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刘小明;曾军红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术后大出血,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术后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PPH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大出血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PPH术且术后无大出血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PH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痔上黏膜有缺失、切除痔上黏膜较薄、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1.0cm、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3处、外痔剥离数量≤3处以及术后排便干硬等是影响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主要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在PPH术中进行荷包缝合时应重视荷包缝合深度和位置,可显著降低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观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80)和对照组(n=80)。 B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1片,口服,20mg/片/d;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进行为期30min认知行为心理治疗,2次/周。两组患者接受为期56d的连续性治疗,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8d和第56d的抑郁症状,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差异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28d、第56d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低(P=0.04,P=0.00),且A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B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总有效率92.5%;B总有效率72.5%。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能有效的改善抑郁症状且效果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作者:黄声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651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脓毒血症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2-58岁,平均45岁,均表现为手术结束后2h内高热,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心率>100次/min,诊断脓毒血症,立即开放肾造瘘引流,并行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结果6例均在48-72h内收缩压恢复至100mmHg以上,心率90次/min以下,体温38℃以下。结论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脓毒血症原因与术前尿路感染未能控制,术中肾盂压力高和手术时间长等有关。而术前抗感染,术中维持肾盂低压及控制手术时间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徐文渊;李雪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骨密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的骨密度情况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情况,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UBS-3000plus全自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对江西省进贤县4515例居民进行桡骨定量超声检测和分析。结果⑴无论男性或女性桡骨超声速率(SOS)峰值出现在30岁之前,30岁以后骨密度逐渐下降,各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男性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16.1%和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OP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⑶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峰值骨量后,OP患病率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江西省进贤县居民中骨密度异常者所占比率较高,且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早期进行骨密度筛查,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定量超声检测骨密度简便易行,适用于早期骨密度筛查。

    作者:胡瑛;秦淑兰;江芳芳;胡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下痛风性关节炎(Gout Arthritis,GA)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就医的GA和非GA性关节炎病人各50例,依据《肌骨关节系统超声检查规范》对所有受累关节全面检查。结果 GA组中痛风石、双轨征、关节腔内点状强回声及暴风雪样征、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指标与非GA组相比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血流等指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GA组中,急性GA组血流的探出比例明显高于慢性组,慢性组痛风石、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阳性率高于急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表现多样,部分征象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作者:彭贵平;黄琼;洪涛;游淑红;徐素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VIP对裸鼠荷MKN45移植瘤IL-10、IL-12的影响

    目的:研究VIP对荷MKN45裸鼠移植瘤IL-10、IL-1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皮下实体瘤模型,当接种了MKN45实体瘤的裸鼠的肿瘤体积大约为30mm3时随机分为VIP组、VIP受体拮抗剂组、对照组3个组,每组6只。每天皮下注射VIP或VIP受体拮抗剂10μg/100μl/只,对照组PBS 100ul/只。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组织中IL-10、IL-1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IL-10及IL-12蛋白的表达在各组间存在差异(P<0.05)。 VIP组IL-10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IP组IL-12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VIP拮抗剂组(P<0.05);而其它各组间两者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0在VIP处理组中蛋白表达增加,而IL-12在VIP处理组中蛋白表达下降,VIP可能通过促进IL-10、抑制IL-12的表达,进而抑制抗原呈递,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作者:李媛媛;孙姚;李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76例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非手术治疗的观察

    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年龄在7d-4个月婴儿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人共76例(111足),前7周应用手法矫正石膏固定;7周后穿矫形鞋和手法按摩给予矫正。结果治疗后随访1-2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愈率:新生儿98%,1个月为91%,2个月80%,3-4个月62%。余为明显好转。结论年龄越小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采取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越满意。

    作者:吴萍凤;夏群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用于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AUB-O)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UB-O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Hb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B组改善幅度更大,与A组差异显著(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90.91%vs 66.67%,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3.03%vs 34.24%,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LNG-IUS均可有效治疗AUB-O,但后者在减少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提高Hb浓度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荐。

    作者:郭晨;江如;肖静;庄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诱导清醒下可视喉镜用于肥胖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慢诱导清醒下可视喉镜用于肥胖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肥胖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每组4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式:1%丁卡因对咽、喉、会厌进行表面麻醉,麻醉后分别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氟派利多、咪达唑仑、度冷丁,2min后行环甲膜穿刺,快速注入2%丁卡因2ml,4min后使用可视喉镜或普通喉镜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插管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T1)、插管前(T2)和插管后1min(T3)、5min(T4)、30min(T5)、的SBP、DBP、HR、SpO2及咽喉部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SBP、DBP、HR、SPO2在插管前后变化不大;B组SBP、DBP、HR在T2、T3、T4各时间点较T1及相对应A组升高(P<0.05)。 A组观察组插管时间(1.2±0.9)min,短于B组(1.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B组(P<0.05),A组咽喉部不适率低于B组(P<0.05)。结论慢诱导清醒下可视喉镜用于肥胖患者气管插管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插管的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对咽喉部的刺激及心血管反应影响轻微。

