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致股骨颈骨折8例

陈华龙;丁水红;张小明;廖琦;陈云生;过慧敏;陈路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交锁髓内钉, 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导致股骨颈骨折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的8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致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延迟诊断及漏诊的原因及其补救治疗方法.结果 5例因器械因素及术中粗暴操作所致,3例系术后不合理的锻练所致.平均随访33个月(12~48个月),7例及时发现股骨颈骨折者骨折均愈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下肢功能恢复满意.1 例3年后确诊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股骨交锁髓内钉手术的并发症之一,术前应将此并发症常规告诉患者.术前常规拍股骨颈正位片防止漏诊,术中常规透视髋关节以早期发现并发的股骨颈骨折.选用钉体直径上下一致的髓内钉,术中避免使用暴力,取钉应使用撞锤顺钉方向用力是减少此并发症的关键.术后指导病人合理锻练避免外伤非常重要.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月对我院23例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患者行蒂扭转复位后卵巢肿瘤剥除术.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术后发生肺栓塞和切口感染.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B超检测患侧卵巢血运正常且恢复排卵等.结论 卵巢肿瘤蒂扭转急诊剖腹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时,保留患侧卵巢是可行和安全的.

    作者:彭淑霞;喻晓萍;欧阳巧灵;邓巧玲;刘金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原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九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和阳性率.方法 选用德国阿罗格过敏原17种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分别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过敏原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皮肤过敏原检查阳性,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77例对吸人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6.3%(77/80).其中有67例患者又对食人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3.8%(67/80).2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以吸人性为主,常对4种,10种吸人性过敏原同时过敏.结论 皮肤过敏原检查(皮肤点刺试验)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寻找病因,减少过敏原检查的种类,九江地区过敏原检查时可以选择常见过敏原(吸人性过敏原如粉尘螨、屋尘螨、多主枝孢、特异青霉、梧桐花粉、早春花粉过敏原,食人性过敏原花生、大螯虾等).

    作者:唐从发;童建林;刘小华;邹小新;饶常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5例的诊治体会

    乳腺纤维腺瘤常发生于20~25岁青年女性,瘤体直径超过 7cm者称巨大纤维腺瘤.其中发生在月经初潮前后 3 年内的通常被称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见.我院于2003年10月~2007年6月间收治5例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闺娥;欧阳忠;黄文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剖宫产产妇手术前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我院对2006年1月~3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产妇手术前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咨询,使孕产妇在术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手术,对母体及胎儿的健康均起到良好的作用.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松;孙张萍;杨陈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改良固定胃管在临床应用

    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易出汗,常规胶布同定胃管方法,易松脱而导致胃管脱出.我们于2005年5月~2007年2月对50例患者采用改良胃管固定方法,以防止胃管滑脱,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进;谢建红;彭艳华;宋梅兰;王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脱除人主动脉瓣膜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人主动脉瓣叶去细胞后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经胰酶-EDTA、表面活性剂和核酸酶处理,去除人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测定瓣叶去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人主动脉瓣去细胞后,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脱细胞后血管壁无细胞残留,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留完整,形态学无明显变化;生物学性能也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去细胞效果良好,初步制造了同种主动脉血管壁脱细胞基质材料,为构建同种带瓣管道提供了较合适的材料.

    作者:李红卫;周晴;于海明;沈振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期间乳汁淤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后行人工挤奶;对照组按传统的局部热敷,按摩后行人工挤奶.结果 观察组显效70%,总有效率96.67%,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时间短,效果好.

    作者:诸丰荚;王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脊柱创伤手术室护理的配合与体会

    脊柱脊髓损伤具有伤势严重、伤情复杂、伤残率高的特点.交通和建筑工地意外事故是主要伤因.损伤后急诊救治,迅速脊髓减压和尽快稳定脊柱,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夏玲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剑-脐联体双胎婴儿分离术后1例监护体会

    双胎联体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生率为1:5000,因60%左右为死胎,实际发生率为1:200000[1].其中剑突-脐联体约占33%,女性多于男性.比率3:1[2].自国内医院首例联体儿实施分离手术报道以来,仅有7例双体成活的报道.

