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

袁建军;沈剑敏;夏贤武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颈部血管, 血管造影术
摘要: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GE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行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大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结果 正常9例.异常21例.共观察颈动脉60支,椎动脉60支,其中正常血管71支,狭窄血管41支,变异血管8支.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变异、狭窄能迅速、准确诊断.结论 16层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对临床怀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期间乳汁淤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后行人工挤奶;对照组按传统的局部热敷,按摩后行人工挤奶.结果 观察组显效70%,总有效率96.67%,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时间短,效果好.

    作者:诸丰荚;王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胃肠减压是食管癌术后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体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的张力.预防吻合瘘的发生;但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因严格禁食、禁饮、胃管放置时间长(一般为5~7d),常出现各种不舒适症状,为了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我院对102例食管癌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期患者出现不舒适症状进行分析,制定并评价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舒适水平,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癌痛患者对止痛治疗知识认知程度的调查

    癌痛是指伴随癌症出现的一系列疼痛不适的躯体症状和焦虑不快的心理感受.为了提高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2006年10月~2007年6月对我院60例肿瘤患者的止痛治疗知识认知程度进行调查,0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玉爱;陈丽莉;赖秀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保守性手术在临床的应用.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月对我院23例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患者行蒂扭转复位后卵巢肿瘤剥除术.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术后发生肺栓塞和切口感染.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B超检测患侧卵巢血运正常且恢复排卵等.结论 卵巢肿瘤蒂扭转急诊剖腹手术或腹腔镜下手术时,保留患侧卵巢是可行和安全的.

    作者:彭淑霞;喻晓萍;欧阳巧灵;邓巧玲;刘金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夜班对护士24h动态血压的影响

    许多职业需要轮班工作.如护士.轮班对血压的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得到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于临床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24h动态血压监测具有无创性、便携、安全、轻巧、使用简便和测压准确,提供的信息量大.

    作者:易祥武;幸志强;丁春平;刘芳;王芳;许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糖尿病足关系研究和护理

    DF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DF的病变基础是糖尿病病人的两大慢性并发症,即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特别是血液的高粘稠、高凝状态以及下肢循环的特点等原因,使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诱发DF发生.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流变学改变对DF的影响,寻找DF的辅助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

    作者:封亚萍;张秋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的护理预防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带病存活期延长;现代麻醉和外科技术的发展,满足了部分老年病人通过手术达到治疗目的.然而.老年人全身各脏器机能减退耐受力差,多数人又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所以术中风险大大增加.

    作者:金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气管切开病人病情好转后呼吸平稳,呼吸道分泌物量减少,并能自行咳出痰液者均需进行气管切开试堵管.试堵管约3~5d病人无异常情况即可行气管拔管.

    作者:余宜珍;汪美玲;彭华萍;吴爱萍;刘志梅;陈玉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脂蛋白脂酶基因Pvu Ⅱ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基因第6内含子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发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辽宁大连地区144例高脂血症患者及173例血脂正常者脂蛋白脂酶基因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及其与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的关联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高脂血症组P+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加(0.79 vs 0.64,P<0.01);而p-等位基因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f0.21 vs 0.36,P<0.01).高脂血症组P+P+基因型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P+P-和P-P-(P<0.01);血浆总胆固醇水平、LDL也高于P+P-和P-P-(P<0.05),而HDL-C水平则降低.结论 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与高脂血症有一定关联.

    作者:崔晓栋;张晓芸;姜妙娜;宋林萱;葛光岩;贾玉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妇科腔镜手术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妇科腔镜手术中不安全因素,为采取防范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腹腔镜手术2132例,官腔镜手术177例,进行不安全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进行多方位的预防,不断地改进和规范腔镜手术的配合步骤及护理.结果 2309例腔镜手术均安全完成.有490例.术中出现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排除.结论 腔镜手术中通过采取妥当的安全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能减少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小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SA I一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行(PCEA)(A组),另选10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镇痛药物的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B组).A组:0.15%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βg/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吴盛教;程文莉;郭锋;金运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单药泰素帝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和评价单药泰素帝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0年10月~2004年2月我科收治的51例年龄在65~81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应用单药泰素帝周方案化疗,剂量35mg(m2/周),连用3周,休息1周重复.治疗有效者多接受 16 周治疗或至疾病进展.结果 51 例患者共接受 441 周的泰素帝化疗,近期有效17例,有效率33.3%;稳定20例,占39.2%.1 年生存率35.3%,2年生存率9.8%.Ⅲ/Ⅳ度白细胞下降10%,Ⅲ度贫血2%,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也较轻微,可以耐受.结论 单药泰素帝周方案治疗晚期老年人 NSCLC耐受性良好,可使老年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安全有效.

    作者:陈俊;郭建新;陶庆松;黄佳;王锡恩;黄敏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脱除人主动脉瓣膜细胞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人主动脉瓣叶去细胞后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经胰酶-EDTA、表面活性剂和核酸酶处理,去除人主动脉瓣叶的细胞成分,测定瓣叶去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人主动脉瓣去细胞后,经光镜和电镜观察,脱细胞后血管壁无细胞残留,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留完整,形态学无明显变化;生物学性能也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去细胞效果良好,初步制造了同种主动脉血管壁脱细胞基质材料,为构建同种带瓣管道提供了较合适的材料.

    作者:李红卫;周晴;于海明;沈振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

    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以下简称ERCP)是临床医学的一门新技术,已作为胆胰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解决了以往需要外科开腹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它能够使病人以小的痛苦.低的费用得到佳的治疗,显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余儒;李艳艳;赵秀芬;肖艳玲;张卫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改良固定胃管在临床应用

    由于胃管粗硬,加上患者面颊部易出汗,常规胶布同定胃管方法,易松脱而导致胃管脱出.我们于2005年5月~2007年2月对50例患者采用改良胃管固定方法,以防止胃管滑脱,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进;谢建红;彭艳华;宋梅兰;王水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GE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行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大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结果 正常9例.异常21例.共观察颈动脉60支,椎动脉60支,其中正常血管71支,狭窄血管41支,变异血管8支.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变异、狭窄能迅速、准确诊断.结论 16层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对临床怀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袁建军;沈剑敏;夏贤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HELIP综合征麻醉方法.方法 对13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合并HEUP综合征患者依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功能、全身状况分别采用硬膜外、局麻+静脉、全麻三种方法,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13 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1例麻醉并发症出现,新生儿5min后Ap异盯评分均良好.结论 硬膜外、局麻+静脉、全麻三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用于重度妊高征患者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

    作者:李燕萍;李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甘露醇含漱液防治放射性口腔反应的临床观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早中期鼻咽癌放疗的5年生存可达50~60%左右[1].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的损伤,常见的副反应就是口腔反应.口腔粘膜反应严重时影响进食,导致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晓琴;喻燕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5例的诊治体会

    乳腺纤维腺瘤常发生于20~25岁青年女性,瘤体直径超过 7cm者称巨大纤维腺瘤.其中发生在月经初潮前后 3 年内的通常被称为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在临床上相对较少见.我院于2003年10月~2007年6月间收治5例青春期巨大纤维腺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闺娥;欧阳忠;黄文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诊脊柱创伤手术室护理的配合与体会

    脊柱脊髓损伤具有伤势严重、伤情复杂、伤残率高的特点.交通和建筑工地意外事故是主要伤因.损伤后急诊救治,迅速脊髓减压和尽快稳定脊柱,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夏玲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