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7例手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临床分析

王伟金;孙鹏;黄国豪;陈沛林

关键词:烟雾病, 出血, 手术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入路和经钻孔引流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出血性烟雾病优劣。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27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行单纯血肿腔钻孔引流术,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术后结果(梗塞发生率、病残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操作、术后梗塞发生率、术后病残率及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血性烟雾病,经钻孔引流术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较满意,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滑动性隐睾

    目的:评价Bianchi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滑动性隐睾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3例诊断为滑动性隐睾的患儿行Bianchi睾丸固定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行Bianchi阴囊单切口睾丸固定术,手术时间30-40min,术后2-3d出院,术后3、6个月来院随访,睾丸位于阴囊中下部,位置满意外观好,无睾丸萎缩及睾丸回缩病例。结论对于不合并同侧腹股沟斜疝的小儿滑动性隐睾采用Bianchi术可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睾丸位置满意阴囊外观好,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静;吴文波;段智峰;饶品德;熊春凤;王江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LGESS标本进行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29-50岁,平均41.3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子宫占位。光镜下见肿瘤由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肿瘤内有较多螺旋小动脉样血管。免疫组化检查显示肿瘤细胞CD10、Vimentin、ER、PR均阳性,部分伴平滑肌分化者SMA局灶阳性,CD34肿瘤细胞阴性。结论 LGESS是女性生殖道很少见的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据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辅以免疫组化综合分析。

    作者:刘萍;罗艳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38-45岁高龄患者应用不同促排卵方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327例高龄患者的资料,按其促排卵方法分为3组:A组(短方案组,n=148), B组(拮抗剂方案组,n=63),C组(微刺激方案组,n=116)。比较各组的促排卵治疗结果和临床结局。结果3组患者的Gn(促性腺激素)使用天数、Gn支数、子宫内膜厚度两两比较显示:B组高,A组次之,C组低,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C组与A、B两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受精率比较显示:A组高,B组次之,C组低,A组与B、C两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周期取消率C组高,B组次之,A组低,C组与A、B两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外孕率A组高,C组次之,B组低,B组与A、C两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组患者的获卵数、妊娠率、种植率均低,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C组Gn天数Gn支数以及移植胚胎数低(P<0.05),说明微刺激方案对卵巢的刺激轻,干扰少,费用低,可作为高龄妇女行IVF-ET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苏琼;伍琼芳;田莉峰;李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与硝酸甘油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60例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降压组(AN组)和单纯硝酸甘油降压组(N组)。观察围手术期间在各时刻两组患者的HR、MAP、CVP的变化,记录围手术期间不良事件如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结果特定时间点N组HR、MAP较AN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R、CVP、MAP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N组术中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硝酸甘油使用量明显高于A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能更有效地进行控制性降压,维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降低围手术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硝酸甘油的使用剂量。

    作者:占胜福;程爵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及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35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上述各组血浆hs-CRP、Lp(a)、D-D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血清hs-CRP、Lp(a)、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及SAP组各组间hs-CRP、Lp(a)、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检测冠心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D-D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联合检测hs-CRP、Lp(a)、D-D对冠心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峥;柳枝;何祖光;黄欣;危群华;陈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腰椎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探讨

    目的:评价CT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腰椎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结果115例中腰椎关节突骨质增生骨赘形成者83例,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腔“真空”征45例,软骨下骨硬化改变35例,关节囊与相邻黄韧带增厚钙化者18例,退变性滑脱者8例。结论腰椎小关节退变应引起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

    作者:蔡济泽;吴承百;吴安祥;雷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以及美容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研究组20例行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术后美容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例保留乳头均成活,手术医生对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率80%(16/20);患者对胸部外形满意度的自我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随访12-33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安全可行,较传统改良根治术具有更佳的美容效果。

    作者:叶永强;罗忠兵;陈露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自拟清痤方辅助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自拟清痤方内服用于辅助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多西环素、复方甘草锌胶囊及外敷痤康王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再给予内服中药(自拟清痤方),对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3项皮损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服自拟清痤方辅助治疗寻常痤疮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面部皮损情况。

    作者:陈和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室院内血液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应用针对性管理方式对血液净化室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院内感染现象进行控制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出现院内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血液净化治疗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总时间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管理方式对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院内感染现象进行控制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甘晓英;陈秀君;殷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预测胎盘植入血清学指标研究进展

