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丹东;聂建平;李永安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大鼠伤后肠道SIgA含量的变化,研究药膳饮食对严重烫伤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成烧伤药膳喂养组(药膳组)、烧伤肉汤喂养组(肉汤组)、烧伤常规喂养组(常规组)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于伤后第3、7、14d各取10只,无菌条件下取材送检,观察肠道sIgA含量的变化.结果 药膳组、肉汤组、常规组伤后第3、7、14d sIgA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相(P<0.05);药膳组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肉汤组、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 药膳饮食可以促进大鼠肠道黏膜sIgA的分泌,能明显维持肠黏膜细胞分泌SIgA的功能,从而增强烧伤后肠道免疫功能.
作者:朱童;詹剑华;罗锦花;游浩元;严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间脑性癫痫临床少见,自1925年Hek0首次报道间脑癫痫以来,国内外陆续有发现.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统一看法,因而有必要来分析临床病例,并探讨间脑性癫痫发作的可能机制.
作者:熊飞龙;李强;沈斌;熊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双小腿多个包块5个月余而来我院就诊.查体:神清,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刘霞;肖金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儿科患者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成人式的心理护理模式对解决患儿的心理问题收效甚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强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燕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塞性黄疸患者,尤其是重症黄疸,外科手术后往往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脓毒血症、低血压、出血以及肾功能衰竭,致使手术死亡率增加.
作者:赵艳平;刘强;高良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骨表面钻孔及后期自体皮移植治疗大面积胫骨外露的方法.方法 34例因各种原因使胫骨表面皮肤及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致胫骨大面积外露的患者,彻底清创后,在胫骨表面钻孔,肉芽组织覆盖外露骨面后行肉芽创面清创植自体皮术.结果 34例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为2~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3个月.结论 在胫骨表面钻孔,后期植自体皮可治愈大面积胫骨外露.
作者:陈剑平;毛远桂;刘德伍;林尊文;蓝蔚;刘文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结果 34例ANFH中,男25例,女9例;双侧病变19例,单侧病变15例,共53个股骨头病变.结论 低场MRI对ANFH疾病的诊断经济实用有效,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基层医院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郑驰;高朝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脑缺血是当今社会一重要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目前对于缺血后脑损害的具体机制尚不尽明确.
作者:占钻;黄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口服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58例患者分为低强度组26例和中强度组32例,两组开始剂量均为2.5mg,然后根据INR值调整给药剂量.结果 低强度组和中强度组INR稳定值分别为(1.72±0.18)和(2.31±0.27),华法林的维持量分别为(2.37±0.48)mg/d和(2.98±0.33)mg/d,年出血率分别为3.0%和10.2%,年栓塞率分别为2.3%和0.7%.两组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结论 口服华法林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作者:熊丹东;聂建平;李永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能否有效的抗肺癌.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贴附塑料平皿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IL-4及TNF-a诱导获得DC,悬浮细胞加入IFN-g,24h后IL-1a,IL-2及CD3McAb诱导获得CIK,将A549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并将DC与CIK细胞联合培养(DC+CIK,负载抗原的DC+CIK),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Cytotoxi-city TOX96体外杀伤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 在培养的第15d,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细胞相比,增殖速率明显提高[(23.4±2.3)倍vs(16.7±2.7)倍,P<0.05],CD3++CD56+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64.3±3.6)%vs(43.9±2.1)%,P<0.05],同时负载抗原的DC的CIK对A549细胞的体外下细胞毒活性增强.结论 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率,提高CIK细胞表型的表达水平,增强CIK抗肺癌的活性,将来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策略.
作者:周菁;张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个性是指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
作者:张智霖;李洁;王琨;周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斯康定)为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常量服用出现中枢抑制较少见.早期反应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等,重者出现中枢抑制、神志淡漠或消失、呼吸抑制等.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作者:李仙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螺旋CT诊断外伤性肠道破裂的价值.方法 分析15例经手术证实外伤性肠道破裂患者的CT诊断资料.结果 15例病例中,十二指肠破裂4例,其中2例合并实质脏器破裂;空肠破裂2例,其中1例伴脑挫裂伤及脾脏破裂;4例回肠破裂,其中1例伴1支肠动脉破裂,1例为多发性破裂伴脾脏破裂;4例结肠破裂,其中1例肠系膜动脉断裂,1例大网膜撕裂;1例伴骨盆骨折;1例直肠破裂.结论 CT表现:气腹、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管变形增粗、肠袢结构模糊、肠系膜增厚纠集、网膜囊积液混浊.多层螺旋CT扫描对外伤性肠破裂能作出早期确诊.
作者:汪和平;朱月华;李玉华;漆伟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共观察80例,随机分为针刀组、电针组两组,观察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针刀组与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针刀组与电针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优于电针.
作者:胡水荣;尹利华;李万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结节病(sarcoiclosis)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特征为病变部位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积聚、活化和非干酪性类上皮肉芽肿代替正常组织结构;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也可以侵犯几乎全身每个器官;部分病例呈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蓝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颢浅动脉插管皮下埋植药系行舌癌化疗的疗效.方法 30例通过颞浅动脉插管皮下埋植药系给顺铂和氟脲嘧啶,观察舌癌的局部疗效和患者的全身毒副反应,并与常规静脉滴注化疗做对照.结果 颢浅动脉插管化疗组总有效率为(OR+PR)为93.3%,其中CR为33.3%,PR为60%,常规化疗组总有效率为63.3%,其中CR为16.7%,PR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组毒副反应轻的(0~Ⅱ级)比率为80%,常规化疗组毒副反应轻的比率为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浅动脉插管皮下埋植药系行舌癌化疗效果好,毒副反应轻,为治疗舌癌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危由春;康琼琴;杜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回顾CT的发展历史,从断层扫描到螺旋扫描是第一次飞跃,从单排探测器到多排探测器是第二次飞跃,从单源到双源是第三次飞跃.2005年底西门子公司发布了业界首台双源CT,成为受瞩目的CT新品之一.
作者:余健民;魏江平;王川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熟悉我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谱及药敏谱,为临床治疗CAP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方法 细菌培养采用常规法,细菌鉴定大多数采用仪器法,小部分采用传统手工法,细菌药敏均采用琼脂稀释法.非典型病原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均采用日本和美国进口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尿抗原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测定.结果 入选病例121份,51~70岁患者是本项目的主要对象,占总数的78.5%;病例中(咳)痰标本占97%,其它方法采集的占3%,检出病原菌52例(42.9%),其中肺炎链球菌13株(10.7%),占细菌的第一位;药敏中阳性球菌、大多数阴性杆菌分别测14种抗生素,嗜血杆菌和莫拉菌测9种抗菌药物.非典型病原体共检测121例,阳性28例,检出率23.1%,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肺炎衣原体6例,嗜肺军团菌3例.结论 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其病原谱和药敏谱的组成各地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变迁,尤其是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的增加、病原体变化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将面临许多新问题.
作者: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温桂兰;陈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我省CT机的工作性能.方法 采用Victoreen公司生产的检测设备进行CT影像设备检测.结果 水的CT值超过<规范>要求的占20%,均匀性达到或接近<规范>要求的为25%.结论 .要使CT机工作状态良好,各级医院应重视CT的质控工作,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作者:晏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对象是妇女和儿童,是医疗风险高发机构.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在接受疾病诊治的同时,维权意识和对护理服务的要求都随之增强,因而护患纠纷逐渐增多,护患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过琮瑜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