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俊;赵翠芳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92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取胸腔镜下经右胸、上腹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右剖胸、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I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与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检测结果[(50.14±4.83)L、(70.58±8.69)%]优于对照组[(49.58±5.26)L、(63.36±7.41)%],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92.36±55.49) mL、住院时间(11.74±2.58)d均少于对照组[(254.21 ±70.14) mL、(18.25±4.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右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申成玉;王献增;李海峰;付广华;常俊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改善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2013年1月-2016年2月期间8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45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淀粉酶、体质量改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5.59±2.03)d、(11.33±2.46)d、(15.93±2.61)d、(36.92±12.66)d],均低于对照组[(1.98±1.39)d、(7.49±1.82)d、(9.98±2.33)d、(19.93±7.11)d](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体质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5.56%、0%)均低于对照组(59.09%、11.36%)(均P<0.05).结论 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对山西中医学院2014级397名护理本科生在社区实践教学中采用基于情景的角色扮演法,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成绩、终末成绩三种方法对效果进行评价.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生对这种教学方法评价较高,95.97%的护生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实践成绩平均分为85.6分,总优良率为71.8%;终末成绩与上一年级学生平均成绩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角色扮演法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职业认同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张要珍;王丽;窦娟花;杨支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抗青光眼手术联合雷珠单抗(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4例予以随机分组.切除组42例,采取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小梁切除术治疗;植入组42例,采取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矫正视力、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植入组矫正视力3.58±0.85高于切除组2.14±0.56 (P<0.05),植入组眼压(15.43±3.32) mm Hg低于切除组(25.43±4.19) mm Hg (P<0.05);植入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低于切除组(16.67%),P<0.05;植入组手术成功率(92.86%)高于切除组(73.81%),P<0.05.结论 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力、降低眼压和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赵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宫腔水囊压迫配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宫腔水囊压迫配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的剖宫产前置胎盘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采用宫腔填塞纱条配合子宫动脉结扎术3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活动性出血消失时间、宫腔水囊或盐水纱条留置时长;统计术后子宫切除、再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两组均给予为期6个月的电话或门诊随访,统计子宫恢复不佳、宫腔粘连等情况的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27.39±49.38) ml、术后出血量(187.25±13.42)ml、活动性出血消失时间(19.38±2.67)min及水囊、纱条留置时长(16.23±4.01)h均较对照组[(794.64±54.61) ml、(205.67±12.04) ml、(25.67±3.82) min、(21.08±3.51)h]短,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死亡等恶性事件发生,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40.0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水囊压迫配合子宫动脉结扎术较宫腔填充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佳,且操作简单,还能一定程度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吕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两组.髓内钉组42例,采取交锁髓内钉固定;钢板组42例,采取钢板内固定.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予以三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髓内钉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54±6.49) min、(6.95±2.10)周、(365.49±43.06)周],均显著低于钢板组[(109.47±7.58) min、(10.57±3.54)周、(431.85±47.6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更确切,能缩短愈合时间、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后并发症风险.
