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曾玲飞

关键词:医院医疗纠纷, 原因分析, 对策
摘要:我院于2003~2006年共发生医疗争议42起,重大争议8起,发生打砸情况共13起;通过协商解决的41起.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气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24例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24例(简称尿管组),与传统胸导管闭式引流23例(简称胸管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尿管组气胸的总治愈率为91.6%,与胸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囊导尿管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痔疮术后早期清洁灌肠护理疗效观察

    痔疮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出血、排便不尽感,致使术后不仅造成患者恐惧、腹胀、便秘,大便滞留在肠腔内,而且影响伤口愈合.传统治疗大多采用开塞露肛门给药,但效果不佳.本科结合患者的情况,采用术后第一天排便前用生理盐水500~1000ml清洁灌肠减轻了痔疮患者术后排便疼痛、出血、排便恐惧等症状,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英娥;洪卫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城市农民工艾滋病的预防策略探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的流动、性乱行为增加以及很多城市增长的性病发病,已成为促进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4亿人左右,而其中农民工约为1.2亿人,占流动人口的85%;由于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文化水平较低,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对匮乏,自我防护意识差,且生理上正处于性活跃期,较易发生高危险的性行为.而且该人群一旦感染了艾滋病又极易将艾滋病由城市传入农村,导致艾滋病的流行.为了控制艾滋病的蔓延,预防农民工艾滋病感染和传播,是防止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罗威;符艳;肖红茂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120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对120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以三代头孢为主抗炎治疗.结论 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关键.

    作者:程娜;杨小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附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继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和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7年5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311例术后并发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5例的资料.结果 5例中4例一次性治愈,1例3d后再次行栓塞治疗后治愈.5例患者栓塞后出血立即得到控制.出血原因:1例肾动脉损伤,3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静脉瘘.术后无一例发生栓塞后综合症、异位栓塞现象及其他介入治疗并发症.5例术后1个月复查肾图、IVU和B超声,患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MPCNL术后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安全性高,疗效好.

    作者:袁源湖;刘佛林;邹晓峰;肖日海;伍耿青;王晓宁;吴玉婷;龙大治;刘敏;徐辉;杨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翼状胬肉单纯性切除术、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法及自体角膜缘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117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24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Ⅱ组56眼行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法,Ⅲ组37眼行自体角膜缘移植并术中使用MMC.术后随访6~3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24眼中8眼复发,复发率33.3%;Ⅱ组56眼中17眼复发,复发率30.3%;Ⅲ组37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5.4%.Ⅰ组与Ⅲ组比较(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MMC可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华;严蓓莉;徐向东;吴惠春;刘能新;龙瑞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脐血IgE水平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先天免疫因素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LSA)对410份脐血IgE(CB-IgE)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4组:CB-IgE<0.35ku/L为A组,0.35ku/L≤CB-IgE<0.9ku/L为B组,0.9ku/L≤1.3ku/L为C组,CB-IgE≥1.3ku/L为D组.然后对4组婴儿进行随访以观察他们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A组患过敏性疾病共18例(14.7%),B组患过敏性疾病共48例(26.6%),C组患过敏性疾病40例(54.7%),D组患过敏性疾病10例(76.0%).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8,P<0.01).结论 脐血IgE增高的新生儿其日后发生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增多.CB-IgE越高,以后越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特别是CB-IgE≥0.9IU/L者应视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儿及重点随访对象,需早期干预.

    作者:项曙光;夏桂英;刘建耀;吴银姿;叶宝青;韩红芬;韩丽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膀胱取石术(附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膀胱气压弹道碎石适应症、操作方法、疗效等.方法 回顾我院近两年来采取微创经皮膀胱碎石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小儿膀胱结石5例,男性成人17例;小儿结石直径均在2.6cm以上,成人结石直径为2~5cm,多发性结石18例.均一次取尽结石,住院3~8d,平均住院4.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膀胱碎石取石术适应于复杂性结石的患者,具有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单、安全之优点.

    作者:王小勇;吴石萍;赖炳旺;叶正辉;谢作志;廖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治探讨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4年7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合并颈髓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7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结合颈椎牵引及早期手术.结果 5例治疗效果良好,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另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治疗原则上应在颈部有效固定制动的前提下先控制颅高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作者:郑团圆;罗林;吴兆平;唐尤佳;杨枫;方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腹痛200例临床回顾与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急性腹痛200例患者的资料,并对其诊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急性腹痛的原因依次分别为: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结石、胆道疾病、急性阑尾炎、尿路感染、肠粘连、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宫外孕、细菌性痢疾、消化道穿孔、癔症、癫痫、肝脾破裂、心肌梗塞及其它病因不明疾病;内科急腹症占64%,外科急腹症占36%.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必要时行腹穿及肛诊等.结论 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的症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注意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科学利用辅助检查和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尽量避免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周建伟;李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妇科手术患者性心理干预

    为接触妇科手术患者心理障碍,笔者对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对象:20例患者年龄25~45岁,其中子宫全切除术11例,卵巢囊肿单侧附件切除术9例,大中专以上文化9例;初高中文化8例;小学文化3例;患者的家庭80%为3口之家,4~6人的家庭占20%;患者的丈夫文化程度基本与患者相同,夫妻感情较好的占70%,一般的占25%,较差的占5%.

