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咯血的效果评价

黄建华;农雪萍;陈艳玲;黄健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尘肺, 咯血
摘要: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53例患者(观察组)以及53例单纯进行药物止血的患者(对照组)的止血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咯血及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止血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适合在药物止血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FLT3-ITD突变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FLT3-ITD基因突变在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诊断为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初治AML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7.5%;FLT3-ITD阳性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幼稚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数显著高于FLT3-ITD阴性组,DFS、OS较阴性组明显缩短。结论FLT3-ITD阳性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高原始细胞,低DFS、OS。

    作者:齐凌;黄瑞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辅助性T细胞17及白介素-17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过敏性紫癜皮肤型(HSP)组3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抽取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数。 HSP组和HSPN组在急性发作时、治疗前抽血检测IL-17水平和Th17细胞数。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但HSPN组患儿Th17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HSP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功能增强;Th17细胞和IL-17共同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血浆IL-17水平是HSP活动的指标之一,并且可能成为HSP早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

    作者:苗静;周俊霖;彭晓杰;郑卫民;傅睿;黄玉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2例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52例复杂性肾结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盂单发铸形结石31例、多发性结石17例、肾窦内肾盂肾盏均有结石4例,结石体积约3×7×4-6×2×5cm3,采用B超定位,B超动态下肾穿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钬激光碎石机用于粉碎结石。结果52例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一期取净结石31例,二期取净结石13例,除1例脓尿、糖尿病患者一期取石术后,2周后切除患肾,其中肾盂单发铸形结石一期取净结石28例,结石取净率90.3%(28/31),余下3例行ESWL治疗,1月后结石排净。所有患者均解除了肾盂梗阻。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安全的特点。

    作者:方谦;张中华;刘云;刘军华;谢文虎;黎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大豆苷元磺酸钠抗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3'-大豆苷元磺酸钠抗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给予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干预,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同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提高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抑制由谷氨酸引起的乳酸脱氢酶活性;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由谷氨酸引起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有关。

    作者:郭春钰;曾靖;黎晓;黄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者糖尿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赣州市健康体检糖尿病(DM)检出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具有完整资料的1626例健康体检人群体格检查、B超、血脂检测的结果。结果共60例DM患者,检出率为3.7%,其中男31例,检出率5.3%,女29例,检出率为2.8%;年龄(P<0.01,OR=1.662)、脂肪肝(P<0.05,OR=2.133)是DM的危险因素。结论 DM检出率为3.7%,低于2007年-2008年全国DM患病率。高龄与脂肪肝是DM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宁;袁招红;吴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臂间血压差值对心血管疾病预后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臂间血压差值(IAD)预测心脑血管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系马桩社区50-75岁居民中的高危人群1968例进行双臂间血压的测量,对入选的251例高IAD患者作为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主要终点即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次要终点即心脑肾疾病住院情况进行随访3年。结果实验组251例高臂间血压差值(IAD≥10mmHg)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远远大于对照组。结论臂间血压差异可以作为一项简便经济而有价值的心脑血管病事件的预测指标。

    作者:陶雪花;王永斌;苏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均分为氨茶碱组与多索茶碱组,分别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多索茶碱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氨茶碱组治疗总有效率74.0%(P<0.01),FEV1、FVC、VC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果好。

    作者:童国强;熊小明;罗于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长方案降调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行IVF结局的影响

    目的:比较超长方案降调节和常规长方案降调节,在PCOS不孕症患者行IVF-ET治疗中对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到2013年1月间我院生殖中心收治行IVF的659例促排周期的PCOS患者,按降调节方案分为395例超长方案降调节组(A组)和264例常规长方案组(B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和结局相关指标。结果⑴两组在年龄和不孕年限及基础性激素血值上比较均无差异。⑵IVF治疗中相关指标比较,两组HCG日E2水平、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在Gn总量(2509.87±1588.57)IU和(2173.82±827.10)IU、Gn天数(13.14±2.81)d和(11.13±2.24)d、HCG日内膜厚度(10.40±2.45)mm和(9.71±2.10)mm、获卵数(21.43±10.74)枚和(16.95±8.6)枚、全胚冷冻率(35.64%和20.55%)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 HCG 日 LH(0.62±1.14)IU/L 和(0.85±0.68)IU/L、血清孕酮(P)水平(4.99±2.64)nmol/l 和(5.47±2.70)nmol/l、受精率(67.42%和70.34%)、优胚率(40.91%和43.01%)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⑶两组移植后比较,两组移植胚胎数、多胎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和全胚冷冻后冻融胚胎移植(freezing-embryo transfer,FET)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临床妊娠率(60.0%和56.84%)、种植率(43.47%和39.70%)均要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长方案降调节与常规长方案相比,能够很好的控制COH过程中LH的分泌,降低HCG日P水平的升高,增加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游;伍琼芳;易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咯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53例患者(观察组)以及53例单纯进行药物止血的患者(对照组)的止血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咯血及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止血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适合在药物止血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

