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对吸烟者气道反应性影响的观察

陈宏才

关键词:吸烟, 咳嗽, 异氟醚, 七氟醚
摘要:目的探讨在异丙酚诱导以后用七氟醚和异氟醚进行诱导后吸烟者的气道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40例ASA为Ⅰ~Ⅱ级17~75岁的每天吸烟支数不少于3支拟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病人,用异丙酚2~3mg/kg的静脉注射诱导后随机分配为两组:异氟醚组采用异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在麻醉维持过程中的气道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吸烟者采用七氟醚进行诱导的副反应发生率10%,而异氟醚进行麻醉维持的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P<0.05).结论全麻病人在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后,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较异氟醚维持麻醉具有更低的气道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QT离散度在高血压伴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高血压伴脑出血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测量30例高血压伴脑出血者(组Ⅰ)、34例单纯高血压者(组Ⅱ)及35例健康对照组(组Ⅲ)的QTd及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并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组Ⅰ QTd和QTcd较组Ⅱ、组Ⅲ延长(P<0.01),组Ⅱ与组Ⅲ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Ⅰ中QTd和QTcd在死亡者中较存活者延长(P<0.05),出血部位靠近中轴者QT离散度较长(P<0.05).结论高血压伴脑出血者QT离散度延长,并可能与预后有关,且可能受出血部位的影响.

    作者:蔡小婕;陈玉峰;冯海明;江隆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部开放性损伤大出血诊治分析(附心脏损伤6例)

    我院自1986年~2004年,共收治胸部开放性损伤手术病例35例,其中心脏刀刺伤6例,肺及肋间动脉损伤29例.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光云;庞其清;阮圣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欧维婷阴道软膏综合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综合性药物在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有≥2次尿道感染史106例,应用敏感抗生素加经阴道给雌三醇软膏综合治疗(0.5mg/d,5~7d,继后2次/周,共3月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副反应、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尿道感染复发率,并与其以往单用抗生素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用抗生素时间分别为(7±2.6)d和(25+8.3)d,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3.8)d和(13+5.9)d,治疗后半年复发率分别为0和88%,以综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且综合治疗用药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但阴道表层细胞百分比明显变化(雌激素轻度影响>69%).结论欧维婷阴道软膏配伍抗生素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反复性尿道感染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车萍;刘江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肾移植的效果.方法94例同种肾移植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组).E组行硬膜外T12-L1、L2-L3两点穿刺;E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经硬膜外插入腰麻穿刺针,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5~2.0ml,拔出腰麻针后硬膜外腔置管.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1.73%碳酸利多卡因.术中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及桡动脉穿刺置管,用HP 3046 A监护仪监测ECG、ABP、CVP、SPO2.术毕应用PCIA泵术后镇痛.结果(1)血流动力学改变:C组腰麻后短时ABP下降,两组病人麻醉前与移植肾血流开放后SBP改变不明显,DBP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移植肾的血流灌注.(2)局麻药用量:E组明显大与C组,P<0.01.结论CSEA效果确切,肌松好,可减少麻醉药用量,但应注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PCIA泵的使用,有利于移植肾的良好灌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王凤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60例小儿厌食症治疗分析

    厌食又称食欲不振,多为后天喂养不当或某些疾病引起.本院于近年诊治60例因后天喂养所致的厌食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斌;王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碘酊与安舒妥预防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褥疮的综合措施.方法将80例晚期肿瘤病人随机分A、B两组.两组均采用预防褥疮的基本措施:(1)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无碎屑及排泄物的刺激.

    作者:章建红;皮柳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锰酸钾致口腔及咽部急性腐蚀伤1例报道

    口腔及咽部高锰酸钾急性腐蚀伤少见,近来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颈糜烂、宫颈肥大的药物治疗

    目的寻找有效治疗宫颈糜烂、宫颈肥大的方法.方法外用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1日或隔日1次,5次1疗程.口服抗宫炎片治疗宫颈肥大,6片,3次/d,3个月1疗程.结果Ⅰ度糜烂:单纯性糜烂治愈率85.6%(131/153),好转率14.4%(22/153).颗粒型糜烂治愈率87.5%(21/24),好转率12.5%(3/24).乳突型糜烂治愈率82.4%(14/17),好转率17.6%(3/17).Ⅱ度糜烂:单纯性糜烂治愈率80.5%(33/41),好转率19.5%(8/41).颗粒型糜烂治愈率80%(20/25),好转率20%(5/25).乳突性糜烂治愈率75%(15/20),好转率20%(5/25).Ⅲ度糜烂:单纯性糜烂治愈率83.3%(10/12),好转率16.7%(2/12).颗粒型糜烂治愈率81.5%(22/27),好转率18.5%(5/27).乳突型糜烂治愈率74.1%(20/27),好转率25.9%(7/27).宫颈肥大:宫颈直径4cm,1疗程后好转率65.6%(183/279),2疗程后好转率100%(279/279).宫颈直径≥4.5cm,1疗程后好转率55.7%(49/88),2疗程后好转率71.6%(63/88).结论局部用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抗宫炎片口服能有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宫颈肥大.

