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洲;吴碎英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湿反应护理方法,确保患者按计划顺利完成放疗并取得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皮肤湿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研究,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局部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干燥后,再用金因肽均匀喷湿创面,每日一次,约4000IU/10×10cm2,2-3h后,再用双料喉风散喷散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干燥暴露疗法、烧伤膏等.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提高,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结论金因肽双料喉风散合用护理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皮肤湿反应有明显效果,对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淑芳;洪金花;邓淑琴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Medpor耳支架植入,分期行全耳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体会.方法采用耳后扩张皮瓣,Medpor耳支架植入,对8例小耳畸形患者实施了全耳再造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再造耳均成活,且形态逼真.结论本组手术分两期进行,降低了皮瓣的张力,有效地保证了再造耳廓的血运,且再造耳廓的形态逼真,不易变形,患者损伤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宗艳霞;王金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CNo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6月入住我院进行手术的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No患者,术中进行常规手术探查颈部Ⅵ淋巴结并清扫送检.结果36例患者有9例(25%)患者发现淋巴结阳性,其中术中探及淋巴结肿大6例(16.7%),6例中4例阳性(66.7%).3例术后复发行颈清扫术.结论对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探查,在技术纯熟的前提下尽量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
作者:贺小柏;罗文政;魏运辉;唐亿华;周何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保肛术预防吻合口瘘的经验.方法于2002~2004年间采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70例,其中腹膜返折以下癌30例.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5%(4/70),其中1根自制双套引流管组为6.7%(2/30),盆腔骶前分置引流管组为5%(2/40).结论双吻合器吻合法安全可靠.
作者:韩定;张思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3年2月~2005年2月我院收治经病理确诊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患者,按92福州分期≥T3和(或)≥N2(不考虑淋巴结活动度),共¨5例,随机分组为同期放化疗组(CCRT)59例和单纯放疗组(RT)56例.同期放化疗组化疗方案:放疗第1~7周,每周给予DDP20mg/m2化疗2次;放疗方案同单纯放疗组.结果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3个月肿瘤全消率在CCRT组和RT组分别为88.1%(52/59)和71.4%(40/56),两者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CCRT组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明显大于RT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但不延长放疗总疗程.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较单纯放疗有更好的近期疗效,有望成为一种能够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肿瘤局部复发的治疗方案.
作者:龚晓昌;李金高;敖帆;袁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肿瘤的血管生成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其过程受多种因子的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研究早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而EphrinB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生长因子,与EphB4结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管样结构[1],可能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肿瘤及其血管生成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张建中;古金海;刘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同时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早期筛查的意义.方法对112例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同时检测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Ⅰ,并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8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7.5%,29例肌钙蛋白Ⅰ阳性,敏感性为90.6%.8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1.3%,3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特异性为96.2%.在14例STEMI中13例心肌酶谱升高,13例肌钙蛋白阳性.在18例NSTEMZ中15例心肌酶谱升高,16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结论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测定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有效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陈运和;汪一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进展期胃癌以及胃癌术后复发的CT分析,探讨CT在胃癌检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进展期胃癌以及10例考虑胃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CT扫描.结果CT扫描对进展期胃癌检出率达100%,对胃癌术后复发的检出率也达80%,TNM分期的准确率达78.3%.结论胃癌的术前CT检查,能发现肝内转移及腹腔淋巴结的转移以及癌肿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的程度,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可靠的重要参考.
作者:方常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介入化疗加放疗综合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同时加常规放疗治疗54例Ⅲb期宫颈癌,对照组的同期单纯常规放疗54例Ⅲb期宫颈癌,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结果放疗未控率: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9.3%,单纯放疗组为29.6%,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年生存率:介入化疗加放疗组为74.4%,单纯放疗组为51.9%,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结果表示介入化疗加放疗能够提高Ⅲb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杨运胜;高国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善宁)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共入选64例患者,分为两组,均32例.奥曲肽治疗组每日给奥曲肽(善宁)25μg/h,600μg/d.对照组给血管加压素0.02~0.04μ/min.止血时间,治疗组(19.1±19.5)h,明显短于对照组(26.3±26.6)h(P=0.0014);6、12、24、48、72h止血率:治疗组分别为37.5%、46.7%、65.6%、71.9%、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8%、28.17%、37.5%、53.1%、59.4%(P<0.05,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80.6%明显高于对照驵59.4%(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善宁)是用于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药物,止血时间快,止血成功率高.