    作者:涂湘凤;黄雪英;吴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芬太尼腰麻对剖腹产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 探讨腰麻使用芬太尼对急诊剖腹产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分级Ⅰ~Ⅱ级的6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选择L3-4间隙穿刺,一组(B)腰麻使用0.75%布比卡因15mg(2m1)+10%葡萄糖(1m1),另一组使用(BF)0.75%布比卡因7.5mg+10%葡萄糖+芬太尼20μg 3ml(各1m1).术中观察并记录病人SBP、DBP、MBP、HR,及麻醉效果,记录麻黄素的使用例数.结果 在 T2时刻,F组孕妇的SBP、DBP、MAP和B组相比变化较小(P<0.05),而HR、麻醉效果和B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在蛛网膜下腔使用20pLg芬太尼对孕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孕妇循环相对稳定,能提高急诊剖腹产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徐峰;张宙新;陈毅斯;张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各种原因导致的创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其发病率已跃居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伴有失血性休克的多发伤患者,往往由于伤情重,变化快,虽经积极救治,死亡率和病残率仍然高.我科于2002年11月~2006年3月,抢救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伤员6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云云;周国花;王怡红;赵秀芬;胡洁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夜班对护士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许多职业需要轮班工作.如护士.轮班对血压的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得到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于临床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24h动态血压监测具有无创性、便携、安全、轻巧、使用简便和测压准确,提供的信息量大.

    作者:易祥武;幸志强;丁春平;刘芳;王芳;许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精神科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探讨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已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多年.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且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安全上的问题,潜藏着一定的护理风险.

    作者:周晓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围手术期的阶段性健康教育

    颈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是指起源于颈椎神经鞘膜或神经纤维组织的肿瘤,易导致颈髓、神经根、血管的压迫或破坏,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为使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我院对2000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27例颈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价,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月英;徐晓静;滕红林;肖建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胃肠减压是食管癌术后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体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的张力.预防吻合瘘的发生;但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因严格禁食、禁饮、胃管放置时间长(一般为5~7d),常出现各种不舒适症状,为了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我院对102例食管癌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期患者出现不舒适症状进行分析,制定并评价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舒适水平,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在严重肝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合并有肝静脉和/或肝后下腔静脉损伤的V级以上严重肝损伤患者施行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结果 本组11例患者,成功救治8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达72.73%.结论 全肝血流阻断技术能大限度地减少严重肝损伤的出血量,使创伤部位得以充分暴露,迅速修复,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罗满生;林志铭;严太平;雍铁山;陈春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骨科常见护理纠纷及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疗护理服务的高技术、高风险性决定了纠纷是难以避免的.骨科作为医疗安全高风险科室之一,同时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

    作者:甘树萍;刘英;陈月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早期综合干预对危重新生儿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早期综合干预对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5月~2007年5月NICU 50例危重新生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并随机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病例连续3d抽取胃液进行潜血检验.结果 实施早期综合干预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重视危重新生儿机体内环境变化.及早采取综合干预防范措施,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

    作者:汤卫红;江雪娟;管敏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的护理预防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带病存活期延长;现代麻醉和外科技术的发展,满足了部分老年病人通过手术达到治疗目的.然而.老年人全身各脏器机能减退耐受力差,多数人又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所以术中风险大大增加.

    作者:金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单药泰素帝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和评价单药泰素帝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4年2月我科收治的51例年龄在65~81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应用单药泰素帝周方案化疗,剂量35mg(m2/周),连用3周,休息1周重复.治疗有效者多接受 16 周治疗或至疾病进展.结果 51 例患者共接受 441 周的泰素帝化疗,近期有效17例,有效率33.3%;稳定20例,占39.2%.1 年生存率35.3%,2年生存率9.8%.Ⅲ/Ⅳ度白细胞下降10%,Ⅲ度贫血2%,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也较轻微,可以耐受.结论 单药泰素帝周方案治疗晚期老年人 NSCLC耐受性良好,可使老年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安全有效.

    作者:陈俊;郭建新;陶庆松;黄佳;王锡恩;黄敏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