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饮食日记在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应用

李霞

关键词:饮食日记, 血液透析, 血磷, 高磷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记录三日饮食日记在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4例近期血磷≥1.9 mmol/L、遵医行为较好的患者,连续记录10个月的三日饮食日记,由责任护士一对一计算食物中的含磷量,根据每2个月检测1次的血磷值,调整食谱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干预前后的血磷水平、高磷血症发生率、营养状态、饮食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记录饮食日记后血磷水平、高磷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记录前(P<0.05),饮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记录前(P<0.05)。结论:通过记录三日饮食日记,计算食物中的含磷量,减少含磷食物摄入,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和发生率,值得推广。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体温计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3月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住院的100例患者,将电子体温计放于患者左侧腋下,同时将汞式体温计放于患者右侧腋下,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测温数值及完成全病区患者体温测量所需时间。结果: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与汞式体温计测量腋温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时间明显低于用普通汞式体温计(P<0.01)。结论:电子体温计与汞式水银体温计比较更适合在神经内科普通病房应用。

    作者:孙小惠;季衍丽;张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种新型床预防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中一种新型床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ICU病房(不同病区)使用新型床(实验组)和普通床(对照组)的压疮高危患者各30例,观察其指压变白的红斑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指压变白红斑及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指压变白的红斑的时间早于实验组(P<0.05)。结论:此种新型床可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杨学荣;高玉芳;魏丽丽;梁颠超;苑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文教育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对象已由患者转为整体的人,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更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21世纪的护士必须懂得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这必然对护理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1]。如何将人文教育充分渗透于护理教育中是当代每位护理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亦是教学使命。《内科护理学》作为一门临床主干专业课,充分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是培养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探讨,以期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新型应用型护理人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孔德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病医院护工对院内交叉感染认知程度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病医院护工对医院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设计和发放问卷调查表,对86名护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工对院内交叉感染认知度低,缺乏相应的防护知识。结论:提高护工对院内交叉感染的认知程度,加强个人防护,对于维护自身及照护患者的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董锋;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细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的现状。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50例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按照科室不同分为内科组、外科组,按照时间不同分为白天组、夜晚组。结果: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合格率为49.42%;内科组消毒隔离实施合格率与外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白天组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在医疗物品专用、环境消毒、人员限制,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卫生方面的实施合格率与夜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合格率不容忽视,应加强外科和夜晚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消毒隔离执行力度,是有效预防产ESBLs细菌在院内传播的方法。

    作者:宁小玲;潘玲;刘小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身心放松疗法在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身心放松疗法在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干预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在干预前基础上加用身心放松疗法。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比较其降压效果,并采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 TABPQ)评定其行为。结果:干预后降压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干预前( P<0.01),TABPQ各因子分值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组(P<0.01)。结论:身心放松疗法可明显改变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行为,有利于提高降压效果。

    作者:陆茹茵;朱雪梅;朱素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58例ACS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并观察实施计划后患者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体重指数( BMI)等生理指标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在实施6、12个月后,患者TC、TG、LDL、HDL、BMI等生理指标均较基线值有所下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患者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CS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增加其治疗有效性,并使其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抑郁症住院自杀16例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抑郁症住院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例抑郁症住院自杀患者根据其心理活动变化,经过自杀危险性分析后,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加强患者自我调控能力、阻断患者负性心理、语言交流法、鼓励加强社会交往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本组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 D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 P<0.05)。结论:对抑郁症住院自杀患者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恢复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隋延辉;刘静;赵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馈控制在预防 ICU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预防ICU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CAUT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收住ICU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前馈模式,对护理过程中导致CAUTI的行为进行观察,找出高危因素,制定并实施临床护士置管前、置管时、置管后的预防CAUTI的规范操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CAUTI发生率。结果:实验组CAUTI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馈控制能有效控制ICU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云兰;陈敬芳;肖万玲;吕超群;李藕;唐娜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齐鲁护理杂志》微信平台正式开通

    我刊已正式开通微信平台,微信号码:QILU_NURSING。可通过扫描杂志封面、官方网站首页上的二维码,或直接搜索微信号码来关注我刊微信平台。

    作者:《齐鲁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7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行射频等消融术(RFCA)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RFCA的75例老年PSVT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以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72例1次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6.0%,3例AVRT患者第1次手术后PSVT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与消融及导管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老年PSVT患者在RFCA围术期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功能、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家庭功能、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状况及两者的关系,为该类患儿实施家庭访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7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应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自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访视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査。结果:家庭功能总分为(5.56±2.21)分,家庭功能良好33户(34.0%),家庭功能中度障碍36户(37.1%),家庭功能重度障碍28户(28.9%);家庭功能中度、重度障碍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家庭访视护理总需求及健康促进和护理服务需求得分均高于家庭功能良好组( P<0.05);且ADHD患儿家庭功能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呈负相关,其中家庭功能障碍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的健康促进、护理服务各维度均呈负相关( P<0.01)。结论:ADHD患儿的家庭功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家庭功能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密切相关。

    作者:麻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项目管理在 ICU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2月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对27名ICU护士进行CRRT技术理论与技能培训,评价培训前后效果。抽取2011年1~12月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3月~2013年2月78例作为观察组,评价并比较实施项目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采用项目管理后,护士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明显好于管理前(P<0.01),两组治疗时限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应用项目管理可显著提高ICU护士对CRRT技能掌握,降低患者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李松梅;王志栋;王懿宁;孙媛媛;胡乔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 PCI 1例临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搏骤停患者,病死率高,在进行积极心肺复苏的同时或之后尽早接受介入治疗则可以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且不会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012年10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搏骤停患者,经长时间心肺复苏后紧急施行PCI术,术后进行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剑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18例个性化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6例老年E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观察组出院后12个月内给予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未给予护理干预。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及健康行为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对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延伸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老年EH患者的血压指标,有助于改善不良习惯,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刘米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DCA 管理模式在提高 COPD 患者吸氧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吸氧依从性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教育模式,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吸氧人数和吸氧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吸氧人数、每日吸氧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吸氧依从性,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症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湘美;李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对促进体表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膏,实验组在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胶原海绵,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皮肤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鲁梅;樊玲丽;韩晓玲;许睿;蔡晖;吉卉丽;姚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分层级管理对聘用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对聘用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将478名聘用护士以自2009年实施分层次管理为界限,抽取实施分层级管理前242名为对照组,实施分层级管理后236名为实验组。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和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分层级管理前后两组聘用护士的离职意愿及离职人数。结果:两组离职意愿和离职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结论:分层级管理可以降低聘用护士离职意愿,减少离职人数,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德利;郝祥梅;魏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肾内科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3月肾内科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2年9月~2013年5月肾内科收治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组于护理前及护理后第1周末均接受SDS和SAS测评,并做好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肾内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其负性情绪,改善病情预后。

    作者:张红;王裕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某高校男护生心理健康及压力源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某高校男护生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减轻其心理压力的对策。方法:采取自制压力源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某高校的170名男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男护生所承受的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72%的男护生认为社会对护理专业的看法给他们明显的压力,53%~56%的男护生认为今后就业、家庭经济困难、继续学习、反复考虑本专业选择是否适合自己,给他们明显的压力。 SCL-90量表的总症状指数显示,51%以上的男护生已出现了自我感觉不佳,而从SCL-90阳性症状均分上看,31%的男护生已出现了轻到中度程度的自我感觉不佳。男护生SCL-909因子评分、总均分与全国青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男护生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对护理专业的看法、今后就业、家庭经济情况等,应加强男护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成小群;梅碧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