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刘合亮;刘奇圣;林亮明;魏艳珍

关键词:接骨板, 肱骨干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观察前侧有限切开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侧多段切口钢板前置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肱骨中段骨折8例,中下段骨折10例;年龄25-59(37.2±10.3)岁;新鲜骨折15例,陈旧骨折3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无神经损伤16例。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周。按JOA疗效判定标准评定,肩肘关节功能活动无障碍,优良率100%。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手术继发桡神经损伤。结论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效果。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硬皮病的治疗进展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是小血管病变,自身抗体产生和过量的胶原蛋白沉积在皮肤和内脏[1]。可涉及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肺、胃肠道、肾、皮肤和骨骼肌肉系统[2]。据统计在美国发病率约为每年1-2/10万[3],而台湾地区Kuo等[4]的调查研究认为每年的发病率为10.9/100万,患病率为56.3/100万。 Steen和Medsger[5]的报道中系统性硬化的十年累积生存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54%提高到90年代的66%。由于SSc的病因不明,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SSc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作者:谢风(综述);王友莲(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DN)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因2型糖尿病肾病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低盐低脂饮食,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金水宝护肾,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观察组另给予厄贝沙坦、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观察24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后2组FBG、2hPG、SBP、DBP、BUN、Scr、HbA1C、UAER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BUN、FBG、2hPG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Scr、SBP、DB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有效降低早期尿微量蛋白的排泄,减少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作者:管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下痛风性关节炎(Gout Arthritis,GA)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就医的GA和非GA性关节炎病人各50例,依据《肌骨关节系统超声检查规范》对所有受累关节全面检查。结果 GA组中痛风石、双轨征、关节腔内点状强回声及暴风雪样征、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指标与非GA组相比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血流等指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GA组中,急性GA组血流的探出比例明显高于慢性组,慢性组痛风石、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阳性率高于急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表现多样,部分征象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作者:彭贵平;黄琼;洪涛;游淑红;徐素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第0周、第4周、第8周分别予以托珠单抗注射液(雅美罗)8mg/kg治疗,第12周观察血液维生素D、血钙、血磷、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β2糖蛋白1IgG 抗体(GPI)、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DEXA法测定骨密度变化。结果托珠单抗治疗12周后,患者CRP、血沉、IL-6、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患者的骨形成指标ALP、BGP、PINP水平下降(P<0.05),但骨吸收指标CTX、TRACP-5b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托珠单抗能够减轻骨破坏,其原因可能是缓解炎症反应。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毁损术组和DBS组,毁损术组采用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DBS组采用DBS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毁损术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DBS组。结论脑深部电刺激可能比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陈志凌;沈汉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盐酸贝那普利10mg,q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 qd口服治疗,并逐渐滴定至目标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tid。观察2组治疗1个月、6个月时临床疗效、心脏超声及多普勒、6min步行距离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个月、6个月时心脏超声及多普勒、6min步行距离、血浆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作者:罗平;万凤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的骨密度情况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情况,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UBS-3000plus全自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对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进行桡骨定量超声检测和分析。结果⑴无论男性或女性桡骨超声速率(SOS)峰值出现在30岁之前,30岁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各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6.1%和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峰值骨量后,OP患病率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江西省进贤县居民中骨密度异常者所占比率较高,且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早期进行骨密度筛查,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定量超声检测骨密度简便易行,适用于早期骨密度筛查。

    作者:胡瑛;秦淑兰;江芳芳;胡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及vWF含量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四项、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单胎妊娠无合并症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发生子痫前期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ESA)法进行血清vWF水平检测,我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实验组PT、APTT低于对照组,Fig、vWF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vWF水平可作为初步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熊贤海;郑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影响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术后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PPH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大出血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PPH术且术后无大出血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PH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痔上黏膜有缺失、切除痔上黏膜较薄、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1.0cm、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3处、外痔剥离数量≤3处以及术后排便干硬等是影响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主要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在PPH术中进行荷包缝合时应重视荷包缝合深度和位置,可显著降低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小明;曾军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患者100例,ASA分级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ex组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中根据患者有无疼痛反射及血压、呼吸状况等追加丙泊酚用量0.2-0.5mg/kg。术后患者VAS疼痛评分3分以上者,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进行补充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于给予Dex前(T1)、手术开始时(T2)、术毕时(T3)、术后1h(T4)和术后4h(T5),记录患者MAP、SpO2、HR和RR,记录T4、T5时VAS疼痛评分、术后满意度综合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镇痛药追加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Dex组于T2和T3时HR明显下降(P<0.05),C组各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ex组于T2和T3时HR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Dex组患者于T4、T5时VAS疼痛评分和镇痛药追加率明显下降,满意度综合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预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对呼吸循环影响甚微,且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满意度。

