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性肾创伤21例临床分析

徐庚昌

关键词:肾, 肾创伤, 闭合性, 血尿, 疼痛
摘要:目的 总结闭合性肾创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2~2005年21例闭合性肾创伤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有腰腹部外伤史,伤后肾区疼痛,血尿.创伤原因以摔伤为主占14例(67%);其次为车祸伤占6例(29%),殴斗伤1例(5%).创伤程度以Ⅰ~Ⅱ级肾挫伤较多(18例,86%),其余为Ⅲ~Ⅳ级肾碎伤和肾蒂伤(共3例14%)、伴发伤(9例43%),主要伴发肝、脾、肠管破裂,其次伴发头颅外伤、肋骨、四肢、腰椎骨折.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保守治疗18例(86%),手术切除损伤肾3例(14%),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闭合性肾创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肾区受伤后疼痛,血尿、B超或CT检查是诊断肾创伤的主要方法.对Ⅰ~Ⅱ级肾挫伤无大出血者可行保守治疗,对Ⅲ~Ⅳ级肾碎裂伤和(或)肾蒂伤应行手术治疗.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护理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学工作中,对护士素质的传统要求是: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有高尚的医德及操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一个合格的护士,除了需具备以上的传统素质外,还应该懂得护理心理学知识,并能在临床护理学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及实施.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组成部分,护理心理学又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心理学的基本定义是:凡病者求医,无不期望得到好的医治及佳的护理.护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患者的各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得到佳护理的科学.

    作者:周慧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人文关不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患者的疾病,而是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整体关注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是护士将获得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给予患者的情感付出[1],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激发其内在的活力和潜能,增强其抗病的信心,使其早日康复.我科自2003年采用人文化护理以来,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此介绍如下.

    作者:赵素平;孟才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外科急重症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探讨

    在外科,急重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外科急重症一般由突发、意外事件引起,具有起病急而重、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恰当的护理,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及术前准备,术后则能够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不同体重指数人群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对不同体重指数人群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体重指数对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体重指数数值将被调查的人群分为Ⅰ、Ⅱ、Ⅲ三组,测定CRP数值并进行对比比较.结果 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CRP明显升高(P<0.01).结论 体重指数的升高与CRP水平升高呈正相关,对预测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文华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发生寒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05年3月至2005年12月有106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8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寒战,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对其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索出了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丽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闭合性肾创伤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闭合性肾创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 对1992~2005年21例闭合性肾创伤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有腰腹部外伤史,伤后肾区疼痛,血尿.创伤原因以摔伤为主占14例(67%);其次为车祸伤占6例(29%),殴斗伤1例(5%).创伤程度以Ⅰ~Ⅱ级肾挫伤较多(18例,86%),其余为Ⅲ~Ⅳ级肾碎伤和肾蒂伤(共3例14%)、伴发伤(9例43%),主要伴发肝、脾、肠管破裂,其次伴发头颅外伤、肋骨、四肢、腰椎骨折.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保守治疗18例(86%),手术切除损伤肾3例(14%),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闭合性肾创伤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肾区受伤后疼痛,血尿、B超或CT检查是诊断肾创伤的主要方法.对Ⅰ~Ⅱ级肾挫伤无大出血者可行保守治疗,对Ⅲ~Ⅳ级肾碎裂伤和(或)肾蒂伤应行手术治疗.

    作者:徐庚昌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微创外科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行血肿腔穿刺外引流方法治疗.结果 本组恢复良好11例,中残4例,重残6例,死亡6例.结论 采用血肿腔穿刺外引流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效果良好.

    作者:宁波;孟庆海;张明然;宁蕾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素质现状评价

    1 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素质1.1 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内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具有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与计划生育指导等多种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对个人、家庭、社区所有的健康问题负责,其服务是连续的、综合的、人性化的整体服务,社区医生作为一个综合协调者,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作者:王米兰;潘传德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在当今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更新,处方日渐复杂的情况下,合理用药对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以及药品的浪费显得尤为重要.为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笔者对本院2005年6~12月的12760张门诊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朱平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无锡市新区2005年麻疹疫情分析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区的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由于近年来人口的流动性增大,免疫空白的人群增多,使散在的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为了摸清我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区2005年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建芬;杨坚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开发利用

    医学档案是医院乃至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医院各项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是医院的重要信息资源[1].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如何努力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应用价值,应当引起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医院档案工作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

    作者:程岱峰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1999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发生切口感染产妇63例的术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期未发生感染产妇86例的术前相关因素作为对照,确定高危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中,肥胖、胎膜早破、阴道检查、导尿≥2次或肛查≥3次为术前高危因素,感染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根据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制定护理对策,实施护理干预,减少感染发生率.

    作者:燕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造影评价ST-T改变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研究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我们对1136例ST-T改变疑诊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了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 发现典型的胸痛伴有ST-T改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达81.3%.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要条件.不典型胸痛或无症状伴有ST-T改变患者诊断符合率为30.2%.结论 单纯ST-T改变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标准.

    作者:尹鲁骅;李金龙;吴云;王伯松;孙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11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重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急重症传染病,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2年以来收治的11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资料,以探讨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亚平;谷茂林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社区高血压病不同干预模式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单纯药物干预和综合性心理干预二种措施的成本,对这二种措施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血压病干预措施,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调查辖区内6个社区400名高血压患者的个人特征、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治疗成本费用等,采用生命质量总评分作为健康效果指标,用F检验、t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纯药物干预措施比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成本高;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差、个人月均收入越高、年龄越大,无论是单纯药物处理还是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其成本越高;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与成本费用之间呈负相关.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的成本效果优于药物干预(F=52.202,P=0.000).结论 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成本,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是社区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干预措施.

    作者:张文汉;谭勇;胡素君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指导探讨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康复时间一般持续较长.整体护理要求我们,除了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大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了解,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出护理依据.

    作者:曾凤屏;李爱军;陆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升高使动脉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是死亡和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储晓琴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误诊原因.方法 将84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作出明确诊断.结果 PCNA在唇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9.34±21.27)%,表达呈异质性.PCNA指数与唇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均显著相关,与TNM分期相关不显著.内科后明确诊断者81例,3例施行剖腹探查术获确诊.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内科疾病较为多见,占有一定比例,应引起内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孟兆修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机械通气与相关性肺炎的关系分析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识了解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自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为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共收集131例,发生VAP组73例,未发生VAP组58例,发生VAP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VAP组(P<0.05);两组在年龄、APACHE评分相仿,而病死率却无差别(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结论 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VAP发生的重要因素.VAP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是病情危重的一个表现.防治VAP的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任秀芬;刘雅峰;陈一之 刊期: 2006年第17期

  • 甲基纤维素在泪道狭窄探通扩张术中的应用

    泪道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单纯用药和施以泪道探通术后,均未取得理想的疗效.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泪道探通术加注甲基纤维素治疗泪道狭窄64例,共79只眼,并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治愈率较前有很大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朝晖;崔治华;李朝旭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