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R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范海波;叶慧峰;楼垂久;朱绥

关键词:周围型, 肺癌, 形结节, 胸膜凹陷征, 单发病灶, 组织密度, 诊断价值, 小结节, 不规则, 癌患者, 资料, 扫描, 梅花, 检测, 方法, 玻璃, 边缘
摘要:目的探讨HR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HRCT的资料.结果 12例均为单发病灶,类圆形结节3例,梅花形结节3例,不规则结节6例;12个结节均为软组织密度;12例中9例分叶较深,3例较小结节边缘呈浅分叶;3例见胸膜凹陷征,4例于病灶近胸膜端见线样影,1例于病灶近胸膜端呈磨玻璃样晕影.结论在检测早期小肺癌时,与普通CT扫描相比,HRCT具有明显优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食管胃吻合胸腔漏的诊治

    目的总结颈部食管胃吻合术造成胸腔漏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8例颈部食管胃吻合术造成胸腔漏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经过.结果 7例经支持、抗感染等治疗治愈,1例死亡.结论颈部食管胃吻合预后较胸胃瘘好.

    作者:王一明;李志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氯胺酮双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气道食道异物取出术

    目的观察氯胺酮双异丙酚复合用于气管食道异物取出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氯胺酮静脉1mg/kg或5mg/kg肌肉注射后,静脉双异丙酚诱导量1mg/(kg·min),2min改用0.5mg/(kg·min)维持量,手术结束停止注药.结果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安全,麻醉满意.结论氯胺酮一双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食道、气道异物取出术中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蒋民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超声乳化术后瞳孔变形的分型探讨(附91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乳化术后瞳孔变形原因并提出分类,以给治疗、预防提供帮助.方法从670例(716只眼)发生91例瞳孔变形随访观察,并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源性、变性性所致瞳孔变形多为速发,增殖性瞳孔变形多为迟发,P<0.05.结论速发与迟发瞳孔变形原因不同,预防、处理方法亦不同.

    作者:吴坤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HR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HRCT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HRCT的资料.结果 12例均为单发病灶,类圆形结节3例,梅花形结节3例,不规则结节6例;12个结节均为软组织密度;12例中9例分叶较深,3例较小结节边缘呈浅分叶;3例见胸膜凹陷征,4例于病灶近胸膜端见线样影,1例于病灶近胸膜端呈磨玻璃样晕影.结论在检测早期小肺癌时,与普通CT扫描相比,HRCT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范海波;叶慧峰;楼垂久;朱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CT扫描资料.结果 59例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腺瘤36例,CT诊断符合率88.9%;甲状腺癌23例,CT诊断符合率82.6%.除1例甲状腺隐匿性癌外,其余肿瘤均经CT检出,检出率达98%.结论多层螺旋CT在显示甲状腺内肿块以及对肿瘤定性诊断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

    作者:罗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红细胞深低温保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甘油滴速、全血保存期限、振荡频率对红细胞深低温保存后的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甘油/慢冻保存法.结果影响红细胞回收率的3个因素的佳范围是;甘油滴速3~6ml/min,全血保存期限<4d,振荡频率≥160rpm.结论以上3个影响因素按佳范围进行操作,可获得较高的红细胞回收率,质控指标均符合美国AABB标准.

    作者:肖莉;李国良;孙瑜;唐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Atlas钛缆系统在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tlas钛缆内固定治疗可复型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8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Brook法固定,先在C1后弓和C2椎板行骨膜剥离;线缆中间对折,依次从下穿过C2椎板和C1后弓深面,于连结钢丝处剪断;然后用高速磨钻将C1后弓及C2椎板去皮质,取髂骨块移植;后分别将2根线缆拉紧,用收紧器进一步收紧固定.手术后头颅石膏外固定3~4个月.结果 7例脱位完全复位,1例大部分复位.结论 Atlas钛缆内固定治疗可复型寰枢椎脱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徐建军;张立岩;王济纬;陈日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CK-MB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时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有机磷中毒患者65例,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后次日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4ml,采用日立7071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测定CK-MB.并与25例健康者对照.结果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CK-MB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随着中毒程度加剧增高更显著(P<0.01);同时,中毒越深心肌损伤也越深.结论血清CK-MB的测定对评估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佐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9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治疗,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60mg/d,疗程12~1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分级,UCG检查(左室舒张未内径,FS、EF值),60min步行距离.结果临床总有效29例(0.60%),UCG检查:左室舒张未内径减小,EF、EF值增加(P<0.01=,6min步行距离提高平均70m左右.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可作为治疗该病的辅助药物.

