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相关性临床研究

徐林东;刘连友;张凯;周湘忠;王贵荣;石俊;李欣荣;刘红艳;李耀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 静脉溶栓
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 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 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 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 例首发 STEMI 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并成功,其中60例行直接 PCI 治疗(PCI 组),60例行静脉溶拴栓治疗(溶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PCI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于溶栓组(0%VS32.4%,P<0.05),1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溶栓组[(56.48±5.79)%VS(49.76±5.41)%,P<0.05],平均住院天数少于溶栓组(7.84dVS10.40d,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直接 P CI 能及时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artery,IRA),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住院天数,近期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溶辁治疗.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淋菌性皮炎、脓肿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淋菌性皮炎、脓肿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6-2010年门诊和病房收治的48例淋菌性皮炎、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性淋菌性皮炎12例,其中婴儿10例;并发的淋菌性皮炎、脓肿34例,均为成人;48例患者有27例误诊或漏疹,其中3例误诊为疖病,7例生殖器疱疹,4例梅毒,8例婴儿湿疹,5例包皮龟头炎;48例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淋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成人使用大观霉素,婴儿使用头孢曲松钠均治愈.结论 淋菌性皮炎、脓肿临床易误诊和/或漏疹,感染部位分泌物淋菌镜检和/或培养能确诊,常规抗淋治疗有效,单纯性淋菌性皮炎以新生儿居多,且多为产道感染,易误诊,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黄贵义;黄恒英;付兰红;林雪峰;吴相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点阵激光在浅表性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浅表性瘢痕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稳定成熟性瘢痕,分凹陷瘢痕和微凸出皮面瘢痕(微凸出皮肤表面lmm以内)两大类,包括痤疮瘢痕、手术伤口缝合瘢痕、擦伤挫伤瘢痕、浅度烧烫伤瘢痕等.

    作者:彭炳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代替胆道镜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总管探查的方法.方法 我院用硬式输尿管镜代替电子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胆总管探查.结果 本组12例胆总管结石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手术.结论 硬式输尿管镜代替软式电子胆道镜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宝初;罗昭胜;王毅强;周圣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尿路造影碘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多发性疾病,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多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了解肾功能情况.然而,碘不良反应的发生常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和痛苦,严重者造成过敏性休克死亡,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对静脉尿路造影碘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对200例静脉尿路造影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美萍;李玉华;高梅兰;朱月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南昌市区13727例颅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南昌市急性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13727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XCEL2007,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727例患者中,男9642例(70.24%),女4085例(29.76%);16-45岁7698例(35.08%);受伤职业前三位是农民(29.61%),工人(12.57%),学生(12.06%);受伤原因前三位为车祸(50.19%),打击伤(17.25%)和坠落伤(13.38%);闭合性颅脑损伤97.02%.出院时良好(82.66%),轻中残(7.02%),重残(3.12%),植物生存或长期昏迷(1.72%),死亡(5.48%).结论 车祸伤、打击伤、坠落伤是颅脑创伤主要原因.年龄在16-45岁,农民和工人为高危人群.加强公共安全教育、规范颅脑创伤的救治方法是预防颅脑创伤的发生和提高其救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况建国;徐智敏;聂爱萍;夏亮;邹安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国产与进口来曲唑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来曲唑药物经济指标和效益.方法 随机将72例晚期乳腺患者分成两组,国产来曲唑组38例,进口来曲唑组34例.两组均不使用其它抗肿瘤药,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国产比进口来曲唑的成本低,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有效率进口来曲唑略好于国产来曲唑,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来曲唑用于绝经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药物经济效益比优于进口来曲唑.

    作者:胡莉荣;樊帆;赵涛;丁雪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动脉出血介入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对34例急性动脉出血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靶动脉进行介入性动脉造影和介入灌注栓塞术,其中大咯血的患者7例,胃或十二指肠出血6例,小肠及结肠出血7例,肝脏出血5例,肾脏出血5例,下肢动脉出血4例.结果 34例经选择性动脉造影获得明确诊断31例,1例大咯血患者未找到出血动脉,2例小肠或结肠出血患者未能找到出血动脉,27例经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复造影及结合临床,出血均止住.结论 介入性动脉造影及介入灌注栓塞术对急性动脉出血不仅可确定出血部位,而且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叶宁;陈卫健;万严;刘勇;丁惠扬;易本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胺碘酮静脉注射引起迟发型组织坏死的护理

    胺碘酮注射液属于Ⅲ类抗心侓失常药,临床常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胺碘酮注射液直接经外周静脉给药后引起浅表静脉炎在临床上多见,但引起严重组织坏死的报道及护理罕见.我科于2010年11月在临床护理中收治1例应用胺碘酮注射液引起迟发型严重组织坏死的病人,经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雷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出血后出现缺血性肠病1例报告

    缺血性肠病亦称缺血性肠炎,是因肠壁缺血、乏氧,终发生梗死的疾病.它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局部组织坏死和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本病较少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报告病例正在增加.

