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珍;杨建勇;肖菁;杨小毛
目的 探讨术后自控镇痛对患者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25例术后施行自控镇痛(实验组),另25例不施行自控镇痛(对照组).于术前12h(T1)及术后12h(T2)、24h(T3)、48h(T4)采集两组患者肘静脉血各5ml,置EDTA抗凝管,2000r/min离心20min后.分离出血清,-30℃冰箱保存.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系统中C3、C4含量.结果 与T1时相比较,对照组T2、T3、T4时和实验组T2、T3时补体C3、C4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T4时C3、C4含量升高(P<0.05).结论 术后PCEA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抑制补体的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减少补体的消耗,维持补体系统的相对稳定,对术后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建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脊髓损伤中常见的部位是颈髓.由于颈髓损伤受损平面高,在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基础上通常伴有外周型呼吸功能抑制,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1],因此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2]以维持机体的需要.
作者:方振红;宋君;俞继芳;蔡晓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心房颤动(筒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老年人中发病率相当高.过去十几年里对房颤的研究,为了尽量减少房颤引起的危害性,减轻其对社会、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主要针对房颤的复律、控制心室律、抗血栓预防等方面进行研究.然而对每位患者而青,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老年房颤患者中,抗血栓形成治疗尤其显得重要.
作者:吴钧芳;黄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锁骨中断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5例锁骨中断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Ti Ni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3~72岁,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结果 45均顺利进行了手术,42例获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治愈40例,好转2例,差0例.本组病例治愈率达95.2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周,较通常时间早2周.结论 Ti Ni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是一种适用于锁骨中断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材料,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不需2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作者:龙胜利;周广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CRF患者54例,并与同期收治的40岁以下青年CRF患者70例进行比较.结果 (1)老年性CRF患者原有基础疾病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化和不典型;(2)老年人CRF原发疾病主要以糖尿病及高血压常见:(3)老年人CRF患者并发疾病明显增多,高脂血症、胸腔积液较为常见,分别占57.4%和24.1%.其中,总胆固醇(TC)增高占51.8%,甘油三酯(TG)增高占38.9%,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占29.6%,均明显高于青年组fP<0.01).结论 老年患者应注意肾功能的检查,重视糖尿病、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的早期治疗.
作者:陈爱春;余筱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肾移植是当前终末期肾病佳的肾替代疗法,进行肾移植前详细评估病人的身体营状况非常重要.
作者:吴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永生化肝细胞系,观察其生长状态及检测其相关生物免疫学特性.方法 拟利用基因重组克隆方法构建含有sv40T、EGFP基因片段以及LoxP序列,插入Cre基因片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新载体pSV-GFP-Cre-LOX转染至来源于成人原代供肝细胞,建立新型肝细胞体系进行细胞培养;利用转化肝细胞能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特性观察该体系中转化肝细胞的生长状况,后通过系列生化免疫反应检验转化肝细胞的生化免疫学特性;通过Cre重组酶定点切割导入的SV40T基因使转化肝细胞回复到永生化前的状态,并检测其细胞学相关特性.结果 转染SV40T基因的肝细胞具备正常肝细胞生物学特性,且增殖较快,体外易培养.结论 新建永生化肝细胞系可以为进一步肝细胞移植提供理想细胞材料作出研究基础.
作者:李炜;余卫业;姚思敏;张振宇;李美中;傅佳鹏;黄华;王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保证破伤风病人用药安全和及时,本文对开发TAT皮试诊断试剂的可行性提出一些探讨.
作者:罗风先;张冬红;蒋秋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对照观察纳络酮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 120例AIS随机分为纳洛酮与银杏达莫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意识障碍转醒时间.结果 显效率治疗组为70.3%,对照组为3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意识障碍转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络酮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AIS安全、有效.
作者:杨三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人体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依照第一个双键距离甲基端碳原子数不同分为ω-3系、ω-6系、ω-7系和ω-9系: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PUFAs主要有两类:一类是ω-3PUFAs,属亚麻酸类,主要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另一类是ω-6PUFAs,属亚油酸类,主要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是植物油中主要的PUFAS.近年来,发现ω-3 PUFAs对许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徐建国;徐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消化系统疾病的不合理用药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现从临床药学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做到合理用药,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李继拴;刘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如何提高DR摄影的影像质量,并加以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DR摄影在临床应用上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在DR摄影中的成人的腰椎、跟骨轴位、颧弓轴位、膝关节、KUB平片各100例图像,进行影像质量的评价与分析.结果 在DR的摄影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影像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对影像的诊断产生影响.结论 正确掌握DR的原理,严格按照X线摄影技术的要求进行DR的摄影.才能获得优质的DR摄影片.
