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宇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的资料。结果对该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事故行为人不宜直接予以行政处罚。结论监管部门对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时,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相应条款对事故行为人其它违法行为,进行卫生行政处罚。
作者:魏九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卵巢低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达9%-24%[1],而且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升高。通常我们卵巢对Gn反应差,卵泡少、E2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妊娠率低等认为是卵巢低反应。但是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直至2011年ESHRE共识提出了卵巢低反应诊断标准-博格尼亚标准[2],即至少满足以下3条中的2条:(1)高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他危险因素;(2)前次IVF周期卵巢低反应(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3)卵巢储备下降(如AFC<5-7个或AMH<0.5-1.1ng/ml)。如果患者不属于高龄或者卵巢储备检查结果正常,大刺激后发生两次卵巢低反应的患者可定义为低反应患者。仅满足1和3,而不满足2的患者定义为预期低反应。卵巢低反应在IVF助孕治疗过程中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是一大挑战。因此,如何改善低反应患者的妊娠结局是生殖医生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目前对于低反应患者的治疗方案很多,常用的包括微刺激方案、拮抗剂方案、自然周期取卵、超长方案及短方案等等。本研究对我院生殖中心3例卵巢低反应患者采用黄体期促排卵并成功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锦霞;赵琰;聂玲;胡毅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术中实时超声监测。采用实时超声影像引导病变定位,指引手术路径选择,并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程度。结果所有病灶均得到全切,术中超声对病灶的发现率100%。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额外的神经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具有实时、安全、简便、经济、可靠的特点。
作者:肖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气管插管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清醒患者很难耐受导管的刺激[1],很容易出现患者自拔导管现象。身体约束是预防导管意外拔管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身体约束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2]。笔者通过对气管插管清醒患者身体约束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身体约束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廖梅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双肽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并行胃癌根治术的5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TPN组(对照组)和TPN+Ala-Gln组(研究组)。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7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TPN支持治疗,具体为碳水化合物63kJ/(kg·d),脂肪酸42kJ/(kg·d),氮量0.25g/(kg·d),电解质根据生化报告及时补充,同时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水溶性和脂溶性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Ala-Gln0.5g/(kg·d)。观察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氮平衡各个时点的水平;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IgG、IgM、IgA、D3、D4的变化水平。结果术后第1d,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第8d,两组均有回升,但研究组回升较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4d,两组患者IgA、IgG、IgM值均低于术前,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第8d,研究组IgA、IgG、IgM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8d,研究组D3、D4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8d研究组氮平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全肠外营养在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中使用安全,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HP感染的疗效。方法对64例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CAG并伴HP感染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对照组仅用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00%,较对照组(40.63%)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CAG并伴HP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胜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患儿各50例,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探讨其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及VEGF水平均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分析呈正相关关系;肾活检显示,血浆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2、0.658,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可以作为早期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
作者:彭晓杰;黄玉辉;郑卫民;傅睿;李群;苗静;齐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胃镜下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钛夹组对照组和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组治疗组,在胃镜下,对照组钛夹对准出血并夹闭出血部位,治疗组先用含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注射,然后再用钛夹对准并夹闭出血部位。术后7d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和再出血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但对照组有5例发生再次出血,再出血率17.24%,治疗组无再出血发生。两种止血方法比较,注射联合钛夹组的止血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优于单纯钛夹治疗。
作者:熊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复杂颅底畸形合并小脑扁桃体疝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例复杂颅底畸形合并小脑扁桃体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组(后颅窝减压术组)和B组(前后路联合手术组)。结果 A组4例疗效较好,评分为12-15分,5例疗效较差,评分为9-11分,1例昏迷,评分为8分以下。B组7例疗效较好,评分为12-15分,3例疗效较差,评分为9-11分。随访9个月至5年,A组2例症状明显改善,6例症状部分改善,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有效率为80.0%;B组4例症状明显改善,5例症状部分改善,1例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有效率为90.0%。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颅底畸形合并小脑扁桃体疝的患者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安全可靠、效果好,优于传统的后颅窝减压术。
作者:王正祥;杨子斌;汪湛;段绍兴;吕乔;潘绍松;赵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5月36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按胰腺炎治愈距手术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2组:A组(胰腺炎治愈后3-4周)、B组(胰腺炎治愈后1周左右),对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A组25例均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40-150min,其中24例在40-90min内完成,术后住院时间3-5d,1例术后2周再发胆绞痛,查MRCP为胆总管下段小结石,经十二指肠镜行乳头切开取石治愈。B组11例中8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60-120min,3例中转开腹,其中10例4-9d治愈出院,1例因术后胃排空障碍21d后治愈出院。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保守治愈胰腺炎后3-4周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既不会过早导致手术难度、风险增大,又不会过晚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机。
