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群;周志军
目的:探讨不同周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方案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7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和2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结果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期、2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鼻咽原发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6.77%、91.76%;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均为100%;同期放化疗后评价,两组局部肿瘤控制率均为100%。3周期诱导化疗组、2周期诱导化疗组Ⅲ-Ⅳ度口腔黏膜反应分别占29%、27%,P>0.05,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分别占13%、14%,P>0.05,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分别占29%、31%,P>0.05;Ⅲ-Ⅳ度皮肤反应分别占11%、6%,P<0.05。结论鼻咽癌对DCF诱导化疗表现出高反应率,增加诱导化疗周期在局控率方面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并未使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明显增加,远期疗效及慢性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霞;章新华;许明君;王祥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予以生大黄联合美常安胃管注入治疗,并与28例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等。结果研究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生大黄联合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疗效明显。
作者:文静;陈义华;王农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经验。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诊治的84例PSD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原发病、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血糖、调脂、神经保护及心理干预治疗,并应用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另加多奈哌齐(安理申),每晚睡前10mg。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4个月后的MoCA、ADL、HAMD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个月、4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MoCA评分提高显著(P<0.05),ADL评分、HAMD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PSD治疗过程中,在抗抑郁的基础上加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能更好地改善抑郁症状,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外;曾向东;廖明;宋军平;胡文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方法。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0月对84例隐匿性阴茎的患儿实行二点法手术治疗:于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切开阴茎皮肤,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包皮内板于12点处切开,包皮外板于6点处切开,解除包皮狭窄,在2点、10点处将包皮内外板筋膜与白膜固定,对位缝合阴茎皮肤。结果术后7d拔除导尿管,术后随诊6个月,阴茎外观满意。结论二点法治疗儿童隐匿性阴茎具有手术方法简洁,术后外观满意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段智峰;吴文波;饶品德;唐静;李贺;熊春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术)结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用于临床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07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行LEEP术治疗,术后常规用药)和观察组(108例,LEEP术后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宫颈糜烂创面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创面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LEEP术后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术后宫颈糜烂创面愈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向荣;王宝青;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血滤治疗与持续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砷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8例重症砷中毒患者治疗,将其随机分两组。其中治疗组4例行持续床旁血滤治疗,对照组4例行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尿量, 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后恶心、呕吐、腰痛、腹痛等临床症状均能明显缓解。治疗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第7d血肌酐、胆红素、心肌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但两组患者尿量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症砷中毒患者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时,早期给予持续床旁血滤治疗或持续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
作者:何招辉;杨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南昌市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孕妇科学饮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南昌市1169名孕中期妇女24h、3d及1周的膳食进行调查和营养评估。结果孕妇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基本合理,谷类薯类、水果类、畜肉类摄入充足。大豆类、奶类、蔬菜类、禽肉类、鱼虾类、蛋类摄入偏低,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存在不同程度摄入不足。结论我市孕妇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营养素缺乏现象,应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和指导。
作者:周莉;张倩平;付楚慧;葛雅兰;陶玉玲;陈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实验组在白内障手术治疗前2d进行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术后两个月,对照组间有3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4.68%;实验组有1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1.5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和2年后囊膜混浊分级的比较显示,实验组的囊膜混浊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林;常嘉泰;万春泓;鲍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角膜内皮炎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52眼)角膜内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86%,对照组治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2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角膜内皮炎的方法疗效好,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卢红宇;孙跃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1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喻诚;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占20.63%。