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cl-2、PTEN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过程中的作用观察

慕小燕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BCL-2蛋白, PTEN
摘要:目的 探讨bcl-2、Ften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住症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bcl-2、PTEN蛋白表达,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内异症组)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癌变组)加例.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癌变组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及内异症组(P<0.01).结论 PTEN 低表达和bcl-2的过度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内异症癌变的过程,bcl-2蛋白阳性的内异症可能是癌前病变.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非系统的功能锻炼;康复干预组除行常规护理外,还实施早期康复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高.结论 做好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恢复及尽量利用残存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或半自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作者:江月玲;周彤;王会琴;刘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新生儿破伤风40例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征,观察新生儿破伤风临床治疗疗效,以提高新生儿破伤风抢救水平.方法 时4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者抗感染、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控制痉挛、加强护理等治疗.结果 本组40例患儿中有38例并发肺炎(95.0%),5例并发败血症(12.2%),10例合并皮肤感染(25.0%)如尿布疹、褥疮等.40例中治愈35例(87.5%),疗程30-90 d;3例因家庭困难放弃治疗出院,2例因合并严重败血症死亡.结论 新生儿破伤风,临床症状典型,易诊断.新生儿破伤风关键在于预防,治疗较复杂,需注意控制惊厥,抗感染,营养支持,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方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钟颖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bcl-2、PTEN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过程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bcl-2、Ften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住症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bcl-2、PTEN蛋白表达,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内异症组)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不典型增生组)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癌变组)加例.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组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P<0.05);癌变组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及内异症组(P<0.01).结论 PTEN 低表达和bcl-2的过度表达可能共同参与了内异症癌变的过程,bcl-2蛋白阳性的内异症可能是癌前病变.

    作者:慕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会诊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会诊的方式和方法及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方法 对我院临床药师多年来参与抗感染会诊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会诊能够使许多感染性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同时也使许多非感染性疾病患者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抗感染会诊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和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得到一临床医师的尊重和积极配合.

    作者:孟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希达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希罗达单药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3例晚期消化道肿瘤均给予希罗达口服,2500 nag·m-2·d-1,连续服用14 d后停用7 d,21 d为l周期,至少服用2周期.结果 43例均可评价.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18例,疾病进展13例,总有效率27.9%,临床获益率69.8%.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22例,色素沉着21例,恶心10例,呕吐8例,厌食12例,白细胞下降12例,血小板下降4例,大多为Ⅰ~Ⅱ度,2例Ⅲ度手足综合征,1例Ⅲ度色素沉着.结论 希罗达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肯定,用药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刘臣;王克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PTEN和FHIT基因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妇科肿瘤中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卵巢癌具有缺乏早期症状及典型的临床表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届晚期.而且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

    作者:黄建;陈衡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阿替洛尔治疗慢性房颤46例疗效观察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加重原有基础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应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房颤46例,有效的控制心室率,缓解病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产后抑郁症病因与筛选诊断分析

    产后抑郁征是女性精神障碍中为常见的类型.典型的产后抑郁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

    作者:朱振爱;蒋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阴道彩超诊断异位妊娠临床价值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显示异位妊娠和正常妊娠之比为1:50-1:300[1].超声诊断准确率随着探查技术和设备的改进而提高,特别是阴道彩超,极大提高了异位妊娠的检出率.笔者对2007~2008年收治的62例异位妊娠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闭合复位C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110例临床体会

    Colles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1],多发生于老年人,因老年人骨质密度较低,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外力作用下易致骨折.2004年11月~2008年11月笔者共收治老年人Colles骨折110例,采用手法复位C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邵钧;孙化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真空采血法优势分析

    临床血液学化验(Clinical laboratory Hematology)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临床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是提供治疗方案的重要参数,是现代医学中应用广,对临床诊断有价值、直接的检验项目.

    作者:李小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人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及耐药性临床研究

    目的 本文研究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分布、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及耐药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EICU 48个月HAP患者检测出的138株病原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EICU的HAP病原茵以革兰阴性茵为主,占64.9%,其中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35.1%,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原茵对抗菌素耐药性普遍较高.结论 EICU的HAP痛原茵以革兰阴性茵占优势,致病菌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能与医院广泛应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有关,故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抗茵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明;张红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惠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发展前景浅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社区卫生服务正是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卫生服务模式,也是满足居民卫生需求经济、适宜的一种方式.

    作者:李雪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不同程度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纤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D-二聚体(DD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1(PA-1)在不同程度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选取不同程度甲减患者及健康人(对照组)检测DDM、t-PA、PAI-1血浆含量.数据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甲减的DDM水平降低(P<0.05),而t-PA、PAI-1水平增高(P<0.01).与之相反,重度甲减患者其DDM水平升高(P<0.01),而t-PA、PAI-1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低对血液纤溶活性的影响不同,轻度甲减患者血液纤溶活性降低,呈高凝状态,容易出现血栓形成;重度甲减患者血液纤溶活性增强,存在出血倾向.

    作者:栾炳国;王德文;栾丽娟;逄力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阿尔茨海默症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症(AO),是一种可引起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神经性疾病[1].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环境危险、正常老化等因素有关.本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智力减退以及行为与人格的改变,严重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死亡.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它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不仅是个体疾病,而且因其带来的社会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

    作者:于晓刚;徐凌忠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一起水痘疫情暴发调查分析

    2008年6月11日-6月17日,高邮市临泽镇中心小学西校区暴发水痘疫情,经采取家庭隔离治疗、能风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笔者将此起疫情的调查与处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朱永年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切口置管负压吸引治疗剖宫产后切口脂肪液化21例临床体会

    近年来由于剖官产率的上升和生活条件改善,孕产妇肥胖人群增加及手术者一些不当操作,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1994年6月-2008年12月笔者对发生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1例患者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井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对于Neer分类法[1]中明显移位的二、三、四部分骨折,多主张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的广泛运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将2005年7月~2008年1月以来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1例和既往运用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岳晨;李国庆;唐最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他汀类药物在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血脂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血脂异常患者,调查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不足的原因.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70.8%(85/120)的患者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剂量偏低,曾住院治疗的患者比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正确使用率较高,使用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对调脂治疗知识缺乏,医患担心不良反应,经济上难以承受.结论 社区门诊普遍存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低的情况,社区医生应加强认识,积极推广.

    作者:孙平;郜文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白细胞介素-17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表达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从36例尸检标本中获得48个冠状动脉蜡块标本,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粥样硬化冠状动脉21例,由组织病理学分为稳定型(21个)和不稳定型(27个)斑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巨噬细胞(CD68)、平滑肌细胞(α-actin)、IL-17及VEGF在冠状动脉局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L-17和vEGF在血管内膜及中膜均有表达,IL-17在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处表达明显,IL-17阳性细胞见于斑块处的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胞浆.VEGF和IL-17在不稳定型斑块内膜及中膜的表达均明显强于稳定型斑块(P<0.05).在不稳定型斑块处内膜IL-17与VEGF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684,P<0.001).结论 IL-17及VEGF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局部有表达,在不稳定型斑块的表达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与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IL-17在粥样斑块的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

    作者:龙胜春;赵红;姚平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