    胎盘植入是由于子宫底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侵入或穿透子宫基层所致的一种异常的胎盘种植,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产前诊断较为困难,往往在胎儿娩出后胎盘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引起产后大出血,子宫穿孔、继发感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时或者术后病检才确诊的[1]。据美国产科协会报道,胎盘植入发病率为1/7000[2]。目前产前诊断胎盘植入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超声诊断对胎盘植入虽有一定的预测性,但诊断准确率较低,国内报道诊断符合率为7.1%-19%,国外报道也仅为33%[3,4]。 MRI作为进一步的检查手段,但其价格昂贵,费时间、高强磁场能量对胎儿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寻找一种创伤性较小,易于推广的生物学指标或者联合影像学检查方式,以便能尽早预测该病的发生,大程度的改善母儿预后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作者:左琴(综述);黄淑晖;刘淮(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强化营养疗法在内镜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疗法在内镜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内镜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每2周对患者进行1次内镜下的硬化剂的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强化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其食管静脉曲张的转归状况。结果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中注射点溃疡的发生率(62.86%)显著低于对照组(91.43%);在内镜检查中对照组患者溃疡渗血的发生率(28.57%)显著高于观察组(5.71%);对照组患者其静脉曲张平均的消失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但在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其在内镜下接受硬化治疗并辅助给予强化营养疗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局部血管的闭塞,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

    作者:向阳;方军;杨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镜技术在29例输卵管银夹异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输卵管银夹异位的治疗过程中临床价值。方法对29例银夹异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共34枚异位银夹,总共取出26枚(占76.5%),其中经单纯腹腔镜探查取出异位银夹共24枚(占70.6%)。结论在输卵管银夹异位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进;何小红;韩立薇;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25%的硫酸镁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静脉滴注,1.0-2.0g/h,静滴6h后,肌内注射硫酸镁5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片每次10mg,3次/d。孕周在38周以下的,7d为1个疗程;孕周在38周以上的,3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24h蛋白尿量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24h蛋白尿量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9例(45.24%),有效21例(50.00%),无效2例(4.76%),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显效10例(23.81%),有效24例(57.12%),无效8例(19.05%),总有效率80.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可更为显著地改善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降低血压、控制水肿、保护肾脏、控制蛋白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彩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年龄19-3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组(D组)和单纯异丙酚对照组(P组),D组于术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6μg/kg,P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负荷量输注后两组均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直至患者入睡,术中按需追加异丙酚。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置入阴道窥器时、吸宫操作时及术毕清醒(T1-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不良事件(注射痛、体动反应、舌后坠、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及异丙酚用量。结果与P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缩短,异丙酚用量减少,注射痛、体动反应、舌后坠及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较单用异丙酚麻醉效果更满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

    作者:张恩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1,2],手术是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肝癌患者中约15%-20%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门脉高压症状,此类患者的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3,4],因此,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曾经一度被视为手术治疗的绝对禁忌症。

    作者:陈淼(综述);周凯(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喷他佐辛硬膜外PCA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和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喷他佐辛与吗啡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P组、M组。 P组采用0.16%喷他佐辛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M组采用0.02%吗啡配伍0.2%左旋布比卡因行PCA,PCA采用LCP模式。记录两组病人术后4、12、24h镇痛评分(VAS)、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以及两组发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和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有3例产妇出现恶心、呕吐,无嗜睡及瘙痒,而M组有12例(30%)出现恶心、呕吐,8例(17.5%)出现瘙痒,4例出现嗜睡。与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嗜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采用0.16%喷他佐辛行PCEA镇痛均能达到与吗啡一样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张武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长春瑞滨对小鼠Lewis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长春瑞滨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Lewis肺癌荷瘤的C57BL/6小鼠的动物模型,肿瘤接种后14d直径增至0.6-0.8cm时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塞来昔布组、长春瑞滨组、长春瑞滨+塞来昔布组(联合组)。用小号灌胃针灌胃给药,连续14d。观测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不同时间的体积变化,于治疗28d后处死小鼠,测肿瘤湿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半定量RT-PCR法测定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结果塞来昔布联合长春瑞滨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比生理盐水组、塞来昔布组和长春瑞滨组减小了3.2倍、1.5倍和2.2倍;肺重量分别减轻了约1.7倍、1.1倍及1.2倍。免疫组化法显示联合治疗组小鼠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塞来昔布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能够抑制肿瘤生长,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两者的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作者:欧阳励;汪涛;唐建国;曾晓莉;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3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对30例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CUL)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结局,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手术的30例CU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了随访。结果大部分患者以月经改变为主要症状,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团块多见,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丰富,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分裂相0-4个/10HPF,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无凝固性坏死,行全子宫切除无复发,行肌瘤剔除术复发率27.27%。结论 CUL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的子宫平滑肌瘤相似,治疗宜行全子宫切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在保留子宫的同时应密切随诊。

    作者:黄亚青;时俊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神经导航精准定位下微侵袭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技术精准定位引导下微侵袭显微手术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术前对34例颅内海绵血管瘤的病人进行MRI增强2mm薄层扫描,数据导入美国美敦力公司神经导航系统后建立肿瘤三维模型,设计手术入路行直/弧形小切口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结合术中实时精准导航全切肿瘤。结果病灶全部定位准确(误差<2mm),34例病人病灶全切率100%,术后病人症状均得到改善恢复良好,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人。结论在神经导航精准实时引导下,微侵袭显微手术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定位精准、创伤小、效率高等特点,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灶的切除率及降低损伤和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作者:段剑;周东伟;杨玄勇;卢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结合热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7%和8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和5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有效率和局部控制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满珍;李小兵;邹瑜斌;熊勇;丁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