    作者:黄建华;农雪萍;陈艳玲;黄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D64联合多种炎性指标对发热性疾病的鉴别

    目的:探索以外周血白细胞表达的CD64水平结合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3种指标对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的手段。方法针对发热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取其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表达的CD64水平,并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NAP积分,同时辅以病原学培养及影像学等,综合观察发热病人上述指标的变化,以寻找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之间的实验室差异。结果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将导致CD64、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NAP积分将明显升高,部分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AP积分可能升高,但CD64及CRP均无明显升高;并且,上述指标升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因素无直接相关。结论 CD64是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良好的鉴别指标,结合CRP等其他指标将更好地对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朱锐锋;胡喜梅;周水阳;包维莺;柯金;范燕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地佐辛与吗啡在重症医学科镇痛、镇静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地佐辛、吗啡在重症医学科镇痛、镇静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吗啡组。地佐辛组:地佐辛1.25mg/h静脉持续泵入;吗啡组:吗啡2mg/h静脉持续泵入。记录并比较24h、48h、72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吗啡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镇痛效果与吗啡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郭经华;聂祥碧;王曾庚;杨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6例临床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资料。结果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流率检查曲线不稳定,充盈性膀胱测压可见膀胱压力波动不稳定,部分患者可见急迫性尿失禁。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为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提供客观资料。

    作者:唐青;吴奇;付强;曾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脂肪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世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及刊巴韦林,α-干扰素抗病毒、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在退热、肢体抖动消失、口腔、手掌足底皮疹消退,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景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泛影葡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泛影葡胺治疗。在其中非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中随机分为两组,继续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和营养学指标及生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在腹泻发生例数及比例,住院天数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EEN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 EEN组患者在分组治疗第7d后或出院时的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在分组治疗后的第2d,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经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成功病例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刘晓平;苏晋捷;曾祥福;廖传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5例顽固性产后出血随机分欣母沛组52例、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53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显效、总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高于欣母沛组;严重产后出血例数、介入治疗的例数少于欣母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达到90%。结论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能减少严重产后出血发生,同时减少患者的创伤。

    作者:程腊花;邹卫;缪丽珍;诸丰英;曾晓明;郑九生;胡兰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躁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应用右美托咪啶预防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行全身麻醉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研究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前(T1),用药后(T2)及拔管后1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躁动程度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七氟烷全麻儿童可有效缓解术后躁动不安状况。

    作者:王圣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1例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适用于降眼压药物或传统手术治疗失败的青光眼患者,包括: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无晶体眼或假晶体眼的滤过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炎性控制后的葡萄膜炎性青光眼、炎症缓解后的外伤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1]。我院近来开展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治疗既往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开角型青光眼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国芬;赵成;权卫;陈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aspase-3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Caspase-3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妊娠者30例(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30例(实验组)胎盘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探讨Caspase-3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 Caspase-3在实验组胎盘组织中明显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7.52,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随病情加重而显著增高。结论 Caspase-3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高表达,可能上调合体滋养细胞的凋亡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莉;郑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复习4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资料,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其免疫表型。结果4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3.4岁,临床多表现腹痛,腹胀,反复黑便等消化道症状,肿块边界清楚,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表型:CD117阳性37例,CD34阳性35例,Vim阳性41例,Ki-67阳性7例,HHF阳性8例,S-100阳性2例,EMA阳性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胃、小肠,其次是直肠、结肠、食管,极少数可发生于肠系膜、腹膜后。 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GIST有价值依据。 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数密切相关。

    作者:何蓉;陈建萍;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