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体会

邹筠;刘俊芳;陈燕萍

关键词:腭裂术后, 语音康复训练, 评估
摘要:目的 总结腭裂术后语音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2010年至2012年腭裂术后患儿共80例病患,用普通话进行语音系统训练,对比<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进行评估,再个性化进行训练,再评估,循环反复,直至患儿获得正常语音.结果 80例腭裂术后患儿,训练时间短3个月,长1年,其中70例通过<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评估达85%以上,8例患儿达70-80%,2例患儿语音无改善.结论 语音康复训练是腭裂术后患儿获得正常语音不可缺少的重要治疗程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ACEI+CCB,n=35),β受体阻滞剂组(CCB+ACEI+倍他乐克,n=48),比索洛尔组(CCB+A-CEI+比索洛尔,n=46),平均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超声多普勒心动图评估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E/A峰比值明显增加、等容舒张时间(IRT)、左房前后径(LAD)及BNP浓度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比索洛尔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在ACEI+CCB常规降压基础上,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肖国辉;梁荷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患者血压、心率改变及苏醒期躁动、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锁骨内固定物取出术患者,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M组(咪达唑仑组),每组30例.D组术前泵入右美托咪定1mg/kg(15min)后,以0.7μg/kg·h维持.M组术前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后,以0.05mg/kg·h维持.两组皮肤消毒前缓慢静注氯胺酮0.75mg/kg,后以10μg/kg·gmin维持,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记录术前(T0)、睫毛反射消失(T1)、切皮(T2)、缝皮(T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术后躁动、谵妄状况.结果 D组T1.T2、T3血压、心率明显低于M组(P<0.05),D组苏醒期躁动、谵妄发生率明显少于M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心率、血压更稳定,苏醒期躁动、谵妄发生率降低.

    作者:杨少华;陈美丽;陈玲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血肿清除法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血肿清除法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分改良血肿清除法组(改良组)39例,随机抽取我院曾行常规血肿清除法组(常规组)4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3d血肿清除率改良组91.43%,高于常规组80.17%(P<0.05),再出血例数改良组低于常规组P<0.05,死亡病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的6个月以上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改良血肿清除法能明显减少再出血,快速、高效清除颅内血肿,能有效地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更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况小平;宋备战;邓志士;鄢小莲;杨慧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凝酶两种给药途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血凝酶的两种给药途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运用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静脉注射(静脉给药组)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奥美拉唑钠及口服或胃管内注入(局部给药组)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奥美拉唑钠两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各30例.结果两组间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局部给药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7%,显著高于静脉给药组(P<0.05).结论 胃内注入或口服血凝酶局部给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起效更快,缩短出血时间及减少输血量,故临床上床上可给药途径加以选择进行治疗.

    作者:炉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结合置管化疗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

    目的 评价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结合置管化疗在胸腰段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术后无一例复发,无死亡病例,平均治疗时间12个月.根据改良PROLO功能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95%.VAS评分显示,术前平均7.9分,术后平均2.6分,术后比术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结合置管化疗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饶义康;饶放萍;高勇;钟雪萍;李井山;阳少明;刘辉;张万泉;张石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在诊治消化道平坦隆起型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内镜注射针于病灶边缘的黏膜下层一点或多点注射0.05%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美蓝4-6ml,提起征阳性,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直式或斜式透明塑料帽套于胃肠镜前端,然后进镜到达病变部位,再将圈套器置于透明帽内.将透明帽前端对准病变负压吸引,将病灶吸入透明帽内,然后收紧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检查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后退镜.切下组织全部收集送病理检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共切除150 个病灶均切除完全.大出血发生率为3.03%,全部病例未发生穿孔严重并发症.内镜随访 6-18 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对消化道平坦隆起病变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切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枝红;李翠红;孙辉;龚锦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几种常用指标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正常人体腹腔内约有50ml液体,在肠曲间及肠道蠕动时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的腹腔积液的体积超过100ml或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包括肝硬化性、结核性和心源性腹水等,恶性腹水指腹膜腔内有过量腹水存在,多出现于肿瘤的晚期阶段,38%-52%的住院患者腹水为恶性[1].由于腹水的病因复杂,从而使识别、特别是诊断良恶性腹水至关重要,本文将就这一领域中应用较广、研究较多的几种腹水良恶性鉴别诊断指标做一综述.