    作者:张宝珍;胡兰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8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0年4月~2006年1月的28例膀胱内单发肿瘤患者采用TURBT治疗,由远到近依次施行瘤体及瘤蒂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周围1~2cm的正常黏膜,切除深度达肌层,手术后常规留置Foley双腔尿管.结果 手术时间为5~30min,术中出血少,术后留置尿管1~2d,不需膀胱冲洗.术后随访,肿瘤复发3例,其中原位复发1例,异位复发2例,异位复发中1例死亡.复发率10.7%.结论 TURBT治疗膀胱内单发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磊;李克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学诊断新方法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 对4例疑似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患者于其尿道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后行CT薄层扫描.结果 CT平扫可见双J管绕行了腔静脉后,证实诊断的正确性.结论 输尿管置入双J管后行CT薄层扫描可较为准确地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畸形.

    作者:王志军;徐兹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收集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25例,分析这些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125例病例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主要疼痛部位为脐周痛(68.8%)和右下腹痛(26.4%),疼痛可表现为隐痛和痉挛性疼痛,多为阵发性.其中46.4%伴发热,35.2%伴呕吐,12.0%伴咳嗽,2.4%伴腹泻.腹部B超检查125例病例均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增厚,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右下腹.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抗感染,辅以山莨菪碱或阿托品解痉,补液等综合治疗.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诊断依据: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前驱病史;腹痛症状为主、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B超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排除其它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后方可诊断.治疗以抗感染为主,辅以解痉、补液等支持疗法,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袁纯;严海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长期口服顺尔宁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孟鲁司特)治疗儿童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内科门诊就诊的3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儿给予口服顺尔宁6个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峰速仪检测呼出峰流速PEF(L/min)的测定值与预计值百分比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并完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并成功随访的30例,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治疗后PEF即呼出峰流速(L/min)的测定值与预计值百分比由54.77±10.67%增至75.79±11.47%,经t检验有差异(P<0.05),具有显著意义.临床控制率83.33%(25/30),显效率10%(3/30),总有效率93.33%.结论 (1)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是治疗儿童非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非激素抗炎剂,值得临床推荐;(2)峰速仪检测是没有肺功能监测的基层医院指导用药和管理哮喘的有效方法.

    作者:肖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于2003~2006年共发生医疗争议42起,重大争议8起,发生打砸情况共13起;通过协商解决的41起.

    作者:曾玲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镁在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镁离子(Mg2+)是体内第四多阳离子,细胞内第二多阳离子.Mg2+是神经末梢突触前释放乙酰胆碱(Ach)所必需的离子,可引起与钙通道阻滞剂相同的效应.现就镁在麻醉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程芳;刘功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32例胸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腺癌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胸腺癌的临床资料.早期病例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放疗;Ⅳ期的治疗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化疗有效率(CR+PR)63.6%;中位生存期23.4个月.总的3年生存率53.4%,5年生存率37.3%.结论 分期明显影响预后.胸腺癌化疗较敏感,配合化疗可以延长中位生存期.

    作者:张晶;黄诚;朱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肝素液对脑梗患者留置针封管浓度比较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可发生套管堵塞、液体外渗、静脉炎、套管脱出等并发症[1],而影响留置时间,为防止静脉留置导管堵塞,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费用,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3月对住院的70例脑梗输液患者采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封管,对静脉留置导管堵管情况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春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南昌市女中学生血液铁代谢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女中学生铁缺乏症患病情况,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原则,对南昌市3所中学300例13~16岁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光化学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Hb)和红细胞计数(RBC),通过检测结果及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女中学生铁缺乏状况及可能的原因.结果 缺铁性贫血(IDA)占4.7%,潜在性铁缺乏(SID)12.7%,血清铁蛋白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人数占32.7%.结论 南昌市女中学生缺铁性贫血比例不高,但SID是值得重视的隐匿人群,采取早期诊断,干预与综合防治可降低铁缺乏症的患病率,提高女中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陈桃荣;龚巧珠;龚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