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朱秋根;何文

关键词:糖尿病, 高血压, 厄贝沙坦,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摘要:目的:评价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厄贝沙坦组,36例)口服厄贝沙坦片,1片/d;B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32例)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1粒/d。4周后未达标者增加剂量1片(粒)/次,2次/d,6个月结束。结果降压效果B组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血钾浓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比厄贝沙坦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对血糖、血脂及血钾均无影响。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快速康复肺癌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快速康复肺癌外科理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择期需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实验组)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实验组术毕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指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快速康复肺癌外科中的应用能有效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罗小群;梁小虎;巫志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期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有不适反应的82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总结。结果82例患者中有74例(90.2%)患者经超声检查为阳性病灶,8例(9.8%)声像图未见异常。74例中血肿28例,超声表现为补片周围少量液性暗区为主,血肿5例,切口感染或伴有窦道形成9例,复发疝3例,阴囊壁水肿、精索炎性水肿或/和鞘膜腔积液25例,睾丸肿大或睾丸萎缩等4例。结论彩超检查对于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广珊;舒特标;程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非离体瘤段关节灭活在恶性骨肿瘤保肢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非离体瘤段灭活再植术在膝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行保肢手术治疗的91例膝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A组(非离体瘤段灭活再植)、B组(瘤段截除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C组(瘤段截除离体灭活再植),术后对上述3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A、B组关节功能疗效显著优于C组(P<0.05),A、B组关节功能疗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3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C组患者有8例因病理性骨折而再次行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结论非离体瘤段灭活再植术在膝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疗效显著优于瘤段截除离体灭活再植术,与瘤段截除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相当,但治疗费用降低。

    作者:陶志伟;黄惠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螺旋CT与高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螺旋CT与低场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ONFH)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观察59例86髋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征象并进行对比。结果高场MRI对Ⅰ和Ⅱ期ONFH的分辨率明显优于螺旋CT(P<0.05),两种方法对Ⅲ和Ⅳ期ONFH的分辨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与高场MRI在成人ONFH的诊断中各有优点。 MRI对早期ONFH的分辨率明显优于CT,可作为早期成人ONFH的常规诊断手段。

    作者:汪四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78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7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资料。结果患者治疗2周后,治愈70例,治愈率89.74%,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魏春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77%。9例均行腹式腹膜后巨大子宫肌瘤切除加子宫全切除术,无术中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下腹部巨大实性包块,同时出现子宫移位的压迫征象,谓之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二联征”,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南昌铁路局辖区内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南昌局内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进行监测采样、检测和评价分析。结果2012年对406份水样进行检测,不合格率为13.61%,不合格单位集中在自供水,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氯、细菌总数和锰。结论南昌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中二次供水和自供水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需要加强卫生监督。

    作者:程为良;白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奥曲肽、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大咯血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大咯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大咯血患者4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曲肽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宋军平;倪金花;范景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IL-21变化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川崎病患儿血清中IL-21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川崎病患儿,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中的IL-21水平。选取40例正常同年龄小儿对照。结果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伴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IL-21水平较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IL-21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497,P<0.05)。结论 IL-21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在川崎病冠状动脉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川崎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一项指标。

    作者:徐琨;段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冠状动脉近端血流速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冠状动脉近端血流速度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对24例传统心脏停跳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应用IABP,并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冠状动脉近端血流速度,应用有创血压、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并比较IABP置入前后指标的变化。结果(1)IABP显著改善冠状动脉近端血流,主动脉内平均流速和舒张期流速均明显增快(P<0.05);(2)IABP置入后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体动脉压(MAP)显著增加(P<0.05),肺动脉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下降(P<0.05)。结论 IABP能够显著增加冠状动脉近端血流速度,改善CABG术后心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

