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Ⅰ、Ⅱ型Pilon骨折

梁春雨;田发明;张岩;平少华;张柳

关键词:Pilon骨折, 胫骨远端, 内固定, 骨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Ⅰ、Ⅱ型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应用MIPO治疗Pilon骨折27例.根据Rüedi-Allgower分型,Ⅰ型9例,Ⅱ型18例.合并腓骨折23例.结果 本组获得完全随访25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3~8个月).按照Johner和Wruhs膝踝关节功能评价体系评分,优21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92.6%.结论 应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Ⅰ、Ⅱ型Pilon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有完整资料的12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后内侧及后外侧手术入路,分别显露胫骨平台后内和后外侧髁,直视下复位,恢复关节面平整,内固定物支撑固定.如有半月板后角损伤一期修复;如合并的前交叉韧带损伤,二期关节镜下重建.结果 10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1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4周,平均13.6周;术后3个月时均完全负重,术后1年HSS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80~95分,平均89.1分;无术区皮肤坏死,感染和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 采用膝关节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效果良好;且通过二期关节镜重建损伤的前交叉韧带,有效地弥补了后侧入路的不足.

    作者:郑永茂;王珺琛;柴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巨大腺瘤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肠巨大腺瘤的经验.方法 采用粘膜注射、圈套器高频电切法治疗结肠巨大腺瘤40例.结果 40例结肠巨大腺瘤直径2~8cm,直肠13例,乙状结肠14例,降结肠9例,横结肠4例;均为单发,对有蒂的18例及亚蒂的6例直接由圈套器切除,其余16例广基腺瘤分别行黏膜切除和粘膜分块切除.40例巨大腺瘤均切除顺利,7例术中出血经保守治疗成功止血,无穿孔、管腔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40例均为腺瘤性息肉,其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6例,绒毛状管状腺瘤8例.40例中有8例为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结肠巨大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志华;钱峰;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和筹资意愿的调查

    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约为2.5亿,农民工的工作大多脏、累、危险、强度大,但收入偏低,生活质量较差,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患职业疾病的危险度也较高.另外,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对于自身健康及职业防护的意识也就不够清晰[1].我国在城市中务工的农民工大多没有医疗保险,而用人单位也并未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农民工的医疗全靠自费,这使得农民工在患病之后多数选择了不去就医,即使就医也尽可能地压缩就医时间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研究报道较少,针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需求的调查也未见报道.因此,我们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及筹资意愿,从而为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辉;孙广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Oct-4在骨髓基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表观遗传学研究

    目的 检测Oct-4基因在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表现遗传学变化(即甲基化变化).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BMSCs,用成骨诱导剂(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和分化后10 d的甲基化变化.结果 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前有表达,诱导10 d后表达下降;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前未发生甲基化改变,诱导10 d后检测到其甲基化状态.结论 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有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且甲基化水平与表达呈负相关,提示Oct-4基因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由于其启动子区高度甲基化的缘故.

    作者:王菊;王文庆;王苗;周宗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30例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和对照组(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总观察治疗时间为36周.评价指标有:血压水平、血浆Hcy、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压水平、Hcy、尿A/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治疗3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的控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浆Hcy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尿A/C比值水平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IMT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马采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于伴有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的血压水平、血浆Hcy、尿A/C比值、IMT均有明显的改善,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保护了靶器官的功能.

    作者:李莉;李学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河北省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并进行分析,为改善河北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及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河北5个地区10个县,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调查表对1 000名农村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同时,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 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为53.7%.解释清晰度、得到尊重情况较好;技术水平、服务项目满意度偏低.结论 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建议加强农村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增加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作者:吴保平;刘海娟;张盼;赵雅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雷尼酸锶对骨质疏松股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雷尼酸锶对骨质疏松股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和骨折手术方法建立骨质疏松股骨折(OPF)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雷尼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X线观察骨折断端愈合情况,检测二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骨痂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结果 ①OPF术后6周实验组骨折断端骨痂较大,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断端;对照组骨折断端骨痂较小;②OPF术后2周,实验组BMP-2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明显,BMP-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OPF术后6周时,实验组骨小梁面积比和骨小梁平均宽度高于对照组,骨小梁平均间隔小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⑤OPF术后2、6周,实验组BM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雷尼酸锶可促进骨质疏松股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抑制破骨细胞.

    作者:朱延辉;刘婷婷;姚勇;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手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手术时切除肋间臂神经.观察二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感觉功能等指标.结果 二组患者每例检出淋巴结分别为(18.00±2.45)和(19.00±3.12)枚,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33%,复发率均为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35.0±13.5)和(110.0±11.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3和6个月的感觉障碍和疼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改善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晓东;刘冰;王洪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加力时机对高骨代谢大鼠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高骨代谢状态时不同加力时间对大鼠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 健康Wistar 雌性大鼠40只,分为A(高骨代谢即刻加力)组、B(高骨代谢2周加力)组、C(正常即刻加力)组、D(正常2周加力)组.A和B组建立高骨代谢模型,B和D组大鼠左侧胫骨植入直径1.5mm的钛合金钉2枚,2周后A和C组植入同样钛合金钉,然后各组同时负载1009力,30d后处死动物.测量钛合金钉间距;制作硬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钛合金钉种植体与软硬组织愈合情况并计算骨结合率.结果 4组大鼠钛合金钉种植体无脱落,个别有倾斜;其移动距离、B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959和334.55,P均<0.01;F=2.326和2.40,P>0.05),A和B组钛合金钉微种植体移动距离大于C和D组,骨结合率A和B组高于C和D组.结论 高骨代谢情况下钛合金钉微神植体即刻、延期加力是可行的,不同加力时间对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在临床中注意微种植体植入时的安全距离.

