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丹;高润芝
我院于1990年7月~1997年6月收治煤矿瓦斯爆炸伤患者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2~53岁,平均37.7岁,其中50岁以上2例.
作者:王瑞海;纪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在1996~1998年,对3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前列腺摘除手术中,对前列腺腺窝及膀胱颈部采用6400型氩气束凝血综合电刀喷射止血,效果良好,术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报告如下.
作者:张洁祥;张维明;王国增;古力;张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应用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7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运军;罗地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80年3月~1998年11月共收治大肠癌患者52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首次来本院就诊时有428例断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为81.2%,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继刚;侯辉;裴玉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患者虽经积极手术抢救治疗,后仍死亡.现将我院于1990~1997年4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黄承忠;赵庆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3岁,未婚.体检发现右中上腹包块,经B超示:右肾重度积水而人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射精痛.查体:右肾下极位于脐下2cm,质软,表面光滑,不活动无触痛.双肾区无叩击痛.阴茎发育良好,双侧睾丸大小正常,附睾及输精管无结节.肛诊:前列腺粟子大,无压痛,其右上方可触及一囊性包块,无压痛,上缘不能触及.尿液分析,GLU(-).BIL(+),KET(-),SG 1.03,pH 6.0,PRO(-),URO 0.2Eu/dl.NIT(+),BLD(-),LEU(-).
作者:徐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疾患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处皮肤红润,兼见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中医称缠腰火丹.本病多由湿热内蕴,肝胆火盛,外感邪毒所致.我院针灸理疗科自1997年4月~1998年6月应用三棱针挑刺和拔火罐治疗3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许群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7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运动试验可诱发ST段抬高,但由于运动试验尚未普及和ST段抬高患者较少,未引起临床重视.1979年以来,运动试验广泛应用于评价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的预后,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报道亦增多,可见于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变异型心绞痛、左室室壁瘤、血流动力学异常伴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和射血分数降低及个别无症状健康者.近年来,随着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的应用[1],负荷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意义引起临床关注,借助于超声心动图、心肌显像等手段,对负荷试验诱发在原基础上的抬高(以下简称△ST)与室壁运动障碍、心肌缺血、心肌活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机制尚未明确.
作者:李志忠;郭金成;洪昭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从1989~1999年,我院开展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1].这种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容易产生并发症,护理难度较大.现将手术前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郑宝杰;王艳芬;宋伟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成分输血是指把人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与高纯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成分输血既能提高疗效,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又能节约用血.我院从1992年开展成分输血工作以来,为临床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
作者:胡建华;杨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了解早期新生儿糖、脂、蛋白质三类物质代谢的特点,我们检测了178例早期新生儿和57例成人血清葡萄糖、脂类、蛋白质的水平,报告如下.
作者:汪先春;王继红;汪奇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反应虽不常发生,但仍不可避免,近遇到1例,抢救成功.
作者:万冬颖;王淑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睡眠异常包括不寐、多寐,二者临床表现截然相反,治法亦异,但其皆为机体内在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1995年8月~1 998年6月我们采用通心气、开心窍之法治疗睡眠异常7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耿惠;殷春萍;李延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性,18岁.因头部外伤6h,人事不省5h入院.BP15/8.5kPa,听诊心肺无异常,CT检查:双额叶挫裂伤,右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性).A图为入院时描记的ECG(见图A)示:窦性心律,HR 150/min.PⅡ、Ⅲ、aVF、V3、V4直立,形态高尖达0.3~0.42mV,V3、V4振幅0.15~0.20mV,并出现非特异性ST-T改变.颅脑术后第3d描记的ECG(见图B):Ⅱ、Ⅲ、aVF及胸导联高尖的P波恢复正常,振幅<0.25mV,仍呈非特异性ST-T改变.
作者:黄秀俊;黄子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种类已发生明显的改变,很多条件致病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了解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减少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将我院1992~1997年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933株病原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志俊;蒯迎平;赵宏;王玉华;凌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氯胺酮是一种短效、强镇痛的全麻药,无论肌注或静脉给药均起效快.麻醉过程中呼吸道通畅,不抑制咽喉反射,适于短小手术尤其小儿手术的麻醉.
作者:陈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历报告女婴,4月龄,左腋下红肿一周,于当地医院青霉素抗炎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来我科就诊.查体:左腋窝皮肤红肿,波动感,无发热,可触及约2cm×2cm肿大淋巴结,质中,可移动.全身其他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辅助检查:Hb 125g/L,WBC 10.4×109/L,N0.33.L 0.64,HR 30mm/min.肝功无异常.PPD试验(+++).胸透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针吸病检,发现结核样病变.经询问有卡介苗接种史.该患儿于当地医院出生24h内于婴儿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1ml(0.5mg/ml)的卡介苗,2周内结痂.左上臂可见明显卡痕.婴儿出生后未外出,家族中无结核病患者.后确诊为卡介苗接种致左腋下淋巴结核.处理:给予异烟肼0.05g,2次/周,局部封闭治疗,同时每日口服异烟肼0.05g,利福平0.1g,两个月后红肿消失,左腋下淋巴结未触及,治愈停药.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作者:张承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2个月前因上腹痛、恶心来院就医,不发热,发病与暴饮暴食有关.当时门诊诊断为阑尾炎,抗炎治疗有效.近日因上腹痛加重3d于1998年10月13日入院治疗.查体:T 36.3 C,P 72/min,R 18/min,BP 16.0/10.7kPa,巩膜无黄染,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脐与右髂上棘连线上1/3处压痛(+),反跳痛(-),下肢无水肿.诊断腹痛待查.血尿常规,肝功正常,肝炎标志物检查阴性,X线胸片正常.肝胆彩色多普勒示:肝脏大小大致正常,被膜整齐,肝实质回声均匀粗糙,间有散在无数个类圆形或椭圆形略高回声影,边不整,内部回声略低,部分可见串珠状,声晕(-),胆囊5mm×19mm囊壁厚4mm,胆壁毛糙,囊内可见液性回声,胆总管径6mm,提示肝中度弥漫性病变,肝吸虫?慢性胆囊炎.追问病史既往有食生鱼、虾史,查便华支睾吸虫卵(+)诊断肝吸虫病.
作者:元春豪;李建强;李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联性研究国内外已有报道[1、2].为探讨新发现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 ,Mg)、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 fermentans, Mf),以及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Mh)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我们应用较为灵敏、特异的套式PCR(nPCR)技术检测了48例输卵管妊娠组织和26例卵巢肿瘤的正常输卵管组织标本的Mg、Mf、Mh特异性DN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怡芳;田德虎;朱云龙;朱云霞;陈萍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人对麻疹普遍易感,使用麻疹疫苗前,麻疹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使用麻疹疫苗特别是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明显减少[1].我市自1986年实行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为掌握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流行特征,我们对平顶山市1957~1997年麻疹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为终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志伟;张敏;武文方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