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气管切开在咽喉开放性损伤中的应用

柳冰;雷晓兰;余甫

关键词:咽喉, 开放性损伤, 气管切开
摘要:目的 探讨低位气管切开的应用时机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咽喉开放性损伤的救治资料.结果 13例中原创口放置气切导管6例,其中5例创口肉芽生长,3例出现喉息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声嘶;低位气管切开7例,其中1例出现喉息肉,均为Ⅰ期愈合、无肉芽生长,2例声嘶,无其它并发症产生.结论 咽喉开放性损伤救治中,时间允许宜尽量行低位气管切开.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患者脑部螺旋CT血流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脑部螺旋CT血流灌注成像参数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4例癫痫患者,继发性癫痫20例,选其病灶中心平面为靶层面,脑部无显性病灶的原发性癫痫4例,选颞叶及基底节交界平面为靶层面,行CT脑灌注扫描,收集BF、BV、MTT、PS等参数值,与正常参照参数标准值及对侧对称部位正常脑部血流灌注成像的参数值进行对比.结果 20例继发性癫痫中,脑膜瘤、转移瘤、胶质瘤三者BV、BF、PS值均增高,以脑膜瘤明显,呈显著高灌注,PS值大,转移瘤次之.脑梗死灶及软化灶BF降低,MTT延长,PS值明显减低.4例原发性癫痫患者中,2例的颞叶参数双侧略有差异,一侧BF、BV、PS略升高,MTT无差异;2例BF、BV、MTT、PS值无差异.结论 螺旋CT血流灌注成像参数值可以表达癫痫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变化,间接反映出脑部血流的状况与癫痫发生的关系,对癫痫的分析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

    作者:徐小平;龙建新;宦丽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雄激素在重症感染中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观察雄激素在重症感染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免疫细胞变化.方法 将重症感染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丙酸睾酮50mg/d共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细菌学变化、血CD3+、CD3+CD4+、CD4/CD8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CD3+CD4+、CD4/CD8治疗组较对照组均高,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感染病人雄激素短期治疗有一定疗效,且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聂祥碧;李赟;袁中平;陈志;王曾庚;贺慧为;杨春丽;陈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TCD及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分别行PTC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结果 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有率为90.1%,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生活质量提高明显.结论 PTCD及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上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祝勇;朱卫;陈素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腺肿瘤患者留置PICC 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aripherally inserted centyal catheter,PICC)在肿瘤化疗中已经广泛应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务人员认可.随着PICC 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更加关注PICC 并发症的处理.机械性静脉炎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6%-9.7%[1].2009 年7月-2011年3月我院乳腺中心对308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留置PICC,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29例,发生率9.4%,经护理后产生不同程度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璐;石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低位气管切开在咽喉开放性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位气管切开的应用时机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咽喉开放性损伤的救治资料.结果 13例中原创口放置气切导管6例,其中5例创口肉芽生长,3例出现喉息肉,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声嘶;低位气管切开7例,其中1例出现喉息肉,均为Ⅰ期愈合、无肉芽生长,2例声嘶,无其它并发症产生.结论 咽喉开放性损伤救治中,时间允许宜尽量行低位气管切开.

    作者:柳冰;雷晓兰;余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疗程吡喹酮在急性重症血吸虫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的吡喹酮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病原中的作用.方法 对急性感染的重症血吸虫病人,治疗组给予双疗程治疗(每疗程按吡喹酮120mg/kg体重,分6d口服),并以单疗程治疗的同类病人为观察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结束治疗后1-2d,即可退热,病理损害终止,病人很快康复.半年后病原学复查,治疗组病原学检查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重度感染血吸虫病病人治疗宜用吡喹酮双疗程治疗.

    作者:聂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与胃镜下表现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10年8月106例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表现,并与106例非老年组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组上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不典型,大多数以呕血或者黑便为临床表现,出血量以轻中度为主;老年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的出血病因主要是胃癌,其次是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底体,其次在胃角胃窦.结论 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与病变位置及性质有关.

    作者:胥宾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5-FU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防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后泪道造孔口瘢痕粘连阻塞的方法.方法 21例(25眼)术中将浸有浓度为25mg/ml 5-FU 0.2ml的棉片置于修整后的骨窗处约10min.结果 治疗组21例(25眼)有效率96%,对照组21例(23眼)有效率78.2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应用5-FU可防止因造口处肉芽组织形成,瘢痕增生以及膜的形成而导致的造口闭合

    作者:臧鹰;李育广;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西咪替丁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西咪替丁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I8 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4:76)(每1000ml含磷酸0.3mL和已烷磺酸钠0.94g),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结果 在西咪替丁5-10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n=5),RSD为0.3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与标准法比较,结果较为满意,可用于西咪替丁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邵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09年8月通过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18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随访6-36周.结果 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解剖复位11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按d?Aubigne6分法: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能更好显露骨折部位,方便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朱琦;赵隆队;熊国辉;付余良;谢立俊;胡生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靖安县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靖安县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流行现状,为当地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靖安县2010年收集的恶性肿瘤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恶性肿瘤报告发病和死亡率,及其标化率、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0年靖安县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119.65/10万,粗死亡率65.01/10万,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占全人群死因的16.43%.支气管和肺癌位居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居前二位的为支气管和肺癌、肝癌;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结论 应加强对当地呼吸、消化系统肿瘤和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等的防治.

