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嵬;徐江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上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并伴有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中医虽无此病名,类似描述多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病证中.中医传统多认为抑郁症乃情志不遂所致,辨证以肝气郁结为病机核心.笔者参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观察,提出抑郁症当以相火不足论治,病机为相火不足,心神无以振奋.阐述管见如下,请同道指正.
作者:马书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
作者:李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用水蛭三黄汤为主治疗冠心病见有热毒症状者69例.方法:治疗组口服水蛭三黄汤与对照组口服鲁南欣康对比,观察对心电图的产生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药是能阻断贯穿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作者:蔡云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七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标准选择乳腺增生病患者112例,用七味散结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5天1个疗程,经期停服,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112例中治愈69例,好转3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自拟七味散结汤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药.
作者:丁桂梅;闫晓华;李方方;范杰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对引起糖尿病足的可能诱因进行分析,寻求可能的预防措施及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8月1日-2008年5月1日共收治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34例进行临床诱因分析,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大部分糖尿病足的患者可以通过预防及有效的内科治疗痊愈,仅有部分病人需要外科治疗.结论:糖尿病足诱因的预防是关键,局部的清疮、换药治疗直接影响糖尿病足愈合时间.
作者:赵迎风;余雪琴;张姝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出现的生殖系统变化和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我科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运使用归脾汤加减配合热敏穴贴敷治疗本病8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莫绍强;马桂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以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法治疗D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春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清暑化湿解表法治疗夏季感冒(暑湿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0例,口服清暑化湿解表汤,对照组400例,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口服.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77.2%.疗程3天,治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清暑化湿解表法治疗夏季暑湿感冒疗效显著.
作者:王云川;刘学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由养鸡的方式及喂养内容的演变,联想到当前中医的现状,赞许不足,担忧有加.然通过案例,目睹中医大有作为,担忧之中又不失对中医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占永久;占业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患者QT离散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具有完整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的132例胸痹心痛患者资料分析.结果:心血瘀阻型的QTd、QTcd大,其次为痰浊闭阻型,心血瘀阻型与其它证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气滞心胸型、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心肾阳虚型与痰浊闭阻型、寒凝心脉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证的Qrd、QTcd显著延长,易发生心律失常,是胸痹心痛的高危证型.
作者:耿黎明;杨振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是以络脉损伤为基础,以气血瘀阻为特征,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其内涵包括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外延包括络脉病变的致病因素及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改变[1.2].
作者:赵鑫;郭兆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采用保胎灵和维生素E胶丸,黄体酮,沙丁胺醇,治疗先兆流产90例.结果:治愈81例占90%.无效:9例占10%.
作者:胡桂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合病例,探讨了肝、脾二脏在儿童湿疹发病中的重要性,指出脾胃湿热浸淫肌肤;肝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是儿童湿疹发病的中医病理基础,从而提出儿童湿疹病的治疗思路及有效方剂.
作者:李牧;曹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芪桂强心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桂强心汤,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LVDd均有缩小,LVEF均有提高,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桂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郭清华;翟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而我国为肝炎大国,据报道:我国现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达1.2亿之多,现症患者达1400万人,而且感染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鉴于中医药在治疗慢乙肝方面有一定优势,在此集名家治慢乙肝经验之萃,以期对慢乙肝的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黄志敬;邹学武;李笔锋;梁永豪;袁文铠;何振星;骆冠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消萎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1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以消萎饮治疗;对照组60例用维酶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萎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易献春;刘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木金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等的变化.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木金汤治疗组和氨茶碱对照组各33例.结果:木金汤组总有效率、控显率分别为91.67%和67.42%;氨茶碱组总有效率、控显率分别为86.36%和60.61%.结论:木金汤不仅具有抑制哮喘速发相反应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抗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哮喘迟发相反应的作用.
作者:赵虹;苑秀华;盛春晓;车宇光;王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好发于秋冬季节,西医抗过敏疗法停药后容易复发,而且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本人多年来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中药人参养荣汤为主进行加减的扶正驱邪治法,对患者机体进行本质治疗.从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采用中西医药合用的方法并与单用西药的疗法相对比,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浩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谢兆丰主任医师,系江苏省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60载,学验俱丰.兹将谢老治疗老年排便异常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黄晨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孙子兵法>是兵学圣典,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瑰宝,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互为通融,互相启发.本文从两者的哲学思想内涵来看,探讨孙子兵法的辩证思想在中医学治则治法原理中的类比运用.
作者:雷媛;刘紫凝;黄家源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