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石英文;凌风
为积累医院科室实施继续医学教育的经验,本文介绍了在承担全军继续医学教育试点期间,科室实施继续医学教育的做法与体会,对医院科室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借鉴意义。
作者:张代民;王援朝;陈涛;时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军用远程医疗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军队在远程医疗方面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并说明其在军队医疗保障中的实用价值。
作者:周俊;连平;姜成华;王世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使护理队伍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有计划的在职培训已成为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结合本科的具体情况,根据在职培训的基本要求,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具体实施手段,加强护理人员基本技能及专科理论知识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冯岚;瞿东滨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我院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入手,加快医院改革创新的步伐。按照院党委确定的“重人才,强素质,抓改革,求创新,兴科技,谋发展”的科技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医院科技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2]。
作者:张明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89医院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逐步建立起医院后勤保障与医院规模、保障方式与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保障体系。
作者:张金升;陈宇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我军三项改革的重点内容。第169医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作法是:①努力在职工思想观念创新上求发展;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我军三项改革的重点内容。第169医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具体作法是:①努力在职工思想观念创新上求发展;②着力在改革关键项目上求突破;③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与教育效果的关系,改革发展与部队稳定的关系。②着力在改革关键项目上求突破;③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与教育效果的关系,改革发展与部队稳定的关系。
作者:周国和;周面生;何柏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本文阐述了①强化护士素质培养,提高运用的基本保障;②调整护士工作程序,形成运用的制约机制;③简化护理表格,增加运用的时间和精力;④统筹安排人力资源,发挥运用的大潜能;⑤建立质量评价系统,确保运用的佳效果。
作者:张绍敏;刘玉莹;黄津芳;翟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护士长在特色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要注重形象管理及特色管理,做到工作热情,技能全面;管理创新,连创佳绩;善于团结,知人善任;全面管理,主动工作。
作者:米继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是由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第二军医大学主办的医院管理专业方面的学术性期刊。1994年创刊、双月刊、每单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傅征教授担任,主编是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灿教授,编辑部设在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刊的实际情况制订此稿约。1 投稿1.1 办刊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主席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针,贯彻执行党、国家和军队的卫生出版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院管理学科发展,为军、地医院建设服务,为军民健康服务。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医学的人文属性与医院管理模式的关系,阐述了医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阐述了医院管理模式的三个转变,即:①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转变;②从技术设备主导型向医护人员主导型转变;③从科学管理模式向文化管理模式转变。
作者:王德彦;尚秀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第150医院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采取承包经营制先后对院区保洁、饮食、供热和车辆保障进行了改革,切实推进院务保障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马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医院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采取了有效的培训方法来提高医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
作者:孙苏敏;邹福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第272医院座落于天津市和平区海光寺,地处商贸中心区域,已有50年的建院历史。经过50年的建设,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技术特色鲜明、人才队伍荟萃、医疗设备精良、休养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医院,成为北京军区设在天津的急诊急救中心。有近20个专业科室,展开床位300张。医院从1988年起,率先创办了全军第一家“军地专家联合门诊部”,聘请了百余名军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院应诊。近年来,通过人事代理、公开招聘等办法,充实了70多名医护人员上岗工作,形成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在职与聘用人员相结合的技术队伍。医院占地面积53 12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3 869平方米,12层住院大楼于1995年建成,楼内设有现代化医疗保障设施。目前,医院医疗设备总计410台(件),拥有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身CT机、彩色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视腹腔镜、膝关节镜、高压氧舱、人工肾、血液净化装置、体外震波碎石机等大型设备。多年来,医院坚持“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方向,坚持“不求大,但求好”的办院思路,积极适应医疗市场变化。目前,在急诊急救、康复理疗、结石病系列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上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急诊急救中心是北京军区1995年批准确认的,下属血透、毒物检测、高压氧科室,形成了中毒检测、急救“一条龙”的服务。康复理疗特色主要以理疗科杨传礼主任集40年经验创立的杨氏按摩而享誉军内外,集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结石病系列治疗采用中药排石、体外碎石、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等一整套疗法,治疗胆结石总有效率为92.9%。肾病特色主要是采取“肾病康汤”中药制剂辅以西医疗法,对肾炎及尿毒症的治疗有明显效果。1990年以来,医院获得军内外科技成果共有18项,发表文章1 409篇,出版专著16本。医院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部队伤病员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好为部队服务和对社会开展有偿服务的关系,形成了坚持“姓军”方向、保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医院连续12年被天津市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天津市确定为“交通事故鉴定定点医院”,被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和天津武警医学院选定为“临床教学医院”,连续3年获得北京军区“白求恩杯”,还先后被评为北京军区“医院管理先进单位”、“文职干部管理先进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总政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1997年、1998年连续2年被评为“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
作者:王德苓;刘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病人对医院的信任问题,阐述了病人对医院不信任的表现,产生不信任问题的原因以及增强病人信任感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文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就医院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努力设计和塑造医院良好形象,为病人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进行了较广泛、深入地探讨。首先阐述了医院形象的定义和特征;其次介绍了医院形象对医院的作用和影响;后,重点阐述了如何维护和塑造医院形象。
作者:母泽林;刘友军;何宗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科技兴院,贵在人才。“九五”期间,我院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狠抓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既促进了人才成长,提高了疗养质量;又增强了科研活力,加速了科技工作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作者:程建平;王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的质与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要搞好医院健康教育,首先必须重视和搞好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搞好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1-6]。
作者:金燕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的实习点。依照部队和医院的需要,为部队培养合格的全面的医务工作者。几年来,对如何注重临床实践的培养,提高学员的实习质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受到了我院实习学员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院校的认可。我们的做法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新时期护理质量和护理专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新时期的护士长应具备的自身素质、领导素质和管理素质。这对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专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淑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与护理技术水平,更直接依赖于护理工作管理水平;尤其是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它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基础[1,2]。随着我院“军字一号”工程的上网运行及系统软件在护士工作站的应用,不仅使常规的护理程序发生了转变;同时,也相应地改变了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方法、内容及标准。如何采取适用于网络信息护理发展的需求,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办法,是保证网络模式下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新形式下护理质量管理的新课题。
作者:李艳萍;潘桂荣;彭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