    作者:杨继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 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 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 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 例首发 STEMI 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并成功,其中60例行直接 PCI 治疗(PCI 组),60例行静脉溶拴栓治疗(溶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平均住院天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PCI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于溶栓组(0%VS32.4%,P<0.05),1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溶栓组[(56.48±5.79)%VS(49.76±5.41)%,P<0.05],平均住院天数少于溶栓组(7.84dVS10.40d,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直接 P CI 能及时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artery,IRA),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住院天数,近期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溶辁治疗.

    作者:徐林东;刘连友;张凯;周湘忠;王贵荣;石俊;李欣荣;刘红艳;李耀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使用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使用奥美拉唑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 ICU 80例需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奥美拉唑的使用时间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奥美拉唑(40mg/d,静滴,1次/d)3d、5d、7d、15d.每8h抽取胃管内胃液,用pH精密试纸测定患者胃液pH值,实验开始后头3d每日留1次痰细菌培养和胃液细菌培养.结果 使用奥美拉唑3d、5d、7d、15d各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15%、15%、10%、5%.各组VAP发生率分别为30%、35%、40%、45%.与其它组比较,使用奥美拉唑15d·组胃液pH值更高(P<0.05),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更低(P<0.05),但VAP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ICU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随着胃液 pH值增加,VAP发生率增加,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降低.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适当时间的奥美拉唑能够保持胃液pH维持在适当程度,可以使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均下降.

    作者:熊申生;陆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疑难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在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的96例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了电视纵隔镜检查进行活检,获取病理以明确诊断.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96例患者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肺腺癌27例,肺鳞癌26例,肺小细胞癌15例,恶性淋巴瘤14例,纵隔淋巴结结核8例,结节病4例,纵隔慢性淋巴结炎2例.结论 电视纵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取材可靠,可作为胸部疑难疾病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

    作者:熊汉鹏;熊国江;谢琰;刘小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32例体会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32例通过DHS手术治疗、得到随访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9个月,平均6.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6例,良1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DHS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操作方便,减少骨折后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等优点,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荣生;谭县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在治疗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51例5-23岁近视青少年,计99只患眼,采用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脉冲模式进行穴位照射治疗,6个疗程结束时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半年后随访复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进行疗效分析并统计结果.结果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在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的治疗上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年龄小,治愈率高;病程短,治愈率高;只要坚持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半导体激光治疗的远期效果是可喜的.结论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等屈光不正的良好方法.

    作者:傅甜;易敬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和芬太尼用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将60 例行人流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麻醉氯诺昔康8 mg+丙泊酚1.5mg/kg+ 芬太尼0.75μg/kg)和对照组(静脉麻醉丙泊酚1.5mg/kg+芬太尼1.5μg/kg).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 、意识消失及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2min 两组SPO2、MAP 均低于用药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较少,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P<0.05),SPO2和MAP降低较轻.结论 氯诺昔康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人流术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和对呼吸、循环功能抑制,减轻术后子宫收缩疼痛.

    作者:吴春根;周艳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肝移植术后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佳方法,精神行为异常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实行原位肝移植24例,现将术后精神异常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谭锦风;付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益血生胶囊对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血生胶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术疗效.方法 对服用氯氮平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1例为观察组,服用氯氮平时加用益血生胶囊,每次4片,每日3片.30例为对照组,加用鲨肝醇片,每次2次,每日3次.每半个月化验1次血常规,观察3个月.结果 观察组第一次及第六次化验白细胞正常例数为13和29例,对照组为5例和22例,两组白细胞正常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血生胶囊对预防和治疗服用氯氮平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效果肯定.

    作者:付晓阳;廖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其中25例在位内膜组织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 表达率分别为82.5%(33/40)、48%(12/25),33.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的表达增高可能与内异症的侵袭有关.

    作者:凌燕;熊员焕;彭诗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滤器植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64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溶栓导管直接插入血栓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周身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1)治愈率:对照组治愈率是(32.0%),治疗组治愈率是(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前后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治疗前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率:对照组是15.6%,治疗组0,较对照组减小.(4)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2±4.5)d,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9±3.2)d,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深静脉通畅率为(87.5%),对照组深静脉通畅率为(32.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置管溶栓技术可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作者:罗启财;曾庆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Onyx胶栓塞治疗19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Onyx胶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Onyx对19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完全栓塞3例,90%以上7例,70%者6例,50%者3例.术后2例并发脑出血后再行开颅手术,其中1例死亡,微导管留置体内者1例.结论 Onyx栓塞系统在脑动静脉畸形中具有较好的弥散性及可控性,能够明显改善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小兵;江志群;邹安琪;公茂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