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诱导清醒下可视喉镜用于肥胖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万小勇;邓胜文;涂传刚

关键词:清醒, 可视喉镜, 肥胖, 气管插管
摘要:目的:探讨慢诱导清醒下可视喉镜用于肥胖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肥胖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每组4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式:1%丁卡因对咽、喉、会厌进行表面麻醉,麻醉后分别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氟派利多、咪达唑仑、度冷丁,2min后行环甲膜穿刺,快速注入2%丁卡因2ml,4min后使用可视喉镜或普通喉镜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插管时间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T1)、插管前(T2)和插管后1min(T3)、5min(T4)、30min(T5)、的SBP、DBP、HR、SpO2及咽喉部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SBP、DBP、HR、SPO2在插管前后变化不大;B组SBP、DBP、HR在T2、T3、T4各时间点较T1及相对应A组升高(P<0.05)。 A组观察组插管时间(1.2±0.9)min,短于B组(1.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B组(P<0.05),A组咽喉部不适率低于B组(P<0.05)。结论慢诱导清醒下可视喉镜用于肥胖患者气管插管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插管的时间,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对咽喉部的刺激及心血管反应影响轻微。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喉罩全麻患儿的应用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表面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减轻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组(A组)、石蜡油涂抹喉罩组(B组)和生理盐水涂抹喉罩组(C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分别记录喉罩置入前(T0)、置入后1min(T1)、拔出喉罩前(T2)、拔出喉罩后1min(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拔管时躁动程度;并观察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A组患儿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P<0.05)。与C组比较,B组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表面麻醉醉,有利于维持患儿围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降低拔管时躁动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占胜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行免气腹以及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肩部疼痛、恶心呕吐、合并症加重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胆道损伤、中转开腹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上气腹组短于免气腹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肩部疼痛、恶心呕吐、合并症加重等并发症方面免气腹组患者均优于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了气腹对高龄患者的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特别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高龄患者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作者:成时保;胡海;熊利民;罗伟昌;马景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一起B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幼儿园一起B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分析,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该园幼儿晨、午检和缺勤缺课记录搜索因发热或感冒幼儿并进行调查,确认流感样病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发病3d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与型别鉴定。结果该起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19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3月29日,历时11d,累计发病26例,罹患率为4.04%(26/644);男生17例,女生9例,男女性别比为1.89:1;病例年龄为3-6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岁;发病无明显班级聚集性,无统计学差异。采集10例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检出5份为Bv型流感病毒。结论该起疫情为1起Bv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未及时发现、报告导致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此次疫情蔓延扩散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如;廖勇;邓海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脓毒血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651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脓毒血症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2-58岁,平均45岁,均表现为手术结束后2h内高热,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心率>100次/min,诊断脓毒血症,立即开放肾造瘘引流,并行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结果6例均在48-72h内收缩压恢复至100mmHg以上,心率90次/min以下,体温38℃以下。结论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脓毒血症原因与术前尿路感染未能控制,术中肾盂压力高和手术时间长等有关。而术前抗感染,术中维持肾盂低压及控制手术时间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徐文渊;李雪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硬皮病的治疗进展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是小血管病变,自身抗体产生和过量的胶原蛋白沉积在皮肤和内脏[1]。可涉及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肺、胃肠道、肾、皮肤和骨骼肌肉系统[2]。据统计在美国发病率约为每年1-2/10万[3],而台湾地区Kuo等[4]的调查研究认为每年的发病率为10.9/100万,患病率为56.3/100万。 Steen和Medsger[5]的报道中系统性硬化的十年累积生存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54%提高到90年代的66%。由于SSc的病因不明,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SSc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作者:谢风(综述);王友莲(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真菌的生长方式对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影响

    目的:评估真菌的生长方式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患者35只眼治疗前对病灶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均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根据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真菌的生长方式,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35只眼中11例真菌呈表层水平生长,给予药物治疗,全部治愈;9例真菌为局灶生长型,均经局部清创处理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7例得到有效治疗,1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1例要求行穿透角膜移植术;15例真菌生长方式为弥散型,6例患者为真菌感染早期,经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4例行板层角膜移植术,2例行穿透角膜移植术,2例因病情严重,行眼内容物剜出术;1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真菌性角膜炎中真菌呈水平生长,首选药物治疗;真菌呈局灶生长者,行局部清创处理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必要时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对真菌呈弥散生长者,严重者及时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因此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前给予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了解真菌的生长方式,有助于及时找到佳治疗方案,控制病情,提高疗效。

    作者:梁玲玲;幸正茂;黄旭;王卫星;廖洪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与血小板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中不同抗凝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按照抗凝方案不同将90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实验组(枸橼酸钠抗凝)49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抗凝)41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总数(PLT)、尿素氮(BUN)、肌酐(Cr)、PH、心率(HR)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滤器凝血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PLT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T、APT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实验组,PL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H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BUN、Cr、P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滤器凝血分级0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实验组,2级、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疗效与低分子肝素抗凝相似,不会明显影响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水平,滤器凝血分级也较低,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朱政;王碧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苦参素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参素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活性的影响,为苦参素应用于肝癌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灌胃给药,采血并制备含药血清。以SMMC-772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以小鼠含药血清为药物,应用MTT显色法分析苦参素含药血清对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培养时间对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苦参素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细胞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阴性血清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高剂量40%浓度的苦参素含药血清组与5-氟尿嘧啶(5-Fu)含药血清组(阳性血清对照组)比较,其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含药血清对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含药血清与瘤细胞共同培养24h和48h的抑制作用强于72h。结论苦参素含药血清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肝癌的药效作用。