作者:丁惠扬;罗来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不同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及影响121腔健康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WHO 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全国第2次口腔流调方法,选择我市5岁、12岁、15岁、18岁年龄组的学生共2476例,检查患龋率、龋均、牙石检出区段数,并对12岁、18岁年龄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个年龄组患龋率分别为54%、38%、42%、45%:龋均分别为2.50、0.73、1.03、1.09;牙石检出区段数分别为1.65、2.29、2.55.结论 龋齿患病率女性>男性,低年龄组>高年龄组,表明低年龄组龋患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牙周病患病率男性>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何予敏;黄彦;王予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术后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置管后24h内93.75%(15/16)的病例临床症状及腹部体征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全组病例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及继发腹腔感染.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安全、简便、疗效确切.
作者:罗志强;邬林泉;邵江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人工胶体第三代羟乙基淀粉(万汶)预冲管路对休克犬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上机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杂种雄性犬16条,诱导犬内毒素休克模型.模型建立后行CRRT治疗,上机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port置换液预冲行CRRT上机,实验组用万汶预冲管路后行CRRT上机.监测上机前、上机时5min、10min、15min、30min的HR、mAP、PAP、CVP、PAWP、CO值并计算PVR、SVR值.结果 静脉注入LPS后,当mAP比基础值下降20%以上时认为模型成立.CRRT上机时,实验组各参数呈稳定趋势,与上机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mAP、CO、PAWP呈持续下降趋势,HR上升,上机5min、10min、15min时间点的各参数与上机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在上机5min、10min、15min的mAP、CO、PAWP、H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万汶预冲能减轻CRRT上机对休克犬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
作者:江榕;刘芬;曾振国;钱克俭;夏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球形肺炎的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0例球形肺炎资料.结果 病灶好发于肺野外带,边缘模糊,多为方形、三角锥形,与邻近胸膜呈广基底相连,无明显胸腔积液,病变所属段及亚段支气管壁均匀性增厚.结论 球形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一般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胡国祥;邓水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PPAR-γ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吡咯列酮作用于肝癌细胞株SMMC7721,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细胞凋亡率与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639,P=-0.361);肝癌细胞SMMC7721表达PPAR-γmRNA,随吡咯列酮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PPAR-γ的激动剂吡咯列酮可抑制肝痛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但是,细胞凋亡率与生长抑制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尚有诱导细胞凋亡以外的途径参与吡咯列酮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吡咯列酮可下调肝癌细胞内PPAR-γmRNA的转录,具体机制有待研究.
作者:丁斌;谢勇;周南进;孙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脑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脑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进行麻醉诱导,以0.0008%瑞芬太尼、0.14%丙泊酚连续静脉滴注维持麻醉.依据手术对血压的要求调控滴注速度.观察麻醉中病人SAP、DAP、HR、SPO2变化;记录麻醉手术中脑动脉瘤再破裂、术后动脉痉挛和脑梗死例数、控制性低血压后发生严重并发症例数.结果 麻醉效果好,血压易控制,术中无一例发生脑动脉瘤再破裂,脑保护作用好,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脑动脉瘤破裂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作者:雷恩骏;喻剑萍;赵为禄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利培酮组40例,年龄(28±6)岁,疗程(5.7±1.61年,氯氮平组40例,年龄(28±7)岁,疗程(5.1±1.6)年,利培酮组服利培酮剂量,初始1~2mg/d,2周内加至6~8m/d,氯氮平组服氯氮平剂量,初始50~100m/d,2周内加至300~400mg/d,8周为1个治疗疗程.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均为90%(P>0.05),2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治疗后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少.
作者:万志强;刘志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肝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进展迅猛,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根治手术切除的机会.针对个体病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是肝癌治疗的重要策略.
作者:李艳艳;赵秀芬;陈笑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