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丰荚;王甜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已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多年.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且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安全上的问题,潜藏着一定的护理风险.
作者:周晓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易出汗,常规胶布同定胃管方法,易松脱而导致胃管脱出.我们于2005年5月~2007年2月对50例患者采用改良胃管固定方法,以防止胃管滑脱,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进;谢建红;彭艳华;宋梅兰;王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SA I一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行(PCEA)(A组),另选10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镇痛药物的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B组).A组:0.15%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βg/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吴盛教;程文莉;郭锋;金运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脊柱脊髓损伤具有伤势严重、伤情复杂、伤残率高的特点.交通和建筑工地意外事故是主要伤因.损伤后急诊救治,迅速脊髓减压和尽快稳定脊柱,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夏玲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主动脉瓣叶去细胞后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经胰酶-EDTA、表面活性剂和核酸酶处理,去除人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测定瓣叶去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人主动脉瓣去细胞后,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脱细胞后血管壁无细胞残留,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留完整,形态学无明显变化;生物学性能也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去细胞效果良好,初步制造了同种主动脉血管壁脱细胞基质材料,为构建同种带瓣管道提供了较合适的材料.
作者:李红卫;周晴;于海明;沈振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气管切开病人病情好转后呼吸平稳,呼吸道分泌物量减少,并能自行咳出痰液者均需进行气管切开试堵管.试堵管约3~5d病人无异常情况即可行气管拔管.
作者:余宜珍;汪美玲;彭华萍;吴爱萍;刘志梅;陈玉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所致心包增厚、粘连、钙化,使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受限,心功能逐渐减退,造成全身循环障碍的疾病[1].手术剥离缩窄的心包,解除机械性压迫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2].
作者:袁艳珍;胡欣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GE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行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大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结果 正常9例.异常21例.共观察颈动脉60支,椎动脉60支,其中正常血管71支,狭窄血管41支,变异血管8支.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变异、狭窄能迅速、准确诊断.结论 16层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对临床怀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袁建军;沈剑敏;夏贤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期间乳汁淤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后行人工挤奶;对照组按传统的局部热敷,按摩后行人工挤奶.结果 观察组显效70%,总有效率96.67%,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时间短,效果好.
作者:诸丰荚;王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难度较大的关节重建术,主要适应证是解除因严重关节炎而引起的疼痛[1].我院已成功开展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包括双膝关节置换术18例.现将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曼丽;李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的科学性与临床实用性.方法 对2005年我科采用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憩室3例,炎症7例,正常7例,阳性率61.1%;l例检查失败.结论 此方法明显缩短检查时间至约半小时,更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素明;祝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由于手术方法的日趋成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患者都可达到临床治愈.
作者:叶春华;黄北南;刘辉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在介入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介入断流术治疗,术前术后进行对症护理.结果 18例手术均获成功,17例术后出血停止(94.4%),9例腹水病人术后腹水消退(90%).结论 合理的护理及严密监测异常并及时处理,是保证病人痊愈的关键.
作者:刘永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带病存活期延长;现代麻醉和外科技术的发展,满足了部分老年病人通过手术达到治疗目的.然而.老年人全身各脏器机能减退耐受力差,多数人又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所以术中风险大大增加.
作者:金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肘关节切开松解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肘关节切开松解术患者的肘关节活动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行不同的切口松解术.结果 术后患者参照Mav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准进行评分,术前平均63分,术后平均82分.原因有:骨赘及异位骨化、关节内索条形成、骨性结构复位不良,大部分病例均有关节囊挛缩.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提高大于500者,手术距外伤时间平均9.4个月.旋转活动度1470.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提高的小于150者,手术距外伤时间较长,平均16.9个月,旋转活动较差,平均50°.结论 外伤后肘关节僵硬的原因主要有骨性结构复位不良,异位骨化形成,关节内瘢痕索条形成,关节囊挛缩粘连等,术前前臂旋转活动度及手术距外伤时间与松解手术效果有关.
作者:陈小飞;周建元;赵隆队;付余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早期综合干预对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5月~2007年5月NICU 50例危重新生儿实施早期综合干预并随机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病例连续3d抽取胃液进行潜血检验.结果 实施早期综合干预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 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重视危重新生儿机体内环境变化.及早采取综合干预防范措施,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
作者:汤卫红;江雪娟;管敏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玻璃体切割术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精细且复杂的高水准眼显微手术,是眼科治疗史上的一大革命,使过去许多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眼病患者得以治疗.此项手术具有手术难度大,眼内操作时间长,组织损伤重等特点.
作者:杨爱红;盛娟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九江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种类和阳性率.方法 选用德国阿罗格过敏原17种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分别对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过敏原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皮肤过敏原检查阳性,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77例对吸人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6.3%(77/80).其中有67例患者又对食人性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3.8%(67/80).2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过敏原以吸人性为主,常对4种,10种吸人性过敏原同时过敏.结论 皮肤过敏原检查(皮肤点刺试验)可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寻找病因,减少过敏原检查的种类,九江地区过敏原检查时可以选择常见过敏原(吸人性过敏原如粉尘螨、屋尘螨、多主枝孢、特异青霉、梧桐花粉、早春花粉过敏原,食人性过敏原花生、大螯虾等).
作者:唐从发;童建林;刘小华;邹小新;饶常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癌痛是指伴随癌症出现的一系列疼痛不适的躯体症状和焦虑不快的心理感受.为了提高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2006年10月~2007年6月对我院60例肿瘤患者的止痛治疗知识认知程度进行调查,0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玉爱;陈丽莉;赖秀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疗护理服务的高技术、高风险性决定了纠纷是难以避免的.骨科作为医疗安全高风险科室之一,同时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
作者:甘树萍;刘英;陈月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