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爽;黄杰
后颅窝减压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治疗枕部、小脑等颅颈交界处疾病的手术方法,后颅窝减压可解除小脑、延髓和脊髓的压迫,扩大后颅窝体积,达到小脑、延髓和脊髓的减压,缓解症状,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秀芹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1、探讨脑涨落图对头晕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2、研究头晕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变化.3、探索头晕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脑涨落图仪对单纯头晕患者和对照组进行脑涨落图描记,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头晕组的全脑神经递质活动的总功率显著降低,熵值显著升高(P<0.05);GABA显著降低,DA显著升高(P<0.05);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血管舒缩指数则无显著变化,兴奋性递质的功率相对增强.结论 EFG检查提示头晕患者的整体脑功能降低,脑内抑制性递质的功率相对减弱,大脑的代偿能力正常.EFG能够在无创状态下检测头晕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功率和大脑功能,虽然不能直接诊断头晕,但能够为临床确定头晕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王校斌;杨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伴有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耐量的情况.方法 按照AIMS量表评定有无TD,使用WHO诊断标准来判断有无糖耐量异常及2型糖尿病.结果 与非TD组相比,TD组有更多的糖耐量异常(x2=4.45,df=1,P<0.05).结论 对伴有TD者要经常监测血糖,如血糖过高,要给予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
作者:潘信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慢性传输型便秘(STC)是指由于胃肠道传输能力减弱而致的便秘.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腹胀、肠鸣音减弱、便意缺乏、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久蹲难下等症状.
作者:陈书娈;张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腹腔镜胆切囊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创伤小、痛苦轻,对病人全身及腹腔局部干拢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芳平;刘国文;张良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杜冷丁(哌替啶)具有镇痛、镇静、镇咳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剧烈疼痛如创伤、烧伤、烫伤、术后疼痛等[1].其过敏反应少见报道.2006年11月19日我院成功抢救1例注射杜冷丁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将抢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武晓华;潘勤;刘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前,国际疾病分类ICD-10由北京协和医院率先推广使用已近十年,但在各级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使用中还存在着不少实际问题.
作者:杨雅秋;岳淑英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治疗组3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治疗,而对照组33例应用常规剂量纳络酮治疗.对比观察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大剂量纳络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梅建东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30例)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周前后和健康对照组(25例)血清中IL-4水平,并同时测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4值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下降(P<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IL-4水平下降,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P<0.01).结论 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4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其水平下降,并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使患者增进知识,改变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对30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及家属实施了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胫骨高位球形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等检查评估,测量下肢站立位力线,确定截骨部位,采用球形胫骨高位截骨,用外固定器固定截骨断端,同时用骨圆针在股骨髁部钻孔减压,矫正维持下肢力线,随访结果参考窦宝信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优2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 采用胫骨高位球形截骨,结合外固定器固定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创伤小,矫正角度易掌握,矫正确切,截骨部位愈合好,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玉民;刘铁战;张苏斌;武东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如外伤、肿瘤、畸形、炎症等,一旦出现明显占位效应均需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急、重、复杂多变,极易发生并发症.开颅手术危险性大,变化多.术前的充分准备,可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前提条件;术后严密细致的观察,做好预见性处理,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的疗效至关重要.
作者:欧添英;卢月彩;刘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抗痨药物的临床应用,肺结核患者病情不断改善,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合并肺癌的病例也日趋增多.为探讨如何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2007年住院的肺结核合并肺癌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减少临床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宋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微创液化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本方法损伤小、清除血肿较彻底、并发症少及恢复快[1],大大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因此,本方法已成为国内外治疗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玉明;钟道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病情况及高血压病伴随疾病情况.方法 对居住在闫千户铁路宿舍内的1396位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年龄、职业、吸烟史、饮酒史及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的发病情况.结果 高血压病发病率以50~59岁,60~69岁发病率高,高血压病伴随冠心病、脑卒中及糖尿病的发病率较无高血压病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痛的并发症.
作者:崔美月;蒋丽;王敏;李冬青;牟秀云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计算机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在血站管理中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提高了血站输血信息化管理水平,对现代血站系统在提高血站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质量、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加强血站全面管理、提升血站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者:滕松波;陈秀丽;张熙曼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扮演的角色倍受关注.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在慢性病医院普遍存在,任何一位病人对疾病的进展、预后和康复,对病后的生活、工作、经济问题和社会活动等均有顾虑.
作者:亓玉媛;魏丽芹;张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十分严重的髋部创伤,可由骨盆骨折时耻骨、坐骨、髋骨骨折而波及髋臼,也可由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所致.随着髓臼骨折患者的增多,髓臼骨折的手术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感染、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关节功能,值得我们重新考虑手术治疗的一些与手术技术有关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手术治疗的157例髓臼骨折的经验,探讨手术技术相关的问题和治疗方法.
作者:裴培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众所周知,心功能不全病人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且并发症严重,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但据大宗病例文献报告,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情况差,年龄大,不但有胆囊疾病,而且支气管扩张合并心功能不全,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故加强对复杂高危胆囊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
作者:霍虹;赵玉慧;佟艾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通道,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不仅适用于患者长期接受输血、输液、肠外营养及药物治疗,还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又能进行血液动力学检测,从而正确判断病人血容量和/或右心功能,指导诊断治疗.
作者:林景枝;杨凤兰;杨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