作者:吴向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2例,良好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况建国;邹安琪;夏亮;江志群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引文(Citation)通称为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引证文献通常也称为来源文献.引文量通常是指引用文献所拥有的被引文献的数量,它是研究文献被利用的程度和广度的参量.引文是科技论文外部物征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论文科学依据与历史背景,揭示了作者在前人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对作者的论点提供论证线索.引文分析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手段,对科学期刊、论文、著作等各种分析对象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方法.
作者:黄国华;邓若望;周南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统计分析75例门诊患者的正常肺通气功能检查.方法得出的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秋季男性和春季男性患者的各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男性患者混合后VC max约为3755±811ml,FVC为3658±786ml,FEV1.0为3120±735ml,PEF男性8074±2401ml/s,MMEF为3102±1259ml/s,男性MVV为111.75±30.56L/min.秋季女性和春季女性患者的各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女性患者混合后VC max约为2887±718ml,FVC为2860±716ml,FEV1.0为2452±704ml,PEF为5592±1884ml/s,MMEF为2617±1148ml/s,MVV为7601±23.92L/min.结论男女两组患者的PEF有显著性差异(P=0.044),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体重与VC max、FVC、FEV1.0和MVV无关,年龄与VC max,FVC、FEV1.0和MVV成负相关(P<0.05),身高与VC max,FVC、FEV1;0和MVV成正相关(P<0.05).
作者:吴镇洲;吴碎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手术治疗是治愈肛瘘的根本方法,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往往切口较大,创面愈合时间长,残留瘢痕较大,并且容易复发.我们采用将瘘管完全切除并一期全层缝合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低位肛瘘,全部治愈,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瘢痕残留,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治疗低位肛瘘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近几年来认识到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其可能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病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雷水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60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资料.结果60例患儿脑底脑膜炎型22例,脑膜脑炎型32例,混合型6例.脑脊液改变典型者52例,不典型者8例.神经系统外结核18例,其中肺结核12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胸椎结核2例,CT平扫60例,增强扫描38例.阳性改变52例,主要为渗出性病变、脑水肿、脑积水、脑梗塞、结核球、脑萎缩等影像改变.正规抗结核治疗后,治愈26例,好转22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7例.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及儿童生命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的变化及头颅CT的改变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至关重要.静脉给药,鞘内注射有助于快速控制病情,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吕翔;吕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非扩髓是否比扩髓手术过程更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方法51例简单股骨干骨折病例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A组28例行扩髓,B组23例行非扩髓,所有病例远近端锁钉都锁定.比较A、B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min;A组平均出血量为358ml,B组平均出血量为236ml;围手术期并发症A组3例,B组7例.结论扩髓髓内钉技术是固定股骨干简单骨折的金标准.非扩髓内钉在治疗简单股骨干骨折较扩髓内钉需要较少的手术时间,随手术时间的缩短手术中出血也相应的减少,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黄山虎;刘志礼;何长街;舒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许多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既往血管并未显示严重阻塞,故Schroeder(1996)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是一迅速和短暂的过程,而不是长期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所致[1].近年研究发现,CD40L-CD40的高度表达,会激发免疫及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促发斑块破裂,临床表现为ACS事件.
作者:刘建萍;葛郁芝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护理的内涵是关怀照顾和帮助服务对象,护士是人道主义忠实的执行者,护理工作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涉及到千家万户,护理实践处处渗透着伦理学.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未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工作粗枝大叶或业务不熟悉往往会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延误了病人的病情治疗和影响康复,甚至导致病人不可逆的功能障碍或死亡,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从根本上违反了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从护理伦理学的角度对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行分析.
作者:冯琼;李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方法根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专题讨论会制定HIE分度标准[1],对1999年~2004年在我院确诊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78例存活儿进行随访,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及韦氏量表测定智商(IQ),同时进行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检查对智力落后患儿行康复训练,以观察患儿IQ提高的程度.结果后24例遗留各种类型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11例重度,1岁内死亡4例.结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远期预后与急性期的危重指标数量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补救对部分智力落后患儿有效,而对严重脑损伤患儿则不能改善预后.
作者:温晓芳;姜俊华;李景云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