作者:谢晓峰;余明;戴金军;易政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经皮肾镜取石术后6例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在12h-60h后逐渐停用升压药,4d内体温和血压恢复正常,均治愈出院。结论感染性休克是PCNL术后少见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合适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
作者:肖长根;李泽华;丁小春;肖建军;康锋;付凌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术后随诊6个月-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内镜检查无阳性体征,无并发症。结论真菌球性鼻窦炎涕血为显著临床症状,鼻窦CT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并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鼻内镜手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勇;王志高;郑沛琪;黄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加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诊治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α-干扰素加安络化纤丸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α-干扰素,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及肝功能主要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ALT、BIL、γ球蛋白(γ-G)、A/G和肝纤维化指标(AH、LN、P3P)等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治疗组HBeAg 阴转率为6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67%(P<0.01);B超示两组患者的肝光点、血管走行、门静脉及脾静脉宽长等异常程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α-干扰素和安络化纤丸联合应用较单用α-干扰素更可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症状、体征。
作者:舒雪保;张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70例需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成功后实验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镇静,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咪达唑仑镇静,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术中P、R、BP、PCO2及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呃逆等),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镇静程度和遗忘程度评价。结果实验组30min和60min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遗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P、R、BP、PCO2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对照组术中出现9例不同程度体动反应,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术中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隆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黄芩醇提液对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的作用。方法本实验设HeLa细胞组、pcDNA3.1(+)/empty组、pcDNA3.1(+)/NP 组、TFSB 组,其中pcDNA3.1(+)/empty 组、pcDNA3.1(+)/NP 组分别通过瞬时转染将重组质粒 pcDNA3.1(+)/empty、pcDNA3.1(+)/NP转染到HeLa细胞中;黄芩醇提液组在将重组质粒pcDNA3.1(+)/NP转染到HeLa细胞的同时使用黄芩醇提液进行药物干预。结果与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NP组比较,黄芩醇提液组NP基因起始拷贝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醇提液能够下调甲型流感病毒NP基因的表达。
作者:李平;张清;孙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12年6月我院肿瘤科原发性肝癌伴PVTT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取HIFU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应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存质量、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并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1.8%高于对照组43.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以后生存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TACE联合HIFU可显著提高疗效及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邱金宝;李庆萍;周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前房注气术在防止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中的应用。方法50例小切口白内障术中渗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手术结束时对照组前房注入玻璃酸钠,实验组注入无菌空气,对比术后角膜、前房以及眼压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4例前房出血,9例角膜水肿,6例继发性青光眼;实验组无前房出血,3例角膜水肿,1例继发性青光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房注气术能有效防止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
作者:李红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形态进行研究并观察,分析其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病患资料进行分析,并应用巨检以及镜检、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病理形态的结果验证。结果按照组织学分型可见、胃部以及肠道部位是胃肠道间质瘤分布较为广泛的部位,标记为CD117阳性率为93.33%,标记为CD34阳性率为75%,标记为SMA的阳性率为50%,标记为S-100阳性率为20%。结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是临床参考的有效实践性依据。
作者:李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治疗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年龄在14-26岁符合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病例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平时口服逍遥丸,经前经期服逐瘀痛经散,对照组经前经期服散结镇痛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治疗期间及停药3个月后的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5.7%(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1.4%(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疼痛等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兴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萍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家庭支持功能及情绪障碍等方面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在萍乡地区行MHD治疗的656例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地区MHD患者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以45-64岁为主;原发病因前三位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2)在疾病的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等方面农村患者比率低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农村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亦高于城镇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萍乡地区MHD患者主要患病年龄,男女性别比例,原发病因,均与国内其它地区相似[1];(2)城镇MHD患者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农村患者。 MHD患者易出现情绪障碍,但城镇与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曹珊;陈清萍;熊波;鄢南萍;王稻;田丽娜;金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