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体会

韩定;张思宇

关键词:直肠癌, 双吻合器, 吻合口瘘
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术预防吻合口瘘的经验.方法于2002~2004年间采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70例,其中腹膜返折以下癌30例.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5%(4/70),其中1根自制双套引流管组为6.7%(2/30),盆腔骶前分置引流管组为5%(2/40).结论双吻合器吻合法安全可靠.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因肽双料喉风散合用鼻咽癌放疗后皮肤湿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湿反应护理方法,确保患者按计划顺利完成放疗并取得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皮肤湿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研究,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局部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干燥后,再用金因肽均匀喷湿创面,每日一次,约4000IU/10×10cm2,2-3h后,再用双料喉风散喷散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干燥暴露疗法、烧伤膏等.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提高,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结论金因肽双料喉风散合用护理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皮肤湿反应有明显效果,对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淑芳;洪金花;邓淑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应用Medpor材料耳后扩张皮瓣耳廓再造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Medpor耳支架植入,分期行全耳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体会.方法采用耳后扩张皮瓣,Medpor耳支架植入,对8例小耳畸形患者实施了全耳再造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且形态逼真.结论本组手术分两期进行,降低了皮瓣的张力,有效地保证了再造耳廓的血运,且再造耳廓的形态逼真,不易变形,患者损伤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宗艳霞;王金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乳腺小管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文献复习

    目的观察乳腺小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组织形态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10例小管癌进行常规HE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结果乳腺小管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为小管结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上皮细胞分化较好,轻度异型,部分小管呈锐角状;小管之间为富含细胞的组织间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小管结构缺乏肌上皮细胞;在病理诊断时须与硬化性腺病、分化好的浸润性导管癌、微腺型腺病等进行鉴别.结论乳腺小管癌是一种具有衬覆单层上皮细胞的高分化小管结构的特殊型乳腺癌,其预后良好.

    作者:瞿伟;刘勇;涂剑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81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国产异常通道封堵器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2年1月~2005年4月具有81例先心病介入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32例,室间隔缺损(膜部)25例,房间隔缺损24例.结果81例先心病介入治疗手术操作时间30~90min,X线曝光时间3~60min,皆采用国产异常通道封堵器,PDA直径3~10mm,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并发症;ASD直径14~39mm,其中有6例缺损直径≥36mm,除1例出现封堵器脱离外,其他皆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5.8%;VSD皆为膜部缺损,直径3~10mm,手术成功率100%,2例出现一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无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国产的异常通道封堵器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价格低廉,更能被广大患者接受.

    作者:阮冬云;王晓华;洪浪;王和平;盛国太;王洪;余茂生;赖衍莉;葛郁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并与芬太尼加丙泊酚无痛肠镜检查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 Ⅰ~Ⅱ级需行肠镜检查者50例,随机分2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R组,瑞芬太尼1.0μg/kg,60s内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静脉推注后,术中以瑞芬太尼0.0Sμg/kg·min,加丙泊酚100mg/kg·h,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F组,予芬太尼0.05μg,丙泊酚2mg/kg静脉推注后,术中以丙泊酚4mg/kg·h持续输注,必要时追加丙泊酚30mg.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非常满意,其中F组2例出现肢体扭动征象,追加丙泊酚后缓解;R组出现1例肌僵和呼吸抑制,经面罩加压给氧后缓解.术中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术毕清醒时间F组较R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陶晓三;邓捩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国产吻合器在29例全残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全残胃切除术中的安全应用.方法对29例全残胃切除术中国产吻合器的应用方法及体会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无吻合口瘘、出血发生,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国产吻合器在全残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徐贤绸;杨伟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伤寒病人健康教育护理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近年来沿海地区由于水质污染,饮食不当等,伤寒呈上升趋势.为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2005年4月对236例伤寒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秀娟;毛月满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筛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同时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早期筛查的意义.方法对112例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同时检测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Ⅰ,并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8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7.5%,29例肌钙蛋白Ⅰ阳性,敏感性为90.6%.8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1.3%,3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特异性为96.2%.在14例STEMI中13例心肌酶谱升高,13例肌钙蛋白阳性.在18例NSTEMZ中15例心肌酶谱升高,16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结论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测定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有效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陈运和;汪一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超声对胎儿唇裂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唇裂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唇裂畸形胎儿产前及其出生后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唇裂畸形中,单侧唇裂7例,双侧者3例,中央型2例;超声共捡出11例,漏诊1例,其对唇裂畸形的检出率达91.7%.结论超声对中晚孕胎儿颜面部结构显示率极高,对胎儿唇裂畸形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将胎儿颜面部扫查作为中晚孕超声检查的常规项目.