    作者:张彬;王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与同期开腹治疗方法的比较

    目的 分析应用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与同期开腹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56例(腹腔镜组),其中Dixon手术47例,Miles手术9例.开腹手术95例(开腹组),其中Dixon手术77例,Miles手术18例.比较二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 二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肿瘤距下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下切缘阳性率、吻合漏的发生率、输尿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较开腹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排气、排便时间、尿潴留时间、住院时间延均较开腹组有降低(P<0.01).远期疗效如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二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创伤小,可安全地根治直肠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荣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单检和联检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FP、CEA和CA19-9的含量,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EA和CA19-9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相比,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显著提高.结论 联合检查可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岳志刚;熊祝嘉;王晓岩;王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原发性醛固酮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情况.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诊治的110例原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该人群中MS的患病情况.结果 原醛患者MS患病率为50.9%;在MS各组分中,高血压、为糖代谢紊乱(糖调节受损+糖尿病)、体重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检出率分别为90.1%、34.5%、23.6%、20.1%、9.0%.结论 原醛症患者有较高的MS发病率,一旦确诊,应进行积极治疗,以降低代谢异常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者:朱翠颜;林健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固定和流动煤矿工人性态度和性行为特征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流动和固定煤矿工人性态度和性行为特征,为制定针对煤矿工人的科学、可行、注重实效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煤矿工人的性态度和高危性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2 936名煤矿工人,其中固定工人1 636名,流动工人1 300名.结果 固定工人与流动工人对“如果夫妻感情好,发生婚外性行为也是可以接受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结婚后与除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态度不同;高危性行为发生率流动工人明显高于固定工人,分别为16.1%和12.8%;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地点主要是在外出打工的地方,每次发生高危性行为时均使用避孕套的比例非常低,不足30%.结论 煤矿工人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对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多性伙伴性行为和卖淫、嫖娼等商业性性行为比较宽容和开放,发生婚前、婚外及多性伙伴行为时使用避孕套的使用率低,加强对煤矿工人宣传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作者:邱旭;张艳淑;周丽华;关维俊;姚雪;庞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47例

    目的 探讨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7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采用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然后观察血管瘤消退情况.结果 注射后治愈39例,基本治愈5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3例治疗中出现瘤体表面坏死溃烂,经敷氧化锌膏后愈合,愈后肤色未受影响.结论 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望成为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

    作者:宋大公;丁红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后术侧肢体血栓形成1例患儿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占第二位[1].PDA进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时短、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2,3].其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应用基本相同,但对于婴幼儿比较特殊,操作难度大且并发症也多.近日我科为一名3岁患儿行PDA介入封堵术,术后术侧肢体股浅动脉血栓形成,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股浅动脉血管再通,无其他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15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误诊原因.方法 总结15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中误诊为胃炎或胃肠炎7例,支气管肺炎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过敏性休克1例.结论 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以心外表现为主,忽视对心脏的认真体检,心肌酶早期增高可不明显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对于以呼吸道、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的患儿,伴有精神萎靡、苍白、多汗、末梢循环不良时,应考虑到暴发性心肌炎,反复检查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心电图、床边超声心动图,及时修正诊断.

    作者:张付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矾藤痔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矾藤痔注射术与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疗效.方法 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应用RPH联合矾藤痔注射术治疗,对照组应用PPH治疗.结果 术后3~6个月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87%和85.29% (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出血、下坠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感染、肛门狭窄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RPH联合矾藤痔注射术是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的有效手术方法,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徐加成;李念梅;姜玉婵;张正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患者中的效果,规范该类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程序.方法 随机将200例甲状腺手术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护理质量及健康知识的掌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切除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作者:张丽梅;朱颖;陈晓艳;张海杰;张雪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观察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12月,对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术后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活动受限3例.按照膝关节Neer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3例,良4例,可3例,差0例.结论 采用关节镜辅助C形臂监控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存在切口小、关节面复位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磊;颜廷卫;焦涛;何峥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7例初诊CL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另外选择同期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①37例患者中HLA-DR、CD19、CD20及CD5表达常见,阳性率依次为100.0%、100.0%、95.0%及86.4%,CLL患者无一例表达CD34;②与ALL mature-B相比,CLL高表达CD5(P<0.05),而CD10和CD34的表达率则偏低(P<0.05),HLA-DR、CD19及CD2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L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D5、CD19及CD23的共表达;CD19和CD20诊断CLL的灵敏度高,但特异性不高;CD5,CD10可作为B-CLL与Mature-B-ALL鉴别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杨宝军;秦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