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经颈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多节段的颈椎病临床常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我院1997年1月-2004年8月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黑川1980年设计的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8例,对二种术式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乳腺癌(乳癌)根治术后易出现皮下积液、积血及皮瓣坏死,为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创面愈合率,减轻患者医疗和心理负担,我科2002年5月-2004年10月对171例乳癌根治术后创面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均采用低张缝合不加压并持续负压引流、自贴式敷料包扎切口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40~49岁,男性多于女性.据2000年统计肝癌发病率居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原发性肝癌约有10%发生自发性肿瘤破裂出血,尤其在农村地区居多[1].我们总结了1990-2003年收治的19例原发性肝癌肿块自发破裂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术后治疗予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泵给药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我们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按给药方法及种类不同,观察其对产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脑瘤出血性中风是脑瘤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过去仅能通过手术或尸解证实.CT检查有助于及时正确诊断脑瘤出血性中风.我们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2例脑瘤出血性中风,结合文献探讨其CT诊断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8岁.因突发心悸、大汗、头晕1h来诊.患者既往有三次类似发作史,分别给予毛花甙丙、间羟胺,症状得到控制.经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本次来诊查体:BP 90/65mmHg,神清合作.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率21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与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儿童营养问题,在世界各国均受到重视,中国3亿多儿童的营养状况,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儿童营养不良的数量要比1990年下降50%.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学会1991年召开第二届学术会议上提出,今后儿童营养研究方向应向深度、广度方面发展.深度方面要提高实验研究水平,利用各相关学科及本学科的先进方法和仪器,进行分子水平、超微结构的研究.广度方面要联系城乡、少数民族、各种职业中的妇女儿童营养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儿童营养问题.儿童营养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将中国儿童营养现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肺脓肿是由于急性肺脓肿或化脓性肺部疾病经不规则治疗3个月后仍不能痊愈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但因患者体质较差、多发性肺脓肿、患者拒绝手术,使不能行手术治疗只能依靠内科保守治疗.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慢性肺脓肿患者30例,经治疗有22例彻底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心肌梗死后患者出现情感障碍,以抑郁和焦虑为多[1],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并增加了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但目前对心肌梗死后严重抑郁患者还未受到重视.抑郁症状的有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的负担[2].本研究对心肌梗死伴发抑郁患者用选择性5-羟色胺(5-HT)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进行抗抑郁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近年来,患者自控镇痛泵(PCA)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术后镇痛,给药途径有皮下、静脉、硬膜外腔等多种方式,芬太尼以其相对分子质量小、高脂溶性、高镇痛效能等药理学特点,成为经皮给药的理想药物,胸科术后患者皮下芬太尼自控镇痛(PCSA)已有较多报道,但手术切口皮下给药国内鲜有报道,2004年1月-2005年4月我们通过研究并观察60例患者手术切口皮下自控镇痛(PCCA)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并就48h内的镇痛效果、患者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PCSA组进行对照分析,以检验其科学性、安全性及实用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二种不同方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择期行LC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TCI组(T组)(n=15):设定诱导时靶浓度为4μg/ml,术中维持异丙酚靶浓度为3.0~3.5μg/ml.异氟醚组(Ⅰ组)(n=15):采用3%异氟醚吸入诱导、1%~25%维持.术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m arterial pressure,MAP)等指标.结果 T组诱导时间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T组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术后苏醒T组明显优于Ⅰ组.结论 TCI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LC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明显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主要致病菌分布及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我院分离出的876株致病菌的分布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G-)杆菌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真菌、革兰阳性(G+)球菌.在G-性杆菌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G+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G+球菌中的主要致病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G-杆菌中,活性好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差的是氨苄西林.对G+球菌耐药率低的是万古霉素,耐药率高的是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青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显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的发展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62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病变组及不同程度病变组,对其雌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变组间、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病变组间,雌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变组内部两两比较显示有递减趋势.结论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COPD呼吸衰竭的救治,国内外已有很多成熟经验,其疗效已被公认,治疗成功率为80%~85%[1].我院呼吸科通过对76例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实施NIPPV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浆TNF-α和sTNFR-p55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结果 AP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轻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无SIRS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P患者血浆TNF-α与sTNFR-p55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6815、P<0.01).结论 AP患者、轻重症AP患者及并发SIRS患者体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炎性介质存在失控性释放,sTNFR-p55/TNF-α与其他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平衡失调,促炎>抗炎,炎症反应占优势.检测AP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头部、眼眶、眼球挫伤致间接性视神经挫伤较为常见,颅脑损伤中视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3%~5.2%.视神经损伤后多立即失明.视神经损伤预后不良,约有40%~50%患者失明,一般认为早期手术效果好,迟不宜超过2周,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抢救视力.虽然视力可因手术治疗有好转,但视神经仍可进行性萎缩[1].然而在基层医院有许多患者因种种原因无法手术,故主要靠早期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疗法,应用脱水剂、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院1998-2004年应用复方樟柳碱Ⅱ号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是常见病,也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我们自2001年5月-2003年10月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下段和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心肌胶原基质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排列、协调心肌收缩性及维持左室几何形态发挥重要作用.左室胶原基质的变化是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扩大及心肌重构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能特异地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依赖锌的酶家族,在组织重构中起重要作用.了解心肌的MMPs表达和左室重构的关系有助于制定一些治疗策略,以便于控制心室形态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已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心理肿瘤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宁养服务的定义即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本研究对晚期癌疼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并评价宁养服务干预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由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血糖波动等因素,易损伤人体防御机制,致免疫功能减退,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以肺炎常见.我们对106例糖尿病并发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