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疏康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尿毒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易伟

关键词:骨疏康, 阿法骨化醇, 尿毒症, 骨质疏松症
摘要:目的 观察骨疏康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尿毒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将50 例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阿法骨化醇治疗3 个月.试验组在予以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骨疏康治疗3 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值、血肌酐、血钾、血钙、血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值均比治疗前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 个月后骨密度值比较,P<0.05.试验组治疗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疗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总有效率7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骨疏康联合阿法骨化醇较常规剂量阿法骨化醇治疗尿毒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更明显.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26例巨大儿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探讨

    目的 对126 例巨大儿分娩方式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2011 年7 月126 例巨大儿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出生体重儿进行对照.结果 巨大儿孕妇的剖官产率、阴道助产发生率、分娩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较正常体重儿孕妇均上升(P<0.05).结论 巨大儿可增加母婴并发症.

    作者:彭诗维;黄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骨疏康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尿毒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骨疏康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尿毒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将50 例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阿法骨化醇治疗3 个月.试验组在予以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骨疏康治疗3 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值、血肌酐、血钾、血钙、血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值均比治疗前提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 个月后骨密度值比较,P<0.05.试验组治疗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治疗尿毒症患者骨质疏松总有效率7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 骨疏康联合阿法骨化醇较常规剂量阿法骨化醇治疗尿毒症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更明显.

    作者:易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48 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经过充分的容量复苏后,随机选用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OPA)作为血管活性药物,比较NE 组和DOPA 组6h、12h、24h、48h 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心率(HR)以及7d、28d 病死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与DOPA 组相比,NE 组各时间点的MPAP、CI 及7d、28d 病死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其SVRI 显著高于DOPA 组.同时,NE 组心律失常事件少见,心率也低于DOPA 组(P<0.05).结论 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可增加全身脏器灌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两药治疗脓毒性休克疗效大体相同,但多巴胺应用后心率加快,心律失常事件较去甲肾上腺素组多.

    作者:曾卫华;杨春丽;贺慧为;杨小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江西省18-59岁成人跌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05 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了解我省18-59 岁成人跌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三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98 个县(市、区)的1637 个街道和乡镇抽取100010 户,以100010 户家庭的178196 例18-59 岁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结果 成人跌伤年发生率为11‰.男性跌伤发生率为10.9‰,女性跌伤发生率为11.1‰.居民中56-60 岁年龄组居民跌伤发生率高,为22.6‰;26-30 岁年龄组居民跌伤发生率低,为4.0‰.结论 跌伤是江西省成人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针对不同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跌伤干预,从而减少跌伤的发生.

    作者:颜玮;朱丽萍;李艾;金锦扬;李秋娟;赵军;徐菲;陈轶英;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孕晚期妇女B族链球菌PCR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 族链球菌带菌状态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在我院产检及分娩的孕妇445 例妊娠晚期孕妇,取其阴道下1/3 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应用细菌培养及实时PCR 进行B 族链球菌检测,并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445 例妊娠晚期孕妇B 族链球菌细菌培养阳性17 例,实时PCR 阳性39 例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B 族链球菌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早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时PCR 检测B 族链球菌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妊娠晚期孕妇常规检测B 族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永建;陈波;张勇;刘剑荣;钟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5 例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并经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确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6%.结论 超声能够早期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作者:钟薇超;张贺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治疗组(芪归通络口服液)和西药对照组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各80 例,观察眩晕患者应用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研究芪归通络口服液对眩晕患者的影响.结果 中药治疗组治愈37 例,好转30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为97.5%;西药治疗组治愈16 例,好转21 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视分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取得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穗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速度向量成像对显性预激综合征左室旁道标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标测显性预激综合征左室旁道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 健康组20 例,A 型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15 例,均行体表12 导联同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外器质性心脏病及室内传导阻滞.以VVI 技术测量正常组及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左室短轴二尖瓣环及乳头肌水平收缩早中期心肌运动速度达峰时间(TV),记录局部心肌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D)、心室早与迟达峰心肌间的时间延迟(T-MX),进行旁道标测及同步化分析,以心内电生理为金指标,评价VVI 对旁道标测的准确率.结果 (1)正常组心脏收缩同步协调,速度向量长短和方向基本一致.(2)对照组收缩早期心肌收缩不协调,向量大小和方向不一致,VVI 显示局部心肌出现提前收缩的向心性速度向量,TV 较其他节段心肌明显提前,T-SD、T-MX 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5 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14例与VVI 标测结果基本一致并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心肌向量大小和方向基本一致,有1 例VVI 未能判断出旁道位置,术后证实旁道来源于右室后底部.结论 VVI 技术能够对A 型显性预激综合征左室旁道进行较准确的标测.