    作者:林茶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38例腹部外科危重病的诊治分析及预后探讨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腹部外科危重病抢救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9年10月~2002年10月,收住在ICU的38例腹部外科危重病人的治疗资料.结果38例腹部外科危重病治愈20例(52.6%),好转8例(21%),死亡8例(21%),未愈自动出院2例(5.2%).结论腹部外科危重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休克患者易发展为SIRS,甚至MODS及MOF.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应根法;费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烧伤患者的护理

    烧伤为老年人创伤性致死的第三位原因,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和体力障碍等因素有关[1].老年烧伤一直是烧伤治疗中的难点之一,在治疗上有其特殊性.而患老年痴呆症的烧伤患者则不仅治疗有特殊性,在护理方面也应有相应的措施,现将这方面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对吸烟者气道反应性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在异丙酚诱导以后用七氟醚和异氟醚进行诱导后吸烟者的气道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40例ASA为Ⅰ~Ⅱ级17~75岁的每天吸烟支数不少于3支拟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病人,用异丙酚2~3mg/kg的静脉注射诱导后随机分配为两组:异氟醚组采用异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在麻醉维持过程中的气道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吸烟者采用七氟醚进行诱导的副反应发生率10%,而异氟醚进行麻醉维持的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P<0.05).结论全麻病人在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后,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较异氟醚维持麻醉具有更低的气道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宏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咽异感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4例,分别以金嗓利咽丸、酮替芬片和华素片、罗红霉素片对照治疗2~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咽异感症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7.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方法疗效好,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楼兴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毒蕈白毒伞中毒救治临床分析(附5例报道)

    目的总结毒蕈白毒伞中毒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家5例毒蕈白毒伞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早期诊断毒蕈白毒伞中毒,以免延误有效治疗.

    作者:彭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

    目的评价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包括下桡尺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采用3枚直经2mm的克氏针经皮穿刺固定,其中2枚克氏针穿过尺骨,利用克氏针将桡骨远端上、下骨折端和尺骨有距离的连接固定,使自身尺骨起到了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支撑支架固定作用.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病例均获临床愈合,Aro评价优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无1例骨折再移位.结论改良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避孕药折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满意,费用少.

    作者:蔡有根;冯皓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灌肠在慢性肾衰竭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将78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常规治疗方案加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结果中药灌肠可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灌肠在减慢肾功能衰竭进展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彭涛;胡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P63和TTF-1在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P63、TTF-1对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肺小细胞癌与肺低分化鳞癌手术标本P63、TTF-1蛋白表达及部分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NSE蛋白表达,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小细胞癌21例P63、TTF-1阳性表达分别为9.5%(2/21)、90.5%(19/21);Syn、CgA、NSE均为阳性表达.肺低分化鳞癌11例P63、TTF-1阳性表达分别为81.8(9/11)、18.2%(2/11);Syn、CgA、NSE部分表达.P63、TTF-1在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的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63与TTF-1联合检测,对肺小细胞癌与低分化鳞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翼军;王春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38例分析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和米非司酮(RU486)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8例采用米非司酮200mg一次顿服,MTX50mg/m2单次肌注;单用MTX的32例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92.11%,对照组治愈率为71.8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为(16±8.98)d,平均住院日为(12.92±4.24)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周芹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伤性脑梗塞

    外伤性脑梗塞是指颅脑损伤引起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损害而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较少见,文献报告发病率约为0.05%.由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外伤性脑梗塞提供了更好的诊断手段,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率已有明显的增加[1],新文献报告已达1.6%左右[2].严重的颅脑损伤易导致大面积的脑梗塞,即使很轻微的外伤亦可引发血管的损伤,而出现某些脑缺血症状.如果外伤性脑梗塞未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会导致外伤性病情的恶化,使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甚至死亡.

    作者:郝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卒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合临床表现,对100名卒中住院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心理状态分析,进行有目的的心理护理后再次对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100名卒中患者中82%在发病初期有抑郁-焦虑障碍,经过心理护理后1个月,有抑郁-焦虑障碍的患者降至37%.结论卒中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焦虑障碍,正确的心理护理对其心理障碍的减轻和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英;王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切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取2001年全年对32例子宫病变患者(如子宫肌瘤、功血、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腺肌病),子宫无粘连或粘连轻、活动好,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32例阴式手术均成功,出血少,平均手术时间1h32min同比组腹式子宫切除1h28min(同例数比随机抽样)P<0.05,无特殊差异,术后出院时间4~7d,随访1~3年康复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经阴道切除子宫是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与子宫大小、活动度及术者的经验和技术有关.

    作者:朱晶英;颜友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