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智商随访

温晓芳;姜俊华;李景云

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智商, 随访
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方法根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专题讨论会制定HIE分度标准[1],对1999年~2004年在我院确诊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78例存活儿进行随访,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及韦氏量表测定智商(IQ),同时进行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检查对智力落后患儿行康复训练,以观察患儿IQ提高的程度.结果后24例遗留各种类型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11例重度,1岁内死亡4例.结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与急性期的危重指标数量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补救对部分智力落后患儿有效,而对严重脑损伤患儿则不能改善预后.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生疾病,其干细胞保留有分化为终末期细胞的能力,但却采取一种异常而无效的方式进行.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临床表现各异,且多在老年人中发病,因此治疗起来不但棘手而且疗效不是很好.鉴于此,国内外研究者均对MDS的治疗展开积极研究,现综述部分药物治疗的进展如下.

    作者:曲志刚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总结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可行性.结果40例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97.8±43.3)min,出血量为(30.1±21.4)ml,术后排气时间为(26.7±5.23)h,住院天数为(3.50±1.17)d.结论腹腔镜下用套扎法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的、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作者:江如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抽动障碍儿童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分析

    目的分析抽动障碍儿童的个性、行为及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用)(EPQ),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和家庭环境量表对40例确诊的抽动障碍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抽动障碍患儿组有个性异常,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家庭不和谐、多冲突、少娱乐、少情感交流等.结论患儿个性、行为异常及家庭环境不良与抽动障碍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叶元胜;罗新坚;王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近几年来认识到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其可能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雷水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筛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同时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早期筛查的意义.方法对112例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同时检测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Ⅰ,并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8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7.5%,29例肌钙蛋白Ⅰ阳性,敏感性为90.6%.8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1.3%,3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特异性为96.2%.在14例STEMI中13例心肌酶谱升高,13例肌钙蛋白阳性.在18例NSTEMZ中15例心肌酶谱升高,16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结论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测定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有效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陈运和;汪一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75例门诊患者正常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统计学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75例门诊患者的正常肺通气功能检查.方法得出的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秋季男性和春季男性患者的各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男性患者混合后VC max约为3755±811ml,FVC为3658±786ml,FEV1.0为3120±735ml,PEF男性8074±2401ml/s,MMEF为3102±1259ml/s,男性MVV为111.75±30.56L/min.秋季女性和春季女性患者的各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女性患者混合后VC max约为2887±718ml,FVC为2860±716ml,FEV1.0为2452±704ml,PEF为5592±1884ml/s,MMEF为2617±1148ml/s,MVV为7601±23.92L/min.结论男女两组患者的PEF有显著性差异(P=0.044),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体重与VC max、FVC、FEV1.0和MVV无关,年龄与VC max,FVC、FEV1.0和MVV成负相关(P<0.05),身高与VC max,FVC、FEV1;0和MVV成正相关(P<0.05).

    作者:吴镇洲;吴碎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拉贝洛尔防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拔管前静注拉贝洛尔对抑制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全麻插管的病人,无心、肺、肝、肾等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观察组)拔管前5min静脉注射拉贝洛尔0.4mg/kg,B组(对照组)于拔管前5min静脉注射4ml生理盐水.待患者达到拔管指征时拔管,并观察记录两组围拔管期血压、心率、RPP的变化.结果A组使用拉贝洛尔后各时点的血压、心率和RPP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贝洛尔能抑制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冯龙锋;严火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尿白蛋白测定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尿白蛋白测定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80例孕妇分别在孕12、18、36周测定血压值及24h尿白蛋白含量.结果15例孕妇终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组孕12、18、36周时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妊高征组孕36周时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值大于正常值,孕12周时,两组孕妇尿白蛋白含量均低于30mg/24h,正常组稍低于妊高征组,但无显著差异,孕18周时,妊高征组尿白蛋白含量介于30~300mg/24h之间,而正常组低于30mg/24h,妊高征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孕36周时,妊高压组尿白蛋白含量高于300mg/24h,正常组小于30mg/24h,显著低于妊高征组(P<0.01).结论出现明显妊高征临床表现前即孕18周时即可通过监测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发现妊高征,这对及时发现肾脏损害,尽早治疗,改善预后预防先兆子痫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云;刘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智商随访

    目的探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方法根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专题讨论会制定HIE分度标准[1],对1999年~2004年在我院确诊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78例存活儿进行随访,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及韦氏量表测定智商(IQ),同时进行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检查对智力落后患儿行康复训练,以观察患儿IQ提高的程度.结果后24例遗留各种类型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11例重度,1岁内死亡4例.结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与急性期的危重指标数量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补救对部分智力落后患儿有效,而对严重脑损伤患儿则不能改善预后.

    作者:温晓芳;姜俊华;李景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颈动脉斑块病变与冠心病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病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119例冠心病(局部心肌缺血/梗死组87例,广泛心肌缺血/梗死组32例)患者和38例年龄相当的非冠心病者(对照组)的颈动脉,测量血管的内一中膜厚度(IMT),对斑块分级.结果冠心病组119例中112例有颈动脉病变,占94.11%;对照组38例中有颈动脉病变11例,占28.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斑块分级:冠心病中部心肌缺血/梗死组与广泛心肌缺血/梗死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颈动脉斑块病变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且颈动脉斑块病变程度可预测冠心病病变范围.

