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蓉;陈建萍;李艳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使用西门子3.0T磁共振仪和8通道乳腺线圈对32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诊断均结合平扫T1、T2、DWI及增强图像进行分析其病变的信号变化,并测量DWI-ADC值,24例良性患者在(1.82±0.30)×10-3mm2/s,8例恶性患者在(1.010±0.16)×10-3mm2/s;绘制DCE-TIC曲线,32例患者Ⅰ型20例,Ⅱ型5例,Ⅲ型7例;计算DWI-ADC值与病理诊断符合率(χ2=6.710,P<0.01),有统计学意义;比较DCE-TIC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χ2=4.27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3.0T磁共振检查乳腺病变,对确诊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须在平扫基础上结合DWI和DCE来进行分析,才能增加诊断准确率。
作者:钟美花;易本清;吕敦召;杨志宏;张佳;朱少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普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运用超普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共56例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手术时间55-85min,平均66min,术后有尿潴留10例,阴囊积液4例,无切口感染。随访1-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是腹股沟疝治疗的理想术式。
作者:勒世联;邓鹏;周启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6例临床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资料。结果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流率检查曲线不稳定,充盈性膀胱测压可见膀胱压力波动不稳定,部分患者可见急迫性尿失禁。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为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提供客观资料。
作者:唐青;吴奇;付强;曾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赣州市健康体检糖尿病(DM)检出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具有完整资料的1626例健康体检人群体格检查、B超、血脂检测的结果。结果共60例DM患者,检出率为3.7%,其中男31例,检出率5.3%,女29例,检出率为2.8%;年龄(P<0.01,OR=1.662)、脂肪肝(P<0.05,OR=2.133)是DM的危险因素。结论 DM检出率为3.7%,低于2007年-2008年全国DM患病率。高龄与脂肪肝是DM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宁;袁招红;吴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FLT3-ITD基因突变在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诊断为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初治AML患者,FLT3-ITD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7.5%;FLT3-ITD阳性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幼稚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数显著高于FLT3-ITD阴性组,DFS、OS较阴性组明显缩短。结论FLT3-ITD阳性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高原始细胞,低DFS、OS。
作者:齐凌;黄瑞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左眼运动障碍1年余,肿胀1d入院。患者于201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外展障碍,视物模糊,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未予重视;今年4月4日出现左眼红肿,逐渐加重,再次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颅CT 提示左中颅窝占位,遂至我院就诊。入院体格检查:T37.0℃,P92次/min,R20次/min,BP144/102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专科情况:神志清楚,应答切题,右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左侧眼睑肿胀,瞳孔直径约3.0mm,对光反应消失,颈软,四肢活动良好,肌力、肌张力正常,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我院血常规提示RBC3.32×1012/L(3.68-5.13×1012/L),Hb90g/L(110-160g/L)。
作者:王楠斐;钟天英;周小兵;赵业禹;邹安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53例患者(观察组)以及53例单纯进行药物止血的患者(对照组)的止血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咯血及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止血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适合在药物止血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
作者:黄建华;农雪萍;陈艳玲;黄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以外周血白细胞表达的CD64水平结合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3种指标对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的手段。方法针对发热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取其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表达的CD64水平,并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NAP积分,同时辅以病原学培养及影像学等,综合观察发热病人上述指标的变化,以寻找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之间的实验室差异。结果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将导致CD64、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NAP积分将明显升高,部分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AP积分可能升高,但CD64及CRP均无明显升高;并且,上述指标升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因素无直接相关。结论 CD64是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良好的鉴别指标,结合CRP等其他指标将更好地对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朱锐锋;胡喜梅;周水阳;包维莺;柯金;范燕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镜治疗后尿道断裂。方法对放置尿管失败的后尿道损伤,B超定位下膀胱高位穿刺,建立通道后,结合输尿管镜直视下尿管内外口双向直视下会师。结果8例均一次性手术置管成功。结论B超定位膀胱高位穿刺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后尿道断裂,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好。
作者:杨敏;俞敏;曾庆春;刘绍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50例经内科治疗痊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者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2-33d,平均9.48d;3例内科治疗失败,转入外科手术治疗痊愈;3例因合并纵隔气肿、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以呼吸困难加重为主要表现,结合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确诊;根据病情给予实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邹怀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其与血浆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65例(心功能Ⅱ级22例,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1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6浓度,qRT-PCR方法测定单核细胞中PPARγ表达,并对单核细胞中PPARγ表达和血浆Hs-CRP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HF患者血浆中Hs-CR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CHF患者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L-6较对照组升高(P<0.05);CHF患者单核细胞中PPARγ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5),并且与血浆中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641,P<0.01)。结论 CHF患者单核细胞中PPARγ表达下降,其可能参与了CHF的炎症与抗炎失衡进程。
