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出口梗阻6例报告

吴起才;饶华庚;万于华;黄立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切除术, 切除术后, 胃出口梗阻, 机械性梗阻, 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 并发症
摘要: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出口机械性梗阻是一种少见而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0.10%~1.31%[1].我院自1972年至1998年共施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1260例,术后发生胃出口机械性梗阻6例,发生率O.48%.现报告如下.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温度的膀胱灌洗液对不稳定膀胱的临床观察

    老年男性患者由于长期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及膀胱颈慢性炎症等因素更易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其发病率是对照年龄组的5~8倍,高达52~80%[1].

    作者:陈捷;姚茶花;罗燕萍;曹润福;王共先;熊礼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住院痴呆病人临床特点分析

    为更好地诊治痴呆并正确评估预后,现对119例痴呆病人的有关临床特点作一综合性的分析.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收集1987年1月~1997年10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119例痴呆病人的病史资料.均符合CCMD-2关于痴呆的诊断标准.痴呆类型分为:阿尔采未病(简称AD)、血管性痴呆(简称VD)、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简称其他)三型.

    作者:陶福林;肖世富;王继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与右心声学造影在诊断分流性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右心声学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各具优缺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右心声学造影与CDFI对96例分流性先心病的检测结果,探讨其在诊断分流性先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庆;郑隆权;陈毓菁;许昌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7年8月~1999年12月应用高压氧治疗40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根据HIE的诊断和分度标型[1],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作为高压氧组,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重度HIE,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邓晓敏;朱小康;冯国祝;邱佩英;范琪;童小艳;全跃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穿琥宁抑制H3N2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穿琥宁抑制甲3型(H3N2)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采用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计算调亡细胞的百分率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等方法.结果(1)在光镜下观察了流感病毒感染的狗肾传代细胞(MDCK),感染的MDCK细胞可见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变化.如:可见广泛的染色质凝集成数个紧密的块状、胞浆浓缩及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等.(2)病毒感染组MDCK细胞凋亡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其它对照组(P<0.001).(3)药物病毒组、药物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抗流感病毒药穿琥宁(中草药)能明显抑制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1).(5)毒感染组的MDCK细胞“亚G1峰”明显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说明甲型流感病毒能诱导细胞凋亡,而抗流感病毒中草药穿琥宁能抑制其诱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刘菲菲;何士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自1989年美国的Rutkow医生首次施行这种手术至今,已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开展,1997年起逐步在国内推广.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用此新的手术方法治疗了25例腹股沟疝病人,取得近期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明辉;蔡定玉;刘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体牙断冠再接术的临床治疗体会

    各种原因导致的前牙冠、根牙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牙体损伤.自1995年以来,我科采用自体牙断冠再接术修复前牙冠、根折63例共72个牙齿,经过1至5a的临床观察,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宋莉;邹源;金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对晚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观察

    放疗一直是鼻咽癌(NPC)基本治疗方法,但对晚期(Ⅲ-Ⅳ)鼻咽癌疗效仍不理想.五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10%~40%左右[1].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其中远处转移死亡占45.5%[2].为提高中晚期鼻咽癌长远疗效,我科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法,并与单纯放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同步化疗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刘建辉;饶荣生;熊强;刘光金;丁剑午;胡蓉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右半结肠癌诊断67例临床分析

    为研究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点,现收集67例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的方法作一对比分析.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收集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右半结肠癌67例,左半结肠癌122例.

    作者:罗文;杜芳腾;朱水山;文艺;邬柏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在危重病中的临床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危重病中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方法检测了20例危重病儿,18例非危重病儿及10例内毒素性休克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血浆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危重病儿与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非危重病儿与正常大鼠;且危重儿中多器官衰竭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单器官衰竭与无器官衰竭组;疾病恶化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治愈及好转组.结论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参与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危重病发生MOF的警示性参数,并可预测危重病的预后及转归.

    作者:许飞;吴熙;徐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发性乳糜胸2例报告

    1989年至1999年1月,手术治疗自发性乳糜胸2例,其中1例双侧乳糜胸.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例均女性,年龄36、47岁.不明原因胸闷、气急、发热1周,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1例两侧胸部叩诊实音,下肺呼吸音消失.

    作者:柳阳春;方功德;徐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00例临床分析

    随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成为常见急危重症之一.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400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郑国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同时附件切除的研究

    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改进,近几年国内对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增加.但对于在阴式子宫切除术同时有附件切除指征者,由于担心阴式手术技术操作较困难或缺乏阴式手术经验,大多数妇科医生仍选择经腹途径,也有不少医生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附件切除术.

    作者:聂继跃;陈梅花;刘惠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人高血压肥厚心肌病12例分析

    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病人左室发生明显向心性肥厚,伴心腔缩小,收缩排空过度,呈现严重舒张功能障碍,其生理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类似肥厚型心肌病(OHCM),TOPOL等称之为“高血压肥厚心肌病”(HHCME),因此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现就我院检出的12例HHCME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笋生;况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氧化亚氮吸入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400O例效果观察

    为解决人工流产无痛问题,我院自1999年12月应用氧化亚氮(N2O)吸入麻醉行人流手术,至2001年元月共进行了40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8000例要求终止妊娠者小16岁,大42岁,平均25.6岁;孕5~10周,行人工流产术,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00例,两组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其年龄孕次经统计学处理均无差异.

    作者:刘玉珍;李雪娟;刘秋莲;王安荣;关红;涂烈英;占天敏;陶春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侧放置2根输尿管内支架治疗输尿管狭窄性梗阻

    目前,输尿管内支架已经成为大多数泌尿科医生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的首选方法.随着现代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和设备的改善,大多数的输尿管梗阻可以采用内支架的方法成功地解决.输尿管放置内支架后,尿液的流动并非主要通过内支架腔内,而是优先经过内支架的管周[1].

    作者:徐玉生;夏维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甲状腺素的改变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多数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已经知道心衰时存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变.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已日益受到关注.本文观察不同心衰发展阶段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探讨甲状腺激素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可能关系.

    作者:李萍;程晓曙;吴清华;王铅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胰腺体尾切除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 2例分析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是临床常见的高危急腹症,死亡率高,并发症多.1993年后我们对局限于体尾部的严重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坏死胰腺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5例,女7例,年龄18~76岁,平均43岁.发病至手术时间:长1周,短2d.起病诱因:胆源性6例,与饮食有关3例,不明原因3例.

    作者:谌祖建;张宏;黎坤;付丽萍;李小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年5月至2000年2月间97例PLG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LG是病理诊断未明确前多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总称,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根据本组材料:胆固醇息肉占52.6%,腺肌瘤占5.2%,乳头状息肉占13.4%,腺瘤占12.4%,胆囊癌占9.3%.结论各类PLG都各具特点并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关键是如何把它们尽可能加以区分,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跟踪观察治疗.

    作者:许文斌;孔迪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Nd:YAG激光治疗IOL前膜临床分析

    目的为评估Nd:YAG激光治疗IOL前膜的效果,探讨激光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对Nd:YAG激光治疗IOL前膜的24例(24眼)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激光膜切开成功23例(23眼)(成功率96%),视力提高者16例(16眼)(84.2%)3例(3眼)(12.5%)视力不变.其中4眼(16.7%)出现房水混浊,2眼(8.3%)眼压升高,1眼(4.2%)IOL点状损伤,控制好激光能量,精确聚焦及术后予以0.5%可的松、0.5%噻吗心安点眼1周治疗,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结论 Nd:YAG激光治疗IOL前膜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永琰;周琼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