    作者:湛学军;谢大泽;胡银英;汤幽;周南进;戴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影响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术后大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PPH术治疗且术后发生大出血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PPH术且术后无大出血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PH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痔上黏膜有缺失、切除痔上黏膜较薄、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1.0cm、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3处、外痔剥离数量≤3处以及术后排便干硬等是影响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主要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数量以及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在PPH术中进行荷包缝合时应重视荷包缝合深度和位置,可显著降低术后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小明;曾军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西医药》2017年征订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实验与检验医学》简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VIP对裸鼠荷MKN45移植瘤IL-10、IL-12的影响

    目的:研究VIP对荷MKN45裸鼠移植瘤IL-10、IL-1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皮下实体瘤模型,当接种了MKN45实体瘤的裸鼠的肿瘤体积大约为30mm3时随机分为VIP组、VIP受体拮抗剂组、对照组3个组,每组6只。每天皮下注射VIP或VIP受体拮抗剂10μg/100μl/只,对照组PBS 100ul/只。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组织中IL-10、IL-1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IL-10及IL-12蛋白的表达在各组间存在差异(P<0.05)。 VIP组IL-10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IP组IL-12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VIP拮抗剂组(P<0.05);而其它各组间两者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0在VIP处理组中蛋白表达增加,而IL-12在VIP处理组中蛋白表达下降,VIP可能通过促进IL-10、抑制IL-12的表达,进而抑制抗原呈递,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作者:李媛媛;孙姚;李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完壁式或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共82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完壁式组(50例)和开放式(32例)组两种术式,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情况:如干耳有效率、听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⑴完壁式手术治疗干耳有效率为94%,开放式干耳有效率88%;⑵完壁式手术治疗听力改善较好;⑶开放式手术更适合病变范围广、骨质破坏严重有解剖变异的患者。结论根据病情因人而异选择适当的术式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柳冰;朱皓华;雷晓兰;杨明;余甫;郭丽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icroRNA-100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及耐药的关系

    目的:探讨MicroRNA-100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结直肠癌细胞耐药的关系。方法采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变组织(研究组)和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两组组织中Mi-croRNA-100的表达水平,将miRNA-100前体及对照序列转染进入研究组组织细胞SW620,在研究组组织细胞中放入化疗药物,分别于化疗药物放入48h和72h后,检测组织细胞活力。结果研究组组织的MicroRNA-10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组织在化疗药物放入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癌变组织中MicroRNA-100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癌变组织细胞耐药性增强,与患者疾病进展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邓莉;杜哲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出血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HI组55例及非糖尿病HI组60例,对比两组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尿酸(UA),以及两组梗死灶及出血灶稳定后神经功能损害、梗死面积及出血面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糖尿病HI组患者TC、TG、LDL-C、UA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HI组患者(P<0.5),糖尿病HI组患者HDL-C低于非糖尿病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P<0.5),糖尿病HI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高于非糖尿病组神经损伤程度(P<0.5)),糖尿病HI组患者大面积梗死人数及大面积出血人数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P<0.5)。结论糖尿病影响患者糖类、脂类代谢,糖尿病可加重脑梗死症状,提高脑出血风险,是影响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饶琦;桂绍高;朱晓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效果的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米非司酮与左炔诺孕酮用于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AUB-O)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UB-O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Hb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B组改善幅度更大,与A组差异显著(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90.91%vs 66.67%,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3.03%vs 34.24%,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LNG-IUS均可有效治疗AUB-O,但后者在减少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提高Hb浓度以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荐。

    作者:郭晨;江如;肖静;庄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索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妇科门诊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进行宫颈检查的35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取患者宫颈多位点活检并送检,然后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TCT检查结果显示,确诊CINⅠ患者共9例,CINⅡ患者共6例,CINⅢ患者6例,宫颈癌患者6例,检查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97.07%,漏诊率为5.38%;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确诊CINⅠ患者共19例,CINⅡ患者共9例,CINⅢ患者9例,宫颈癌患者5例,检查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97.72%,漏诊率为1.13%。而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97.83%,特异性为97.39%,漏诊率为0.28%。结论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欧阳新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观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DN)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因2型糖尿病肾病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低盐低脂饮食,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金水宝护肾,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观察组另给予厄贝沙坦、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观察24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治疗后2组FBG、2hPG、SBP、DBP、BUN、Scr、HbA1C、UAER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BUN、FBG、2hPG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Scr、SBP、DB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有效降低早期尿微量蛋白的排泄,减少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作者:管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86例90眼,分成两组。实验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对照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角膜上皮化时间、结膜移植片反应、再复发、再粘连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3年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5例5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2-7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3-5d;术后胬肉再复发有2例2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1例1眼。对照组病例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23例23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5-11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5-8d;术后胬肉再复发10例10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9例9眼。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上皮化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移植片水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胬肉再复发、睑球再粘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能减轻眼部刺激症状、缩短角膜上皮化时间、降低再复发率及再粘连率。,

    作者:李宇平;周翠;郑东坡;谢晓波;何早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下痛风性关节炎(Gout Arthritis,GA)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在我院就医的GA和非GA性关节炎病人各50例,依据《肌骨关节系统超声检查规范》对所有受累关节全面检查。结果 GA组中痛风石、双轨征、关节腔内点状强回声及暴风雪样征、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指标与非GA组相比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血流等指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GA组中,急性GA组血流的探出比例明显高于慢性组,慢性组痛风石、肌腱内点团状强回声阳性率高于急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表现多样,部分征象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作者:彭贵平;黄琼;洪涛;游淑红;徐素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