    作者:万小勇;邓胜文;涂传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实验与检验医学》简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索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妇科门诊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进行宫颈检查的35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取患者宫颈多位点活检并送检,然后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TCT检查结果显示,确诊CINⅠ患者共9例,CINⅡ患者共6例,CINⅢ患者6例,宫颈癌患者6例,检查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7.07%,漏诊率为5.38%;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确诊CINⅠ患者共19例,CINⅡ患者共9例,CINⅢ患者9例,宫颈癌患者5例,检查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97.72%,漏诊率为1.13%。而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97.83%,特异性为97.39%,漏诊率为0.28%。结论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欧阳新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欢迎订阅《江西医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一起B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幼儿园一起B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分析,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该园幼儿晨、午检和缺勤缺课记录搜索因发热或感冒幼儿并进行调查,确认流感样病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发病3d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与型别鉴定。结果该起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19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29日,历时11d,累计发病26例,罹患率为4.04%(26/644);男生17例,女生9例,男女性别比为1.89:1;病例年龄为3-6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岁;发病无明显班级聚集性,无统计学差异。采集10例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检出5份为Bv型流感病毒。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Bv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未及时发现、报告导致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此次疫情蔓延扩散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如;廖勇;邓海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粘连的预防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粘连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2月年因胸腔积液而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非干预组每天抽胸水800ml,干预组引流800ml后,注入800ml生理盐水和10万U链激酶,停留6h后开始引流800ml,然后每小时引流100ml直到没有胸水引出。观察干预组注水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两组患者1年前后肺功能和出现胸膜粘连的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的胸膜均没有增厚,1年后,干预组没有胸膜粘连的患者,非干预组有7例出现胸膜粘连;出院时,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男性FEV1分别是(3119±207)ml和(3135±187) ml(P>0.05),女性的FEV1分别是(2294±114)ml和(2308±94)ml(P>0.05),均没有统计学差异;1年后,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男性分别是:(3137±157)ml和(2989±216)ml(P<0.05)女性的FEV1分别是:(2312±85)ml和(2124±124)ml(P<0.05);7例胸膜粘连者FEV1下降200±56ml。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抽出胸水后,常规注入生理盐水和10万U链激酶停留6h,能预防胸膜粘连。

    作者:陈新东;黄怀焕;洪永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刺激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治疗疗效,采用吞咽线电视透视(VFSS)评估吞咽功能,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疗效和吞咽功能情况。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刺激组患者治疗后VFSS 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所有患者治疗后VFSS 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云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刊继续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刊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DN)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因2型糖尿病肾病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低盐低脂饮食,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金水宝护肾,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观察组另给予厄贝沙坦、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观察24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后2组FBG、2hPG、SBP、DBP、BUN、Scr、HbA1C、UAER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BUN、FBG、2hPG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Scr、SBP、DB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有效降低早期尿微量蛋白的排泄,减少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作者:管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硬皮病的治疗进展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是小血管病变,自身抗体产生和过量的胶原蛋白沉积在皮肤和内脏[1]。可涉及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肺、胃肠道、肾、皮肤和骨骼肌肉系统[2]。据统计在美国发病率约为每年1-2/10万[3],而台湾地区Kuo等[4]的调查研究认为每年的发病率为10.9/100万,患病率为56.3/100万。 Steen和Medsger[5]的报道中系统性硬化的十年累积生存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54%提高到90年代的66%。由于SSc的病因不明,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SSc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作者:谢风(综述);王友莲(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侧有限切开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侧多段切口钢板前置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肱骨中段骨折8例,中下段骨折10例;年龄25-59(37.2±10.3)岁;新鲜骨折15例,陈旧骨折3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无神经损伤16例。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周。按JOA疗效判定标准评定,肩肘关节功能活动无障碍,优良率100%。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手术继发桡神经损伤。结论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合亮;刘奇圣;林亮明;魏艳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丙戊酸钠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睡眠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发作间期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对19例BECTS儿童服用丙戊酸钠治疗前后及19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全夜多导睡眠脑电记录仪检查,比较治疗前与健康对照儿童及治疗前后患儿睡眠结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BECTS患儿治疗前总记录时间、总觉醒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浅睡期延长,深睡期缩短,睡眠效率下降。服用丙戊酸钠治疗6个月后患儿总觉醒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缩短,浅睡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结论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发作间期睡眠结构异常,丙戊酸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睡眠结构,导致觉醒时间缩短,浅睡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睡眠质量下降。

    作者:黄娟;万方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西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代表李兵飞获“中国儿科基层医师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