作者:张光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宫腔纱条填塞法联合欣母沛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的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产妇68例,随机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宫体注射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产后2、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294.81±30.54)、(659.41±42.3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527.43±41.12)、(817.25±58.3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15.92±3.18)min、手术时间(54.77±6.84) min、住院时间(8.72±1.73)d明显少于对照组[(29.24±3.73) min、(70.43±9.32) min、(13.83±1.9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88%明显少于对照组20.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宫腔纱条填塞法联合欣母沛治疗,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止血,减少出血量,手术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连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样性的护理方法.两组均干预3个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3个月,观察组情绪管理、症状管理、病情认知、生活行为方式评分[(21.01±2.01)、(22.03±1.92)、(22.01±1.21)、(20.11±1.81)分]高于对照组[(17.88±1.04)、(15.68±1.22)、(19.12±1.95)、(16.58±2.0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95.12±13.21)、(87.32±15.20)、(86.32±14.70)、(84.32±13.47)分]高于对照组[(72.32±8.02)、(58.12±16.25)、(55.23±15.25)、(51.52±16.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缓解冠心病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尚润;徐春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老年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1年随访,分析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情况.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预后包括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并发症包括胆漏、感染及粘连性肠梗阻.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7.62±10.59) min、出血量(76.52±18.41) ml、肛门排气时间(2.85±1.36)h、肠鸣音恢复时间(24.54±8.31)h以及住院时间(8.85± 1.28)d均明显少于开腹组[(92.86±10.43)min、(98.75±20.38) ml、(4.31±1.82)h、(41.46±10.92)h、(11.98±2.56)d],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均为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复发率分别为4.76%、2.38%,两组复发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胆漏、感染以及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组发生率仅为4.76%,远低于开腹组的19.05%,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老年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复发率与开腹手术相似,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黄尚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性激素检验不孕症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48名女性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性激素水平包括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睾酮(T),并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的PRL、P和T水平分别为(431.5±132.9) ng/ml、(2.1±1.8) ng/ml、(0.9±0.3)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19.2±103.5) ng/ml、(1.5±0.7) ng/ml、(0.5±0.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研究组的FSH和E2水平[(4.1±1.9) mIU/ml、(38.5±31.5) pg/m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6.7±2.1) mIU/ml、(69.3±41.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LH水平[(4.4±3.1) mIU/ml]与对照组[(4.3±3.0) mI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症诊断过程中,通过检验性激素水平,掌握PRL、FSH、P、E2和T水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作用.
作者:张永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拉贝洛尔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治疗.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1月确诊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拉贝洛尔治疗.从新生儿窒息、早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等方面,比较两组母婴结局.对两组凝血和纤溶指标进行测量,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酵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纤溶及纤维蛋白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后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包括24 h尿量、舒张压、收缩压及24 h尿蛋白定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8.00%、早产率26.00%及产后出血率28.00%均高于观察组(4.00%、8.00%、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52.00%剖宫产率与观察组4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酵时间(31.23±4.12)s、凝血酶原时间(11.32±2.14)s均低于观察组[(36.41±4.26)、(14.56±2.19)s],对照组D-二聚体纤溶(2.52±0.89) mg/L及纤维蛋白原(5.06±0.94) g/L指标均高于观察组[(1.67±0.63) mg/L、(3.43±0.72) 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收缩压(158.67±10.26) mmHg、舒张压(109.24±9.41) mmHg及24 h尿蛋白定值(9.26±3.41)g均高于观察组[(140.36±9.36) mmHg、(94.35±10.34) mmHg、(7.12±2.68)g],24 h尿量(1821.23±150.67)mL低于观察组(2301.24±195.6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拉贝洛尔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增强纤溶活性,改善母婴结局,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胃X线钡餐造影分型与性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的患者600例,其中男360例、女240例.根据透视结果将胃分为四型:牛角型、钩型、无力型和瀑布型.不同性别胃的X线分型比较采用行×列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00例上消化道造影患者中钩型胃311例(51.83%)、牛角型胃131例(21.83%)、无力型胃105例(17.5%)、瀑布型胃53例(8.83%).男性患者中牛角型胃75例、钩型胃183例、无力型胃68例、瀑布型胃34例;女性患者中牛角型胃56例、钩型胃128例、无力型胃37例、瀑布型胃19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的X线分型与性别之间没有相关性.
