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观察

陈媛

关键词: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分析眼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OCT检查确诊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26眼纳入研究,采用3次加必要时(3 times+pro re nata,3+PRN)的治疗方案,时限6个月的观察随访,分别于每次注药后1、3、6个月行视力、眼压、眼底及OCT等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末次随访的BCVA平均提高(19.04±13.78)个字母,显著提高;CMRT下降显著,平均降低(68.09±64.39)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有效.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眼表综合分析仪对老年干眼病患者睑板腺检查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眼表综合分析仪分析老年干眼病患者睑板腺情况.方法 我院眼科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60岁以上干眼症患者382例(764只眼),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眼前节检查,包括睑板腺开口状况、睑板腺脂质分泌物性状,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break-up time,NIBUT)检查,包括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tear breakup time,NI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tear breakup time,NIBUTavg);以及睑板腺拍摄,观察睑板腺形态及睑板腺缺失面积.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NIBUTf和NIBUTavg变短,不同年龄组间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睑板腺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数量减少,腺体变细,腺体大片缺失,60岁以上老年干眼病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论 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客观精准地检查出干眼症患者的泪液和睑板腺情况,为干眼症的病因诊断提供判断依据,更好的为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作者:丁琦;邹月兰;金迦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性腺辐射防护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对患者性腺辐射屏蔽防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实验组242例(冠脉介入治疗83例,先心介入治疗95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64例),术前在性腺位置骨盆下方垫30cm×40cm大小、0.5mm铅当量的铅皮,在铅皮的上、下面各放置一个热释光剂量元件[LiF(P,Mg,Cu粉末)],记录患者骨盆处相当于性腺位置的辐射剂量,获得患者相当于性腺部位在铅皮防护后的X线剂量衰减率,粗略认为是患者性腺的辐射防护效率.对照组94例患者,术前未做相当于性腺部位的辐射防护,在其相当于性腺部位放置热释光剂量元件[LiF(P,Mg,Cu粉末)],记录患者相当于性腺位置的X线剂量.与实验组防护前辐射剂量相比较,观察有铅皮防护情况下,患者相当于性腺部位的X线剂量是否会增加.结果 患者骨盆性腺部位在有铅皮防护下的X线剂量衰减率:冠脉介入治疗患者(85.21±13.14)%;先心介入治疗患者(92.23±11.07)%;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患者(88.40±13.49)%.实验组患者骨盆性腺部位铅皮防护前的辐射剂量大的为12.07mGy.其余均低于2.0mGy,占85.12%(206/242).骨盆性腺部位在铅皮防护后的辐射剂量大的为2.77mGy.其余均低于0.10mGy,占70.67%(171/242).实验组防护前与对照组病例患者骨盆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大于0.05.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时骨盆相当于性腺部位下垫防护铅皮,不会因增加了局部组织密度而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但可有效减少患者性腺部位的受照剂量.

    作者:许美珍;刘利英;钟雯;李颐;吴延庆;郭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辅助用药管理规范建立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医疗机构加强辅助用药管理、规范辅药使用管理规定的建立.方法 回顾分析管理前后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变化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辅助用药经规范化管理后,辅助用药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药品总金额占总费用比例、进入单品种前十的辅助用药金额占单品种前十药品总金额的比例、 辅助用药日均费用由管理前的31.04%、45.79%、32.94%、3277.9分别下降为管理后的20.91%、38.17%、7.33%、2350.67,下降率分别为32.64%、16.64%、77.75%、28.29%;辅助用药合理率得到明显提高,由86.67%提升到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

    作者:魏玲;沈冬梅;杨文华;蔡洁清;孙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带线锚钉在踝关节三角韧带撕裂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踝关节扭伤伴三角韧带撕裂带线锚钉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6年5月-2017年12月给予带线锚钉修复韧带手术治疗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5岁;均为爆力扭伤,3例合并外踝斜形骨折,2例伴有下胫腓韧带损伤,4例踝关节内侧开放.结果 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三角韧带断裂均给予带线锚钉修复,全部病例得到22-3个月,平均12个月随防.所在骨折均以愈合,1例伤口感染患者,换药后已完全愈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优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平均92分.结论 在处理踝关节扭伤时应重视韧带损伤,内侧三角韧带较为慎,手术带线锚钉修复能取得良好的踝关节功能恢复结果.

