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itapex糊剂应用于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伟民;黄彦;熊伟

关键词:Vitapex糊剂, 乳牙, 根管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在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69例268颗患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乳牙,观察组用一次法完成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法完成治疗.结果 两种方法经1年后疗效对比,均取得满意效果,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itapex糊剂应用于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疗效果好,可以缩短疗程,提高工作效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升学宴引发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5年8月29日上午8时许.九江市浔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本市两家医院电话报告称.从28日晚陆续收治了多名自诉当天中餐和晚餐在市内某酒店就餐后引发腹痛、腹泻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本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中毒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认本次食物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艾希氏菌混合感染所致.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黎哲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在早中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孕3个月~孕7个月之间要求终止妊娠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在早中期妊娠中安全有效,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药物副反应等优点.结论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配伍米非司酮在早中期妊娠中的应用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废弃传统之插管钳刮术及利凡诺羊膜腔引产术.

    作者:宋桂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进一步了解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和规律,找出食物中毒防治的相关措施.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这是一起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结论 依照WS/T8-1996<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这是一起由于食品贮存不当导致细菌繁殖污染所致的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

    作者:李洁;代奇波;黄香蓬;黄江平;胡昌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78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年3月~2006年10月.我对7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78例中发现盆腔病变71例占91.0%,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病因.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术后妊娠率为44.1%,2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国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广泛应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舒玉兰;康淑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度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1998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23例重度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行非手术治疗,1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腹壁减张,6例行剖腹减压.结果 本组23例中治愈16例,死亡7例.所有患者术前24h尿量减少985±306ml、膀胱内压升高32.4±4.8mmHg、中心静脉压升高15.4±1.6cmH2O、动脉收缩压下降85±8mmHg和PaO2下降76±5mmHg.手术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1).结论 对重度烧伤患者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可及时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及时给予腹壁减张和腹腔减压是治疗ACS的关键.

    作者:潘拥军;柏士平;张守忠;杨华;韩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深静脉置管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应用

    大面积烧伤患者.因伤后大量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容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多管道快速补液是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由于患者常规穿刺部位被烧伤.体表静脉大多破坏.在休克期穿刺困难或无法静脉穿刺.若不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将延误抢救、危及患者生命.2001~2005年我院在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应用深静脉置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桂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肺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大剂量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大剂量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转移瘤67例.共88个转移灶,肿瘤体积≤15cm<'3>的55个,>15cm<'3>的33个.每次处方剂量4~12Gy(中位10Gy),隔日1次,共4~10次(中位6次),处方总剂量30~75Gy(中位48Gy).结果 全组88个转移病灶,CR39.77%(35/88),PR45.45%(40/88),总有效率(CR+PR)为85.23%(75/88).肿瘤体积≤15cm<'3>的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体积>15cm<'3>的75.76%(P=0.03).全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7.61%(52/67)、49.25%(33/67)、29.85%(20/67).生存率与原发肿瘤有密切关系,不同原发肿瘤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3年生存率以妇科肿瘤(80%)和头颈肿瘤(61.54%)较好,以肺癌差(15.63%),P=0.01.结论 大剂量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肺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疗效与肿瘤体积相关,而生存率与原发肿瘤相关.

    作者:钟军;刘明之;董俊林;罗志强;罗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我院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06~2007年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原菌352株,其中革蓝阳性球菌142株,革蓝阴性杆菌210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55.6%和72.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阴性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且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湿著高于头孢噻肟,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蓝芬;左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奄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特点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儿童胆脂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5年,单纯乳突根治术10例,术后9例干耳;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14例,再发2例: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30例,术后28例干耳.35例同期耳甲腔成行术.结论 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较强侵袭性的特点.病变范围大.早期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彻底清楚病灶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存或提高听力.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是可行的.耳甲腔成行术可缩短干耳时间.

    作者:卢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尸体护理现状调查与护理对策

    为维护人的尊严,提高善终服务质量,我院成立了尸体护理质控小组,对我院死亡病人尸体护理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三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60例报道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合用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4-2006年收治住院的肺心病心衰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及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60例,加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 mg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希友;刘辉;魏尤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有室性早搏的冠心病患者53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分组,A组(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伴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多源性室早或频发室早)21例,B组(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偶发室早)32例,Hoher记录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标,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 A组TO值高B组(0.80%±3.94%VB-1.45%±4.37%;P<0.05),而TS值低于B组(11.03±11.01ms/RR问期vs19.78±19.00ms/RR间期,P<0.05).A组HRV各时域指标均明显小于B组.结论 冠心病患者伴有不良室性心律失常时,HRT现象变钝,说明HRT对预测有不良性室性心率失常的患者的危险性具有临床价值.HRV各时域指标降低,表明HRV下降与不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HRT可弥补HRV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作者:刘艳阳;陈军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FCM石蜡包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DNA含量样品的制备

    采用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以Hedley报道的方法为基础,进行单细胞悬液样品的制备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反复实验,每例组织块必须经切片、托蜡、水化、漂洗、消化、离心等过程,具体针对,严格操作.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上机测定成功,DNA组方图峰形锐利,CV值小.

    作者:何琳;汪庆余;唐维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频刺激右心耳引起家兔慢性心房颤动

    目的 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右心耳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电极但不起搏;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入双极电极并予以(800次/min)刺激右心耳30d,4h/d,术后定期监测起搏、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起搏前及房颤发生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均完成了实验,术后第7d,7只(70%),兔发生了房颤,2周时共有8只(80%)发生了房颤并能稳定维持(与对照组比较,P<0.01),30 d时仍示房颤,其余2只兔至30d时仍呈起搏心律;对照组则未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情况.AERP缩短,AERP频率适应不良,与基础状态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 长期高频率起搏刺激家兔右心耳是建立慢性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仁华;刘元庆;彭景添;肖成伟;欧阳长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在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50例人流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为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镇痛法,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对两组受术者疼痛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利多卡因宫腔+宫颈管内注射镇痛总有效率为88%,镇痛率高,效果显著.结论 利多卡宫腔+宫颈管内注射在人流术中有应用价值.

    作者:彭莲红;谭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沼进入蛛网膜下腔<'[1]>.临床分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病因主要为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破裂等.本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导致脑疝而死亡.

    作者:童秋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为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我院护理部将早期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护理中.并将此与此护理措施实施之前的纯常规护理比较,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金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长春西汀与葛根素联合用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与葛根素联合用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长春西汀20mg和葛根素400mg联合用药,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5d为1疗程:对照组单纯用葛根素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5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7.5%(P<0.01).结论 长春西汀与葛根素联合用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单用葛根素更为显著.

    作者:林建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需要终身控制的全身性疾病,它的治疗与护理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很多都需要患者自己去做,这就是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作者:俞瑞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