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的治疗理会

勒世联;邓鹏;周启旭

关键词:疝, 腹股沟,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超普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运用超普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共56例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手术时间55-85min,平均66min,术后有尿潴留10例,阴囊积液4例,无切口感染。随访1-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超普疝装置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是腹股沟疝治疗的理想术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长方案降调节对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行IVF结局的影响

    目的:比较超长方案降调节和常规长方案降调节,在PCOS不孕症患者行IVF-ET治疗中对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到2013年1月间我院生殖中心收治行IVF的659例促排周期的PCOS患者,按降调节方案分为395例超长方案降调节组(A组)和264例常规长方案组(B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和结局相关指标。结果⑴两组在年龄和不孕年限及基础性激素血值上比较均无差异。⑵IVF治疗中相关指标比较,两组HCG日E2水平、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在Gn总量(2509.87±1588.57)IU和(2173.82±827.10)IU、Gn天数(13.14±2.81)d和(11.13±2.24)d、HCG日内膜厚度(10.40±2.45)mm和(9.71±2.10)mm、获卵数(21.43±10.74)枚和(16.95±8.6)枚、全胚冷冻率(35.64%和20.55%)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 HCG 日 LH(0.62±1.14)IU/L 和(0.85±0.68)IU/L、血清孕酮(P)水平(4.99±2.64)nmol/l 和(5.47±2.70)nmol/l、受精率(67.42%和70.34%)、优胚率(40.91%和43.01%)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⑶两组移植后比较,两组移植胚胎数、多胎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和全胚冷冻后冻融胚胎移植(freezing-embryo transfer,FET)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临床妊娠率(60.0%和56.84%)、种植率(43.47%和39.70%)均要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长方案降调节与常规长方案相比,能够很好的控制COH过程中LH的分泌,降低HCG日P水平的升高,增加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提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游;伍琼芳;易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辅助性T细胞17及白介素-17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过敏性紫癜皮肤型(HSP)组3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抽取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数。 HSP组和HSPN组在急性发作时、治疗前抽血检测IL-17水平和Th17细胞数。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但HSPN组患儿Th17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HSP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功能增强;Th17细胞和IL-17共同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血浆IL-17水平是HSP活动的指标之一,并且可能成为HSP早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

    作者:苗静;周俊霖;彭晓杰;郑卫民;傅睿;黄玉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杜仲叶总提取物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杜仲叶总提取物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模型的骨代谢调节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生理盐水灌胃)、去卵巢对照组(OP组,生理盐水灌胃)、雌二醇组(Estrogen组,雌二醇水溶液灌胃)、杜仲叶总提取物组(DZ组,杜仲叶总提物水溶液灌胃)。各组治疗3个月后,通过眼眶采血,测定血清中Ca2+、P3+和ALPase活力。并取大鼠的股骨和胫骨,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血清中Ca2+、P3+和ALPase活力,DZ组与OP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股骨和胫骨BMD,DZ组与O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杜仲叶总提取物可以改善OP模型动物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模型动物的骨密度,减少骨破坏,加强骨稳定,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作者:饶华;徐贤柱;王曼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2例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52例复杂性肾结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肾盂单发铸形结石31例、多发性结石17例、肾窦内肾盂肾盏均有结石4例,结石体积约3×7×4-6×2×5cm3,采用B超定位,B超动态下肾穿建立经皮肾镜操作通道,钬激光碎石机用于粉碎结石。结果52例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一期取净结石31例,二期取净结石13例,除1例脓尿、糖尿病患者一期取石术后,2周后切除患肾,其中肾盂单发铸形结石一期取净结石28例,结石取净率90.3%(28/31),余下3例行ESWL治疗,1月后结石排净。所有患者均解除了肾盂梗阻。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安全的特点。

    作者:方谦;张中华;刘云;刘军华;谢文虎;黎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D64联合多种炎性指标对发热性疾病的鉴别

