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香丹胶囊对愤怒情绪模型大鼠海马GABABR和腺苷酸环化酶表达的影响

蔡洪信;许莉莉;田溪;张惠云

关键词:愤怒情绪, 白香丹胶囊, γ-氨基丁酸B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
摘要:目的 检测愤怒情绪模型大鼠海马γ-氨基丁酸B受体两个亚基GABABR1、GABABR2和腺苷酸环化酶(AC)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白香丹胶囊(芍药苷、香附挥发油和丹皮酚)对肝气逆证的中枢干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香丹胶囊组(0.2 g/kg)、巴氯芬组(0.008 g/kg),采用“社会隔离结合居住入侵”方法制备愤怒情绪大鼠模型,药物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7d,每日1次.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进行模型评价,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GABABR1、GABABR2和腺苷酸环化酶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系数降低,旷场实验得分增高,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数(OE%)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数(OT%)降低,海马GABABR1、GABABR2和腺苷酸环化酶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白香丹胶囊组和巴氯芬组旷场实验得分降低,OE%和OT%值升高,海马GABABR1、GABABR2和腺苷酸环化酶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大鼠海马GABABR1、GABABR2和腺苷酸环化酶表达降低可能与愤怒情绪的产生有关,白香丹胶囊平肝理气的中枢机制可能与其恢复海马的GABABR的表达和功能有关.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七味螃蟹甲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藏药七味螃蟹甲丸(螃蟹甲、诃子、石灰华、甘草、丛菔、檀香和丁香)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丁香、檀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诃子中没食子酸和甘草中甘草酸,以Hypersil ODS2(4.6mm× 1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1%冰醋酸(5:95)为流动相;没食子酸检测波长为273 nm,甘草酸检测波长为250 nm.GC法测定丁香中丁香酚,以PEG-20M(30.0 mm ×0.32 mm,0.25 μm)为色谱柱;载气为N2,检测温度为240℃,FID检测器.结果 没食子酸在0.061 ug ~0.6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同收率为98.9%,RSD为2.1%.甘草酸在0.0464 g ~0.23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5%(n=9).丁香酚在11.7 ng~234.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9%(n=9).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七味螃蟹甲丸的内在质量.

    作者:董海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陈皮不同提取物对寒凝气滞胃实寒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 观察陈皮不同提取物对寒凝气滞胃实寒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以寒凝气滞胃实寒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胃排空率、血清胃泌素( GAS)、血浆胃动素(MTL)、环磷酸鸟苷(cGMP)、环磷酸腺苷(cAMP)和cAMP/cGMP为指标,研究陈皮不同的提取物对寒凝气滞胃实寒模型大鼠胃肠道运动的影响.结果 挥发油,水煎液及水提液能降低胃排空速度.陈皮不同提取物能明显提高胃动素的分泌(P<0.05).水提液,水煎液及醇提液能明显抑制胃泌素的分泌(P<0.05).对cAMP和cGMP,陈皮各提取物无明显作用(P>0.05),陈皮挥发油组能使cAMP/cGMP升高(p<0.05).结论 陈皮对肠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或者是影响消化器官的分泌及拮抗Ach受体有关.

    作者:郭建生;陈君;聂子文;刘红艳;张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仙茅对类虚寒大鼠物质代谢及内分泌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仙茅对类虚寒动物模型的物质代谢和内分泌影响,探讨仙茅辛热药性的表达.方法 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塑造类虚寒动物模型,仙茅水提物干预类虚寒动物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皮质酮、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氧化酶终点法检测葡萄糖;终点法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双缩脲终点法检测总蛋白(TP);溴甲酚绿终点法检测白蛋白(Alb),探讨仙茅对类虚寒动物物质代谢和内分泌影响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虚寒模型组葡萄糖、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皮质酮降低,甘油三酯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仙茅大剂量干预后,葡萄糖、总胆固醇、总蛋白、促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皮质酮显著升高,甘油三酯降低.结论 仙茅可改善类虚寒动物物质代谢、内分泌及环核苷酸水平,体现辛热药性.

    作者:李敏;张冰;刘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雄黄炮制前后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

    目的 采用X射线衍射法评价雄黄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比较雄黄药材及饮片X衍射图谱的异同,为矿物药雄黄的鉴定、炮制和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X射线衍射法对8批雄黄药材和6批雄黄饮片进行测试分析,使用Origin7.5软件以及参照国际衍射数据中心雄黄的标准卡片对比分析,比较图谱间的相似度及异同点.结果 雄黄药材和雄黄饮片均为α雄黄(AsS)和β雄黄(As4S4)的混合体,均未检出砒霜(As2O3),但基本能检出伴生矿雌黄( As2S3)和二氧化硅.雄黄药材中特征峰较多,饮片的特征峰较相应药材少.结论 X射线衍射法可证明炮制过程可以明显减少雄黄药材中的杂质,使雄黄饮片的质量趋同.

