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筠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54.37 ±5.15)、(75.20±5.38)mm Hg(1 mmHg =0.133kPa),对照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54.69 ±4.32)、(75.23±4.81)mm Hg,两组患者PaO2、PaCO2指标差异不明显;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84.24 ±5.37)、(61.48±9.50) mmHg,对照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69.6 ±3.04)、(69.51±8.64)mm Hg,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本文介绍了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药、化妆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并对白藜芦醇的应用现状和不足之处做了阐述,对拓展白藜芦醇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护理,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方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数据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行相应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中,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降压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2014年本中心管理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干预组采用降压药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降压药治疗.2组均进行规范化管理6个月.对治疗前后的血压及焦虑抑郁症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焦虑抑郁症状比对照组明显改善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比对照组血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与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疗效明显,可以提高高血压社区规范管理的效果.
作者:周育松;赵娟;贺玉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nonitoring,ABPM)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仅测量患者24 h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的方法.能够监测白天、夜间以及24 h血压变化、昼夜节律等信息,除用于高血压、低血压的诊断外,还用于指导降压治疗、评价药物疗效,同时在高血压相关疾病的监测中,对高血压靶器官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进行预测.本文就ABPM与高血压相关疾病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同道提供参考.
作者:王成军;白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桥本氏脑病(Hashimoto encephalopathy,H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月6例H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25 ~66岁,其中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6例均表现有认知功能损害和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6例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均升高,CSF蛋白升高2例.脑电图5例异常,均为全脑广泛慢波,头颅磁共振检查3例异常.6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5例均有显著好转,1例患者在诊断明确后激素治疗当天突然死亡.结论 HE多见女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快速进展性认知功能损害和意识障碍;TPO-Ab、TPO-Ab显著升高.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波;魏立平;何玉清;张耀慧;娄季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版)(EPQ)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6例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研究组)及36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 (1)研究组的内-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研究组的精神质与逃避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逃避、合理化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方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伤口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综合全面的护理.结果 通过对5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围手术期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52例(96.30%)治愈,2例(3.70%)行鼓室探查+鼓窦开放术1年后复发,再次行改良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后.结论 给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宋丽;王琴;朱莉;胡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PM2.5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确诊为PM2.5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针对PM2.5的专项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健康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6MW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FEV1% Pred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PM2.5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于思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抑郁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金森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Webster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神经症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抑郁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神经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8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症状患者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使得患者的帕金森病神经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且用药安全、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樊哲铭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ASD患儿也在逐年增加.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世界各国ASD患病率的改变,寻找我国ASD的患病率并分析引起患病率升高的原因,另外结合ASD的典型临床症状,建议初期采取干涉措施,从而大程度地提高患儿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患儿的家庭、生活及经济负担.
作者:任丽;李云建;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精神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产前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心理精神状态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评估两组产妇围生期心理状态,观察组围生期SAS、SDS评分分别为(34.6±2.8)、(36.9±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3.2)、(45.7±2.8)分,并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1.70%)高于对照组(54.72%),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初产妇行产前综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围生期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永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三联疗法与序贯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Hp根除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2月确诊为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76例,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三联组和序贯组各38例,三联组采取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1.0 Bid+克拉霉素0.5 Bid,疗程10d),序贯组给予序贯方案:前5d埃索美拉唑(40mg Bid)+阿莫西林(1.0 Bid),后5d埃索美拉唑(40mg Bid)+替硝唑(0.5 Bid);停药4周后,复查C14呼吸试验,记录Hp根除率,同时观察腹胀、恶心呕吐、腹部灼烧痛等症状消失时间,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疗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序贯组Hp根除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性高于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恶心呕吐、腹部灼烧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序贯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Hp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颂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掌握天津市河北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天津市河北区的病毒性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病毒性肝炎累计报告2424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34.80/10万.分型诊断显示发病率,乙肝>丙肝>戊肝>甲肝.病毒性肝炎发病数男性大于女性,年龄集中在40~60岁,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结论 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应提高肝炎的分型率,进一步推广使用甲肝、乙肝疫苗,加强针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
作者:宋丹;李莎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贲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06例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53例,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清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虽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国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10年来孝昌县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完善结核病防治对策和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肺结核报告疫情数据,对报告资料进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共报告结核病例4 64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0.68/10万,男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是女性的2.79倍.0~14岁组肺结核发病率低,65岁以上组高,25岁之后,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数占全部病例的67.26%.12个乡镇均有发病,乡镇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存在差异,每月均有发病,有弱季节性.结论 2005-2009年疫情呈上升趋势,2007年肺结核发病率达到高峰,2010-2014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说明孝昌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需要突出重点,完善防治策略,更好地控制疫情.
作者:向群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 选取180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前后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结果 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理性情绪疗法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罗小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疗法对酒精依赖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寻求促进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措施.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的62例酒精依赖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制订和实施积极心理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10周,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工娱疗等一般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分别用SAS、SDS进行评分,并在一年后统计患者复饮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评分相比两组均有明显差异,且实验组变化幅度更明显.一年后随访,实验组复饮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积极心理学疗法能有效消除酒精依赖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复饮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张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络磺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用于止血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术前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术中及术后静脉给予卡络磺钠的治疗;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吸收热持续时间短,治疗组的应用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卡前列甲酯栓和卡络磺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莲;吴海燕;韩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3年内肿瘤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情况及5年生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22%、3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11%、1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3年内肿瘤远处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0.00%、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2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疗效显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吴秋芳;孟寒;唐周舟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