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钙结合蛋白S100A4基因的研究进展

郭昌平;刘通

关键词:S100蛋白质类, 钙结合蛋白质类, 肿瘤
摘要:S100蛋白家族是一类EF-手型钙结合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参与细胞周期活动、细胞分化、肿瘤生长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活动等过程.其分布具有细胞、组织特异性[1,2],其中多个S100成员在肿瘤中表达异常,并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S100A4就是其中一员,又称为p9Ka[3]、calvasculin[4]、CAPL[5]等.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脏的处理

    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已证实脾脏除具有造血、储血、破血、内分泌等功能外,还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1].对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脾脏是切还是保的争论就一直是脾脏外科的一个学术热点.直到现在,对脾是切还是保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令临床外科医生感到困惑.本文将就此问题的一些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东升;李学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保留肾单位的癌切除术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的肾癌手术效果.方法 18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患者,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49岁.肿瘤直径2.0~3.8cm,平均2.9cm.均为T1期.透明细胞癌15例,襄性肾癌3例.均为单侧,对侧肾功能正常.术后定期行腹部CT、超声及尿常规检查,复查肾功能.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平均随访35个月,除1例局部复发术后14个月行患肾根治性切除外,余17例肿瘤无复发,无瘤生存至今.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疗效肯定.适用于对侧肾功能正常肿瘤直径≤4.0cm的局限性肾癌,对于对侧肾脏有病变或孤立肾癌是必要的选择.

    作者:张龙泳;鸦杏鹏;周道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宁波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收治现状和思考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收治现状,探索管理办法,为流浪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2月~2007年3月的104例流浪精神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04例流浪精神病人51例男性,53例女性.全部由各辖区的派出所或120送来的.所有病人中精神分裂症74例(71.2%),合并躯体疾病的40例(38.5%).结论 由于种种原因,精神病人流浪街头.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市容市貌,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负担,在救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财政,公安和民政等多方面的协作和政府的支持,才能使得流浪精神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真正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恢复健康,创建和谐社会.

    作者:刘翠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老年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护理

    我院于2004年2月~2007年3月共收住8例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1例.女7例,年龄60~76岁.原手术方式:阑尾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术2例,胃癌切除术1例,小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切除术2例,其中2例分别已行1次或2次开腹切口疝修补术.欧洲疝学会根据腹壁切口疝大小分型为:纵径或横径>10cm为大型切口疝.本组8例患者,疝环直径均>10cm以上,均采取腹腔镜下二层假体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

    作者:徐亚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107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急诊室抢救中死亡15例,另92例收入病房,入院后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81.3%.结论 在院前急救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建立以急诊科为中心的救治体系,加强院前与院内急救的联系,对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早期及时而有效的救治,是目前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邢利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生素及其临床合理应用

    自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以来,历经70余年,新的抗菌药物层出不穷,抗生素已广泛大量应用于临床,在临床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与此同时,抗生素的滥用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问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抗生素的进一步了解,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易立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中泛素、cyclinE和p27的表达

    目的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观察乳腺癌中泛索、cyclinE及p27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外科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标本80例,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乳腺癌中泛素、cyclinE及p27的表达.结果 80例乳腺癌中泛素、cyclinE及p27的阳性率分别为30.0%、45%和41.3%.浸润性乳腺癌与非浸润性乳腺癌中的cyclinE和p27表达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的cyclinE和p27表达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浸润性乳腺癌与非浸润性乳腺癌中的Ubiquitin表达无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的Ubiquitin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泛素、cyclinE及p27的表达均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cyclinE高表达、p27低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进展程度密切相关.cyclinE高表达、p27低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调控机制中,p27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cyclinE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作者:杜峰;路名芝;刘勇;袁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对IGT转归的影响

    当今,由于生活方式的西化、高热量食物的大量摄入、多坐少动的生活及工作模式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糖耐量减低(IGT)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必经环节.随着肥胖发病率的升高、生活压力的影响,IGT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如果对IGT患者不进行干预,IGT以每年10%的速度进展为糖尿病[1],这将给患者和全社会带来沉重的身心和经济负担.研究表明,对IGT患者进行生活、药物干预均可降低其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部分患者还可以从IGT向正常糖耐量(NGT)逆转受益.现比较60例IGT患者接受糖尿病防治教育与59例未接受该教育的IGT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观察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转归的影响与意义.

