体磨片(<70um)光镜观察比较微渗漏情况.结论:新型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的微渗漏情况与2种进口光固化型复合树脂无差异.

    作者:孟祥才;刘继光;孔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衰中分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每月检查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肾功、血钾、钠、氯,血钙、磷、血常规,比较差异.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皮肤瘙痒、肌肉疼痛、血压增高、异位钙化、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的差异.结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与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皮肤搔痒缓解率前者 83.3%,后者为50.0%.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均能有效清除血清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缓解皮肤搔痒症状.但前者治疗费用低廉,方便,不需要血液滤过机,适合经济落后地区广泛开展.

    作者:李吉河;崔岩;孙薇;王锐艳;姜国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丹参川芎嗪对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外周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的变化,探讨二者与AP的关系及中药制剂对二者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参芎组,另选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天及第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同时记录AP患者一般状况及生化指标.结果:入院第1天AP组 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7d后,IL-1β和TNF-α含量均下降,参芎组较一般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增高,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IL-1β、TNF-α水平,减轻胰腺损伤.

    作者:田桦;邵艳艳;卓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