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充叶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郭德明;王华香;程应华

关键词:叶酸, 慢性, 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事件
摘要:目的:观察叶酸对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5年内登记在册1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透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叶酸使用情况分成两组,观察组组病例为每日补充叶酸≥5mg病例,对照组病例为未使用叶酸者,分析比较两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相关死亡率。结果补充叶酸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叶酸能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椎间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自1958年 Smith 和Robinson创制以来,其疗效得到了很大肯定,给众多颈椎病患者带来福音,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治疗退行性颈椎病变“金标准”。但随着对该手术患者随访年限的延长,发现有些融合节段上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甚至诱发新神经症状,需再次寻求手术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痛苦,而且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经济负担。因此,ACDF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已引起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出现了不同的解释。本研究特就其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等综述如下。

    作者:张遂辉;顾霄鹏;董谢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治疗下泪小管断裂43例,在显微镜下寻找断端,行泪小管吻合术,并行硅胶管单路或双路泪道置管。结果所有患者显微镜下直视或粘弹剂帮助下均能较顺利找到泪小管断端,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泪道冲洗通畅。结论硅胶管行下泪小管断裂支撑,单路泪道置管患者易出现眼睑外翻,影响美观,但双路泪道置管法手术方法时间长,两者手术效果均较满意。

    作者:付劲松;谢程阳;谢晖;李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海马波普成像在原发性癫痫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海马磁共振氢质子波普成像(1H-MRS)在原发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癫痫病例26例,正常对照组15例,行颅脑MR平扫、海马斜轴位和冠状位薄层扫描、海马区氢质子波普成像。结果两组颅脑常规平扫均未发现异常。癫痫组海马薄层扫描发现形态及信号异常者9例,对照组均未发现异常。癫痫组海马1H-MRS(NAA/Cho+Cr)值普遍低于对照组,癫痫组中小值≤0.72者19例,正常对照组3例;癫痫组该比值小于0.66者16例,对照组为0。癫痫组双侧海马同时出现波普异常者7例。结论原发性癫痫患者的海马1H-MRS(NAA/Cho+Cr)比值越低,阳性诊断特异性越高。波普异常同时伴有形态信号改变及一侧海马局部(NAA/Cho+Cr)比值较对侧明显减低,对原发性癫痫定侧定位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樱花;黄晖;龚洪翰;付松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直肠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精囊疾病89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精囊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9例拟诊精囊疾病患者采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本组89例中,超声诊断与经临床证实确诊相符的精囊疾病包括急性精囊炎、精囊结石、精囊囊肿、射精管囊肿、精囊转移癌;慢性精囊炎诊断符合率为66.7%。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精囊腺是一种简便、安全、诊断准确性较高的重要检查手段,对精囊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江涛;赖全图;李小青;叶雪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Ilizarov外固定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12例,术中根据骨感染情况,彻底清除断端感染骨段及硬化骨,打通髓腔,用骨段滑移及牵张成骨技术修复清创后遗留的骨缺损;术后7d开始骨段滑移操作;术后定时复查X线片,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成骨及骨愈合情况,随访时间大于15个月。结果本组共纳入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11例伴有局部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缺损范围5cm×4cm-19cm×15cm,并先期给予局部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遗留骨缺损长度4-7cm,骨滑移完成时间1.5-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3(19±3.84)个月。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7-9个月,所有骨感染均得到良好的控制,5例有轻度钉道松动或感染,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未出现皮肤坏死、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愈合时间6-9.3(7.86±1.2)个月。按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 Ilizarov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同时不增加医源性损伤。

    作者:唐文;高辉;杨亚东;张飞;刘氜;赖光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稳定期联合应用舒利迭和思力华的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舒利迭和思力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集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与吸入舒利迭(50μg-250μg,2次/d,间隔12h)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力华1粒(18μg),1次/d,1吸/次。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联合吸入舒利迭和思力华治疗的COPD患者可明显提高FEV1、FEV1/FVC%、PaO2,降低PaCO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联合吸入舒利迭和思力华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有效方法,效果优于单用舒利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作者:刘建民;涂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电视纵隔镜检查在肺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在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患者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术的60例患者,术前均高度怀疑肺癌合并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收集检查术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后病理结果:恶性52例,慢性淋巴结炎性改变8例,此8例行肺部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肺癌,鳞癌4例、腺癌3例、腺鳞癌1例,其中1例腺癌患者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肺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分期,电视纵隔镜检查术以其术后病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成为临床上安全、有效且可直接获得病理标本的检查手段。