    作者:刘雪保;周达新;葛均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淡老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护

    老年人的某些生理改变可引起药物动力学的改变和药效学的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较高.有学者调查了1600人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发现60岁以下的发生率为6.3%(52/887),而60岁以上的人为15.85%(113/713)[1].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应根据个体的生理状况及心、肝、肾功能等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并进行严密观察,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低限度.

    作者:吴李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并发心理异常1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因慢性肾衰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方法采用自评量表(SCL-90)检测93例接受HD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各因子分值.结果 15例患者各项心理因子分值明显超过相应年龄国内常模,存在心理问题.结论对慢性肾衰接受HD治疗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心理调适,做好心理治疗.

    作者:汤俊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切口改良法胆囊切除36例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操作可靠、实用的在小切口下行胆囊切除的方法.方法分析36例采用小切口改良法胆囊切除,即胆减压和经腹壁切口外肠线牵引胆囊管完成胆囊切除.结果 36例无一中转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切口改良法胆囊切除,具有安全、操作可靠、实用的效果.

    作者:高富元;彭以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13例误诊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发颅内出血的诊断率,减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的病死率.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8月确诊的晚发性维生素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确诊的23例中共有13例被误诊,误诊率达57%.结论对疑似患儿应提倡有效、无创的早期头颅CT检查.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文拉法新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文拉法新和氯丙咪嗪对照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文拉法新组治疗有效率为90.4%,显效率为80.9%;氯丙咪嗪组分别为85%和70%;前者起效时间早于后者: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减分率均无显著差异,文拉法新组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文拉法新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轻.

    作者:禹海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药学监护与临床应用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1987年美国Hepler和Strand提出的,由于它含意的可塑性和实用性,很快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学者一致认可,其做法也得到国际药学大会的推荐,并在许多发达西方国家医院中开展起来.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较严重,大部分医院药品收入占全院收入的50%以上,临床用药受市场广告效应的影响,用药品种求新,用药等级求贵.

    作者:刘林芳;苑树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及联合胸腺肽;苦参素;和三药联用四组并以免疫核糖核酸作对照组,评估各组肝功能和HBV复制的近,远期疗效.结果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仅在3个月后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均无差异.而且远期疗效不稳定,部分病人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远抖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苦参素及三药联用治疗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ALT复常率、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12个月后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统计学处理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且远期疗效稳定,未出现反跳,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转阴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肯定了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联合应用优于单用.

    作者:姜宏伟;叶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来源精子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男性不育

    目的分析用3种不同来源精子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不育158个周期.方法女方进行常规超排卵,用射出精子,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睾丸精子抽吸术(TESE)获得的精子行ICSI治疗男性不育共158个周期.结果射出精子组110个治疗周期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为67.3%,95.2%,50.2%,20.5%和35.5%.附睾精子组38个治疗周期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为63.5%,95.7%,60.1%,20.2%和47.4%.睾丸精子组10个治疗周期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为68.8%,96.1%,35.1%,17.2%和30%.3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不论通过手淫取精,PESA或TESE,只要能获得活动精子,结合ICSI,各种因素的男性不育患者均有机会获得妊娠.

    作者:熊芳;黄筱金;唐海勋;柳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趋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的研究进展

    鼻息肉临床多见,一般成人发病率达1~4%,容易复发是该病的一个特征,目前的治疗有手术和药物等综合治疗,但是手术后的复发率达15~40%左右,有的病人需要多次手术.近年来随着内窥镜的使用和类固醇激素药物的运用,复发率虽然较前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未完全解决.因此阐明鼻息肉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降低鼻息肉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是当务之急.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距离完全阐明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鼻息肉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和多步骤的过程,趋化因子在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游德龙;黄志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8例报告

    目的探讨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操作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0年元月~2004年8月我院行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操作过程、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8例患者术中发生包膜穿孔3例,占3.4%;术后继发性出血2例,占2.27%;术后发生电切综合征2例,占2.27%;术后尿路感染4例,占4.54%;暂时性尿失禁1例,占1.13%.并对上述并发症提出了防治措施.结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对患者打击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系数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总结.

    作者:汪强;魏世杰;刘斌;谌辉鹏;万本笃;涂传仕;罗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伤寒32例报告

    目的总结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伤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耐药性伤寒32例,所有患者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每日0.4g,分两次静滴,疗程均为14d.结果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左氧氟沙星可作为治疗耐药性伤寒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王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