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香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共3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胃肠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补中益气汤辅助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袁惠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综合性集体机构,因此社区服务中心的档案管工作也非常重要.而我国社区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实现规范化的据措施包括:增强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健全其档案管理;加强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信息化等措施以及改善管理氛围.
作者:门淑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三联疗法与序贯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Hp根除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2月确诊为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76例,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三联组和序贯组各38例,三联组采取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20mg Bid+阿莫西林1.0 Bid+克拉霉素0.5 Bid,疗程10d),序贯组给予序贯方案:前5d埃索美拉唑(40mg Bid)+阿莫西林(1.0 Bid),后5d埃索美拉唑(40mg Bid)+替硝唑(0.5 Bid);停药4周后,复查C14呼吸试验,记录Hp根除率,同时观察腹胀、恶心呕吐、腹部灼烧痛等症状消失时间,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疗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序贯组Hp根除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性高于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恶心呕吐、腹部灼烧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序贯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Hp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颂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技术和常规解剖定位技术在婴幼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婴幼儿深静脉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100例,年龄2d~12个月,体质量2.0~9.8 kg,身长44.7~85.0 c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研究组患儿采用常规解剖定位技术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和误伤动脉、穿刺部位血肿、置管困难、血胸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穿刺总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10例误伤动脉,8例有穿刺部位血肿,7例有置管困难,而研究组仅有1例误伤动脉,研究组穿刺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 (P <0.05).结论 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婴幼儿深静脉术中,有助于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且穿刺时间较短,可避免多次穿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万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贲门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06例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行全胃切除术;对照组53例,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清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虽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国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VE-cadherin和hs-CRP在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收治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共90例.其中60例为心绞痛组,根据类型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其余30例为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对象的VE-cadherin和hs-CRP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的VE-cadherin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的VE-cadherin和hs-CRP水平高于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的VE-cadherin和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VE-cadherin和hs-CRP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cadherin和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监测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临床检测意义.
作者:刘耀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4年10月12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静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给予静脉用热毒宁注射液,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3d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7.1%,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肯定,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李慧;刘峰;杜林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54.37 ±5.15)、(75.20±5.38)mm Hg(1 mmHg =0.133kPa),对照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54.69 ±4.32)、(75.23±4.81)mm Hg,两组患者PaO2、PaCO2指标差异不明显;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84.24 ±5.37)、(61.48±9.50) mmHg,对照组患者PaO2、PaCO2分别为(69.6 ±3.04)、(69.51±8.64)mm Hg,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方式护理,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方式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数据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行相应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产生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大幅度增加,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使得高血压成为了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国内外学者和专家们进行了很多研究,试图找到一种合理的健康管理模式,基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特点和患病率较高,目前,探索的重点以社区为主,也就是通过社区的综合防控来达到疾病控制的目的.本文针对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阐述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的四种不同的管理模式,通过了解当前各种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以便为将来要开展的高血压防治工作起到些许参考作用,提供一定的探索方向,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护,并能调动更多患者的积极性,参与到高血压防治中来.
作者:孙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nonitoring,ABPM)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仅测量患者24 h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的方法.能够监测白天、夜间以及24 h血压变化、昼夜节律等信息,除用于高血压、低血压的诊断外,还用于指导降压治疗、评价药物疗效,同时在高血压相关疾病的监测中,对高血压靶器官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进行预测.本文就ABPM与高血压相关疾病监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同道提供参考.
作者:王成军;白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掌握天津市河北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天津市河北区的病毒性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病毒性肝炎累计报告2424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34.80/10万.分型诊断显示发病率,乙肝>丙肝>戊肝>甲肝.病毒性肝炎发病数男性大于女性,年龄集中在40~60岁,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结论 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应提高肝炎的分型率,进一步推广使用甲肝、乙肝疫苗,加强针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
作者:宋丹;李莎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桥本氏脑病(Hashimoto encephalopathy,H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1月6例H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25 ~66岁,其中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6例均表现有认知功能损害和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发作.6例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均升高,CSF蛋白升高2例.脑电图5例异常,均为全脑广泛慢波,头颅磁共振检查3例异常.6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5例均有显著好转,1例患者在诊断明确后激素治疗当天突然死亡.结论 HE多见女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快速进展性认知功能损害和意识障碍;TPO-Ab、TPO-Ab显著升高.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波;魏立平;何玉清;张耀慧;娄季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54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型组17例、中型组18例、轻型组19例,对选取的患者在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hs-CRP水平的测定,另选取5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hs-CRP水平为(5.1±1.1) mg/L,脑梗死组为(11.1±3.4)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前3日hs-CRP水平显著上升;其中重型组在各个时段均高于其余两组;治疗后hs-CRP正常组总有效率为87.49%,异常组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水平在评估脑梗死病情与疗效观察中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本文介绍了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药、化妆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并对白藜芦醇的应用现状和不足之处做了阐述,对拓展白藜芦醇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在孕妇分娩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正常待产1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采用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和传统助产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然分娩例数、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自然分娩患者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之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应用于孕产妇分娩中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产程时间,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本文对洛索洛芬钠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它的临床应用、制剂、不良反应等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黄李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络磺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用于止血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术前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栓联合术中及术后静脉给予卡络磺钠的治疗;对照组30例,术后采用静脉滴注缩宫素,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吸收热持续时间短,治疗组的应用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卡前列甲酯栓和卡络磺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莲;吴海燕;韩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ASD患儿也在逐年增加.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世界各国ASD患病率的改变,寻找我国ASD的患病率并分析引起患病率升高的原因,另外结合ASD的典型临床症状,建议初期采取干涉措施,从而大程度地提高患儿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轻患儿的家庭、生活及经济负担.
作者:任丽;李云建;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年版)(EPQ)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评估36例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研究组)及36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 (1)研究组的内-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研究组的精神质与逃避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逃避、合理化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方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