    作者:曹帅;夏晶;杨新华;王欣美;王柯;季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甘草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目的 建立HPLC/ESI-MS分析鉴定甘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195~400 nm;采用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模式.结果 甘草中的14个黄酮类、8个皂苷类成分和1个香豆素类成分获得了良好的分离与鉴定.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适合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可用于甘草原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永;严安定;高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采用TLC和HPLC法检查利胆片中的土大黄苷

    目的 建立TLC结合HPLC法检查利胆胆片中的土大黄苷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硅胶G板,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7:1:1)为展开剂,在365 nm下检视;以C18柱为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28 nm.结果 利胆片非法掺入的土大黄的指标性成分土大黄苷在365 nm下显持久的蓝紫色荧光斑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验证.对53批市售的利胆片进行筛查,检出土大黄苷的利胆片有26批.结论 TLC结合HPLC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检查利胆片是否掺入土大黄.

    作者:孟姝;林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目的 对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内生真菌EL09的代谢产物,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杜仲内生真菌EL09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醇(1),5-hydroxymet hylfuran-3 -carhoxylic acid (2),fumiquina-zoline C(3),赤藓醇(4),D-甘露醇(5),尿嘧啶(6).结论 次生代谢产物中化合物2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效.

    作者:杨秀芳;田从丽;张弘弛;马养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癀片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下载新癀片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手工统计与分析.分析发现新癀片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主要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皮疹)、消化道反应(胃出血、恶心、呕吐等)以及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复视等),其中过敏性休克和胃出血报告较多,2例因胃出血需手术治疗而痊愈.

    作者:雷招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中5种有效成分定量测定的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元胡止痛系列制剂中(延胡索、白芷)有效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分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剂型间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固定相C18,乙腈-0.03 mol/L乙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pH6.0)梯度洗脱的方法,测定去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3种生物碱类,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两种香豆素类成分.通过对制剂巾各成分含有量比值与药材中相应成分含有量比值之间的关系的比较,建市定量测定标准.结果 建立的元胡止痛系列制剂中5种有效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表明不同剂型间各成分含有量差异明显,但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比例相对稳定.结论 对元胡止痛系列制剂质量监控应测定去氢延胡索甲索、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和欧前胡素.

    作者:肖凌;侯俊杰;聂晶;张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萆薢分清丸治疗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丸治疗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萆薢分清丸,对照组给予舍尼通,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萆薢分清丸治疗中年男性ⅢA型前列腺炎,药效明显.

    作者:郁超;何晓锋;陈磊;周智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复方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的饱和水溶液法包合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出了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氨敏Vc胶囊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优选出的实验室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油质量体积比为11:1,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搅拌时间为lh.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为p-CD:油质量体积比为11:1,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200 r/min,搅拌时间为1h.包合物胶囊于40℃、60℃放置10 d,含挥发油量未出现显著下降.结论 优选出的包合工艺简单、合理、可行.

    作者:马桂芝;滕亮;彭一峰;杨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槲皮素传递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

    目的 制备不同处方成分的槲皮素传递体,并对其进行体外透皮性能的比较.方法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分别由三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去氧胆酸纳、Brij-30、Tween80)组成的槲皮素传递体,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SD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收液和皮内中槲皮素的含有量,考察其透皮效率以及在皮肤中的滞留情况.结果 三种处方的传递体及对照组24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88±0.29) μg/cm2、(2.71±0.22) μg,/cm2、(2.81 ±0.19) μg/cm2、(0.72±0.07)μg/cm2.传递体中药物累积透过量和皮内滞留量明显高于药物的丙二醇溶液,并且传递体1的活性皮肤层的药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传递体.结论 槲皮素传递体的制备工艺可行,且以传递体为载体,可以促进槲皮素的透皮转运及增加皮内的药物滞留量.

    作者:胡英;许娇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宁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HPLC法限度检查

    目的 建立HPLC法检查冠心宁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限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KR100-5C18色谱柱(250 mm ×4.6 nn,5μm),流动相乙腈-0.05%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 5-羟甲基糠醛在15.588~ 311.76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8%,定量限为7μg/mL.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心宁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限度控制.

