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并用针灸、按摩及导平治疗婴幼儿脑性瘫痪108例

张丽华;董志文;单丽艳

关键词:脑性瘫痪, 针灸, 按摩, 导平
摘要: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我中心10余年来应用Vojta诱导疗法,Bobeth神生发育治疗法、上田法等方法治疗小儿CP,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了发掘祖国医学宝库,提高疗效,在原有的理学疗法基础上,并用系统的针灸、导平、按摩治疗,其疗效更为满意。为了确认并用针灸按摩,导平的疗效,我中心从1997~1999年对收住院的CP儿随机抽取108例,并用上述疗法治疗,现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8例患儿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为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全部病例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与分型[1],其中痉挛型42例,手足综合型22例,弛缓型10例,混合型34例。全部病例于入院后按婴幼儿神经发育综合判定标准表[2]及小儿脑瘫轻重程度标准进行评定[3]。其中轻度25例,中度60例,重度23例,并设一单纯理学疗法组80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年龄6~36个月,以9~24个月为主,其中轻度14例,中度50例,重度16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6例疗效分析

    我院1998-05~2000-05对收治的13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活素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56例患儿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男76例,女60例,对照组120例,男53例,女67例,均为7d以内的新生儿。

    作者:于晓冬;费立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C在深二度三度烧伤创口换药中的应用

    深二度及三度烧伤是严重的烧伤反应引起表皮、真皮部分或全部的损伤,后转归为瘢痕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湿敷创面,无论是在植皮前去除脓焦痂,还是植皮后促进创面愈合均是必要的,作者发现,维生素C在烧伤创口换药时应用,能缩短病程,减少渗出,效果理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47例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3~59岁,平均年龄31.5岁。诊断根据五度四分法标准,深二度30例,三度17例。病史短者5h,长者20d。其中伴糖尿病者3例,伴继发感染者8例,碱烧伤1例。

    作者:陈秉魁;石红梅;姚宪义;金松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鲜姜与芦荟交替贴敷防治输液滚针效果观察

    具中医书记载,生姜有散寒解表,温中止痛,化痰清暑,消散止痛的功效。芦荟有消炎止痛祛腐生机等功效。近年来,我们在儿童输液渗漏肿胀处采用生姜与芦荟交替贴敷法,收到显著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均为输液滚针后漏出血管外造成的局部肿胀者,其中周岁以内小儿16例,新生儿6例,1~3岁9例,3~15岁7例。渗出液的性质分述如下:20%甘露醇2例,5%碳酸氢钠8例,10%葡萄糖酸钙15例,50%葡萄糖10例,COAA 3例。渗出液的局部皮肤性质分布如下:根据颜色分为,红肿软17例,皮色肿胀16例,苍白硬者5例。

    作者:张桂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前列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前列腺切除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病人早日康复及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术前、术后的周密护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现谈几点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自1998-10~2000-11我科行耻骨上、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60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0.5岁,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

    作者:宫秀琴;鲁艳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治初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上或游离于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速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近20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继发者日益增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近10年来收治25例溶血性贫血患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8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本组资料:男8例,女10例,发病年龄5个月~14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前常见的诱因,以呼吸道为主者7例,上感,发热伴黄疸,其中有一例右下肺炎,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者6例,表现为腹胀、腹泻、腹痛,严重者便血,牙龈出血2例,有阵发性血红蛋白尿2例,有1例两次入院后出现一过性骨髓受抑制。

    作者:王禹;邓范艳;孟庆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体会

    近年来,我们应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1995-07~1999-10住院患者,共54例,男48例,女6例,年龄(37.6±7.8)岁,病程4h~3d[(45.3±12.4)h],轻型19例,普通型23例,重型8例,爆发型4例,有高热惊厥21例,有呼吸衰竭者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临床类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邵祥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AEO和AES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的稳定作用。方法:以AEO和AES为添加剂通过常温和加温实验研究了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加温后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分解快,两种添加剂对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结论:添加AEO和AES可以增加过氧乙酸和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AEO和AES的浓度为9%时效果好。

    作者:李敬芬;李彬;佟德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闭合性颅脑损伤血清和脑脊液中β-EP含量、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目的:研究小儿闭合性颅脑损伤血清和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含量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4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儿(观察组)和30例同年龄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对照组),分别测定他们的血清和脑脊液中β-EP含量及红细胞粘附肿瘤花环率。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脑脊液中β-E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红细胞粘附肿瘤花环率则明显下降,而且病情越重,β-EP升高、红细胞粘附肿瘤花环率下降的越明显。结论:β-EP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且β-EP和红细胞免疫功能二者与病情相关。

    作者:姜晓东;陈宇;张雅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326例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本文对1993-04~2000-04间我院326例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与同期非老年人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提高老年人胃镜检查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我院1996-03~2000-04门诊共做胃镜1167例,其中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共有326例,年龄60~87岁,平均66.7岁;小于60岁者确定为非老年组,共有841例,年龄17~59岁,平均42.6岁。两组资料人群的饮食习惯、风俗、遗传、气候、种族及地理等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红梅;武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严重胸部外伤的紧急处理32例报告