    作者:吴林军;吴红枚;廖忠林;许永武;钱楠;邓小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例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⑴所有中毒患者均出现呼吸系统损害.⑵经吸氧、抗炎、护肝、合理使用激素、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所有患者症状缓解并痊愈出院.结论 ⑴化工废液处置不当可引发急性有机氟中毒.⑵合理的使用激素在急性有机氟中毒的救治中作用显著.

    作者:何钦;朱若凯;时庆华;梁小滨;容开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龄胃癌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通过开腹实施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通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指标数据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完成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发生率为17.65%,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临床治疗高龄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更为安全可靠,其与传统开腹手术根治效果相近,且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病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病因及诊疗状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患儿48例,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无发热婴幼儿21例,高热婴幼儿12例,其余为中低热婴幼儿,12例热性惊厥中9例为高热.影像学检查显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者4例.抽搐≥3次病例:病毒性脑炎3例,癫痫或癫痫未除3例,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2例,中毒性脑病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未除3例,热性惊厥1例,总共13例;抽搐<3次病例35例.轮状病毒阳性16例,且病例中未见明显粘液脓血便患儿.完善脑脊液检查病例10例,脑脊液细胞数、葡萄糖、蛋白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在病因分布方面,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布状况为:高热、血钙降低、病毒性脑炎、癫痫或未除癫痫、中毒性脑病、低血糖、低钠血症、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颅内感染.结论 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临床症状、病因较多,临床需根据患儿实际病因及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

    作者:李敬衡;蓝锋;钟柳明;曾天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黄对脓毒症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的保护作用

    胃肠功能衰竭是机体在受到创伤、感染、失血等损害时出现的严重的应激反应之一,它是脓毒症患者的早出现的器官功能损伤,也是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肠道作为人体内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一旦肠黏膜完整性和屏障保护功能破坏,肠道内的细菌或内毒素向肠外组织移位可引起肠道局部或全身性不可控制的炎症反应,故认为胃肠道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触发器和始动器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中心器官,参与多种严重疾病器官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1].

    作者:赵菊红;罗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在输尿管硬镜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单纯行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观察组在输尿管软镜导引鞘下行输尿管硬镜手术,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量表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进行评估,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导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略长(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3周6周V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导引鞘在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理想,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比较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成像与磁共振成像特点及准确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25例,进行超声及MRI检查,分析其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及MRI的特点,并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25例超声检查中,18例(72%)病灶表现为低回声为主,16例病灶(64%)为极低回声裂隙,13例灶(52%)可见少量血流信号.25例MRI检查,T1WI图像上,呈等/稍低信号有20例(80%),混杂信号有5例(20%);T2WI图像上,呈较高信号有18例(72%),混杂信号有7例,低信号分隔有4例(16%);分叶状特征有11例(44%).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结合MRI检查有利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

    作者:单菲菲;孙俊旗;孟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持续血液滤过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血液滤过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应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芒硝外敷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持续血液滤过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血清生化指标,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血清生化指标、炎症反应指标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AMY、ALT、SCr、BUN、CRP、PaO2/FiO2及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持续血液过滤联合芒硝外敷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器官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措施.

