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西医药》2017年征订单

关键词:江西医药
摘要: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吻合器行微创Ivor Lewis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吻合器胸内吻合在Ivor Lewis式胸腹腔镜联合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间20例使用常规吻合器胸内吻合全腔镜Ivor Lewis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70±30)min;淋巴结清扫个数(12±4)枚;手术失血量(150±40)ml;术后胸管拔管时间(7±2)d;术后住院时间(12±2)d。本组1例中转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Ivor Lewis手术,1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瘘(经保守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开腹、无其他术后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无死亡。结论通过细节处理,使用常规吻合器行胸内吻合在Ivor Lewis式胸腹腔镜联合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上是可行的、安全的,能完成所有开放Ivor Lewis手术的步骤,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

    作者:熊剑文;喻东亮;魏益平;张小强;徐建军;宋思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生物钟对小鼠昼夜眼压节律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生物钟对小鼠昼夜眼压的影响。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组1,3和5为野生型小鼠,组2,4和6为Cry1-/-Cry2-/-双基因敲除小鼠)),每天8次(0,3,6,9,12,15,18和21点)测量双眼眼压。在眼压测量期间,组1和组2的小鼠处于12h光照,12h黑暗(LD)环境;组3和组4的小鼠在眼压测量前的48h一直处于完全黑暗(DD)环境中;组5和组6的小鼠在眼压测量前的48h一直处于完全光照(LL)环境中,分析周期性的眼压变化。结果野生型LD组的光照条件下的眼压明显低于黑暗环境中的眼压,而且在DD和LL环境下仍然保持着眼压的双相性;在LD,DD和LL环境下,Cry基因敲除小鼠的眼压没有表现明显的节律性。结论生物钟的周期震荡依赖生物钟基因的调控,这对眼压的24h节律性波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凡;钟笑;吴国福;严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第0周、第4周、第8周分别予以托珠单抗注射液(雅美罗)8mg/kg治疗,第12周观察血液维生素D、血钙、血磷、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β2糖蛋白1IgG 抗体(GPI)、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DEXA法测定骨密度变化。结果托珠单抗治疗12周后,患者CRP、血沉、IL-6、铁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患者的骨形成指标ALP、BGP、PINP水平下降(P<0.05),但骨吸收指标CTX、TRACP-5b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托珠单抗能够减轻骨破坏,其原因可能是缓解炎症反应。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出血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HI组55例及非糖尿病HI组60例,对比两组空腹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尿酸(UA),以及两组梗死灶及出血灶稳定后神经功能损害、梗死面积及出血面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糖尿病HI组患者TC、TG、LDL-C、UA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HI组患者(P<0.5),糖尿病HI组患者HDL-C低于非糖尿病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P<0.5),糖尿病HI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高于非糖尿病组神经损伤程度(P<0.5)),糖尿病HI组患者大面积梗死人数及大面积出血人数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P<0.5)。结论糖尿病影响患者糖类、脂类代谢,糖尿病可加重脑梗死症状,提高脑出血风险,是影响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饶琦;桂绍高;朱晓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聚焦技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超声聚焦与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科40例(57个)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超声聚焦组与介入治疗组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对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消融率、术后子宫肌瘤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对血供为可见长条样、环状血流信号的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组完全消融率明显高于超声聚焦组;超声聚焦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介入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聚焦技术无创早期治疗宫肌瘤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更有优势,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时间短的妇科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谭敏华;许华英;麦金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联合检测血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在评估体外冲击波碎石肾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白蛋白AlbU,尿转铁蛋白TRFU,尿免疫球蛋白IgGU,尿α1微球蛋白α1MU这2大项对早期肾功能损害敏感的指标,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对肾造成的早期损伤及损伤程度。