    作者:熊国江;熊汉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植物化感作用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实践与应用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简单地说就是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的作用。任何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通过根、茎、叶、花、果等向空气或土壤中挥发出各种化学物质,或者在植株死亡腐烂后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一方面可对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另一方面可对周围植物(或动物、微生物)产生促进或是抑制(相克)的作用[1]。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简称化感物质)具有三种作用:一是自毒作用,对自身生长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二是相生作用,对他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产生促进作用;三是相克作用,对他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抑制、毒害甚至致死作用。目前,植物化感作用已应用于农业耕作制度(作物的间、混、套、复、轮作等)、杂草防除、病害虫控制,以及中药材栽培等多个领域,并取得可喜的实践效果[2]。本文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植物化感作用在我国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及取得的实践效果,以期为我国中医中药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黄依南;李晓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欢迎订阅《江西医药》、《实验与检验医学》

    《江西医药》简介《江西医药》于1961年创刊,是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医学类学术期刊,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本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被国内三大权威数据库列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2011年本刊连续四年获中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奖;201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和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3年初被江西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列为国家级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IF-1α及HSP-70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11例轻度子痫患者、15例重度子痫患者(观察组)及3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胎盘组织中的HIF-1α及HSP-70。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HIF-1α及HSP-70水平与健康产妇组相比:对照组、轻度、重度组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12、0.67±0.19、1.12±0.30,三组相比,P均<0.01;对照组、轻度、重度组HSP-7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3±0.09、0.54±0.15、0.95±0.25,三组相比,P均<0.01。子痫前期组中HSP-70表达水平随HIF-1α水平相应增高,呈明显正相关(r=0.928,P<0.01)。结论 HIF-1α及HSP-70参与了子痫前期缺氧发病机制,其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发作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林川;彭清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量化应用INSURE策略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探讨

    目的:探讨量化应用气管插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策略(INSURE)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旨在提高基层医院抢救NRDS能力。方法自2010年6月-2014年5月对收治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符合大于30周小于32周具有NRDS两个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或孕周大于28周小于30周具有NRDS一个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或孕周小于28周的早产儿分成两组,治疗组为生后同意气管插管-注入PS100mg/kg-拔管后给予CPAP给氧的早产儿,对照组为不同意气管插管-注入PS100mg/kg-拔管后给予CPAP给氧的早产儿;观察两组NRDS发病率、上机率、抢救成功率。结果2010年6月-2014年5月治疗组收治47例,发生NRDS 11例,发病率23.4%、抢救成功率达93.6%、上机率12.7%、重症率10.6%,较对照组44例,发生NRDS 23例,发病率52.3%、抢救成功率81.3%、上机率34.1%、重症率31.8%,发病率、上机率和重症率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抢救成功率由81.8%升至93.6%,但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量化应用INSURE策略防治NRDS,减少发病率、降低了上机率和重症发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傅建平;杨磊;胡安辉;袁水生;刘华;胡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WT1、Bcl-2、Ki-67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WT1、Bcl-2、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WT1、Bcl-2、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⑴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WT1、Ki-67蛋白均无阳性表达、Bcl-2蛋白1例阳性表达;62例上皮性卵巢癌中WT1、Bcl-2、Ki-67阳性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0.64%(50/62)、53.23%(33/62)、82.26%(51/62)。⑵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WT1、Bcl-2、Ki-67蛋白的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0.05);WT1、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不相关(P>0.05)。⑶WT1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的表达正相关(r=0.463,P<0.05),WT1蛋白与Ki-67蛋白, Ki-67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012、r=0.120、P>0.05)。结论 WT1、Bcl-2、Ki-67蛋白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WT1可能通过上调Bcl-2抑制细胞凋亡促使卵巢癌的发生。