    作者:夏少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麻醉镇静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70例需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成功后实验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镇静,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咪达唑仑镇静,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术中P、R、BP、PCO2及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呃逆等),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镇静程度和遗忘程度评价。结果实验组30min和60min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遗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P、R、BP、PCO2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对照组术中出现9例不同程度体动反应,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术中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隆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肛周脓肿、肛瘘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肛周脓肿与肛瘘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肛周脓肿与肛瘘患者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肛周脓肿与肛瘘的声像图各具特点,对肛周脓肿的阳性预测率100%,对肛瘘的阳性预测率83.87%。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肛周脓肿进行检查,诊断率高,能较准确判断脓肿是否形成和瘘管的内口位置,从而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时机提供指导。

    作者:刘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宫、腹腔镜在子宫角部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宫角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受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37例未破裂的宫角妊娠患者资料。结果接受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37例患者,均一次性完全清除病灶,平均术中出血量88.6ml,平均手术时间75.6min,术后32例患者1个月内β-人绒毛性膜促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5例2个月内降至正常,所有患者术后2周内阴道流血停止。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宫角妊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罗蒲英;熊员焕;凌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经宫颈羊水置换术治疗产时羊水胎粪污染探讨

    目的:评价经宫颈羊水置换术治疗产时羊水胎粪污染的疗效。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共收治了37例羊水胎粪污染的孕妇,对所有孕妇均采取了羊水置换术治疗,统计治疗后的疗效。结果37例接受羊水置换术的孕妇在分娩羊水污染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其中29例羊水澄清,无1例出现羊水Ⅲ°污染;所有新生儿中均未出现MAS症,仅有1例出现了新生儿窒息,且没有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宫颈羊水置换术,可有效改善胎儿宫内羊水胎粪污染的状况,降低MAS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的窒息率。

    作者:刘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ERCC1和CK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对术后化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ERCC1和CK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术后化疗意义。方法本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Ⅰ期NSCLC患者235例,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cyto keratin,CK)和ERRC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的表达,比较CK和ERRC1双阳性组(CK+ERRC1+)和CK阳性ER-RC1阴性组(CK+ERRC1-)对含铂类药物化疗的反应,分析CK和ERRC1表达对患者化疗反应率及生存率的关系,探讨其对指导术后化疗的意义。结果235例患者中CK表达阳性78例,阳性率33.2%;CK表达阳性78例患者中ERRC1阴性表达者42例(53.8%),阳性表达者36例(46.2%);CK+ERRC1+组3年复发18例,转移30例,生存率61.1%,CK+ERRC1-组复发20例,转移34例,生存率69.0%,两组患者复发、转移、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ERCC1和CK检测有助于客观评价患者预后,合理应用多学科综合治疗。

    作者:徐雯;吴敏;王忠军;徐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化疗联合恩度,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18.75%和12.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0%和62.50%,试验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提高6.25%和12.5%,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卡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治疗中相关的主要毒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等与化疗相关的毒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肝癌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与单纯化疗相比能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增加化疗毒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郭宇玲;游震宇;李勇;李丽芳;孙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观察胃镜下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钛夹组对照组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组治疗组,在胃镜下,对照组钛夹对准出血并夹闭出血部位,治疗组先用含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注射,然后再用钛夹对准并夹闭出血部位。术后7d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和再出血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但对照组有5例发生再次出血,再出血率17.24%,治疗组无再出血发生。两种止血方法比较,注射联合钛夹组的止血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优于单纯钛夹治疗。

    作者:熊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HP感染的疗效。方法对64例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CAG并伴HP感染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对照组仅用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00%,较对照组(40.63%)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CAG并伴HP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胜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上腹部手术致创伤性胰腺炎1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致创伤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上腹部手术致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创伤胰腺炎患者均实施了保守治疗,1例创伤性胰腺炎因合并脾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1例出现胰瘘,综合治疗8个月后痊愈;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2个月综合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以对症治疗后痊愈。治愈率为90%。结论上腹部手术治疗时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可有效避免创伤性胰腺炎发生。

    作者:林树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中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70例84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小梁切除+前房穿刺+巩膜瓣隧道式切口+丝裂霉素C+可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形滤过泡形成、前房形成及其它并发症。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滤过泡瘢痕化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手术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彭小凡;杨志浩;胡军华;谢东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