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NO和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变化的研究

曹相誉;李会利;杨文东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容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TNF-α、sTNF-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结果AP患者、轻、重症病人、并发SIRS病人NO、TNF-α、sTNF-R水平变化特点:①AP患者水平均显著增高(P<0.001),且轻、重症AP病人水平相差显著(P<0.001或<0.01);②AP并发SIRS病人水平也升高显著(P<0.001或<0.01或<0.05).结论AP患者、轻重症AP病人及并发SIRS病人体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炎性介质存在失控性释放,TNF/TNF-R、NO/ET与其它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平衡失调,促炎>抗炎,炎症反应占优势.检测AP患者NO、TNF-α、sTNF-R水平,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76例创伤性血气胸处理

    1995年12月~2001年12月,我科收治创伤性血气胸17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春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腕部环形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

    腕部环形烧伤因渗出肿胀易形成束缚,阻碍静脉回流,使肿胀加重,如此恶性循环,组织间压力增大,压迫血管,使血流受阻,远端缺血,严重的可引起手部坏死,甚至并发肾衰危及生命.

    作者:曾彪;张惠玲;姚世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江西省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报告

    目前认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nme,SARS).

    作者:张伟;蓝允重;陈美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人类联手对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从2002年11月始,已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至2003年6月9日WHO公布:全世界有8421例病人,死亡784例,痊愈6280例;中国大陆有5328人患病,死亡34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元美元.

    作者:余健民;吴西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肌肌钙蛋白TNT检测放疗所致心肌损伤的研究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和先进放疗设备的应用,癌症病人的生存期限明显延长,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我们发现,在经放疗后长期生存的癌症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人死于放射性心脏病.

    作者:王洪云;陈兴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曲马多与哌替啶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及术后寒颤治疗的比较

    目的评价曲马多与哌替啶在治疗硬膜外麻醉中出现的寒颤效果.方法将6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手术且发生了寒颤的病人(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静脉注人生理盐水5ml;B组:经静脉注入哌替啶0.5mg/kg;C组,经静脉注入曲马多1mg/kg,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3、5min寒颤评分及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前后寒颤评分无显著差别,B组和C组均于治疗5min后寒颤停止;A组和C组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B组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副作用均有数例.结论曲马多1mg/kg经静脉注射与哌替啶0.5mg/kg经静脉注射相比更适于用来处理硬膜外阻滞下出现的寒颤.

    作者:余树春;陈受琳;徐国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盂静脉造影延迟摄片与即时选层CT扫描结合在输尿管梗阻的应用

    静脉肾盂造影是一项常规检查,当肾脏与输尿管均有积水时,因时间限制,不便充分显示病变,同时静脉造影对输尿管狭窄病变定性有很大局限性,而CT扫描可提供极大帮助.我们收集了1999年~2002年间27例患者的检查及治疗资料,分析静脉造影延迟像与即时局部CT扫描在此类病变诊断上的作用.

    作者:邹文革;周彰;周劲平;苏纲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贝复济在烧伤植皮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Ⅲ°烧伤创面的治疗,面积稍大(TSAB>0.5%),均需要行自体皮移植术.这样在临床上有时就会存在自体皮源(供皮区)较少、与需植皮创面较大之间的矛盾.

    作者:杨锋;刘美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FQ-PCR检测解脲支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应用

    PCR技术应用方式有多种,在一般试验检测中,对PCR反应后产物的分析主要还是以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电泳为主,操作繁琐费时,FQ-PCR检测技术近年来才研制成功,融汇了PCR技术的核酸高效扩增,探针杂交技术的高敏感高精确定量的优点,完全闭管操作,仪器直接读取PCR荧光信号的变化以获得定量的结果,并能克服常规PCR仅能定性不能定量,采用溴乙锭对人体有害及污染环境等缺点.

    作者:万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88例治疗分析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病变之一,病情复杂严重,若延误治疗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或残废.本文对经CT和手术证实的28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作者:付辉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机械吻合治疗食管贲门癌

    自1991年3月至2002年6月,应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贲门癌1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九发;曾来铎;匡裕康;王兆阁;林群;阴兵林;王东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输血袋刺破后的补救方法

    输血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手段,常用于急救及疾病的治疗.在输血的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心情紧张或违反操作常规,致使输血插针时刺破血袋.我院在工作中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世界有8421例病人,死亡784例,痊愈6280例;中国大陆有5328人患病,死亡340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

    作者:李玉华;朱月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细辛脑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56例观察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儿科常见及易发疾病之一,其中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肺炎.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a-细辛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水;殷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130例分析

    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13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国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预激综合症外科治疗3例报告

    三尖瓣下移是一种复杂而又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5~1%,其中约10%合并激预激综合症,自然预后差,平均存活25年,药物治疗只能略微延长生命,后均死于心衰和心律失常,以往手术死亡率较高,随着心脏外科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效果不断提高,我院自1993年3月至今手术治疗3例均获成功,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华庚;王勤;刘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完全闭塞病变时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完全闭塞病变时安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指征,我们将收治的31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尹秋林;王洪;洪浪;赖珩莉;余茂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长期小剂量L-NAME的使用对正常心肌损害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小剂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正常心脏的损害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成两组,即N-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L-NAME)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只)用小剂量L-NAME(12mg/kg)以灌胃法口饲,对照组(10只)予以等体积的自来水,6周后杀死动物,观察大鼠左心室/心脏总重量和心脏重量/体重的数值变化,血清NO含量,大鼠心肌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心肌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心脏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较对照组分别增加8%和8.1%,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和平均直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83.8%和35.6%,心脏动脉壁腔比率和血管周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分别升高;≤100μm的微动脉为20%和22.77%,100~300μm之间的小冠状动脉为19.96%和29.83%.另外,L-NAME组还可观察到心肌细胞肥大,变性和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结论长期小剂量L-NAME的使用会引起的冠状动脉重修复和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其结果与大中剂量所致结果相似.

    作者:吴卫萍;吴熙;邹音;钟华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晚期食管贲门癌置金属支架术的配合护理

    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1年10月,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狭窄10例,效果满意.现将配合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

    2002年8月至2003年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5例,报告如下.

    作者:柳阳春;熊乐平;谢爱民;车建华;章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可吸收材料和金属内固定材料治疗踝关节骨折近期疗效比较

    选择各种金属内固定材料治疗踝关节骨折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本院从2000~2002年在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病例中抽取应用可吸收材料12例与应用金属内固定治疗的12例患者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文永强;詹伟彦;何开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