    作者:夏永升;李必康;叶茹;许剑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微创技术用于治疗乳牙龋齿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Carisolv化学机械法微创技术对乳牙牙本质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诊断为乳牙牙本质龋的儿童,共126个患牙.随机分成两组,其中64个龋牙采用Carisolv技术去腐(治疗组),62个龋牙采用牙钻去腐(对照组),两组去腐后均采用玻璃离子体充填,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麻醉剂使用率、继发龋发病率及填充物松动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去龋技术可以消除儿童对牙科治疗的恐惧感,减少疼痛,临床效果良好,在儿童龋病治疗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伍明;徐平峰;蔡彦;涂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介入化疗加放疗在Ⅲb期宫颈癌治疗作用的探讨

    目的评价介入化疗加放疗综合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同时加常规放疗治疗54例Ⅲb期宫颈癌,对照组的同期单纯常规放疗54例Ⅲb期宫颈癌,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结果放疗未控率: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9.3%,单纯放疗组为29.6%,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年生存率: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74.4%,单纯放疗组为51.9%,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结果表示介入化疗加放疗能够提高Ⅲb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杨运胜;高国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2004年《江西医药》引文分析

    引文(Citation)通称为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引证文献通常也称为来源文献.引文量通常是指引用文献所拥有的被引文献的数量,它是研究文献被利用的程度和广度的参量.引文是科技论文外部物征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论文科学依据与历史背景,揭示了作者在前人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作者的论点提供论证线索.引文分析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手段,对科学期刊、论文、著作等各种分析对象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方法.

    作者:黄国华;邓若望;周南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210例乐清市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阐明乐清市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流行规律等,为今后有效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并在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乐清市四大医院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SPSS软件对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前瞻性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210例急性中毒病人女:男1.09:1;中毒发生高峰年龄段为20~39岁(56.11%),此年龄段女性略高于男性;以治疗药物(30%)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常见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占14.6%,再次是酒精中毒(19.92%),第三位是一氧化碳中毒(15.56%),食物中毒和农药中毒发生率相同各占12.7%,毒物明确(鉴定)率仅16.78%.结论预防急性中毒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20~39岁的中青年以及外务人员,并应注意管理好治疗药物,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检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作者:郑小平;高仲雷;陈胜勉;陈连辉;吴鑫虎;高旭海;郑友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20例频发室早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室早情况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频发室性早搏瓣膜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前后,室性早搏情况,探讨抑制这类器质性心脏病人的室性早搏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心电监护观察瓣膜置换术前室性早搏情况及药物治疗效果和瓣膜置换术后室性早搏情况,对术前术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例中在瓣膜置换前给予药物治疗只有4例(20%)早搏消失.8例有不同程度改善,而瓣膜置换术后16例中有10例(62%)早搏消失,4例早搏减轻.

    作者:王小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60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资料.结果60例患儿脑底脑膜炎型22例,脑膜脑炎型32例,混合型6例.脑脊液改变典型者52例,不典型者8例.神经系统外结核18例,其中肺结核12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胸椎结核2例,CT平扫60例,增强扫描38例.阳性改变52例,主要为渗出性病变、脑水肿、脑积水、脑梗塞、结核球、脑萎缩等影像改变.正规抗结核治疗后,治愈26例,好转22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7例.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及儿童生命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的变化及头颅CT的改变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至关重要.静脉给药,鞘内注射有助于快速控制病情,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吕翔;吕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术预防吻合口瘘的经验.方法于2002~2004年间采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70例,其中腹膜返折以下癌30例.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5%(4/70),其中1根自制双套引流管组为6.7%(2/30),盆腔骶前分置引流管组为5%(2/40).结论双吻合器吻合法安全可靠.

    作者:韩定;张思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生疾病,其干细胞保留有分化为终末期细胞的能力,但却采取一种异常而无效的方式进行.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临床表现各异,且多在老年人中发病,因此治疗起来不但棘手而且疗效不是很好.鉴于此,国内外研究者均对MDS的治疗展开积极研究,现综述部分药物治疗的进展如下.

    作者:曲志刚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智商随访

    目的探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方法根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专题讨论会制定HIE分度标准[1],对1999年~2004年在我院确诊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78例存活儿进行随访,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及韦氏量表测定智商(IQ),同时进行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检查对智力落后患儿行康复训练,以观察患儿IQ提高的程度.结果后24例遗留各种类型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11例重度,1岁内死亡4例.结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与急性期的危重指标数量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补救对部分智力落后患儿有效,而对严重脑损伤患儿则不能改善预后.

    作者:温晓芳;姜俊华;李景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全省卫生学会工作会在南昌召开--胡振鹏副省长强调:各级政府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学会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会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11月11日,全省卫生学会工作会在南昌召开,胡振鹏副省长、蒋如铭厅长等省卫生厅领导以及省科协、省民政厅、省社联的领导出席了会议.胡振鹏副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卫生学会近年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新时期做好卫生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蒋如铭厅长要求与会人员要充分认识卫生学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卫生学会当前的工作和今后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会还表彰了卫生系统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会议由省卫生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李利主持.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低位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58例观察

    目的手术治疗是治愈肛瘘的根本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往往切口较大,创面愈合时间长,残留瘢痕较大,并且容易复发.我们采用将瘘管完全切除并一期全层缝合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低位肛瘘,全部治愈,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瘢痕残留,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治疗低位肛瘘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