    作者:王星;刘德良;李梦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中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

    目的 总结547 例射频消融肝肿瘤中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547例肝肿瘤进行603例次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RFA治疗,观察、分析肝肿瘤RFA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预防处理措施.结果在547 例次肝肿瘤RFA治疗术后,发生109例并发症,主要常见并发症有(单种或多种并发)肝实质出血30例、感染17例、胆管损伤(包括胆道出血)11例、膈肌损伤胸腔积液15例、胆汁瘤7例、针道种植5例、肝功能不全4例及血栓形成4例,胆囊损伤3例,皮肤烧伤11例,肠道损伤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RFA治疗肝肿瘤疗效确切,认真选择适应证,规范术前准备和手术操作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赖全图;顾萍;贾克东;李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囊胚培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和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ICSI)治疗周期中体外培养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卵裂期第3d(D3)冷冻后剩余胚胎进行体外延长培养至囊胚期,观察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共收集7438个冷冻后剩余胚胎,经序贯培养,形成1382个优质囊胚(18.58%).D3胚胎中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显著高于4-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显著高于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10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7.47%)显著高于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2胚胎中4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5.40%)显著高于3个细胞、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26%,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碎片评级I- II 级D2、D3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III-IV级的胚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体外延长培养能有效筛选具有发育潜力的胚胎,优质囊胚形成与D2、D3胚胎的卵裂球数及碎片评级密切相关.

    作者:黄志辉;余敏;伍琼芳;辛才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牙源性腺样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牙源性腺样瘤,又称腺样成釉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颌骨肿瘤,过去曾认为是造釉细胞瘤的一型,目前认为它是颌骨内独立的一种肿瘤.本文收集2例牙源性腺样瘤,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组织学形态并复习文献,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建;张功亮;彭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4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血肿完全引流39例,5例发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必须重视其并发症,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大限度提高治愈率.

    作者:熊波;曹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8例涎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8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涎腺肌上皮瘤发生于腮腺11例、上颚部5例、颌下腺2例.肿瘤组织有4种类型,为梭形细胞型、浆细胞样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及透明细胞细胞型.免疫组化:calponin表达率95%(17/18)CK14表达率72.2%(13/18)、P63表达率77.8%(14/18)、SMA表达率88.9%(16/18)、s-100表达率95%(17/18),Ki-67增殖指数<2%,P53不表达.结论 涎腺肌上皮瘤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良性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易于与涎腺其他肿瘤鉴别.

    作者:何蓉;李艳;陈建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79例急性肺栓塞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急性肺栓塞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6.2%(76/79)患者存在1个或多个危险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53.2%(42/79).(2)呼吸困难症状突出,占73.4%(58/79),其次为肢体症状、胸痛、咳嗽、心悸等.(3) 82.3%患者D-二聚体检测阳性,阴性排除误诊率高达17.7%.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急性肺栓塞的主要病因,突出症状为呼吸困难.

    作者:张心怡;况九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评价.方法 应用AO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6例,其中男41例,女35 例.根据Neer分型,其中Ⅱ型骨折28例,Ⅲ型骨折32例,Ⅳ型骨折16例.结果 76例获随访,骨折均愈合.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56例,良14例,可6 例.优良率92.1%.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徐文华;罗嘉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诊治的研究进展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先天非遗传性骨组织疾病,男女均可患病,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青少年后才出现症状,病程较长,好发于颌面部,多数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损,往往造成外观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我院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接受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以角膜水肿(4例)、眼压升高(2例)为主,发生率为13.33%,经对症处理后恢复.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红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采用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颈肩部创面9例,一期手术于背部肌肉表面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转移术,修复颈肩部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003年6月-2012年6月,于临床应用9例,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随生长发育而生长,不臃肿.供区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 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颈肩部皮肤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发春;徐萍;叶斌;李舸;赖晓红;荣琴;王萍;邬小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婴幼儿危重先心病急诊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小儿先心病约1/3-1/2在新生儿或小婴幼儿期即处于危重的边缘状态,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大部分因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或严重缺氧、酸中毒而早期夭折.因此婴幼儿、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已成为21世纪的挑战[1].我科2005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390例新生儿、婴幼儿危重先心病例,均急诊手术治疗.现结合病例就围手术期管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梅英;郭丽;陈霞;胡淑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镜下针状刀技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针状刀技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10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92例患者行针状刀切开后插管成功胆管显影,成功率为90.1%.并发症共8例(7.8%).结论 对于插管困难的病例,用针状刀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安全、有效地捉高ERCP诊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万仁海;张勇;曾文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单孔局麻胸腔镜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治疗气胸

    目的 评价在孔局麻气管镜下喷洒滑石粉治疗重症气胸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江西省胸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经单孔局麻气管镜下喷洒滑石粉治疗重症气胸20例.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3例,患者持续漏气7d以上,或反复发作,肺功能差或者合并哮喘等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采用冲洗器和引流管制成的简易装置向胸腔内喷洒5g医用滑石粉,气管镜下观察到滑石粉在胸膜腔内均匀分布,置28F胸管引流直至无漏气,术后复查胸片观察肺复张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17例治愈,13例胸痛,9例发热,3例皮下气肿,3例持续漏气,拔管中位时间为5d(3d-8d),在随访期间(18-42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无复发.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孔局麻支气管镜下喷洒滑石粉治疗重症气胸是一项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治疗这类气胸,还可以预防气胸复发.

    作者:凌东进;李小文;陈小琪;冯剑雄;张学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