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丰;黄小红
目的 探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56例,其中运用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33例(实验组),用举宫棒联合双极电凝在免气腹腹腔镜下行同样手术23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少.结论 杯状举宫器联合Ligasure的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广泛开展的手术方式.
作者:尹春华;刘页玲;张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病例1,男,早产儿,出生后30 min于2007年1月18日15时50分入院.患儿系32周因母亲妊高症、子行剖宫产.生后30 min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轻度三凹征,吸氧后青紫消失.入院后即行胸片检查.诊断:①早产儿;②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作者:杨兆建;孙鹏;徐晓明;徐华;龚洪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近2年深圳市龙岗地区急诊手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措施,大限度降低手外伤的发生和致残率.方法 对2 358例工业性手外伤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1)本地区手外伤发生的高危人群是12~45岁的青壮年,男性为主;(2)每年3月份及12月份为事故高发期,而每天11~18时为事故好发时间;(3)设备条件差,缺少防护装置和违反操作规程是致伤的主因;(4)乡镇和个体私营企业是事故高发单位;(5)切割伤和压砸伤是主要损伤类型,拇、示及中指较易受伤;(6)手外伤发生病例比往年明显下降(P<0.01).结论 手外伤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针对其发病特征,制定预防措施,可降低发病率.
作者:谌丰;黄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博来霉素致小鼠肺损伤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雄性6周C57BL/6J小鼠间充质干细胞.15只雌性8周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P组),阳性对照组(B组),BMSCs治疗组(B+M组,每组5只).P组于气管内注入PBS 50 μL,B组及B+M组按5 μg/g剂量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0 μL制备肺纤维化模型,B+M组于造模后6 h经尾静脉注射BMSCs 1×107/mL,200 μL.实验第28天统一处死小鼠,留取肺组织行病理HE染色、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测定,提取肺组织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琼脂糖电泳法检测雄鼠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以判断外源给予的BMSCs是否在雌性小鼠肺组织中存在.结果 ①肺组织病理:B+M组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较B组减轻.②HYP含量:B组的HYP含量明显高于P组及B+M组,B+M组的HYP含量与P组无明显差异.③B+M组有雄性小鼠的sry基因存在.结论 ①外源性BMSCs经尾静脉注射可以到达肺损伤部位;②外源性BMSCs可以减轻肺泡炎、肺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康秀华;张伟;曾省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7月~2008年1月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血乳酸水平对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升高组相比,正常组第3天APACHE Ⅱ评分、第5天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下降更为明显(P<0.05),禁食、腹痛、腹胀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 并发症(指休克、ARDS、肾衰、胰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乳酸水平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曾琳;陈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早产儿胃肠喂养的临床特点,分析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探讨有利于早产儿喂养成熟的策略.方法 选择东莞市横沥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再按早开始(<3 d)和晚开始(≥3 d)胃肠喂养分成2组,比较有关临床因素.结果 喂养耐受和不耐受2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奶日龄、达80 kcal/(kg·d)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及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喂养组和晚喂养组两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达80 kcal/(kg·d)日龄、经胃肠达80 kcal/(kg·d)日龄、达足量喂养日龄、体重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和住院天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如果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在出生3 d内应尽可能早地开始胃肠道喂养,早期微量喂养、缓慢加奶、谨慎禁食、有利于促进喂养耐受性.
作者:杨嘉琛;朱绪亮;张俊;郑亚文;程卡米;李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肿瘤组织特殊形态结构及生物学行为特征.方法 收集66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上皮增生层次,筛孔状及微乳头状结构、细胞的异型性、分离的细胞簇、较少的核分裂数及微浸润等病理形态;肿瘤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标准,Ⅰ期43例,Ⅱ期9例,Ⅲ期14例.结果 66例交界瘤,上皮细胞呈明显的复层增生的形态占80%(53/66),细胞核异型在轻-中以上,核分裂象≤3/10HPF,为75.8%(50/66),分离的细胞簇及复层增生占69.7%(46/66),呈微乳头及筛孔状结构占27.3%(18/66),伴微浸润18.1%(9/66).22例伴表面生长浆交瘤,14例出现腹膜种植,淋巴结受累9例;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患者5年生存率100%.结论 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淋巴结受累及腹膜种植灶不改变患者预后,对年轻的I期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其生育能力.
作者:舒宽勇;李隆玉;于晓红;魏宝秀;付秋风;秦斌娜;朱其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本实验拟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分离、培养与鉴定的方法,探讨其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hMSCs,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将hMSCs与Bio-gide胶原膜进行体外复合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 梯度密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能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hMSCs.hMSCs可在Bio-gide胶原膜上贴附增殖,并复层生长.结论 hMSCs取材方便、创伤小;扩增分化能力强. hMSCs可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Bio-gide胶原膜可作为细胞生长载体.
作者:宋莉;曲丰江;汪泱;王冰;戴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HPLC方法测定环孢素A的血浆药物浓度.方法 血样经多步处理后用BaiAn-C18柱(5 μm×250 mm×4.6 m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已腈-水-异丙醇(25∶18∶57∶1.5,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70 ℃;检测波长为λ=208 nm.结果 环胞素A(CsA)血药浓度在50~2 0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8 0);环胞素A低检测浓度为50 ng/mL,方法绝对回收率为92.1%~95.7%,相对回收率为94.3%~99.8%,样品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可行,对于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检测,效果较好.