    目的:分析严重胸部外伤的紧急处理,并总结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1987-01~1999-12我院收治严重胸部外伤32例,分析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27例完全恢复,5例死亡,全组死亡率18.5%。结论:严重胸外伤的紧急处理措施:保持通畅的呼吸道,维持正常的通气和给氧,气管切开,机械正压呼吸;防止休克发生;维护心泵功能。有手术适应证者及时手术。

    作者:黄明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微生物学常用细菌染色方法的改进

    微生物学中常用的细菌染色法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芽孢染色等。其中有些方法操作复杂,不易掌握,本文对上述3种染色方法进行改进,实验结果显示,改进方法后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染色效果好。

    作者:宋淑贤;聂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对新生儿窒息抢救的配合

    新生儿窒息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剖宫产的患者,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较顺产发生率更为高。能否正确及时地抢救新生儿的生命和保证其终生健康。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规程,以确保新生命的延长,解除产妇及其家人的痛苦。1 术前准备接到剖宫产手术通知后,参加手术的护士应立即进入手术间备齐用物,以待患者入室。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准备好药物:25%尼可刹米2ml;1%山梗茶碱1ml;肾上腺素1ml;阿托品1ml。准备好氧气、注射器、吸引器并检查性能是否良好,以防用物缺损而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杨春香;金彩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0例临床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运用中药止血散配合西药西米替丁注射液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2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病人均为1997-03~2000-11到我院就诊的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呕血、黑便症状。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其中,溃疡病出血21例(占55.3%),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13例(占39.5%),肝硬化出血4例(占5.2%),呕血兼黑便18例,单纯黑便2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春生;苏玉田;武荣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印模浸泡消毒前后的形状观察

    目的:为探讨口腔印模在消毒液浸泡后,是否引起形状变化而影响修复效果。方法:通过数字化仪对印模消毒浸泡前后的形状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消毒液浸泡前后的印模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说明可采用该方法预防印模造成的交叉感染。

    作者:徐连利;韩淑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苯恶丙嗪治疗骨关节病107例临床观察

    苯恶丙嗪为一新型口服长效非甾体的消炎止痛药。本文报道国产苯恶丙嗪治疗骨关节病的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苯恶丙嗪片(佳木斯化学制药厂生产,批号980902-981011)。肠溶阿斯匹林片(山东烟台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980823-980917)。1.2 病例选择骨关节病包括脊柱、髋、膝、手各个部位。苯恶丙嗪组共治疗107例。肠溶阿斯匹林组的观察107例病人按随机配对法选择。

    作者:费利丰;于春华;常广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脂肪肝生化测定三个指标关系分析

    谷丙转氨酶测定是化学检测脂肪肝的一个重要指标。被疑为脂肪肝的患者;其谷丙转氨酶相应增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含量也有相应的改变。

    作者:马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超声下阴道指检对诊断妇科肿块价值

    本文报道超声下阴道指检对诊断妇科肿块性质的运用结果,并进行回顾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4-03~1996-05间诊治已婚妇女,年龄24~26岁。2 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并要求膀胱充盈良好,在妇科医生协助下,令中指伸入阴道内,作上下左右运动,同时经腹对病变部位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纵、横探测,观察肿快与子宫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分析肿块的来源。

    作者:张俊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例氯丙嗪导致低血钾弛缓性瘫痪的护理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造成低血钾出现弛缓性瘫痪的病例并不罕见,较重的患者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不及时抢救治疗及密切观察护理,就会造成死亡。从1978~1999年发生20例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病人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9~25岁6例,26~35岁7例,36~45岁4例,46~55岁3例;氯丙嗪剂量100~150mg 2例,160~300mg 6例,310~500mg 12例。四肢软瘫18例,四肢无力2例,呼吸肌麻痹2例,腱反射消失17例,腱反射减弱3例。血钾测定:1.2~3.0mmd/L 12例,3.1~3.5mmd/L 8例。心电图u波18例。

    作者:宋红光;王荣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臂丛、颈浅丛加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

    我院于1994-06~1999-08采用臂丛,颈浅丛加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患者206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体会本方法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6例病人中男94例,女112例,年龄32~76岁。单侧肩周炎患者198例,占96.1%,双侧肩周炎患者8例,占3.9%。病史5日~7年,夜间疼痛72例,占34.9%,三角肌区疼痛40例,占19.4%,肩前区疼痛36例,占17.4%,肩后区疼痛38例,占18.4%,,手指麻木10例,指间小关节疼痛10例,各占4.8%。206例患者中合并颈椎病,冠心病,糖尿病等25例,占12%。全组X线摄片示颈椎C4~7前,后缘增生及韧带钙化56例,其中明确诊断颈椎病11例。

    作者:张慧敏;吕守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儿童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癫痫儿童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节给药剂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用VPA治疗的癫痫患儿90例,在服药5~7个半衰期(t1/2=5~20h)后,于晨空腹采静脉血2ml,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美国Abbott公司)测定。结果:服药剂量为每日10~30mg/kg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r=0.56,P<0.05),各体重组间的血药浓度与剂量的回归直线不重叠(F=12.1,P<0.01):体重<10kg组呈低度相关(r=0.30),体重>30kg组呈中度相关(r=0.56)。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个体的给药剂量,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英才;马文旭;陶宇;郭红;牛庆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