方法选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肾结石病例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5、7、15d联合检测血清Cys C及尿AlbU,尿TRFU,尿IgGU,尿α1MU,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碎石后1、3d血清Cys C及尿AlbU,尿TRFU,尿Ig-GU,尿α1MU水平比碎石前有升高(P均<0.05),碎石5d后血清Cys C及尿AlbU,尿TRFU,尿IgGU,尿α1MU水平逐步下降,7d后与碎石前已无差异。碎石后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以血清Cys C组为高,但低于联合检测血清Cys C及尿AlbU,尿TRFU,尿IgGU,尿α1MU组肾功能异常阳性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会对肾造成早期损害,但损害程度较轻。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该损害的检出阳性率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伟;毛允义;何忠南;刘继莲;黄跃胜;黄海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血浆NT-proBNP联合肺顺应性对AECOPD患者脱机拔管预后的评估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联合肺顺应性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脱机拔管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3d以上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检测所有患者在机械通气第3d时血浆NT-proBNP水平和肺顺应性,患者达到脱机拔管时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实验),通过后若48h内无需复插或者通气治疗的患者纳入脱机成功组,未通过SBT实验或者通过后再48h内进行复插或者通气治疗的患者纳入脱机失败组,分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机械通气第3d血浆NT-proBNP水平和肺顺应性对顺利脱机拔管的预测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有54例脱机成功,14例脱机失败。两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A-PACHEⅡ评分和脱机前PaO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功组脱机前脱机前PaCO2显著低于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成功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和肺顺应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SBT实验后NT-proBNP水平对拔管成功和失败进行预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803,0.960),以NT-proBNP水平为1232pg/ml作为临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4%和85.71%;以SBT实验后肺顺应性对拔管成功和失败进行预测,ROC曲线下面积0.825(0.714,0.907),以肺顺应性为59ml/cm H2O作为临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41%和100.00%。结论血浆NT-proBNP联合肺顺应性能够有效预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脱机拔管预后,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作者:刘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行免气腹以及CO2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高龄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肩部疼痛、恶心呕吐、合并症加重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胆道损伤、中转开腹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上气腹组短于免气腹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肩部疼痛、恶心呕吐、合并症加重等并发症方面免气腹组患者均优于气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了气腹对高龄患者的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特别是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高龄患者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作者:成时保;胡海;熊利民;罗伟昌;马景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西医药》2017年征订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与血小板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中不同抗凝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按照抗凝方案不同将90例脓毒血症患者分为实验组(枸橼酸钠抗凝)49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抗凝)41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总数(PLT)、尿素氮(BUN)、肌酐(Cr)、PH、心率(HR)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滤器凝血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PLT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T、APT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实验组,PL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H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BUN、Cr、P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滤器凝血分级0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实验组,2级、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CRRT治疗中使用枸橼酸钠抗凝疗效与低分子肝素抗凝相似,不会明显影响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水平,滤器凝血分级也较低,可作为优选方案。