    作者:张诗渊;刘燕娜;陈琦;郭良云;代妮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母体声音音频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 如不及时治疗, 未结合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1],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其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蓝光照射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月姜;胡会岗;李忠僖;夏经慧;胡玉梅;匡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260例弱视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儿童弱视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60 弱视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遮盖法、仪器训练法、特殊治疗法治疗,比较3 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轻度弱视治愈91 眼(80.99%),中度弱视治愈211 眼(75.09%),重度弱视治愈22 眼(36.07%);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277 眼(81.30%),斜视性弱视治愈24 眼(42.11%),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19 眼(50.00%),形觉剥夺性弱视治愈0 眼;中心注视治愈261 眼(80.06%),旁中心注视治愈27 眼(21.77%).弱视年龄与疗效:3-6 岁治愈319 眼(76.95%);7-12 岁治愈234 眼(69.03%).结论 弱视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胡洋;李红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3.0T 磁共振多平面成像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 例临床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SIS 组)和21 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3.0T 超导型MR 机行肩关节斜冠状面、斜矢状面及横断面成像,分析肩峰形态、肩袖、肩袖周围结构及肩部肌肉等组织结构影像特征.结果 ﹙1﹚肩袖损伤:40 例均显示冈上肌肌腱信号及形态异常,18 例表现为T1WI 上冈上肌肌腱信号异常、混杂;12 例表现为冈上肌肌腱内斑片状T1WI、T2WI 信号增高影;10 例表现为肩袖撕裂.﹙2﹚肩袖周围结构改变:40 例均不同程度出现肩峰下滑囊增厚、积液及(或)肩关节积液.﹙3﹚肩峰形态:肩峰形态分别为平直型9 例、弧型14 例、钩型17 例;﹙4﹚肩峰-肱骨距离:肩峰-肱骨距表现为16 例在1.0cm-1.5cm 之间,19 例在0.5-1.0cm 之间,5 例小于0.5cm.SIS 组和正常对照组肩峰-肱距均值分别为0.89cm 和0.91cm,经t 检验两组均数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结论 MRI 可以直观地评价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肩袖、肩峰及肩峰下通道等情况,是临床诊断的一种有用的影像手段.

    作者:潘志明;曾献军;张艳华;王思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29例临床报告

    目的 评价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3-2011 年在我院行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和传统输卵管吻合术共71 例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分析.结果 吻合手术复通率均达100%,但术后复孕率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93.1%)优于传统输卵管吻合术(76.2%),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结论 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手术复通率高,复孕率高.

    作者:陈丽华;管建粉;黎志英;丁兴琳;罗会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肌部室间隔缺损镶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肌部室间隔缺损镶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经食道超声,观察手术前室间隔肌部缺损大小、位置以及观察整个镶嵌手术过程,评价缺损封堵情况.结果 10 例肌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均成功置入封堵器.其中3 例缺损有细小残余分流.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具有实时直观,能监控手术全过程,引导镶嵌治疗,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对肌部室间隔缺损的镶嵌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严济泳;俞波;刘庆华;陈苏江;赵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428例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 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28 例已确诊为癌症患者血清CA19-9 含量.结果 肿瘤标志物CA19-9 对胰腺癌、肝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0.9%、64.8%、38.6%、43.2%、13.3%、11.1%;对阻塞性黄疸的阳性率达87%与肿瘤原因导致的黄疸阳性率相当.结论 CA19-9 对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胰腺癌和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丽;郭江梅;辛查香;吴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肺叶切除术中采用不同方式切口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肺叶切除术中传统切口、腋下小切口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疗效.方法 对传统后外侧切口、腋下小切口及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 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 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 的胸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d 疼痛强度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切口组(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中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比传统手术方式更优.

    作者:罗志方;江美兰;朱慎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空心钉内固定失败的股骨颈骨折

    目的 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空心钉内固定失败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 年-2012 年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失败的股骨颈骨折10 例,对其中4 例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6 例行全髋关节置换.Harris 评分评估术后结果.结果 10 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4 年,平均2.5 年.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Harris 评分术前平均34 分,术后1 年平均83 分.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能恢复髋关节功能,是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傅余良;赵隆队;朱琦;熊国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周血中PCA3基因表达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PCA3 对活检阴性的前列腺癌(Pca)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收集2011 年01 月至2012 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纳入健康的男性志愿者为正常对照.对所有监测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外周血PCA3 mRNA 的表达.结果 共纳入66 例做为对象,其中前列腺癌患者26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共30例,正常对照组10 例.健康男性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均无PCA3 基因的表达,前列腺癌患者有21 例表达,PCA3 表达阳性率为80.8%(21/26).前列腺癌组与健康组及增生组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PCA3 阳性率与PCa 临床病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A3 基因的表达与PCa 临床病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A3 基因在外周血的mRNA 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上有良好特异性.

    作者:赵旭兰;傅龙龙;习海波;王共先;冯亮;孙翔;刘伟鹏;张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丙戊酸单用及联用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单用丙戊酸及联用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及联用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并分析丙戊酸单用及联用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结果 180 例服用丙戊酸的患儿总有效率为78.33%,而39 例丙戊酸合用卡马西平的患儿总有效率为87.18%.结论 丙戊酸与卡马西平联用较单用丙戊酸疗效好,因此,在单用丙戊酸或卡马西平不能有效控制的患儿可以考虑两者联用.

    作者:欧阳伶;杨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牙本质保护膜治疗牙本质过敏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牙本质保护膜(Hybrid coat)与牙本质粘结系统(Single Bond)对磨面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8 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的192 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采用Hybrid coat 脱敏治疗(Hybrid coat 组,n=96)和SingleBond 脱敏治疗(Single Bond 组,n=96).分别于治疗完成即刻及治疗后1、3 个月复诊时,采用冷气刺激和探测方法检测记录牙齿敏感程度,计算两组脱敏有效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ybrid coat 组和Single Bond 组治疗完成即刻及治疗后1、3 个月的脱敏有效率分别为87.5%、78.1%、72.9%和85.4%、63.5%、56.3%.两组完成即刻的脱敏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 coat 组治疗后1、3 个月的脱敏有效率高于Single Bond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脱敏剂对牙本质过敏症均显示了良好的即刻疗效,其中Hybrid coat 的中短期疗效优于Single Bond 脱敏剂.

    作者:范华南;刘漪;黄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时间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加上依达拉奉,对这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卒中量表(NIHSS)和生活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和ADL 水平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刘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