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琰;周琼;王共先;张莉花;李琛;刘克政
目的 探讨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IASIK)和改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对兔角膜像差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兔(24只右眼)行去瓣Epi-LASIK,24只左眼行改良PRK.采用裂隙灯显微镜、Pentacam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等方法对去瓣Epi-LASIK及改良PRK术后角膜组织的修复、角膜组织形态结构改变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观察术后3m兔角膜像差的变化.结果 去瓣Epi-LASIK角膜瓣下创面更光滑平整;去瓣Epi-LASIK组上皮生长完整所需时间为2~3d,平均(2.67±0.49)d,改良PRK组上皮生长完整所需时间为3~5d,平均(3.19±0.62)d;去瓣Epi-LASIK组角膜上皮下混浊较轻.去瓣Epi-LASIK组及改良PRK组在术后3m时总高阶像差值、球差值、慧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去瓣Epi-LASIK比改良PRK有着更轻的角膜损伤,更低的角膜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值.
作者:刘永琰;周琼;王共先;张莉花;李琛;刘克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对两组各15例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优于后者.结论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拟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作者:董桃花;黄乐林;李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3年6月~2007年3月收治的92例脑积水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治疗组61例,常规手术组31例.结果 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发生率为6.5%,常规手术组梗阻发生率为29.0%(P<0.05).术后感染率分别为4.91%和19.3%,χ2检验无显著差异.随访调查karnofsky评分,腹腔镜治疗组平均值(70.2.±11.2),常规手术组(56.3±10.2),(P<0.05).结论 电视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秋华;黄锦庆;方传发;何春明;杨瑞金;汤涛;王小玲;刘祥璐;李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36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结果 36例被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时无典型心绞痛,首发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出冷汗、上腹部疼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多数患者心电图不典型.结论 提高内科医师的心血管专科知识水平,熟练掌握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的特征性演变规律可减少误诊.
作者:李石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气道重构的关系及丹参干预对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 重复雾化吸入卵蛋白8周建立大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丹参干预组(每组8只大鼠).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MMP-9表达.半定量PCR检测MMP-9 mRNA水平.结果 哮喘组动物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等气道重构的特征性改变,MMP-9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丹参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较轻微,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不明显.MMP-9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少量多次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重构,MMP-9在气道重构中发挥作用,丹参干预可缓解气道重构的发生.
作者:李陈;况九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07年9月在本院心内科门诊随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美国NCEP-ATPⅢ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NMS组).入选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出现新发的心房纤颤情况,则作出相应的记录,终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比较MS组与非MS组间心房纤颤发生率.结果 在NCEP-ATPⅢ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84例,无发生者为36例,非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9例,无发生者为71例,MS组与NMS组间的心房纤颤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IDF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74例,无发生者为67例,N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19例,无发生者为40例,MS组与NMS组间的心房纤颤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纤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代谢综合征是心房纤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探查体会.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院11例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图像回顾性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11例胆管细胞癌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术前超声检查出9例,漏诊2例;(3)声像图多表现为单发的实性肿块,经线不大,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中等、偏高或偏低;(4)可见胆管扩张、穿过肿块、或包绕肿块;(5)CDFI:血流信号不明显;(6)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82%.结论 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胆管细胞癌的检测方法.
作者:胡云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取环前1h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肛门塞入双氯芬酸钠栓50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直接取环.观察两组取环的难易程度.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程度、镇痛和取环效果均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与双氯芬酸钠栓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明显减轻取环者的痛苦,降低取环失败率.
作者:刘园香;夏小兰;黄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26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然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30%,对照组有效率55.56%,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除进行咽喉部治疗外,还应进行胃食管反流的治疗.
作者:张燕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岩斜脑膜瘤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9年5月,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5例岩斜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痛13例,面部麻木和,或面部疼痛12例,耳鸣和/或听力减退9例,饮水呛咳5例,肢体无力4例,复视3例,行走不稳3例,口角歪斜3例,癫痫2例)、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3例,死亡1例.术后症状和体征缓解6例,不变4例,颅神经受损或症状加重者14例,消化道出血6例,肺部感染4例,意识障碍1例,皮下积液1例(2周后自愈),1例老年患者2周后死于因后组颅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结论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全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充分的手术暴露,娴熟的手术技术等,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轻术后并发症.
作者:段剑;周东伟;洪涛;邹安琪;李美华;况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指高压电击伤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手背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指高压电击伤.结果 8例全部治愈,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高压电击伤,损伤小,疗程短,基本功能恢复,还可以减少病人固定体位及再次手术痛苦.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发病率约15.2%.好发腰4~5占60%,腰5~骶1次之,其它依次为腰3~4、腰2~3、腰1~2.多个腰椎间盘同时发病者仅占2%~5%.突出的方向多发生于在左侧.
作者:朱美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者(IRG)及2型糖尿病患者(DM)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方法 采用挪威NYCOCARDREADER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102例健康人、55例IRG、45例DM的糖化血红蛋白并同时用英诺华D2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FPG、TG、TC、HDL-C、LDL-C检测.结果 IRG组、DM组HbAic、TC、TG、HDL-C、LDL-C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而IGR、DM组的TC、TG、HDL-C、LDL-C并没有差别;DM组的HbAic明显高于IRG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监控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水平有利于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治疗.
作者:魏永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使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1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治疗组,依据美国WVUH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评分标准,评分≥40分时,开始使用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选取22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使用氟康唑经验性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可以改善危重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骏;贾宝辉;徐龙;徐贞秋;幸泽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在灌洗过程中于第3、6、9次引流末进行加压通气,以提高PaO2,每侧肺灌洗前常规做肺功能,灌洗后1周观察病人症状,3~12个月复查肺功能.结果 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是安全的,灌洗后1周绝大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好转,但大部分病人灌洗后仍继续接尘作业,故3~12个月复查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 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志平;赵月明;陈小刚;胡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前全世界有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追求较长的生存时间和较好的生活质量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大愿望.有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作者:陈秀君;李青春;吴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6例LESS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其病理学特征.结果 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2.5岁.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肿瘤组织成舌状浸润肌层,肿瘤细胞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内内有大量的似螺旋小动脉血管.网状纤维染色见网状纤维丰富,围绕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15例CD10阳性,14例ER阳性,15例PR阳性,5例actin阳性,CD34、CD117、Melan-A肿瘤细胞均阴性.结论 LESS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形态上看似良好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不一定好.
作者:陈任生;熊秋迎;盛以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低分子量肝素,对照组用阿司匹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86.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欧阳懿;黄丽萍;刘家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烧伤病人中,头面、颈部烧伤所占比例较大且常合并吸入性损伤,如不仔细观察和加强护理,常可发生意外而造成严重后果.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头面、颈部烧伤患者42例,现将本组患者的呼吸道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陶建华;史南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反复腹痛、腹胀、腹泻伴发热3个月余,加重伴视物模糊2周于2007年2月2日入本院.患者于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伴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盗汗.曾在我市多家医院就诊,症状无好转.
作者:谢萍;范惠珍;付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