    作者:朱政;王碧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icroRNA-100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及耐药的关系

    目的:探讨MicroRNA-100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结直肠癌细胞耐药的关系。方法采集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变组织(研究组)和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两组组织中Mi-croRNA-100的表达水平,将miRNA-100前体及对照序列转染进入研究组组织细胞SW620,在研究组组织细胞中放入化疗药物,分别于化疗药物放入48h和72h后,检测组织细胞活力。结果研究组组织的MicroRNA-10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组织在化疗药物放入后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癌变组织中MicroRNA-100表达水平升高,可导致癌变组织细胞耐药性增强,与患者疾病进展存在明显相关性。

    作者:邓莉;杜哲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喉罩全麻患儿的应用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表面麻醉在小儿斜视矫正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减轻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组(A组)、石蜡油涂抹喉罩组(B组)和生理盐水涂抹喉罩组(C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分别记录喉罩置入前(T0)、置入后1min(T1)、拔出喉罩前(T2)、拔出喉罩后1min(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拔管时躁动程度;并观察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 A组患儿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声音嘶哑、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P<0.05)。与C组比较,B组拔出喉罩后呛咳、屏气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表面麻醉醉,有利于维持患儿围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降低拔管时躁动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占胜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2对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FGF-2)对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株NCI-H446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探讨PKC对此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GF-2对NCI-H446细胞中Survivin蛋白、细胞总蛋白和膜蛋白中PKCα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特异性PKC抑制剂Calphostin C抑制PKC活性, Western blot 检测NCI-H446细胞中Survivin 蛋白、细胞总蛋白和膜蛋白中PKCα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两种方法检测FGF-2作用后及Calphostin C干预后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 FGF-2能上调NCI-H446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50μg/l FGF-2作用NCI-H446细胞4h后实验组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FGF-2快速激活NCI-H446细胞中PKC信号通路(50μg/l FGF-2作用NCI-H446细胞后,PKCα总蛋白无变化,PKCα膜蛋白表达增加,并在刺激30min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FGF-2能通过PKC信号通路上调NCI-H446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FGF-2能通过PKC信号通路抑制NCI-H446细胞的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两种方法检测空白组、刺激组、阻断组各组NCI-H446细胞凋亡率,结果分别为(12.3±0.004)%,(6.7±0.006)%,(10.37±0.014)%及(6.15±0.8)%,(3.89±0.6)%,(5.11±1.0)%,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F-2可通过PKC信号传导途径来促进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屈晓辉;周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乳腺癌AI内分泌治疗对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评价AI甾体类和非甾体类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即手术及常规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内分泌药物AI治疗5年,A组给予非甾体AI内分泌治疗,B组行甾体类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和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腰椎BM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组治疗6个月后腰椎BMD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左髋部BMD显著降低,A组治疗前后左髋部BMD变化不显著,B组治疗6个月后左髋部BMD显著低于A组(P<0.05)。 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腰椎和左髋部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AI)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甾体类AI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小于非甾体类,应定期监测行AI内分泌治疗患者BMD,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邓泽锋;邹彩亮;刘小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86例90眼,分成两组。实验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对照组,43例4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角膜上皮化时间、结膜移植片反应、再复发、再粘连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3年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5例5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2-7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3-5d;术后胬肉再复发有2例2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1例1眼。对照组病例出现明显眼部刺激症状有23例23眼;术后角膜上皮化时间为5-11d;术后结膜移植片成活、水肿明显消退时间为5-8d;术后胬肉再复发10例10眼;发生部分睑球再粘连有9例9眼。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上皮化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移植片水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胬肉再复发、睑球再粘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加羊膜移植术能减轻眼部刺激症状、缩短角膜上皮化时间、降低再复发率及再粘连率。,

    作者:李宇平;周翠;郑东坡;谢晓波;何早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睾丸疾病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鉴别诊断睾丸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共61个睾丸结节进行UE检查,采用UE 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评分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1个睾丸结节中包括良性23个,恶性38个。良性结节中,19个UE评分1-3分,而恶性结节中,33个评分4-5分,良性结节弹性评分:(2.17±1.14)分,恶性结节弹性评分:(4.43±0.62)分,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UE对睾丸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8%、82.6%、85.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睾丸良、恶性结节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良云;周仪华;洪正东;胡震;章春泉;刘燕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白芷酊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白芷酊外用治疗局限性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白癜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白芷酊外用治疗观察组与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照组,就两组治疗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内皮损部位治疗效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面颈、躯干及四肢等部位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复方白芷酊外用治疗白癜风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实验与检验医学》简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侧有限切开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侧多段切口钢板前置治疗肱骨干骨折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肱骨中段骨折8例,中下段骨折10例;年龄25-59(37.2±10.3)岁;新鲜骨折15例,陈旧骨折3例;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2例,无神经损伤16例。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8周,平均6周。按JOA疗效判定标准评定,肩肘关节功能活动无障碍,优良率100%。手术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手术继发桡神经损伤。结论前侧多段切口治疗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合亮;刘奇圣;林亮明;魏艳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应用经肠镜肠梗阻导管减压的探讨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梗阻应用肠梗阻导管减压的价值。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2010.01-2014.08收治的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101例,经肠镜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患者(导管组)52例,急诊手术治疗组患者(急诊组)49例,所有患者均为完全性肠梗阻,但无绞窄;导管组行结肠减压、灌洗等治疗后序贯行手术治疗,急诊组按常规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腹腔镜手术、造瘘、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指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导管组在腹腔镜手术、造瘘、一期切除吻合方面与急诊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在吻合口瘘发生、术后死亡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应用经肠镜肠梗阻导管减压后多可行腹腔镜手术,且有较高的一期切除吻合率,可有效减少造瘘机会,在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术后死亡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方面与急诊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经肠镜肠梗阻导管减压、引流、灌洗后再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安全、可行。

    作者:刘国栋;曹关义;卞正乾;朱红岩;钟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