    作者:阳玲;李雯霞;程捷;刘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arpentier法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7例

    目的 总结Carpentier方法 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4~2006年我院收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14~45岁,均应用Carpentier法进行矫治术,并同期矫正合并畸形.结果 术后无死亡病例,7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7例,随访时间8~30个月,无远期死亡,心功能I级4例,Ⅱ级3例.结论 应用Carpentier方法 矫治三尖瓣下移畸形.能够减低三尖瓣置换率,且方法 实用,远期效果满意.

    作者:吴永兵;彭金华;徐建军;李勇;喻东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对罗哌卡因硬膜外腔麻醉效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加入罗哌卡因对硬膜外腔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有效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I级子宫切除病人随机分为眯唑安定组(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眯唑安定组硬膜外腔注入0.75%罗哌卡因15ml加咪唑安定2mg(2ml),对照组注入0.75%罗哌卡因15ml加生理盐水2ml.观察并记录注药后感觉神经阻滞平面达T8的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改良Bromage)、感觉神经阻滞(针刺法)及镇痛时间、术者和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等.结果 (1)咪唑安定组硬膜外腔注药后感觉神经阻滞平面达T8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时间及有效镇痛时间显著延长(P<0.01);(2)咪唑安定组手术医生对手术过程中病人肌肉松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为6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2mg眯唑安定加入罗哌卡因可明显缩短其硬膜外阻滞的起效时间,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必铭;卢美萍;郑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中期妊娠16~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mg;口服米非司酮75mg,12~24h后再服米非司酮75mg.对照组:依沙吖啶用法用量同研究组,不加用米非司酮.结果 引产成功率研究组为100.0%,对照组为93.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自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获满意临床疗效.

    作者:袁绍梅;钟立新;刘园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在术前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

    术前进行留置导尿是妇产科腹部手术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这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些患者难免会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而拒绝操作或犹豫不决,因此,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2004年5月~2005年5月,我科对220例择期手术病人采用了心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观察临床表现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2%,对照组显效率78%,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严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去甲肾上腺素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的效果.方法 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去甲肾上腺素组,B组为对照组.记录入室后、硬膜外腔注药5min后、全麻诱导插管后、第二次硬膜外腔注药5min后、第三次硬膜外腔注药5min后、末次硬膜外注药5min后、拔管后、手术结束后的桡动脉平均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并记录术中尿量.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较B组稳定,且术中尿量A组大于B组.结论 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应用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陈益君;曹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帕罗西汀辅助治疗高血压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高血压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6年6月~2007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35例,并与30例无抑郁焦虑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对照(C组).其中A组予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B组予氨氯地平5mg加帕罗西汀20mg,每日1次;C组予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8周后观察各组血压的降低幅度.结果 无抑郁焦虑组患者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为76.7%,有抑郁焦虑症状组单独使用氨氯地平者降压有效率为57.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加用帕罗西汀后降压有效率为71.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无抑郁焦虑者疗效相同.结论 对高血压病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来说,帕罗西汀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治疗药物.

    作者:黄鹤飞;赵冰冰;俞海风;陈育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埃索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莫沙比利5mg口服,每日3次;B组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莫沙比利5mg口服,每日3次.疗程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烧心、反酸、胸痛等主要症状和内镜下改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同等剂量的奥美拉唑,是治疗老年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宋烈;陈伟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初始以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10min注射完毕,必要时重复1~2个初始量,继以1mg/min静脉维持6h.6h以后O.5mg/min.结果 44例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死亡,除3例注射部位发生不同程度静脉炎外,未见低血压,心功能恶化以及致严重心律失常等副作用.结论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顽同性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徐庚许;蔡剑玲;肖文杰;黄春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到目前为止,艾滋病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患者病发率和死亡率,有效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必须终生用药,依从性是治疗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调查表明,艾滋病患者存在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差,从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抗病毒治疗失败.本研究旨在评价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卡马西平中毒的观察和护理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使血液通过活性碳和树脂的灌流器,从血液中直接吸附药物或毒物的方法[1].我院2007年2月用此法成功救治了1例大剂量卡马西平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舒霞;赖登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肠癌术中温热灌洗化疗术后动脉置泵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胃肠道癌术后预防腹腔转移及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方法 对57例胃肠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腹腔温热灌洗化疗术后动脉置泵灌注化疗组30例(简称治疗组),术中蒸馏水灌洗术后静脉化疗组27例(简称对照组),并对其腹腔转移率、肝转移率.1年及3年生存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腹腔转移率21.0%,肝转移率12.8%,1年及3年生存率87.7%和78.0%;对照组腹腔转移率43.7%,肝转移率28.0%,1年及3年生存率75.8%和51.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中腹腔温热灌洗化疗及术后动脉置泵灌注化疗,对胃肠癌病人术后腹腔转移及肝转移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汪一彪;徐志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