    作者:谢光荣;郭玉梅;元文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窄谱紫外线联合匹多莫德胶囊和卤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紫外线联合匹多莫德胶囊和卤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确诊为白癜风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匹多莫德胶囊和卤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NB-UVB311nm波长照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在治疗结束后第1、2、3个月随访一次,记录其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x2=4.29,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3个月随访,对照组出现5例复发病例,治疗组出现2例复发病例,两组复发率(25.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P>0.05).结论 窄谱紫外线联合匹多莫德胶囊和卤米松软膏治疗白癜风短期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涛;朱光也;黄晓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COPD致呼吸衰竭的序贯机械通气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致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收集在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入住我院ICU 61例COPD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序贯组及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序贯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通气时间、医务人员干预次数、再插管率、机械通气费用及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HFNC组患者在总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方面与NIPPV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需医务人员干预次数显著较少(P<0.01),机械通气费用显著较少(P<0.05).结论 HFNC可用于COPD致呼吸衰竭的序贯通气治疗,且较NIPPV序贯通气在患者耐受性及费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贺文成;郑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30控制血糖,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控制血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系数(CV)以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MBG以及MAB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V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BG为(7.04±0.83)mmol/L,CV为(1.97±0.13)%,MABG为(1.79±0.26)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为7.5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有效、平稳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其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较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杨平石;方竞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2000例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按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1月-6月918例为常规护理,回顾性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次数;风险管理组7月-12月1082例治疗期间进行风险管理,观察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次数.结果 有5个指标间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1).其中患者呛咳/呃逆、体动、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发生率风险管理组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无痛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可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万小雪;黄茜;袁建辉;马久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髋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6月九江市二级综合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并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同疗程的病例154份,其中术后24h内停药的49例、48h内停药的24例、72h内停药的19例、96h内停药的15例、120h以后停药的47例.比较5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和/或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结果 术后24h、48h、72h、96h、120h以上(含120h)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4±5.62)d、(15.5±5.27)d、(16.37±8.46)d、(20.33±5.67)d、(20.62±9.62)d;住院费用分别为(31911.92±13745.26)元、(34345.71±9277.37)元、(33492.56±14360.84)元、(38058.98±7772.76)元、(47337.68±17901.76)元;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甲级愈合率100%.术后24h停药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预防用药疗程优.结论 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术后24h内停药.

    作者:沈冬梅;魏玲;莫燕婷;代晶;吴琪;沈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对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6例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使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500mg/次,3次/d),对照组继续维持常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测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h尿总蛋白、血ET-1和尿TGF-β1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血肌酐、血ET-1和尿TGF-β1浓度明显下降,而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24h尿总蛋白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对CAN有一定疗效,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和ET-1水平有关.

    作者:罗丽芳;寇光;张志勇;龙成美;罗来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环形取骨器在自体髂骨取骨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微创环形取骨器在自体髂骨取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创环形取骨器取髂骨48例.结果 取骨量1-4cm3,平均2.7cm3,微创环形取骨器取骨时间约8-10min,平均8.6min,出血量10-20ml,术后出现2例血肿形成,3例出现皮下瘀斑,无供骨区感染,疼痛,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10.4%.结论 使用自制环形微创取骨器取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嘉承;廖建平;沈鑫;周欢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三阴理论的四子散药熨治疗风寒湿痹证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基于三阴理论的四子散药熨法治疗风寒湿痹证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风寒湿痹证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四子散热奄包药熨患侧膝部,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三阴理论,沿着患侧足三阴经走向,给予四子散热奄包进行药熨.记录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屈膝角度等恢复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5d的FP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2.91及133.39,P<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后5d的FPS评分降低幅度更低(t=99.30,P<0.01),膝关节中重度肿胀程度发生率明显降低(x2=12.96,P<0.01),屈曲效果有效率明显提高(x2=5.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三阴理论的四子散药熨法治疗风寒湿痹证骨性膝关节炎更能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梁葵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游离股前外侧超薄穿支皮瓣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保留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超薄穿支皮瓣在四肢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自2015年1月-2017年11月,对20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保留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超薄穿支皮瓣[1]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9cm×7cm-17.0cm×10cm.结果 20例皮瓣全部成活,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13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可行脂肪修剪,外观满意,质地优良.结论 保留阔筋膜的游离股前外侧超薄穿支皮瓣[2]不仅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而且对皮瓣供区损伤小,减少皮瓣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名山;廖忠林;陈伟高;蔡波;王波;丁红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