    作者:万红英;刘侃;谢斌;魏颖;陈伟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利多卡因+冰醋酸治疗鸡眼1例报告

    鸡眼是足部皮肤局限性角质增生性病变,因其形似鸡的眼而得名[1]。该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其角质栓根部深达真皮乳头层,在站立或行走时压迫乳头层的感觉神经末梢会引发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手术切除、液氮冷冻、激光治疗以及中药贴敷等,但大多疗效欠佳,治疗过程中疼痛明显且较易复发。2014年3月17日我院使用利多卡因+冰醋酸治疗鸡眼患者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林剑;王鋆;吴美芳;蔡协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羊膜囊单卵双胎脐带缠绕双胎死亡1例

    由1个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双胎妊娠,称为单卵双胎,占双胎妊娠的30%。而受精卵在受精后的第9-13d分裂,此时的羊膜囊已形成,两胎儿共存于1个羊膜腔内,共有1个胎盘,此种类型的双胎称为单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此类情况在单卵双胎中极少见,占1%-2%[1]。

    作者: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胡建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阑尾切除术(OA)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1例穿孔性阑尾炎患儿,其中OA组130例,LA组9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总并发症率方面,LA优于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A组手术时间短于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A组与LA组的住院天数、腹腔残余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A相较,LA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点,但在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减少腹腔残余感染方面没有显著优势。

    作者:雷斌;戚雯琰;徐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并肌酸激酶升高1例

    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又称甲状腺毒性周期性瘫痪(TPP),主要见于亚洲地区的成年男性Graves病患者[1]。亦可见于其他类型的甲亢患者,如碘甲亢、垂体TSH瘤、甲状腺毒性腺瘤、甲状腺炎伴甲亢等。患者通常无家族史,发作前无前驱症状,起病急,发作时血钾低。回顾甲亢性周期性瘫痪致肌酸激酶升高1例进行报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陈超;沈云峰;胡磊;余戎;张笠;赖晓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OSAHS的不同平面手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不同平面手术治疗OSAHS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07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OSAHS患者根据不同阻塞平面分为鼻部、咽部及鼻部+咽部3组,并行相应手术。术后对患者行主观问卷调查、随访6个月及多道睡眠图(PSG)监测复查。结果3组患者AHI、LSaO2、E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OSAHS术前明确诊断平面,根据不同阻塞平面行相应手术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鄢波;张学军;汪国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儿童共同性斜视手术中显微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儿童共同性斜视7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4例在显微镜下完成斜视矫正手术为A组,41例在肉眼直视完成斜视矫正手术为B组,观察两组手术后的眼位,手术后球结膜反应,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术后2周后进行同视机三级功能训练,观察双眼单视功能和立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3-6个月,A组术后正位32例占94.12%,25例具有双眼单视功能,占73.53%,19例建立立体视觉,占55.88%。B组术后正位38例占92.68%,29例具有双眼单视功能,占70.73%,21例建立立体视觉,占51.22%。两组眼位矫正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球结膜水肿轻,充血消退快,切口愈合佳,无手术瘢痕,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手术中视野清晰,能提高操作准确性,疗效确切,具有减轻手术创伤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等诸多优越性。

    作者:黄琼;张运江;余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D-DSA和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D-DSA和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8例自发性SAH分别进行3D-DSA和3D-CT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真阳性率、假阴性率,以及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结果3D-DSA检查真阳性率96.9%,高于3D-CTA(87.7%),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SA检查假阴性率为7.7%,3D-CTA为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SA检查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为Ⅲ级的比例为92.1%,高于行3D-CTA检查结果(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SA图像动脉瘤的检出率比3D-CTA高,显示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比3D-CTA更好。

    作者:曾波;黄万龙;熊叶;梅海英;李超平;林心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充叶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叶酸对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5年内登记在册1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透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叶酸使用情况分成两组,观察组组病例为每日补充叶酸≥5mg病例,对照组病例为未使用叶酸者,分析比较两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相关死亡率。结果补充叶酸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叶酸能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郭德明;王华香;程应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