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余市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分析

邓红;袁小芳;胡香兰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意外伤害
摘要:目的 对新余市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进行分析.方法 调查新余市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死亡病例填写死亡报告卡,死因诊断、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进行,按方案要求进行补漏调查.结果 新余市2007-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与2007年比较,农村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镇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岁以下儿童2007年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9.27%)、新生儿窒息(17.43%)、先天性畸形(14.22%),而2011年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意外伤害(29.37%)、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6.78%)、肺炎(16.08%).结论 2007-2011年新余市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死因中新生儿窒息下降尤为显著,意外伤害成为首位死亡原因.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5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5月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9.13%,观察组2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围术期采取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减少护理相关并发症,并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李茂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PSD的发生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治疗也必须采取多种综合手段.

    作者:农宣桦;农永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男男性行为人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2010年7-12 月在聊城市范围内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自愿参与调查的男性223名,根据《2010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中《男男性行为者调查问卷》对MSM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MSM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83.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知晓率高,占95.1%;“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率低,占63.7%.信息来源居前3位的是:互联网占52.9%、电视占35.0%、免费宣传材料占30.9%.得分6~8分中在本地居住<2年的占17.1%.在本地居住>2年的占6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7,P<0.05).得分6~8分中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占19.8%,高中及以上的占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27,P<0.05).结论 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受文化程度和在本地居住时间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降低艾滋病危险行为.

    作者:马海燕;于海荣;苏大禹;栾素英;刘娟;徐琴;辛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380名中小学生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对中小学生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PPD)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月选择溧水县柘塘镇2所小学、1所中学的在校学生380名,进行BCG-PPD试验,观察试验结果.结果 380名中小学生BCG-PPD试验总阳性率为41.84%,男生45.60%,女生37.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2,P>0.05);小学生57.04%,初中生33.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7,P< 0.05).结论 对中小学生进行BCG-PPD试验,了解结核杆菌在学生中的感染情况,筛查疑似感染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校园中结核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才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民营医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与对策

    民营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但由于民营医院管理机制、福利待遇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因素等多种原因,造成了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也给民营医院带来了困扰.本文从医院及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两个方面对民营医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制订科学的聘用护理人员管理办法及健全护理人员薪资制度等对策来解决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有利于民营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良性发展.

    作者:王道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粪、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

    作者:刘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张鸣鹤治疗骨关节炎经验浅析

    张鸣鹤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专家,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的发病及临床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张鸣鹤认为OA发病虽然与年老肾虚骨衰有关,但关节疼痛或肿胀却是由关节炎症病变直接引起,符合“因炎致痹”的病机,故其治疗可从“炎”论治.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活血祛湿、通络止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娄俊东;张立亭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现状

    消化性溃疡是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中医属于“胃脘痛”范畴.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有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笔者就目前的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宋利祥;张少军;许淑芳;田彦勇;毕翠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余市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分析

    目的 对新余市2007-2011年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进行分析.方法 调查新余市2007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死亡病例填写死亡报告卡,死因诊断、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进行,按方案要求进行补漏调查.结果 新余市2007-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与2007年比较,农村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镇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岁以下儿童2007年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9.27%)、新生儿窒息(17.43%)、先天性畸形(14.22%),而2011年死亡原因居前三位的是:意外伤害(29.37%)、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6.78%)、肺炎(16.08%).结论 2007-2011年新余市5岁以下儿童各期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死因中新生儿窒息下降尤为显著,意外伤害成为首位死亡原因.

    作者:邓红;袁小芳;胡香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交通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情况及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交通事故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流行情况,并分析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5月206例交通事故幸存者,其中,男168例,女38例,年龄(39.8±12.5)岁.采用17项PTSD检测表——特定事件版(PTSD checklist-specific stressor version,PCL-S)进行评估.结果 206例交通事故幸存者中共有51例为可能的PTSD患者,发生率为24.8%; PTSD症状比较女性较男性严重,男性PCL-S得分(26.90±7.70)分,女性(31.46±8.87)分,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者较单身者严重,已婚PCL-S得分(28.72±8.07)分,单身(23.00±5.47)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SD在我国交通事故幸存者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患,其主要的预测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评估距离创伤时间间隔、躯体康复状况.