其中5例脑血管痉挛,占7.94%;2例穿刺部位血肿,占3.17%;2例动脉瘤破裂,占3.17%;1例血栓栓塞,占1.59%;1例弹簧圈移位,占1.59%;1例空气栓塞,占1.59%。结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并发症为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血栓栓塞、弹簧圈移位等,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明超;曹铭华;江顺福;高黎明;毛元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均行HE染色、AB-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8例中16例边界清楚,另2例边界欠清楚;单发结节15例,占83.33%,多发结节3例,占16.67%。镜下见腺样或脉管样结构,腔隙内面衬有扁平、立方状细胞,细胞内有黏液,有的腔隙内可见淡染的分泌物,有的区域细胞见空泡,呈印戒细胞样结构,上皮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象,增生的平滑肌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Calretinin、CK均呈阳性,CD34均呈阴性。结论子宫ATs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刘文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 GN)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所见对比,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GN的CT表现。男9(9/12)例,女3(3/12)例,年龄21-59岁,平均35.08岁;均为单发,其中3(3/12)例仅行CT平扫,9(9/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1(11/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位于右侧,1(1/12)例位于左侧,大小范围从1.1cm×1.6cm-8.8cm×7.0cm,CT平扫9(9/12)例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低密度团块,均低于肌肉密度,且密度均匀,边缘及边界清晰,均未见囊变、坏死及钙化;3(3/12)例较大者呈不规则形,并呈钻缝样生长,可包绕邻近组织及器官;增强动脉期均未见强化,静脉期稍有强化,平衡期轻度强化,均呈延迟渐进性强化,其中4例体积较大者延迟期呈小斑点状强化,强化幅度均<15HU,包膜均有较明显强化。大体病理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界限清楚,呈橡皮样硬度,切面灰白或棕黄色,镜下见神经节细胞呈多角形,核大呈梭形或圆形,有明显核仁,胞浆红染,增生的神经纤维呈波浪状或编织状排列;其中4例病理镜下不典型,加做免疫组化确诊。结论肾上腺GN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 CT平扫加增强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血供及生长方式情况,明确肿瘤的范围,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情况,这些特征均有助于与肾上腺的其他肿瘤鉴别,确诊需要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作者:周克阳;曾献军;龚洪翰;吴麟;刘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结果痊愈48例(70.59%),显效8例(11.77%),有效7例(10.29%),无效5例(7.35%),总有效率为92.65%(63/68)。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随访10-20个月,无复发。结论 PPH治疗直肠前突手术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刘任林;黄艳梅;何艳玲;何建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两种金属烤瓷冠的戴入对牙周细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细菌培养鉴定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CFU/mL)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取样。结果2组可疑病原菌修复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修复后1个月、6月和1年A组细菌数均高于B组(P<0.01),在1个月至1年B组细菌无明显变化(P>0.05),而A组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贵金属烤瓷牙长时间戴入对口腔局部龈沟菌群的影响较小。
作者:廖小平;叶芳;高晟;巫晓宇;汪建中;邓荣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胆囊息肉合并结石患者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友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CTA)显示并评价心肌桥的物理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桥血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02例患者的资料,评价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MCA舒张期及收缩期管径大小、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与粥样斑块的关系。结果502例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CTA发现心肌桥存在147例,检出率29.3%,CAG发现13例,检出率2.6%,两者间有差异。心肌桥的平均长度(32.10±9.25)mm,平均厚度(1.32±0.50)mm,心肌桥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壁段及远段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作为显示并评价心肌桥血管的首选方法,其安全、准确、无创性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王博;黄继兰;张智亮;夏国金;戴西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对21-25孕周正常胎儿心脏心房、心室、主动脉、肺动脉、动脉导管的内径及血流速度进行检测,为产前超声评估该孕期胎儿心脏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实时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对300例21-25孕周的正常单胎妊娠胎儿进行胎儿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及三血管切面检查,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及大血管内径,分析各测量值与孕周的关系。结果21-25孕周正常胎儿心脏各房室腔、大血管及动脉导管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结论此研究建立了中孕期正常胎儿心脏各结构内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胎儿心脏发育的产前超声检测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爱琴;廖宝兰;梁凤华;廖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气管导管改良法推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效果。方法将61例RDS患儿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改良组32例及对照组29例,两组均气管导管内给予PS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给药方法;改良组患儿常规气管插管后,于气管导管距患儿齿龈3-4cm处,用注射器针头向下斜刺入气管导管管腔内,在气囊正压通气同时,推PS。比较两组患儿推药过程中药物反流发生率、两组推药后1h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组患儿推药过程中SaO2低均值、心率低均值。结果推药后1h血气分析值改良组PaO2、PaCO2、pH均好于对照组( P均<0.05)。改良组药物反流发生率及面色发绀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5)。改良组SpO2、心率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改良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气管插管内推注PS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操作,实用性强,对患儿干扰少,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上官华英;魏刚;傅碧云;徐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刊讯】日前,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库联合编制的《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江西医药》主要学术指标分外耀眼,以影响因子0.645首次挺进全国同类前三分之一强,在江西省14种医学类期刊中名列第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