    目的:探索以外周血白细胞表达的CD64水平结合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3种指标对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的手段。方法针对发热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取其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表达的CD64水平,并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NAP积分,同时辅以病原学培养及影像学等,综合观察发热病人上述指标的变化,以寻找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之间的实验室差异。结果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将导致CD64、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NAP积分将明显升高,部分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AP积分可能升高,但CD64及CRP均无明显升高;并且,上述指标升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因素无直接相关。结论 CD64是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良好的鉴别指标,结合CRP等其他指标将更好地对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朱锐锋;胡喜梅;周水阳;包维莺;柯金;范燕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凝血因子Ⅷ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优化血浆中人凝血因子Ⅷ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人血浆冷沉淀为原料,人凝血因子Ⅷ的比活性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铝胶的加量,铝胶吸附时的pH值、酸沉淀时的pH值等进行研究,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加入冷沉淀重量12%的铝胶,并将pH值调节至7.1进行吸附,上清液中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可达9.50IU/mg,酸沉淀时将pH值调节至6.3,离心上清夜中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为11.50 IU/mg。经过以上两步处理,可将人凝血因子Ⅷ比活性提高近2倍。结论人凝血因子Ⅷ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工艺合理、可行,能有效达到纯化提取人凝血因子Ⅷ的效果。

    作者:邓志华;何淑琴;梁小明;张丽铃;黄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刊公告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机体氧化应激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对行腰椎手术老年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行腰椎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1.0μg/kg右美托咪啶(D2组),常规麻醉诱导和维持,手术结束送PACU。全程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2h(T1)、手术结束24h(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法(MMSE)评估患者术前1d和术后2d认知状态,评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3组病人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平稳,D2组比D1组和C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增加。与T0时点相比,三组在T1时点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丙二醛值明显增加,SOD值明显降低;与T1时点相比,三组在T2时点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丙二醛值明显降低,P组与D组的SOD值明显增加;与C组相比,D1组和D2组在T1和T2时点的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丙二醛值明显降低,SOD明显增加;D2组趋势更显著;通过MMSE评定,对照组7例发生POCD(35%),D1组2例发生POCD(10%),D2组0例发生POCD(0%);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抗氧化性,随浓度增加效果增强,进而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作者:张国兴;蔡俊赢;汤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及刊巴韦林,α-干扰素抗病毒、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在退热、肢体抖动消失、口腔、手掌足底皮疹消退,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佐治手足口病神经受累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许景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体检者糖尿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赣州市健康体检糖尿病(DM)检出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具有完整资料的1626例健康体检人群体格检查、B超、血脂检测的结果。结果共60例DM患者,检出率为3.7%,其中男31例,检出率5.3%,女29例,检出率为2.8%;年龄(P<0.01,OR=1.662)、脂肪肝(P<0.05,OR=2.133)是DM的危险因素。结论 DM检出率为3.7%,低于2007年-2008年全国DM患病率。高龄与脂肪肝是DM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宁;袁招红;吴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内未破裂巨大动脉瘤介入治疗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左眼运动障碍1年余,肿胀1d入院。患者于2012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外展障碍,视物模糊,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未予重视;今年4月4日出现左眼红肿,逐渐加重,再次在当地医院复查头颅CT 提示左中颅窝占位,遂至我院就诊。入院体格检查:T37.0℃,P92次/min,R20次/min,BP144/102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专科情况:神志清楚,应答切题,右侧瞳孔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左侧眼睑肿胀,瞳孔直径约3.0mm,对光反应消失,颈软,四肢活动良好,肌力、肌张力正常,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我院血常规提示RBC3.32×1012/L(3.68-5.13×1012/L),Hb90g/L(110-160g/L)。

    作者:王楠斐;钟天英;周小兵;赵业禹;邹安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正常值参考范围的研究进展