    作者:魏江涛;徐海燕;陈晓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护理差错事故的伦理分析

    护理的内涵是关怀照顾和帮助服务对象,护士是人道主义忠实的执行者,护理工作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涉及到千家万户,护理实践处处渗透着伦理学.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未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工作粗枝大叶或业务不熟悉往往会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延误了病人的病情治疗和影响康复,甚至导致病人不可逆的功能障碍或死亡,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从根本上违反了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对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行分析.

    作者:冯琼;李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脑脊液中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患者的脑脊液(CSF)中CD4+T细胞内部分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0位CIDP患者和12位非炎症性神经疾病(OND)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CSF中和周围血(PB)中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结果与OND相比较,在CIDP的CSF中CD4+IFN-γIL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地提高,CD4+T细胞的细胞内IFN-γ/IL4比例也明显增加.同时CSF中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比率较PB中要高.结论CIDP是以Ⅰ型辅助性T细胞的反应占优势,同时也说明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IDP的CSF中CD4+T细胞的IFN-γ、IL-4标记是有意义的.

    作者:张昆南;吴晓牧;杨志刚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金因肽双料喉风散合用鼻咽癌放疗后皮肤湿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湿反应护理方法,确保患者按计划顺利完成放疗并取得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皮肤湿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研究,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局部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干燥后,再用金因肽均匀喷湿创面,每日一次,约4000IU/10×10cm2,2-3h后,再用双料喉风散喷散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干燥暴露疗法、烧伤膏等.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提高,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结论金因肽双料喉风散合用护理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皮肤湿反应有明显效果,对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淑芳;洪金花;邓淑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注射室护理带教法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应现代护理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技能的优秀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护士素质与专业水平的关键性阶段.为了规避急诊注射室的病人多、任务重、工作忙乱、紧张之弊害,我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我科对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周钧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月因外伤致小粗隆平面的粗隆下骨折20例用国产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骨折类型按Seinsheimer分型,ⅡA型1例,ⅡC型2例,ⅢA型8例,ⅢB型4例,Ⅳ型3例,Ⅴ型2例.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6~26个月),患肢髋、膝关节功能优良,经该方法治疗后可早期活动关节及功能锻炼,固定可靠,除2例延期愈合外其它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4周(12~15周),无感染、髋内翻畸形及断针发生.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针是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强;袁杰;杨永华;严朝华;傅江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误诊30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总结本院收治的3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误诊情况与原因.结果30例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6例,急性肠胃炎6例,急性肝炎5例,伤寒4例,败血症3例,急性肾炎3例,急性肾盂肾炎2例,慢性肾炎1例.30例全部治愈.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多样,应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早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董斌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2004年《江西医药》引文分析

    引文(Citation)通称为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引证文献通常也称为来源文献.引文量通常是指引用文献所拥有的被引文献的数量,它是研究文献被利用的程度和广度的参量.引文是科技论文外部物征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论文科学依据与历史背景,揭示了作者在前人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作者的论点提供论证线索.引文分析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手段,对科学期刊、论文、著作等各种分析对象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方法.

    作者:黄国华;邓若望;周南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颈椎前路手术100例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的手术适应症,评价前路颈椎手术内固定的价值.方法我们自1983年以来开展颈椎前路手术100例,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了总结.结果术后60例得到2年以上的随访,椎间植骨均愈合,其中39例颈椎骨折脱位,18例完全瘫痪,5例症状改善.13例不完全瘫痪者,均有所恢复;8例无瘫痪者,症状消失;21例颈椎病患者、3例不全瘫痪明显改善,18例无瘫痪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外伤的一种有效方法,带锁钢板为前路手术的固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廖忠林;俞新胜;刘庆志;邹鸿星;杨淮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分析莪术油等中药抑制肝、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抗癌中药莪术油、华蟾素、龙葵碱与肝癌细胞株SMMC7721、胃癌细胞株NKM45作用后的ATP水平,探讨药物对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BLA法)测定莪术油、华蟾素和龙葵碱与肝、胃癌细胞作用后的ATP含量,并与5-氟脲嘧啶(5-FU)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莪术油、华蟾素、龙葵碱与SMMC7721、NKM45作用后的ATP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与5-FU作用后的ATP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ATP-BLA研究抗癌中药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对于筛选抗肿瘤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湛学军;谢大泽;胡银英;杨淑华;徐燕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比较

    目的探讨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非扩髓是否比扩髓手术过程更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方法51例简单股骨干骨折病例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A组28例行扩髓,B组23例行非扩髓,所有病例远近端锁钉都锁定.比较A、B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min;A组平均出血量为358ml,B组平均出血量为236ml;围手术期并发症A组3例,B组7例.结论扩髓髓内钉技术是固定股骨干简单骨折的金标准.非扩髓内钉在治疗简单股骨干骨折较扩髓内钉需要较少的手术时间,随手术时间的缩短手术中出血也相应的减少,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黄山虎;刘志礼;何长街;舒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