作者:王传俊;赵翠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独居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本文阐述了独居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由于独居老人没有人照顾和陪伴,使得他们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并提出了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
作者:郁晓琴;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与吸人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静脉麻醉(静脉组39例)和吸入麻醉(吸入组39例),对比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苏醒时间,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两组认知功能.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吸人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7.69%、苏醒时间(19.45±4.03) min低于静脉组[23.08%、(23.57±4.7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吸入组的MMSE评分(32.75±2.08)分较静脉组(27.43±2.43)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人麻醉能降低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促进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张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治疗早中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早中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34例.甲组在关节镜下进行清理,乙组通过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清理,术后所有患者持续灌洗,评价两组灌洗时间、住院时间、屈膝活动度、HSS评分、切口感染、关节残余痛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月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甲组灌洗时间(8.21±1.11)d、住院时间(15.62±2.84)d、屈膝活动度(138.25±11.58)°、HSS评分(89.68±3.58)分均优于乙组[(12.38±2.76)d、(21.33±3.67)d、(118.35±8.67)°、(76.11±4.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切口感染率0%、关节残余痛率2.94%少于乙组(11.76%、20.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早中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关节镜进行手术可减少患者的灌洗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屈膝活动度、膝关节功能,降低切口感染、关节残余痛发生风险.
作者:武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武汉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和需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个社区中的老年人199例,问卷法调查一般情况、患病及用药情况、社区养老服务使用现状、社区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情况、社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情况.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被调查老年人医疗保健(68.8%)的需求居于首位,并要求社区服务人员进行考核(63.8%),对养老服务新模式例如日托所和老年公寓的接受度较高(80.9%).结论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的患病率较高,对社区服务人员提出进一步要求,同时,对新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接受度也在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居于首位.
作者:鲁泽群;左林凯;袁璐;王岑;田翀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异常妊娠及产后子宫出血妇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放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丙二醇(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并记录两组发生的并发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0.0%,观察组9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 (4.4±0.8)pg/ml、IL-8(10.3±1.0) pg/ml、TNF-α (5.07± 1.2) ng/L、MDA (4.5±0.5) nmol/ml、SOD(166.5±18.7) U/L,对照组IL-1(9.7±1.0) pg/ml、IL-8 (22.3±9.3) pg/ml、TNF-α (15.3±1.5) ng/L、MDA为(5.9±0.6) nmol/ml、SOD(100.2±16.8)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疗效好,有效稳定氧化应激水平和改善炎症因子表达,安全性高.
作者:杨晓杰;范凌霞;宋俊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血气及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动脉血氧分压指标;氧代谢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氧消耗、氧输送、动脉血氧含量;治疗前后心率及呼吸频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pH值(7.28±0.15)、动脉血氧分压(7.16±0.82) kPa均比观察组[(7.37±0.13)、(7.68±0.83)]kPa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5.98±0.66) kPa]比观察组[(5.46±0.62) kP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1.62±2.39)%、氧输送(575.68±64.27)ml/(min· m2)、动脉血氧含量(161.58±19.64)mL/L比观察组[(96.75±1.84)%、(609.78±74.53) ml/(min· m2)、(178.65±20.18)·mL/L]低,对照组氧消耗(137.87±20.16) ml/(min·m2)比观察组[(124.74±17.85) ml/(min· m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心率频率(146.43±8.24)次/min及呼吸频率(44.58±5.87)次/min均比观察组[(131.63±7.56)次/min、(131.63±7.56)次/min]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症状及血气指标,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提高呼吸功能.
作者:祁亚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3例,依据固定方式不同,随机分为PFNA组(41例)及InterTan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nterTan组优良率90.48%高于PFNA组的82.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49.03±19.34) min、术中出血量(188.93±22.15) ml低于InterTan组[(61.65±26.33) min、(244.68±51.3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3.36±1.09)周及Harris评分(91.99±5.33)分低于InterTan组[(13.71±1.41)周、(93.11±4.7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高于InterTan组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InterTan内固定系统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PFNA操作简单,对组织的损伤较小;InterTan的稳定性更佳.
作者:刘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实验组(52例)则进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以及炎性反应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取x2校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TC (4.23±1.20)mmol/L、LDL-C(2.13±:0.25) mmol/L、hs-CRP (2.13±0.25) mmol/L低于对照组[(5.05±1.45)、(3.03±0.22)、(5.03±1.10)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杨斌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