    作者:卢忆梅;梁应平;陈勇;邓福谋;周志东;胡衍辉;徐国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丙戊酸钠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睡眠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发作间期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对19例BECTS儿童服用丙戊酸钠治疗前后及19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全夜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检查,比较治疗前与健康对照儿童及治疗前后患儿睡眠结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BECTS患儿治疗前总记录时间、总觉醒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浅睡期延长,深睡期缩短,睡眠效率下降。服用丙戊酸钠治疗6个月后患儿总觉醒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缩短,浅睡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结论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发作间期睡眠结构异常,丙戊酸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睡眠结构,导致觉醒时间缩短,浅睡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睡眠质量下降。

    作者:黄娟;万方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行免气腹以及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肩部疼痛、恶心呕吐、合并症加重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胆道损伤、中转开腹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上气腹组短于免气腹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肩部疼痛、恶心呕吐、合并症加重等并发症方面免气腹组患者均优于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了气腹对高龄患者的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特别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高龄患者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作者:成时保;胡海;熊利民;罗伟昌;马景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乳腺癌AI内分泌治疗对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评价AI甾体类和非甾体类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即手术及常规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内分泌药物AI治疗5年,A组给予非甾体AI内分泌治疗,B组行甾体类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和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腰椎BM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BMD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左髋部BMD显著降低,A组治疗前后左髋部BMD变化不显著,B组治疗6个月后左髋部BMD显著低于A组(P<0.05)。 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腰椎和左髋部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AI)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甾体类AI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小于非甾体类,应定期监测行AI内分泌治疗患者BMD,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邓泽锋;邹彩亮;刘小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对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糖尿病肾衰期在我科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高通量20例,低通量20例,分别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及主观生活满意度半年。结果高通量透析明显减少了感染发生率,改善了睡眠、贫血、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低通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质量。

    作者:张淑春;张慧宁;李青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刺激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治疗疗效,采用吞咽线电视透视(VFSS)评估吞咽功能,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疗效和吞咽功能情况。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刺激组患者治疗后VFSS 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所有患者治疗后VFSS 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云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侧有限切开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侧多段切口钢板前置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肱骨中段骨折8例,中下段骨折10例;年龄25-59(37.2±10.3)岁;新鲜骨折15例,陈旧骨折3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无神经损伤16例。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周。按JOA疗效判定标准评定,肩肘关节功能活动无障碍,优良率100%。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手术继发桡神经损伤。结论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合亮;刘奇圣;林亮明;魏艳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西医药》投稿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龚洪翰教授主编《影像科医生手册》出版发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尿路细菌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热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尿路感染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12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尿路结石患者于手术前取中段尿以及术中取肾盂尿进行细菌培养,并且收集患者结石直径、留置尿道时间、碎石时间以及年龄等情况信息,比较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结果12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术后发热有26例,其中术前尿路感染、结石直径、留置管道时间以及碎石时间等因素对术后发热的发生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于年龄≥60岁因素对于术后发热的发生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肾盂尿和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例数分别为40例和23例,其中肾盂尿和中段尿阳性患者的发热率为分别为65.0%和39.1%,且肾盂尿阳性患者的发热率显著高于中段尿阳性患者(P<0.05);肾盂尿与中段尿的细菌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细菌。结论在PCNL手术中,结石直径、留置管道时间、碎石时间以及肾盂尿阳性对于患者术后发热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同时,要注意患者尿路细菌感染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属的临床处理。

    作者:崔海城;付卫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86例90眼,分成两组。实验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对照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角膜上皮化时间、结膜移植片反应、再复发、再粘连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3年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5例5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2-7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3-5d;术后胬肉再复发有2例2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1例1眼。对照组病例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23例23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5-11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5-8d;术后胬肉再复发10例10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9例9眼。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上皮化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移植片水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胬肉再复发、睑球再粘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能减轻眼部刺激症状、缩短角膜上皮化时间、降低再复发率及再粘连率。,

    作者:李宇平;周翠;郑东坡;谢晓波;何早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