    作者:陈勇;祝明;唐登峰;李正;罗镭;俞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少腹逐瘀丸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孕三烯酮组、少腹逐瘀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给药30 d后,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浆血栓烷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水平.结果 少腹逐瘀丸能够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并能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P<0.05),使血清P水平也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XB2、血清MDA水平(P<0.01),显著升高血浆6-Keto-PGF1α、血清SOD水平(P<0.01).结论 少腹逐瘀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刘姣;贺克;李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白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白桑叶中分离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茄尼醇(2)、(6S,9R)-6-羟基-3-氧代-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3)、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3-O-β-D-葡萄糖苷(4)、5,5'-二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4-O-β-D-葡萄糖苷(5)、腺苷(6)、3β-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醇-2α-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槐糖苷(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9)、东茛菪苷(10)、icariside B(11)、术犀草素-7-O-β-D-葡萄精苷(12)、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3)、东莨菪内酯(1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5)、马栗树皮素-7.O-β-D-葡萄糖苷(16)、左旋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7).结论 化合物2、4、5、6、7、8、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明;陈城城;杨森桥;张树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平消胶囊对胆管癌细胞生长及CD44v6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平消胶囊(郁金、马钱子粉、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枳壳)血清作用于人肝外胆管癌细胞QBC939后,对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癌及转移机制.方法 将平消胶囊灌喂大鼠,制备含药血清,血清培养胆管癌细胞,MTT法检测不同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膜上黏附分子CD44v6表达的变化.结果 平消胶囊血清能明显抑制人肝外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药物作用后,QBC939细胞生长受阻于G0/G1期,并且黏附分子CD44v6在细胞膜上表达下调,剂量越大,CD44v6下调越明显.结论 平消胶囊能有效地抑制QBC939细胞增殖,通过影响细胞生长、诱导细胞膜上黏附分子C144v6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凋亡,防止癌细胞转移.

    作者:周大祥;吴云鹏;徐世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透皮吸收促进剂对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动物离体透皮吸收试验,选择灯盏花素凝胶剂中佳透皮吸收促进剂.并拟合出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程.方法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以离体鼠皮为屏障,优选接受介质的种类,研究不同浓度、种类及联合促进剂对灯盏花素凝胶剂透皮的影响.结果 优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1.5%.佳处方的动力学方程为:Q=0.163 0t-0.071 5(r=0.998 2),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结论 1.5%的氮酮作为灯盏花素凝胶剂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效果良好,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方睿;张海鸣;王成芳;费超;杜树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骨脂中总香豆素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法萃取补骨脂中总香豆素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在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析压力和解析温度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通过Box-Behnken 响应面分析法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得出优的工艺条件.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补骨脂中总香豆素的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2℃,萃取时间3h,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60℃.在佳的提取条件下,总香豆素得率验证值为0.812%,理论值为0.822%,两者的相对误差为1.22%.结论 优化所得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简便易行,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度高,可用于补骨脂中总香豆素的提取.

    作者:严优芍;孙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柴胡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10年有关柴胡毒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对柴胡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柴胡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柴胡皂苷和柴胡挥发油是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肝脏,肝损伤机制同多途径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不同品种、不同炮制方法、不同提取方式等对柴胡的毒性有影响.柴胡的毒性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的,其毒性大小与柴胡皂苷和含挥发油量有关.

    作者:刘亚旻;刘新民;潘瑞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升麻颗粒中异阿魏酸、葛根素和芍药苷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复方升麻颗粒(升麻、葛根、白芍、荆芥、防风等)中葛根素、芍药苷和异阿魏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Kromasil-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同时变体积流量和变波长:1 ~11 min,体积流量为1.0 mL/mi,波长为230 nm; 11.01 ~20.0 min体积流量为1.5 mL/min,波长为317 nm.结果 葛根素、芍药苷和异阿魏酸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葛根素、芍药苷和异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 160 μg/mL、20~ 320 μg/mL和5~80 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102.4%和96.5%;RSD分别≤1.9%、≤1.2%和≤1.8%.测得3份样品中葛根素为2.79~2.85 mg/g,芍药苷为15.5~15.7 mg/g,异阿魏酸为1.61 ~1.64 mg/g.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同时测定复方升麻颗粒中芍药苷、葛根素、异阿魏酸,精密度和回收率高,重复性好,结果符合要求.

    作者:郭珉;李珠华;张志勤;隋丽华;王栋;韩国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