    作者:李秀丽;车力凡;孙鲁毅;王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17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社区诊治体会

    目的 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诊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BPPV患者17例,其中后骨半规管性BPPV 16例,外骨半规管性BPPV 1例,分别采用Epley复位法和Barbecue翻转复位法治疗.结果 15例完全治愈,占88.24%.随访1个月复发1例,为外骨半规管性BPPV,再次手法治疗仍然有效.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通过学习能掌握BPPV的正确诊断和复位方法.患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治疗.

    作者:陆志菊;张新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菏泽市2011年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1年菏泽市人群感染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情况.方法 2012年1-2月选择2011年在菏泽市立医院就诊的流感样患者鼻、咽拭子标本434份,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和PCR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共采集并检测434份流感样病例标本,流感病毒阳性28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3份,甲型H3流感病毒3份,乙型流感病毒22份.阳性标本采集于1-4月份和11-12月份.结论 2011年菏泽市人群感染的流感病毒主要是乙型流感病毒,但甲型流感均发生在年初.

    作者:刘芳;刘启林;陈仲全;李一苇;刘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耳尖放血联合抗生素滴眼治疗早期麦粒肿78例

    目的 观察耳尖放血联合抗生素滴眼治疗早期麦粒肿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2011年11月就诊的早期麦粒肿患者78例,采用耳尖放血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儿童)、氧氟沙星滴眼液(成人)治疗.结果 治愈率94.87%,其中,耳尖放血1次治愈59例,治愈率75.64%.结论 耳尖放血联合抗生素滴眼治疗早期麦粒肿疗效明显、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且无并发症,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瀛;刘克菊;王伟;卢亚琳;刘敏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乡村医生执业考核模拟题(九)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高血压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评价两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34例,占56.6%;干预组52例,占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加强档案管理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病历档案、科技档案、设备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荣誉档案、医德医风档案、会计档案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加强档案管理,使档案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更好地为医务人员、患者乃至社会公众服务,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就加强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如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主动服务意识、配置齐全的硬件设施、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等,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耿金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26.23±11.76)ml、(54.65±13.47 )min、(4.63±1.26)d、(8.27±1.93)d]与观察组[(18.35±10.64)ml、(39.15±12.55)min、(2.91±1.24)d、(6.16±1.7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尿潴留9例、阴囊积液4例、皮下血肿4例、复发6例,观察组尿潴留2例、复发0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顺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频彩超引导技术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引导技术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7月-2011年12月10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选择在高频彩超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传统异感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臂丛神经阻滞所用局麻药为1.5%氯普鲁卡因+0.447%罗哌卡因混合液25~35 ml.观察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总有效率100.00%,B组总有效率86.00%.A组仅1例穿破血管,B组13例穿破血管、1例气胸、3例局麻药中毒、3例术后感觉异常.结论 在高频彩超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简便易行,可明显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实用临床技术,其麻醉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徐玲玲;于晓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松针点灸治疗偏头痛伴或不伴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松针点灸治疗偏头痛伴或不伴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8月就诊的偏头痛患者104例,52例伴有失眠的患者为A组,52例不伴失眠的患者为B组,两组均给予松针点灸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分级、hs-CRP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疼痛强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治疗前A组(7.82±1.92)mg/L、B组(5.30±1.0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3.12±0.93)mg/L、B组(2.38±0.79)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hs-CRP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A组90.38%,B组94.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松针点灸对偏头痛伴或不伴失眠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使血清hs-CRP水平下降,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维光;吴玲艳;宋瑞霞;黄少珍;唐佳文;陈传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胰岛素合剂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压疮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合剂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对压疮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3月将7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维生素C、庆大霉素与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组成胰岛素合剂湿敷配合TDP,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C、糜蛋白酶湿敷,疗效观察时间均为4周.结果 观察组治疗压疮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合剂配合TDP治疗压疮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甘霖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