    作者:刘杰;朱丽萍;舒小裕;李艾;吉路;赵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金钯合金与镍铬合金的特性及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金钯合金与镍铬合金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金钯合金与镍铬合金修复体,通过4-5年的临床跟踪随访,从边缘密合性、牙龈染色情况及继发病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 金钯合金组疗效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金钯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塑性、铸造性能及优异的操作性和稳定的物化性能,可逐渐取代常用的银汞合金和镍铬合金.

    作者:刘晔;邱珊;王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儿Foley导尿管自助式尿道造影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Foley导尿管自助式尿道造影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72例尿道狭窄患者按狭窄部位分为3组:前尿道狭窄组(26例)、后尿道狭窄组(43例)和前后尿道多处狭窄组(3例).3组均采用小儿Foley导尿管自助式尿道造影,在数字胃肠X线机透视下依次行逆行尿道造影、会师造影及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并选择性摄片.统计3组造影成功率,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前尿道狭窄组成功率80.7%(21/26),后尿道狭窄组97.7%(42/43),前后尿道多处狭窄组67.7%(2/3).结论小儿Foley导尿管自助式尿道造影可操作性好,能有效提高尿道狭窄的诊断率.

    作者:陈庆科;王共先;冯亮;崔苏萍;曾献军;何玉麟;万长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童肠系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肠系膜囊肿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肠系膜囊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资料.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2d-12岁,平均年龄(4.8±3.7)岁.以急腹症行急诊手术5例,16例行择期手术.单纯囊肿切除11例,囊肿及邻近肠管一并切除8例,囊肿大部分切除2例.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消失,病理诊断为肠系膜囊肿.术后16例获随访3个月-6年,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儿童期尤其是6岁以下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发病,要高度怀疑本病可能,B超是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手段,手术治疗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惠民;袁捷;谷兴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三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纤维胆道镜的方法,三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并对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58例,成功率100%,均无并发症.结论 内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宁国强;朱湘南;郑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在婴幼儿下腹、会阴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下腹部、会阴手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下行骶管阻滞,B组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间断静注氯胺酮维持.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清醒时间,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与麻醉前相比MAP、HR显著增高,RR显著增快(P<0.01),而A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术后清醒时间短,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燕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改良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加硬化剂治疗单纯肾囊肿2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单纯肾囊肿的在基层医院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囊肿,分两次保留灌注95%乙醇治疗单纯肾囊肿患者26例.结果 26例单纯肾囊肿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两次灌注硬化剂治疗单纯肾囊肿简单、便捷、损伤小,痛苦小,费用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谢芳林;陈新铭;张文考;郭志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肠镜经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后戊二醛残留量的实验研究

    目的 了解肠镜经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后戊二醛的残留量,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需要消毒清洗的肠镜随机分为3组,经机洗消毒后对3组肠镜管腔分别冲洗1遍、2遍、3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3组肠镜在不同的冲洗次数后,戊二醛的残留量.结果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后的肠镜,分别用流水冲洗管腔1遍、2遍、3遍,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残留液中戊二醛的量分别为(0.03160±0.00545)mg/ml、(0.01773±0.00320)mg/ml、(0.008012±0.00211)mg/ml.结论 肠镜经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后,冲洗3遍可将肠镜管腔中的戊二醛残留量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作者:马久红;曾逃方;万小雪;何怀纯;汤胜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石英纤维桩和纯钛铸造桩核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评价石英纤维桩和纯钛铸造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100颗需要桩核修复的患牙,按牙本质肩领是否完整(3600)分为完整组(A组)和不完整组(B组),根据桩核材料的不同又分为A1组和B1组(石英纤维桩)以及A2组和B2组(纯钛铸造桩核).每组各25颗患牙,观察12-18个月,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修复体的效果.结果 A1组中患牙无一例失败,A2组中,桩冠脱落及松动各2颗;B1组中5颗烤瓷冠松动,4颗桩脱落,B2组中1颗牙龈染色,2颗桩冠松动.A1、A2组及B1、B2组之间经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本质肩领完整的牙体缺损修复中,石英纤维桩效果优于纯钛铸造桩;肩领不完整时则效果相反.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假阳性15例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胆囊假阳性结石的形成原因.方法 对15例胆囊假阳性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胆囊结石患者在停止使用头孢曲松钠7-10d复查,胆囊内强光团消失,变换体位胆囊内均未探及异常回声.结论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提示超声医生要结合临床,详细询问患者近10d内是否服用头孢曲松钠之类药物,以免误诊.

    作者:李香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