    人类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是垂体前叶产生的,是反映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指标。 TSH为一种糖蛋白,含210个氨基酸,糖类约占整个分子的15%;由α链和β链两条肽链组成。α链即α亚单位,92个氨基酸,与LH和HCGα亚单位相同。α亚单位的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β链即β亚单位,118个氨基酸,提供了TSH的特异性;它必须与α亚单位以非共价键连接才具有生物活性。β亚单位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人体下丘脑神经元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垂体TSH的合成和释放。 TSH作用主要包括⑴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⑵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肥大。由于血液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浓度的变化,对腺垂体TSH的分泌起反馈性调节作用。如当血液中T3、T4浓度增高可抑制垂体TSH的产生,反之则促进垂体TSH合成和分泌。T3是通过与TSH细胞核的T3受体结合,发挥抑制作用。T4在下丘脑和垂体需要转换为T3后再发挥抑制作用。一方面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促进性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T3、T4反馈性的抑制性影响,两者互相拮抗,它们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作者:胡杰群(综述);张青(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泛影葡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泛影葡胺治疗。在其中非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中随机分为两组,继续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和营养学指标及生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在腹泻发生例数及比例,住院天数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EEN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 EEN组患者在分组治疗第7d后或出院时的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在分组治疗后的第2d,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经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成功病例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刘晓平;苏晋捷;曾祥福;廖传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50例经内科治疗痊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者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2-33d,平均9.48d;3例内科治疗失败,转入外科手术治疗痊愈;3例因合并纵隔气肿、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以呼吸困难加重为主要表现,结合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确诊;根据病情给予实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邹怀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臂间血压差值对心血管疾病预后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人臂间血压差值(IAD)预测心脑血管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系马桩社区50-75岁居民中的高危人群1968例进行双臂间血压的测量,对入选的251例高IAD患者作为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主要终点即全因死亡,心脑血管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次要终点即心脑肾疾病住院情况进行随访3年。结果实验组251例高臂间血压差值(IAD≥10mmHg)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远远大于对照组。结论臂间血压差异可以作为一项简便经济而有价值的心脑血管病事件的预测指标。

    作者:陶雪花;王永斌;苏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咯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53例患者(观察组)以及53例单纯进行药物止血的患者(对照组)的止血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咯血及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止血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尘肺引起咯血的止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适合在药物止血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

    作者:黄建华;农雪萍;陈艳玲;黄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1例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适用于降眼压药物或传统手术治疗失败的青光眼患者,包括: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无晶体眼或假晶体眼的滤过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炎性控制后的葡萄膜炎性青光眼、炎症缓解后的外伤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1]。我院近来开展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治疗既往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开角型青光眼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国芬;赵成;权卫;陈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s)主要包括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是以甲状腺自身相关抗原暴露激活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D为开环甾类激素,可以从食物中摄取,也可以由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异构而成。维生素D,首先经肝细胞线粒体内的羟化酶羟化形成25(OH)D3(维生素D在血液中的主要循环形式),再经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羟化酶作用,终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 D3。过去一直认为25(OH)D3的进一步羟化都是在肾脏完成的,但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后一步的羟基化在非肾脏组织中也能进行,如活化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1],这与AITDs 又有何联系?真如Waterhouse等[2]认为低维生素D水平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ITDs)的结果吗?本文就维生素D与AITDs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宣凌燕;赖晓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在预防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躁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应用右美托咪啶预防躁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5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行全身麻醉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研究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静脉泵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前(T1),用药后(T2)及拔管后1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躁动程度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七氟烷全麻儿童可有效缓解术后躁动不安状况。

    作者:王圣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目的:观察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25例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患者,根据Rüedi-Allgow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6例。急诊行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外固定,待7-12d肿胀消退后,行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34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按照Teeny和Wiss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3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无钉道感染。结论延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能有效降低软组织并发症,稳定关节,恢复下肢力线,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廖忠林;孙华伟;郑竟舟;邓小兵;邓名山;赵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