作者:廖芸;沈友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7例胸部疾患进行DR双能量X线摄影,分析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病变图像质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37例患者所摄取的数字化双能量减影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软组织像对肺内病变、肺外非骨骼病变显示清晰率可达100%,均显著高于普通X线像(P<0.01,P<0.05).结论 DR双能量减影技术较普通X线像能更清楚显示病灶的影像特征,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敏;张勤;郭庆禄;洪庆山;刘永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正常卵巢、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表面上皮、40例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和25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的CXCR4蛋白, TNF-α蛋白,NF-κβ p50蛋白表达.结果 (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XCR4蛋白,TNF-α蛋白,NF-κβ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70.0%,90.0%,77.5%,而在正常卵巢及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中3者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上皮性卵巢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CXCR4,TNF-α,NF-κβ 3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TNF-α与NF-κβ蛋白结合并活化NF-κβ,使得促进CXCR4与SDF-1结合,在卵巢肿瘤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陈尧;傅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拟施行胸外科择期手术需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60 例,ASAⅠ-Ⅱ,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SF组,0.3 μg/kg,n=30) 和芬太尼组(F组,3 μg/kg,n=30) .分别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0) 、注药后插管前即刻(T1) 、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 、3 min(T4)和5 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结果 2组患者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后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T2~T4各时点F组各指标与基础值比均明显升高(P<0.05),而SF组虽也升高但与基础值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T2 ~T4时点F组SBP、DBP、HR明显高于S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抑制作用比芬太尼的效力强,插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更平稳.
作者: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大鼠正常脊髓组织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内GS的表达.结果 GS在脊髓灰质(前角、后角)和白质(前索、后索)广泛呈点状散在分布,且主要在免疫阳性细胞胞体内表达,少量免役阳性细胞突起内也有表达.结论 GS在维持正常胞外谷氨酸浓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提示其在某些病理环境下能阻止或减缓神经元神经毒性死亡的进程.
作者:周聪发;易智华;刘曾旭;万丽丹;潘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在麻醉苏醒室的陪护.对照组按一般手术常规进行.记录两组手术患者在术前1 d(干预前)、干预后入手术室初及术后拔除气管插管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结果 处理组的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有明显好转,2组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减轻患者情绪的强烈波动,使得患者更好的耐受手术.
作者:熊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MDCT)探讨肺动脉栓塞(PE)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可疑PE患者,使用MDCT肺动脉血管造影(MDCTPA)检查,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后处理成像后综合分析.结果 确诊38例PE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18例见肺梗死;20例胸腔的积液;3例见支气管动脉扩张;1例见右心室肥大.VR、MIP及MPR能多方位、形象直观的显示栓塞血管.结论 MDCT用于PE诊断,能够提供更多有用可靠地信息,指导临床及时、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左敏静;李晓;黄小宁;孟新萍;蔡炳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前运用,观察患者血清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50例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75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研究组,75例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为对照组.测定血清BNP等指标.结果 血清BNP水平与钙离子拮抗剂术前运用相关.对照组BNP术前(225.6±21.5)ng/L、术后(192.8±18.9)ng/L;研究组 BNP术前(232.6±19.1)ng/L、术后(172.8±17.1)ng/L,治疗前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术前运用使血清BNP水平下降,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夏里丰;刘建修;王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科于2008年3月从1位烫伤患者的伤口感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阿伯丁沙门菌,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工人,主因右脚铁水烫伤3周.曾在当地医院外用药物治疗,就诊前两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而来本院.
作者:李梅芳;张凤杰;王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上需要大量的小口径血管作为移植的替代物[1],人造材料(如涤纶、聚四氟乙烯)作为大口径血管移植替代物制造和应用中被成功使用.小口径血管的血流速度慢、血压低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实践证明6 mm以下口径的小血管替代物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主要存在急性血栓的形成、吻合处内膜增生、动脉瘤的形成、感染以及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2]等.
作者:唐新华;黄玲;曾昭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寻求一种高效、价廉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对大鼠原代肝细胞进行分离.比较3种方法所获得的肝细胞的产率、存活率、纯度及胶原酶的用量.结果 组织块法、胶原酶原位灌流法、改良二步胶原酶灌流法所获得大鼠原代肝细胞的产量分别(0.21±0.11)、(1.87±0.51)、(1.94±0.55)×108/只大鼠;存活率分别为(54.34±8.21)%、(85.18±4.90)%、(90.34±4.46)%;肝细胞纯度分别为(68.80±10.30)%、(85.12±2.87)%、(91.84±30.3)%;胶原酶用量分别为(17.38±2.13)、(78.75±20.83)、(31.2±12.46)mg/只大鼠.结论 相比于组织块法和胶原酶原位灌流法,胶原酶二步灌流法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离方法.
作者:张丽芳;王萍;胡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临床心脑血管病早期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应用日本欧姆龙/科林公司生产的BP-203RPEⅡ(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800例健康体检人群及心血管科患者进行brachial-ankle artery(baPWV)测量,作为动脉硬化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baPWV增高与高血压直接相关(OR=6.528,95%CI=3.137-12.763,P<0.05);与吸烟(OR=6.446,95%=2.411-17.235)、高血脂(OR=4.694,95%=2.200-10.014)、性别(男性)(OR=3.100,95%CI=1.106-8.687) 高盐饮食、高龄密切相关(P<0.05);(2)随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均产生影响,但程度有所不同;baPWV可作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危险的早期评价指标.
作者:吴志婷;葛郁芝;刘秋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