作者:颜程光;陈添华;黄贵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适用于降眼压药物或传统手术治疗失败的青光眼患者,包括: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无晶体眼或假晶体眼的滤过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炎性控制后的葡萄膜炎性青光眼、炎症缓解后的外伤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1]。我院近来开展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治疗既往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开角型青光眼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国芬;赵成;权卫;陈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超长方案降调节和常规长方案降调节,在PCOS不孕症患者行IVF-ET治疗中对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到2013年1月间我院生殖中心收治行IVF的659例促排周期的PCOS患者,按降调节方案分为395例超长方案降调节组(A组)和264例常规长方案组(B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和结局相关指标。结果⑴两组在年龄和不孕年限及基础性激素血值上比较均无差异。⑵IVF治疗中相关指标比较,两组HCG日E2水平、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在Gn总量(2509.87±1588.57)IU和(2173.82±827.10)IU、Gn天数(13.14±2.81)d和(11.13±2.24)d、HCG日内膜厚度(10.40±2.45)mm和(9.71±2.10)mm、获卵数(21.43±10.74)枚和(16.95±8.6)枚、全胚冷冻率(35.64%和20.55%)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 HCG 日 LH(0.62±1.14)IU/L 和(0.85±0.68)IU/L、血清孕酮(P)水平(4.99±2.64)nmol/l 和(5.47±2.70)nmol/l、受精率(67.42%和70.34%)、优胚率(40.91%和43.01%)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⑶两组移植后比较,两组移植胚胎数、多胎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和全胚冷冻后冻融胚胎移植(freezing-embryo transfer,FET)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临床妊娠率(60.0%和56.84%)、种植率(43.47%和39.70%)均要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长方案降调节与常规长方案相比,能够很好的控制COH过程中LH的分泌,降低HCG日P水平的升高,增加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游;伍琼芳;易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5例顽固性产后出血随机分欣母沛组52例、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53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显效、总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高于欣母沛组;严重产后出血例数、介入治疗的例数少于欣母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达到90%。结论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能减少严重产后出血发生,同时减少患者的创伤。
作者:程腊花;邹卫;缪丽珍;诸丰英;曾晓明;郑九生;胡兰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L-17在RSV感染大鼠中的表达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其调控效应。方法1周龄SD雄性乳鼠共30只,区组随机均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和抗NGF抗体组,每组10只。 RSV感染组采用每周1次RSV滴鼻法复制RSV感染模型。抗NGF抗体组先腹膜腔内注射山羊抗大鼠β-NGF抗体,3h后按照RSV感染组相同的方法进行RSV感染。第8周对3组大鼠进行ELISA 检测血清NGF 和IL-17浓度变化并对3组大鼠 NGF 和 IL-17浓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V组血清NGF浓度显著升高(P<0.05),抗体组和对照组血清NGF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RSV组血清IL-17显著增高(P<0.05),而抗体组与对照组血清IL-17无显著变化。血清NGF蛋白水平与血清IL-17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39,P<0.01)。结论 IL-17参与RSV感染大鼠发病过程,NGF升高可促进IL-17分泌并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秋根;汪俊;王爱平;夏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大豆苷元磺酸钠抗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给予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干预,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同时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提高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的存活率;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抑制由谷氨酸引起的乳酸脱氢酶活性;3.0、10.0μmol/ml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谷氨酸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由谷氨酸引起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有关。
作者:郭春钰;曾靖;黎晓;黄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臂间血压差值(IAD)预测心脑血管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系马桩社区50-75岁居民中的高危人群1968例进行双臂间血压的测量,对入选的251例高IAD患者作为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主要终点即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次要终点即心脑肾疾病住院情况进行随访3年。结果实验组251例高臂间血压差值(IAD≥10mmHg)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远远大于对照组。结论臂间血压差异可以作为一项简便经济而有价值的心脑血管病事件的预测指标。
作者:陶雪花;王永斌;苏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优化血浆中人凝血因子Ⅷ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人血浆冷沉淀为原料,人凝血因子Ⅷ的比活性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铝胶的加量,铝胶吸附时的pH值、酸沉淀时的pH值等进行研究,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加入冷沉淀重量12%的铝胶,并将pH值调节至7.1进行吸附,上清液中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可达9.50IU/mg,酸沉淀时将pH值调节至6.3,离心上清夜中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为11.50 IU/mg。经过以上两步处理,可将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提高近2倍。结论人凝血因子Ⅷ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工艺合理、可行,能有效达到纯化提取人凝血因子Ⅷ的效果。
作者:邓志华;何淑琴;梁小明;张丽铃;黄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脂肪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世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宜春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信息化建设前后接种信息资料。结果2006年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前宜春市适龄儿童建卡率为95.59%,其中常住儿童建卡率95.99%,流动儿童建卡率82.50%;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2.90%,加强免疫接种率为81.07%;2006年适龄儿童建卡重卡率为27.35%。2012年100%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完成信息化建设,共635862例适龄儿童建立接种档案,总建卡率99.94%,其中常住儿童建卡率99.97%,流动儿童建卡率99.13%,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233.09,P<0.05;χ2=4136.43,P<0.05)。2012年适龄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9.65%,加强免疫接种率99.27%,与信息化管理前比较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690.02,P<0.05;χ2=85705.83,P<0.05)。2012年适龄儿童建卡重卡率为2.96%较2006年下降89.18%。结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共享与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提高了建卡率及接种率,并解决了异地接种问题,同时有效地防止漏种、错种和重复接种。
作者:刘莉红;谢国春;李世亮;邓丽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